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在鉴别段样强化肉芽肿性乳腺炎与浸润性导管癌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艳 吴晓燕 +3 位作者 张敏 黄学菁 成建明 郑李韵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对段样强化的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IGM)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段样强化、... 目的 探讨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对段样强化的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IGM)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段样强化、无脓肿型IGM和15例ID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均行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采用Fisher精确检验、t检验、χ^(2)检验比较两组月经状态、年龄、内部强化方式的差异,采用t检验、Mann Whitney U检验筛选出两组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port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值中的差异项,用二元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其与IDC的危险系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 两组年龄、月经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3),而内部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IGM组K^(trans)值[(0.274±0.163)min^(-1)]低于IDC组[(0.451±0.257) min^(-1)],IGM组K_(ep)值[(0.618±0.245)min^(-1)]低于IDC组[(0.856±0.420) min^(-1)],且两组间K^(trans)及K_(ep)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12)。两组Ve值为IGM组(0.531±0.320)min^(-1)、IDC组(0.629±0.323)min^(-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二元logistic线性回归:K^(trans)值的优势比(odds ratios,OR)=2.24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52~6.294](P=0.021),绘制ROC曲线显示,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585、73.3%、85.2%,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778 (95%CI:0.623~0.891)(P=0.001)。结论 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所得K^(trans)值对以段样强化为表现的IGM、IDC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浸润性导管癌 磁共振药代动力灌注扫描 压缩感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药代动力学分析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英伟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7-320,共4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肿瘤相关病死率中居第2位[1]。我国是HCC的高发国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世界首位[2]。HCC肿瘤组织血供丰富,其微血管生成情况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进展相关[3-... 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肿瘤相关病死率中居第2位[1]。我国是HCC的高发国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世界首位[2]。HCC肿瘤组织血供丰富,其微血管生成情况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进展相关[3-5];故针对肿瘤微血管循环的评估对于HCC预后评价、治疗方案制订及疗效评估有着重要意义。MRI是HCC诊断与监测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动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不同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微 吕富荣 +2 位作者 肖智博 刘柳恒 李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分析中,不同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消融的效果。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HIF...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分析中,不同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消融的效果。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HIFU术前均行DCE-MRI检查。分别用ETL和RR模型计算获得定量参数后,按术后消融效果分为高消融率组和低消融率组。分析各参数值与消融率的相关性以及各组参数的差异,并采用受试工作特征曲线进行评价。结果 ETL模型中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血浆容积分数(V_p)和RR模型中RR K^(trans)、RR K_(ep)、RR V_p均与消融率呈负相关(R^2=0.116~0.285,P<0.05)。低消融率组K^(trans)与RR K^(trans)、K_(ep)与RR K_(ep)、V_e、RR V_p值均小于高消融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_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_(ep)、V_e与RR K^(trans)、RR K_(ep)、RR V_p最佳预测值分别为1.0349、1.0625、0.7000与2.9380、1.0619、0.660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25、0.722与0.728、0.824、0.790。结论 ETL模型和RR模型定量分析均可有效预测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消融率,RR模型中RR K_(ep)的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超声 高强聚焦 经肠 磁共振成像 动力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代动力学动态增强磁共振的影像组学特征对三阴型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春华 罗红兵 +7 位作者 刘圆圆 陈晓煜 青浩渺 王闽 张鑫 许国辉 任静 周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药代动力学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全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对三阴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治疗前行DCE-MRI扫描的乳腺癌患者,Luminal型39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 目的探讨基于药代动力学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全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对三阴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治疗前行DCE-MRI扫描的乳腺癌患者,Luminal型39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过表达型16例、三阴(triple negative,TN)型30例。提取全肿瘤药代动力学及增强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Logistic模型,对TN型与Luminal型、TN型与HER-2过表达型、TN型与非TN型进行鉴别,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AUC。利用五折交叉验证法验证预测性能。结果TN型和Luminal型预测模型共筛选出6个重要特征,鉴别准确度和AUC分别为0.783、0.865。TN型和HER-2过表达型预测模型筛选出14个重要特征,鉴别准确度和AUC分别为0.870、0.923。TN型和非TN型预测模型共筛选17个重要特征,鉴别准确度和AUC分别为0.847、0.913。结论基于药代动力学DCE-MRI的全肿瘤影像组学特征有利于鉴别三阴型与其他分子分型的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动力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民驹 池丽芬 汤谷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50-152,160,共4页
目的 :探讨顺铂 (DDP)腹腔热灌注化疗 (CHIP)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家兔 1 5只 ,平均分为 3组。组 A(CHIP组 )用 DDP2 0 0 mg/ m2 溶于 41~ 42℃生理盐水 1 0 0 0 ml,腹腔循环灌注6 0 min。组 B(腹腔化疗组 )用 DDP90 mg/ m2 溶于 4... 目的 :探讨顺铂 (DDP)腹腔热灌注化疗 (CHIP)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家兔 1 5只 ,平均分为 3组。组 A(CHIP组 )用 DDP2 0 0 mg/ m2 溶于 41~ 42℃生理盐水 1 0 0 0 ml,腹腔循环灌注6 0 min。组 B(腹腔化疗组 )用 DDP90 mg/ m2 溶于 41~ 42℃生理盐水 2 0 0 ml,一次性腹腔注入。组 C(静脉用药组 )用 DDP90 mg/ m2静脉注射。液相色谱分析 2 4h内腹腔液和血浆 DDP浓度变化。结果 :组 A之腹腔液 DDP峰值浓度和 AUC(药时曲线下面积 )分别为血浆峰值和 AUC之 1 0倍和2 .9倍。组 A与组 C相比 ,腹腔液峰值和 AUC分别为 1 0 .4倍和 7.8倍 ,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 .0 0 1 ) ,血浆峰值较低 (P<0 .0 5)而 AUC较高 (P>0 .0 5)。组 A与组 B比较 ,后者腹腔液峰值更高 (P<0 .0 5) ,但 AUC较低 (P>0 .0 5)。结论 :CHIP腹腔 DDP浓度高 ,血浆峰值较低 ,以及高温作用 ,有利于化疗药物在局部对肿瘤细胞发挥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腹腔热灌注化疗 动力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甲素在正常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杰 侯佳 +2 位作者 李月婷 王爱民 黄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0-684,共5页
建立准确、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法,研究灯盏甲素在正常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采用改良Zea longa方法制作MCAO模型,正常和模型大鼠灌服灯盏细辛提取物后,UPLC-MS法测定灯盏甲素的血药浓度,... 建立准确、灵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法,研究灯盏甲素在正常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采用改良Zea longa方法制作MCAO模型,正常和模型大鼠灌服灯盏细辛提取物后,UPLC-MS法测定灯盏甲素的血药浓度,通过DAS2.0软件拟合出药动学参数,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灯盏甲素在正常和MCAO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与正常大鼠的药动学特征相比,灯盏甲素在MCAO大鼠血浆中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浓度(Cmax)均明显增大,清除率(ClZ/F)、表观分布容积(VZ/F)和平均滞留时间(MRT)减小,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存在明显的双峰。表明灯盏甲素在MCAO大鼠体内较正常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反应了该药用于临床治疗脑缺血损伤疾病的合理性。造成这种差异吸收的原因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体的膜通透性增强使药物跨膜转运加快,也可能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使通过细胞旁路通道的药物转运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灯盏细辛提取物 灯盏甲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脾动脉插管和耳静脉穿刺灌注氟尿嘧啶门静脉检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曾晓华 王颂章 +3 位作者 吴笑春 金德勤 余爱荣 郑湖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12-513,共2页
对比研究经脾动脉和耳静脉灌注氟尿嘧啶时经门静脉测定的药代动力学 ,以评价在肝恶性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 ,经脾动脉灌注化疗药的临床治疗价值。对脾动脉灌注组 (IA组 )和耳静脉灌注组 (IV组 )均行门静脉插管取样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 对比研究经脾动脉和耳静脉灌注氟尿嘧啶时经门静脉测定的药代动力学 ,以评价在肝恶性肿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 ,经脾动脉灌注化疗药的临床治疗价值。对脾动脉灌注组 (IA组 )和耳静脉灌注组 (IV组 )均行门静脉插管取样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门静脉血中氟尿嘧啶 ,进行药代动力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IA组各血样的血药浓度均高于IV组 ,前者之血药峰值比后者高 6 4% ,前者曲线下面积比后者大 42 %。提示经脾动脉灌注化疗药 ,门静脉内可达较高血药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动力 脾动脉插管 耳静脉穿刺灌注 门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人时序性SPECT/CT扫描的^(153)Sm-EDTMP药代动力学方法
8
作者 樊卫 陈立新 +4 位作者 刘小伟 游日安 蔡燕君 刘俊玲 曾宗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50-52,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时序性ECT/CT扫描图像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方法]用RMI467型体模标定核素153Sm放射性浓度与SPECT图像灰度值关系;利用时序性SPECT/CT扫描和患者排泄尿液的放射性活度计算并显示放射性药物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 [目的]建立基于时序性ECT/CT扫描图像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方法]用RMI467型体模标定核素153Sm放射性浓度与SPECT图像灰度值关系;利用时序性SPECT/CT扫描和患者排泄尿液的放射性活度计算并显示放射性药物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在体内不同靶器官的放射性分布(生物学分布),描绘出骨转移灶和其它靶器官的药代动力学曲线,得到病灶和其它靶器官的动力学参数。[结果]SPECT图像灰度值与153Sm放射性浓度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鼻咽癌和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153Sm-EDTMP药代动力学曲线均是抛物线型;153Sm-EDTMP体内生物分布属于二室系统;其在骨转移灶和正常骨组织的代谢分布是相似的。骨转移灶内153Sm-EDTMP有效半衰期为40 h,其生物半衰期为460 h;而外周血液中有效半衰期仅2 h。[结论]基于时序性SPECT/CT扫描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能客观显示153Sm- EDTMP在病灶和其它不同靶器官药物的生物学分布、并可计算出药代动力学曲线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 SPECT/CT时序性扫描 图像融合 ^153Sm—EDT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灌注5-氟尿嘧啶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程敬亮 胡自伦 +1 位作者 李树新 李天晓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4期325-327,共3页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氟尿嘧啶(5-Fu)血清浓度,并对10只免经肾动脉灌注5-Fu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了,T_(1/2α)为6.14min,T_(1/2β)为72.78min,AUC为0.42nag/L.min,Co为17.23 μs/ml,提示5-Fu在兔体内的衰...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氟尿嘧啶(5-Fu)血清浓度,并对10只免经肾动脉灌注5-Fu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了,T_(1/2α)为6.14min,T_(1/2β)为72.78min,AUC为0.42nag/L.min,Co为17.23 μs/ml,提示5-Fu在兔体内的衰减呈二房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脲嘧啶 动脉灌注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灌注液在健康母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庭松 黄显会 +3 位作者 曾松情 郜进 谢顺 刘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88-1494,共7页
旨在考察恩诺沙星灌注液与恩诺沙星普通注射液在母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作者选用16头健康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成年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分别进行单剂量耳缘静脉注射恩诺沙星普通注射液(2.5mg·kg^(-1))和子宫灌注恩诺... 旨在考察恩诺沙星灌注液与恩诺沙星普通注射液在母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作者选用16头健康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成年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8头,分别进行单剂量耳缘静脉注射恩诺沙星普通注射液(2.5mg·kg^(-1))和子宫灌注恩诺沙星灌注液(50mL·头^(-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母猪血浆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含量,运用药动学软件Winnonlin 5.2.1非房室模型分析并计算出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静脉注射恩诺沙星普通注射液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_(1/2)(21.71±1.66)h,Vd(1.89±0.33)L·kg^(-1),Cl(60.18±8.92)mL·h^(-1)·kg^(-1),AUC_(0-t)(39.94±5.75)mg·h·L^(-1),AUC_(0-∞)(42.32±6.03)mg·h·L^(-1)。母猪子宫灌注恩诺沙星灌注液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_(1/2)(28.55±2.31)h,T_(max)(3.19±1.46)h,C_(max)(1.61±0.20)mg·L^(-1),AUC_(0-t)(49.06±5.18)mg·h·L^(-1),AUC_(0-∞)(53.55±5.84)mg·h·L^(-1),F为63.15%。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出环丙沙星。结果表明,恩诺沙星灌注液可经子宫灌注吸收进入母猪体内,并且在母猪体内分布广泛,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较高,临床用药时应考虑局部给药对机体的全身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子宫灌注 动力 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代动力学开放式双室模型在直肠癌CT灌注成像中的应用
11
作者 董玉姝 杨春静 +6 位作者 金银华 刘屹 徐荣天 佟咸利 李建平 朱晓珍 刘建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77-1381,共5页
目的研究药代动力学开放式双室模型在直肠癌CT灌注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由结肠镜及术后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CT平扫,选定靶平面后,行CT灌注扫描。根据CT灌注参数,绘制靶平面肿瘤组织ROI及靶血管(肿瘤供血动脉)的时间-密度曲... 目的研究药代动力学开放式双室模型在直肠癌CT灌注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由结肠镜及术后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CT平扫,选定靶平面后,行CT灌注扫描。根据CT灌注参数,绘制靶平面肿瘤组织ROI及靶血管(肿瘤供血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药代动力学开放式双室模型计算公式推导肿瘤内血浆隔室容积百分比(fP)、组织间隙隔室容积百分比(fI)、表观血流量(F)及表面通透性(PS)。结果 36例直肠癌的fP值为(17.3±7.4)%,fI值为(34.3±11.6)%,F值为(141.0±47.8)ml/(min·100g),PS值为(43.2±18.8)ml/(min·100g)。结论药代动力学开放式双室模型为定量评价直肠肿瘤组织内微循环的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开放性双室模型 结直肠肿瘤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N中葛根素、人参皂苷Rg1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及其在脑缺血再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6
12
作者 卢弘 邢东明 +1 位作者 孙立红 杜力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1-592,共2页
关键词 葛根素 人参皂苷RGL 脑缺血 灌注 动力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衍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禹 张茜 +2 位作者 骆祥伟 邓雪飞 朱友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30-1635,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胶质母细胞瘤(GBM)动态对比增强MRI衍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方法收集17例PCNSL与21例GBM,均接受常规及动态对比增强MR检查,测量双室Tofts模型下药代动力学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回...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胶质母细胞瘤(GBM)动态对比增强MRI衍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方法收集17例PCNSL与21例GBM,均接受常规及动态对比增强MR检查,测量双室Tofts模型下药代动力学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及初始(60s)对比剂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iAUC)。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CNSL与GBM各自的强化瘤灶(ET)、瘤旁脑组织(PT)、正常侧脑组织(NP)间各参数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二者间ET、PT、NP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PCNSL与GBM间ET的K^trans、K_e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的K_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SL、GBM的ET与PT间K^trans、K_ep、V_e、i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CNSL的PT与NP间K^tra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M的PT与NP间K^trans及K_e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动态对比增强MRI基于Tofts双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分析对PCNSL与GBM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胶质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病变动态对比增强MRI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血流曲线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郎宁 苏敏英 +1 位作者 Hon J.Yu 袁慧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7-531,共5页
目的研究脊柱病变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中不同动脉输入函数的应用,并探讨其选择方案。资料与方法对2008年6月—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行DCE-MRI检查的62例脊柱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骨髓瘤(... 目的研究脊柱病变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中不同动脉输入函数的应用,并探讨其选择方案。资料与方法对2008年6月—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行DCE-MRI检查的62例脊柱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骨髓瘤(n=9)、转移瘤(n=22)、淋巴瘤(n=7)及结核(n=24)。分别计算MR T1WI动态增强扫描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信号强度增幅、最大上升线性斜率和曲线下降期斜率。使用Tofts双室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曲线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分别使用慢速、中速、快速血流曲线,获得血管通透性常数(K^(trans))和转运常数(k_(ep))。将3种流速药物代谢动力学获得的K^(trans)、k_(ep)和动态增强曲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K^(trans)(fast)与造影剂流入相关,K^(trans)(fast)与K^(trans)(medium)的相关系数>与K^(trans)(slow)的相关系数(0.94比0.85,P<0.05);k_(ep)(fast)与造影剂洗脱相关,与曲线下降期斜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94),k_(ep)(fast)与k_(ep)(medium)的相关系数>与k_(ep)(slow)的相关系数(0.94比0.64,P<0.05)。结论对于4 min左右的脊柱病变动态增强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快速和中速曲线拟合所得K^(trans)和k_(ep)相对于慢速血流曲线具有更强的相关性,提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可根据不同临床要求选择适宜的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造影剂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鼻腔给药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摘要)
15
作者 吴云娟 朱晓蕊 +1 位作者 沙先谊 方晓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0-600,共1页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鼻腔用粉雾剂以混悬液形成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HPLC测定三七总皂苷混悬液大鼠鼻腔给药后血样中人参皂苷Rg1的浓度,考察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并计算其绝对生物利用度...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鼻腔用粉雾剂以混悬液形成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HPLC测定三七总皂苷混悬液大鼠鼻腔给药后血样中人参皂苷Rg1的浓度,考察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并计算其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扎SD大鼠的左冠状动脉建立急性缺血性心肌梗死模型,夹闭沙鼠的双侧颈劝脉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考察三七总皂苷混悬液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结果三七总皂苷混悬液鼻腔给药后,Rg1在大鼠体内的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3.56%;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梗死及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脑水肿和脑卒中症状均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保护作用越强.结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结果证明,三七总皂苷鼻腔给药制剂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给制剂 三七总皂苷 动力 效学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人参皂苷Rg1 绝对生物利用度 心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动态增强磁共振对卵巢肿瘤的半定量及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郭永梅 黄云海 +4 位作者 魏新华 杨蕊梦 刘国顺 徐向东 李雪丽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方法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首诊经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组17例(包括原发卵巢腺癌9例、卵巢转移腺癌6例、卵巢淋巴瘤2例),良性肿瘤或正常对照组15例(包括卵巢囊腺瘤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半定量及定量分析方法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首诊经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组17例(包括原发卵巢腺癌9例、卵巢转移腺癌6例、卵巢淋巴瘤2例),良性肿瘤或正常对照组15例(包括卵巢囊腺瘤5例、正常卵巢8例、卵巢囊肿2例)。均行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并使用SIEMENS TISSUE 4D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测得感兴趣区的Ktrans、Kep、Ve值。对良、恶性组的TIC曲线及定量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良、恶性组TIC曲线形态存在明显不同(P<0.05);良性组均为I型曲线(100%),恶性组中II型曲线所占比例最高(71%)。以I型曲线作为诊断良性标准,II型曲线作为诊断恶性标准,ROC曲线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定量灌注参数值:Ktrans值分别是恶性组(0.166±0.077)min-1、良性组(0.071±0.025)min-1;Kep值分别是(0.455±0.172)min-1、(0.363±0.242)min-1;Ve值分别是(0.438±0.137)、(0.426±0.154)。恶性组平均Ktrans值比良性病变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恶性组与良性组的平均Kep及Ve值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218、P=0.821)。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方法对卵巢良、恶性肿瘤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良性肿瘤/组织多表现为I型曲线,恶性肿瘤多表现为II型曲线。定量参数Ktrans值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时间-信号曲线 动力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中葛根素的薄层-紫外光密度扫描测定法及其在家兔的药动学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昔陆 朱秀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1-424,共4页
建立血浆样品中葛根素的薄层-紫外光密度扫描法。采用日本岛津CS-91O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高效硅胶G板;乙酸乙酯:甲醇:H_2O::甲苯:无水乙醇(10O:15.5:13.5:2:13.5V/V)为展开剂。最小检测量为7.5ng/点。不同板间测定精密度(CV)为8.4%~13... 建立血浆样品中葛根素的薄层-紫外光密度扫描法。采用日本岛津CS-91O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高效硅胶G板;乙酸乙酯:甲醇:H_2O::甲苯:无水乙醇(10O:15.5:13.5:2:13.5V/V)为展开剂。最小检测量为7.5ng/点。不同板间测定精密度(CV)为8.4%~13.8%,板内精密度为6.7%,同点重复扫描精密度为4.2%。家兔vi 30mg/kg的药时曲线经计算机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为开放式二室模型,其T_(1/2)α、T_(1/2)β分别为5.7min,27.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薄层光密度扫描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思泽 黄琪 +4 位作者 武晓捷 王少楠 管一晖 谢芳 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本综述总结了PET在CNS药物研发中的定量分析手段,包括药代动力学分析以及受体占有率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与数学公式。同时,本综述也总结了PET在CNS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为后续CNS的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枢神经系统 研发 动力 受体占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门静脉灌注5-Fu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锦林 郭顺林 +2 位作者 杜富会 王文辉 王莲初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研究间接门静脉灌注5-Fu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的实验方法。材料与方法: 30只家兔分两组,分别经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灌注5-Fu,门静脉置管采血。实验方法包括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穿刺注药术和门静脉置管采血术两部分。... 目的:研究间接门静脉灌注5-Fu的药代动力学变化的实验方法。材料与方法: 30只家兔分两组,分别经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灌注5-Fu,门静脉置管采血。实验方法包括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穿刺注药术和门静脉置管采血术两部分。结果:本组麻醉意外占3.3%,套管脱出占6.7%,术后1日内死亡占6.7%,3日内死亡占10%,3日后恢复进食进水占73.3%。总成功率达90%。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安全、创伤较轻,为经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局部给药治疗消化系肿瘤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灌注 动力 5-FU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过期双输入模型容积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玉瑛 周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4,40,共6页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首过期内双输入肺灌注成像对肺结节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肺部疾病需要进行增强扫描的133例患者,包括36例炎性肺结节和97例恶性肺结节,采用东芝320排CT对其进行首过期容积灌注成像,采用自适应迭代重...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首过期内双输入肺灌注成像对肺结节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肺部疾病需要进行增强扫描的133例患者,包括36例炎性肺结节和97例恶性肺结节,采用东芝320排CT对其进行首过期容积灌注成像,采用自适应迭代重建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并使用双输入数学模型最大斜率法进行灌注指数的定量分析,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量肺结节及正常肺组织的肺动脉血流量(PA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AF),比较正常肺组织及不同肺内病灶的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构成比的差异.结果:肺部CT灌注成像总的最大有效剂量为6.47 mSv;36例炎性肺结节的PAF均值为(140.6±50.8)mL/min/100mL,BAF均值为(28.1±27.3)mL/min/100 mL;97例恶性肺结节的PAF均值为(53.1±25.2)mL/min/100 mL,BAF均值为(84.4±20.6)mL/min/100 mL;133例患者在病灶对侧同层面正常肺组织的PAF值为(130.6±20.8)mL/min/100 mL;BAF值为(1.6±2.7)mL/min/100 mL.3者之间的灌注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技术能评估肺组织及肺结节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构成比情况,对恶性及炎症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容积灌注 双输入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