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磁共振波谱研究针刺合谷穴前额叶神经递质Glu与GABA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彦萍 陈媛媛 +4 位作者 方继良 洪洋 王珺 孙黎 王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64-2471,共8页
目的 探讨手针针刺健康受试者右侧合谷穴,前额叶Glu^(+)、Glx^(+)及GABA^(+)浓度变化差异及相关性,从兴奋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关系方面初步探讨针刺效应的脑机制。方法 录入健康志愿者76名,随机接受手针及纤毛针两种刺激,并采集刺激前和刺... 目的 探讨手针针刺健康受试者右侧合谷穴,前额叶Glu^(+)、Glx^(+)及GABA^(+)浓度变化差异及相关性,从兴奋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关系方面初步探讨针刺效应的脑机制。方法 录入健康志愿者76名,随机接受手针及纤毛针两种刺激,并采集刺激前和刺激时BOLD功能磁共振脑成像(fMRI)及磁共振波谱(MRS)数据,分析手针和纤毛针组刺激前与刺激时Glu^(+)、Glx^(+)、GABA^(+)浓度差异及相关性,以及Glu^(+)、Glx^(+)与GABA^(+)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手针及纤毛针组间和组内各亚组(依据不同BOLD信号)针刺前与针刺时Glu^(+)、Glx^(+)、GAB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手针组整组的Glu^(+)、Glx^(+)、GABA^(+),零、负激活亚组的Glu^(+)、Glx^(+)和零激活GABA^(+)针刺前与针刺时浓度呈正相关(P均<0.05)。针刺前手针组整组、零、负激活亚组的Glu^(+)、Glx^(+)均与GABA^(+)呈正相关q(P均<0.05);纤毛针组整组、正、负激活亚组Glu^(+)、Glx^(+)均与GABA^(+)及零激活Glu^(+)与GABA^(+)均呈正相关(P均<0.05);针刺时手针组整组、负激活亚组Glu^(+)与GABA^(+)呈正相关,零激活亚组Glx^(+)与GABA^(+)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针刺前与针刺时Glu^(+)、Glx^(+)与GABA^(+)多呈正相关,可作为针刺脑机制研究的神经递质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bold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谷氨酸 针刺 合谷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OLD-fMRI技术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患者激活脑区定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晓芬 张震 +1 位作者 高冬梅 乔明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36-2340,2561-2562,共6页
目的:采用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PMS肝气郁证患者激活脑区进行定位。方法: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病例组23例,对照组22例,采用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受试者成像扫描。在功能磁共振扫描过程中,两组受试者均观看图片诱发抑郁... 目的:采用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PMS肝气郁证患者激活脑区进行定位。方法: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病例组23例,对照组22例,采用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受试者成像扫描。在功能磁共振扫描过程中,两组受试者均观看图片诱发抑郁情绪。结果:静息态: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激活增强的脑区:Sub-lobar,Extra-Nuclear,额叶18个脑区,枕叶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岛叶2个脑区,边缘叶,叶下11个脑区和左内侧和旁扣带脑回等脑区。任务态:病例组比对照组激活增强的脑区:枕叶4个脑区,颞叶13个脑区,病例组比对照组激活减弱的脑区:顶叶2个脑区,额叶5个脑区,带回2个脑区。结论:(1)PMS肝气郁证患者静息态符合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及情绪加工。(2)PMS肝气郁证发病的中枢机制为:枕叶、颞叶激活增强与顶叶、额叶、扣带回脑区激活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 PMS 肝气郁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