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脑梗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陈纯
王淳
+3 位作者
张标
廖断修
刘平
付秀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变化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1例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为疾病组,5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MEP检查。观察两组第7颈椎棘突旁大鱼际肌、第4腰椎棘突旁胫前肌、...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变化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1例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为疾病组,5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MEP检查。观察两组第7颈椎棘突旁大鱼际肌、第4腰椎棘突旁胫前肌、皮质手区及皮质脚区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的变化;分析疾病组患侧皮质潜伏期和CMCT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患侧上肢皮质手区潜伏期及CMCT分别为(24.7±2.8)ms、(11.1±2.7)ms;健侧为(22.8±2.5)ms、(7.9±2.0)ms;对照组为(22.4±3.2)ms、(7.6±1.3)ms。下肢皮质腿区潜伏期及CMCT分别为(31.7±3.7)ms、(17.6±4.8)ms;健侧为(29.6±3.1)ms、(15.3±3.1)ms;对照组为(29.4±3.4)ms、(15.2±3.6)ms。疾病组患侧的皮质潜伏期和CMCT与对照组及健侧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P<0.05)。脑梗死患者患侧皮质潜伏期和CMCT与MESSS呈正相关,与BI呈负相关。结论MEP可客观地反映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并具有一定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脑梗死患者
临床意义
Barthel指数
中枢
运动
传导时间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MCT
病情严重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
潜伏期
对照组
变化特点
大脑半球
大鱼际肌
颈椎棘突
腰椎棘突
患侧上肢
功能缺失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侧电刺激对脑梗死运动功能及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辉萍
宋涛
+3 位作者
徐伟
邓景贵
吴亚岑
桂一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8-730,共3页
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是一种成熟的康复治疗技术,它是指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周围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以提高肌肉功能或治疗神经肌肉疾患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双侧电
刺激
运动
功能
神经肌肉电
刺激
脑梗死
康复治疗技术
脉冲电流
刺激
肌肉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患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卫卫
陈世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8-280,共3页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注射在治疗痉挛方面的独特作用已经得到大量的研究证实,其在促进脑卒中痉挛患者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也已经得到康复医学界的广泛认可[1-2].BTX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引...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注射在治疗痉挛方面的独特作用已经得到大量的研究证实,其在促进脑卒中痉挛患者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也已经得到康复医学界的广泛认可[1-2].BTX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3].但有研究者发现,BTX被注射到局部后可通过运动神经纤维的逆向轴突运输或者血源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到达相应节段的脊髓运动神经元造成某些神经递质表达的改变[4],进而降低相应节段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5].脊髓是调控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BTX能够对脊髓产生影响,那么其是否能够对高级神经中枢产生影响,如运动皮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对照研究观察BTX注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进一步探究BTX的作用机制,为BTX治疗提供新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A型肉毒毒素
脑卒中患者
上肢功能
脊髓
运动
神经元
神经肌肉接头
脑卒中偏瘫患者
神经元兴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醉深度与肌松程度对运动诱发电位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
12
4
作者
王巧恒
左明章
+1 位作者
谢红雯
刘树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比较麻醉深度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对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tcMMEPs)的影响。方法 2 5例择期行脊髓手术的病人 ,分别在清醒时及BIS值为 75~ 6 5、6 5~ 5 5和 5 0~ 30时记录tcMMEPs的波形 ;维持肌松使 4个成串刺激的第一个刺...
目的 比较麻醉深度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对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tcMMEPs)的影响。方法 2 5例择期行脊髓手术的病人 ,分别在清醒时及BIS值为 75~ 6 5、6 5~ 5 5和 5 0~ 30时记录tcMMEPs的波形 ;维持肌松使 4个成串刺激的第一个刺激T1在 5 0 %左右 ,重复上述实验。结果 (1)在没有神经肌肉阻滞时 ,麻醉后tcMMEPs的波幅在各BIS值范围内与清醒时相比均显著减小 (P <0 0 0 1) ,但随后并不随着麻醉的继续加深而下降 (P >0 0 5 ) ,只有当BIS值达到 5 0~ 30的范围时其波幅与BIS值在 75~ 6 5时相比才有显著下降 (P <0 0 0 1)。 (2 )当T1在 5 0 %左右时 ,各BIS值范围内的波幅与清醒时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0 1) ,且每个BIS范围内的数值与同组T1为 10 0 %时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而各BIS范围之间的波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肌松程度
运动
诱发电位
比较
经颅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神经肌肉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梗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0
1
作者
陈纯
王淳
张标
廖断修
刘平
付秀全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260-26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变化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1例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为疾病组,5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MEP检查。观察两组第7颈椎棘突旁大鱼际肌、第4腰椎棘突旁胫前肌、皮质手区及皮质脚区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的变化;分析疾病组患侧皮质潜伏期和CMCT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患侧上肢皮质手区潜伏期及CMCT分别为(24.7±2.8)ms、(11.1±2.7)ms;健侧为(22.8±2.5)ms、(7.9±2.0)ms;对照组为(22.4±3.2)ms、(7.6±1.3)ms。下肢皮质腿区潜伏期及CMCT分别为(31.7±3.7)ms、(17.6±4.8)ms;健侧为(29.6±3.1)ms、(15.3±3.1)ms;对照组为(29.4±3.4)ms、(15.2±3.6)ms。疾病组患侧的皮质潜伏期和CMCT与对照组及健侧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P<0.05)。脑梗死患者患侧皮质潜伏期和CMCT与MESSS呈正相关,与BI呈负相关。结论MEP可客观地反映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并具有一定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关键词
经颅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脑梗死患者
临床意义
Barthel指数
中枢
运动
传导时间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MCT
病情严重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
潜伏期
对照组
变化特点
大脑半球
大鱼际肌
颈椎棘突
腰椎棘突
患侧上肢
功能缺失
预后评估
Keywords
Brain infarction
Evoked potential, motor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侧电刺激对脑梗死运动功能及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辉萍
宋涛
徐伟
邓景贵
吴亚岑
桂一莎
机构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康复医学科
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8-730,共3页
文摘
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是一种成熟的康复治疗技术,它是指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周围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以提高肌肉功能或治疗神经肌肉疾患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双侧电
刺激
运动
功能
神经肌肉电
刺激
脑梗死
康复治疗技术
脉冲电流
刺激
肌肉收缩
分类号
R454.1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患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卫卫
陈世宏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康复科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8-280,共3页
文摘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TX)注射在治疗痉挛方面的独特作用已经得到大量的研究证实,其在促进脑卒中痉挛患者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也已经得到康复医学界的广泛认可[1-2].BTX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3].但有研究者发现,BTX被注射到局部后可通过运动神经纤维的逆向轴突运输或者血源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到达相应节段的脊髓运动神经元造成某些神经递质表达的改变[4],进而降低相应节段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5].脊髓是调控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BTX能够对脊髓产生影响,那么其是否能够对高级神经中枢产生影响,如运动皮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对照研究观察BTX注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进一步探究BTX的作用机制,为BTX治疗提供新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A型肉毒毒素
脑卒中患者
上肢功能
脊髓
运动
神经元
神经肌肉接头
脑卒中偏瘫患者
神经元兴奋性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醉深度与肌松程度对运动诱发电位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
12
4
作者
王巧恒
左明章
谢红雯
刘树山
机构
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4-86,共3页
文摘
目的 比较麻醉深度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对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tcMMEPs)的影响。方法 2 5例择期行脊髓手术的病人 ,分别在清醒时及BIS值为 75~ 6 5、6 5~ 5 5和 5 0~ 30时记录tcMMEPs的波形 ;维持肌松使 4个成串刺激的第一个刺激T1在 5 0 %左右 ,重复上述实验。结果 (1)在没有神经肌肉阻滞时 ,麻醉后tcMMEPs的波幅在各BIS值范围内与清醒时相比均显著减小 (P <0 0 0 1) ,但随后并不随着麻醉的继续加深而下降 (P >0 0 5 ) ,只有当BIS值达到 5 0~ 30的范围时其波幅与BIS值在 75~ 6 5时相比才有显著下降 (P <0 0 0 1)。 (2 )当T1在 5 0 %左右时 ,各BIS值范围内的波幅与清醒时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0 1) ,且每个BIS范围内的数值与同组T1为 10 0 %时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而各BIS范围之间的波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关键词
麻醉深度
肌松程度
运动
诱发电位
比较
经颅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神经肌肉阻滞
Keywords
Transcranial magnetic motor evoked potentials(tcMMEPs)
Bispectral index
Neuromuscular blockade
Monitoring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脑梗死患者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陈纯
王淳
张标
廖断修
刘平
付秀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侧电刺激对脑梗死运动功能及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李辉萍
宋涛
徐伟
邓景贵
吴亚岑
桂一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患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赵卫卫
陈世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麻醉深度与肌松程度对运动诱发电位影响的比较
王巧恒
左明章
谢红雯
刘树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