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合多种MRI技术在胰胆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续晋铭 卢晓玲 金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合多种MRI技术对胰胆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或ERCP证实的胰胆管疾病患者 10 0例 ,行包括冠状位T2加权、横断位T2加权、横断位T1加权、TurboSEMRCP序列及HASTEMRCP序列的MRI检查。结果 MRC...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合多种MRI技术对胰胆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或ERCP证实的胰胆管疾病患者 10 0例 ,行包括冠状位T2加权、横断位T2加权、横断位T1加权、TurboSEMRCP序列及HASTEMRCP序列的MRI检查。结果 MRCP对胰胆管疾病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1.0 % ;结合其他MR成像序列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9.0 %(χ2 =6.73 68,P <0 .0 5 )。对胆系结石 ,TurboSEMRCP检出率为 94.9% ,HASTEMRCP原始图像结合 3D图像的检出率为 98.7% ;HASTEMRCP 3D图像检出率为 84.6% ,与TurboSEMRCP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χ2 =4.45 72 ,P <0 .0 5 )。结论 MRCP与其他MR成像技术结合应用 ,可准确判断梗阻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胰胆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焦月 张澍田 +3 位作者 于中麟 于永征 冀明 吴咏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金标准,明确单独使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MRCP+腹部磁共振(MRI)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采集1997年1月至2004年11月疑有胰胆系统疾病的病例共186例,对入选患者单独使用MRCP或MRCP+腹部MRI,... 目的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金标准,明确单独使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MRCP+腹部磁共振(MRI)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采集1997年1月至2004年11月疑有胰胆系统疾病的病例共186例,对入选患者单独使用MRCP或MRCP+腹部MRI,1 d内再行ERCP,MRCP及ERCP独立进行分析诊断。结果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RC)的成功率为96.77%,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ERP)的成功率为94.74%,MRCP全部成功。单独使用MRCP及MRCP+腹部MRI诊断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单独使用MRCP对中上段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5.65%,而MRCP+腹部MRI对中上段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7.78%,κ为0.93;单独使用MRCP及MRCP+腹部MRI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效果较中上段胆管癌稍差;单独使用MRCP对胰腺良性疾病诊断效果不佳;MRCP+腹部MRI检查可以提高其对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论MRCP诊断胆系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MRCP可部分代替ERCP的诊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胆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枸椽酸铁铵对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小兵 王德杭 张维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66-1268,共3页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枸椽酸铁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贾雷 郭玉宁 +3 位作者 郭秀丽 王天懿 吕栋 徐有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753-1755,共3页
目的对比超声内镜(EUS)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梗阻性黄疸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行EUS、MRCP检查,比较EUS、M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特... 目的对比超声内镜(EUS)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梗阻性黄疸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行EUS、MRCP检查,比较EUS、M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Youden指数。结果 31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16例(51.61%),壶腹肿瘤1例(3.23%),十二指肠乳头肿瘤6例(19.35%),胰头肿瘤3例(9.68%),胆管肿瘤2例(6.45%),胆管炎症2例(6.45%),1例(3.23%)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US、MRCP均未见结石、占位。对壶腹肿瘤、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胰头肿瘤EUS诊断符合率均为100%;MRCP的胆总管结石诊断符合率、总诊断符合率均低于EUS(81.25%vs 93.75%,76.67%vs 90.00%)。EUS和M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分别为90.00%和76.70%,特异度均为100%,准确度分别为90.30%和77.40%,Youden指数分别为0.90和0.77。结论对于梗阻性黄疸的诊断,EUS较MRCP拥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腔内超声检查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可疑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超 徐锋 戴朝六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超声内镜(EUS)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否提高二者诊断可疑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并诊断为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于同一次住院期间行EUS与...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超声内镜(EUS)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能否提高二者诊断可疑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并诊断为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于同一次住院期间行EUS与MRCP检查。依据影像学检查分为EUS组、MRCP组以及二者联合诊断组。以开腹胆道探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以及出院6个月内无腹痛症状就诊记录为金标准。将3组检查结果分别与金标准进行比较,分别计算3组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联合诊断采用平行诊断试验,EUS与MRCP任一结果为阳性则为阳性,两者皆为阴性则为阴性。上述指标的差别性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EUS检查阳性共22例,真阳性20例,假阳性2例;阴性共56例,真阴性53例,假阴性3例。MRCP检查阳性22例,真阳性15例,假阳性7例;阴性共56例,真阴性48例,假阴性8例。二者联合诊断阳性共29例,真阳性22例,假阳性7例;阴性共49例,真阴性48例,假阴性1例。EUS组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MRCP组(93. 6%vs 80. 8%,χ2=5. 735,P=0. 017)。联合诊断组与EUS组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但联合诊断组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 7%vs 65. 2%,χ2=6. 769,P=0. 009; 98. 0%vs 85. 7%,χ2=5. 000,P=0. 025)。结论EUS与MRCP诊断可疑胆总管结石各有优劣,可作为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但EUS总体准确度更高,对于胆囊结石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建议使用EUS排除可疑胆总管结石的存在,此方法更为可靠。EUS与MRCP联合诊断较单独应用MRCP可以提高敏感度与阴性预测值,建议当MRCP为阴性但与其他临床表现不符时,应进一步行EUS检查以明确可疑胆总管结石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腔内超声检查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初诊为胆囊结石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必要性及指征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祝佩瑶 杨军 +3 位作者 杨勇 韩亚东 庄磊 韩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3-1298,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彩超初诊为胆囊结石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的必要性及指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31例以胆囊结石首诊入院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入院时,腹部彩... 目的探讨临床上彩超初诊为胆囊结石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的必要性及指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31例以胆囊结石首诊入院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入院时,腹部彩超均只发现胆囊结石,未发现其他病变。最终经过手术治疗后,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患者为对照组,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患者为实验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相关预测模型,并最终绘制预测模型及各个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经过logistic分析筛选的4项指标为:胆总管扩张(χ1)、胆囊增大(χ^2)、DBil(χ3)、GGT(χ4),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4.153+3.592χ1+1.720χ^2+1.798χ3+1.519χ4。模型对于彩超漏诊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为53.4%,特异度为99.6%,准确度为92.5%,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优于其他任意单一指标。结论彩超初诊为单纯胆囊结石患者无常规行MRCP的必要性。但是胆囊增大,胆总管增宽> 0.8 cm,DBil> 7μmol/L,GGT> 40 U/L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回归模型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以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病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与超声、多排螺旋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佳平 赵景润 +1 位作者 任晓燕 马清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1-123,134,共4页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超声、多排螺旋CT(MS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及病因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128例患者行超声、MSCT及ERCP检查,其中35例患者行MRCP检查。结果在梗阻部位的诊断上,四种方法对肝...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超声、多排螺旋CT(MS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及病因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128例患者行超声、MSCT及ERCP检查,其中35例患者行MRCP检查。结果在梗阻部位的诊断上,四种方法对肝内胆管和胰头部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的诊断准确率与MR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超声和MSCT;在病因诊断上,对于胆系结石、胆管炎和胰头癌的诊断准确率,四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CP、ERCP和MSCT对于胆管癌诊断准确率均优于超声;此外,ERCP在诊断乳头部肿瘤、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时优于超声和MSCT。结论 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尤其是肝外胆管和十二指肠乳头部)及病因(胆管癌、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胰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 超声检查 体层投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婴儿胆管先天性发育畸形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雨婷 李禄生 +1 位作者 李昊 何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在婴儿胆管先天性发育畸形及其与婴儿肝炎综合症(IHS)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胆管先天性发育畸形和IHS患儿行MRCP检查。将患儿的MRI征象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在婴儿胆管先天性发育畸形及其与婴儿肝炎综合症(IHS)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胆管先天性发育畸形和IHS患儿行MRCP检查。将患儿的MRI征象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I诊断婴儿胆管先天性发育畸形44例,MRCP表现为肝内外胆管未见显示44例,胆囊细小36例,胆囊未见显示5例,胆囊大小基本正常3例,肝脏增大37例;诊断婴儿肝炎综合症4例,MRCP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均见显示4例,胆囊充盈3例,胆囊稍小1例,肝脏增大2例。44例MRI诊断的婴儿胆管先天性发育畸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胆管闭锁34例,胆管狭窄9例,胆泥淤积性胆管梗阻1例,误诊为胆管先天性发育畸形。MRI诊断的4例IHS患儿均经临床随访确诊为巨细胞病毒肝炎。MRCP对胆管先天性发育畸形诊断的敏感度100%,符合率97.92%,特异度为80.00%。结论 MRCP是诊断婴儿胆管先天性发育畸形敏感的检查方法 ,并在其与IHS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胆管 畸形 肝炎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韩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LAVA)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07-01—2011-05-01我院收治的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LAVA、MRCP检查,对良恶性胆道梗阻的LAVA、MRCP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LAVA)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07-01—2011-05-01我院收治的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LAVA、MRCP检查,对良恶性胆道梗阻的LAVA、MRCP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AVA、MRCP检查显示: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末端胆管癌13例,肝门胆管癌5例,胰头癌4例,十二指肠癌2例,壶腹癌1例,十二指肠憩室炎1例,胆管结石12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2例。结论 LAVA和MRCP的联合应用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影像学结果对临床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胆道梗阻 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结合常规MRI成像对胰胆管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丽军 郝强 +2 位作者 陆志华 钱伟新 曹文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观察胰胆管病变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及常规MRI影像学表现,探讨二者可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经手术病理或综合影像证实的胰胆管病变行MRCP三维容积采集薄层重建、MRCP二维厚层块投射扫描及常规MR... 目的:观察胰胆管病变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及常规MRI影像学表现,探讨二者可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经手术病理或综合影像证实的胰胆管病变行MRCP三维容积采集薄层重建、MRCP二维厚层块投射扫描及常规MRI扫描,分析各类病变的MRCP及常规MRI影像学表现,探讨诊断价值,总结诊断经验。结果:58例胰胆管病变中胰胆管结石28例,慢性胰腺炎9例,胰腺癌9例,胆管癌5例,肝门区淋巴结转移2例,Ⅰ型先天性胆总管扩张1例,胆囊切除术后1例,胰腺分裂1例,肝移植术后1例,恶性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胰胆管良恶性病变MRCP三维容积采集薄层重建、MRCP二维厚层块投射扫描及常规MRI扫描影像表现各异,均有各自特征表现。结论:MRCP三维容积采集薄层重建、二维厚层块扫描结合常规MRI有利于胰胆管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胰胆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婴儿胆道闭锁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波 徐晔 +2 位作者 彭雪华 杨静 冉启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25-1727,共3页
目的分析3D-MRCP对婴幼儿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临床怀疑为胆道闭锁的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3D-MRCP检查,根据MRI诊断结果,选择术中造影、腹腔镜探查或病理检查。对比分析所有患儿的3D-MRCP与术中造影、腹腔镜探查及手术病理... 目的分析3D-MRCP对婴幼儿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临床怀疑为胆道闭锁的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3D-MRCP检查,根据MRI诊断结果,选择术中造影、腹腔镜探查或病理检查。对比分析所有患儿的3D-MRCP与术中造影、腹腔镜探查及手术病理所见。结果 MRI诊断胆道闭锁10例,胆总管囊肿2例,1例正常;术中造影诊断胆道闭锁6例、胆道狭窄1例,显影正常1例;腹腔镜诊断胆道闭锁2例;手术病理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例;另有1例患儿经临床治疗后痊愈。结论 3D-MRCP可在术前有效诊断BA。如经3D-MRCP多方位观察,仍未发现完整的肝外胆道,应高度怀疑胆道闭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胆道闭锁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PACE序列磁共振胰胆管显影诊断胆囊及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21
12
作者 孙岩 庄启湘 +4 位作者 陈浩 郑志勇 谢萍 刘可夫 刘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比较三维可变翻转角的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与三维传统快速自旋回波(3D-TSE)及二维快速自旋回波(2D-TSE)序列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用于显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图像质量。方法采用呼吸导航的3D-SPACE序列和传统3D-TSE序列及屏气... 目的比较三维可变翻转角的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与三维传统快速自旋回波(3D-TSE)及二维快速自旋回波(2D-TSE)序列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用于显示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图像质量。方法采用呼吸导航的3D-SPACE序列和传统3D-TSE序列及屏气采集的2D-TSE对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22例胆道结石患者(患者组)行MRCP,比较3种成像方法的图像采集时间、胆总管CNR、胰胆管影像质量、及对结石的显示情况。结果在患者组及对照组中,3D-SPACE胆总管CNR均明显高于传统2D-TSE、3D-TSE序列(P均<0.05);3D-SPACE序列图像质量评分、运动伪影、胆总管、左右肝内胆管、主胰管评分均明显高于2D-TSE、3D-TSE序列(P均<0.05);3D-SPACE序列影像采集时间均较传统3D-TSE序列减少,患者组减少(20.90±0.21)%,对照组减少(23.09±0.12)%。2D-TSE序列用时最短,SPACE序列原始像对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显示最优。结论相比于2D-TSE-MRCP、3D-TSE-MRCP序列,3D-SPACEMRCP影像质量更好,其原始影像更适用于显示胆囊和胆管结石,但图像采集时间长于2D-T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可变翻转角的快速自旋回波 自旋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庆国 贾传海 +1 位作者 陆永明 张红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32例33个PAD患者,均做了常规MRI抑脂T2WI扫描及T1W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MRCP检查。结果:33个PAD直径0.6~3.5cm,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32例33个PAD患者,均做了常规MRI抑脂T2WI扫描及T1WI平扫、增强扫描以及MRCP检查。结果:33个PAD直径0.6~3.5cm,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缘,表现为胰头右后方囊袋状影,抑脂T2WI上见19个(57.6%)有气-液平面,10个为单纯液体的囊样信号影,4个单纯气体影,MRCP上均清晰显示呈高信号囊袋状或"草莓"状影,22个(68.8%)清晰显示PAD与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相连的细长窄蒂。8例合并胆总管结石,3例单纯胆总管扩张,1例胆总管囊肿,1例单纯胆囊结石,4例胰腺炎,1例胰管扩张。结论:MRCP对PAD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憩室 十二指肠疾病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B超检查诊断胆系结石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兰莉 戴珂珂 +5 位作者 胡元平 李建策 陈斌 吴琪 赵亮 梅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393-3394,共2页
目的:对比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B超检查诊断胆系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1.0T超导MRI扫描仪对57例患者(38例胆囊结石和19例胆总管结石)行重T2加权多次激发FSE序列(HT2-FSE)MRCP扫描及常规B超检查。结果:尽管MRCP的最大密度投影(M... 目的:对比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B超检查诊断胆系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1.0T超导MRI扫描仪对57例患者(38例胆囊结石和19例胆总管结石)行重T2加权多次激发FSE序列(HT2-FSE)MRCP扫描及常规B超检查。结果:尽管MRCP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能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及扩张胰管的形态结构,但多数较大的胆系结石常在MIP图像被掩盖;较小的胆系结石在MRCP的MIP图像上均难以准确显示,而仅在B超检查图像上显示。但对于19例胆总管结石,B超仅可显示其中的9例(47%)。结论:由于MIP重建技术的固有特性,MRCP的MIP图像易遮盖结石所致的低信号充盈缺损,因而对于胆系结石的诊断,应有机地结合MRCP与B超检查,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成像技术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超声检查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表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新萌 靳二虎 +4 位作者 张洁 牛应林 苏天昊 梁宇霆 贺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70-1673,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PSC的18例患者(PSC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另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PSC组中,肝内外混合型9例(9/18,50.00%),单纯肝内型6例(6/18,33.3... 目的分析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PSC的18例患者(PSC组)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另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PSC组中,肝内外混合型9例(9/18,50.00%),单纯肝内型6例(6/18,33.33%),单纯肝外型3例(3/18,16.67%)。MRCP表现:5例(5/18,27.78%)胆管串珠样改变,5例(5/18,27.78%)胆管呈剪枝征,8例(8/18,44.44%)肝内4级以上胆管显示,4例(4/18,22.22%)周围肝内胆管抵达肝脏边缘。18例PSC胆总管及肝总管均无扩张;2例(2/18,11.11%)肝内Ⅰ级胆管中度扩张;12例(12/18,66.67%)肝内Ⅱ级及以上胆管扩张,其中轻度扩张9例,中度扩张1例,重度扩张2例;15例(15/18,83.33%)扩张的周围肝内胆管直径大于中央肝内胆管直径。与对照组比较,PSC组肝总管直径较小,肝内Ⅱ级及Ⅱ级以上胆管直径明显增大(t分别为-3.245、5.068;P分别为0.003、<0.001),胆总管、左肝管及右肝管直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28、0.721、0.759)。结论 MRCP可显示胆管形态特征,初步诊断PSC,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硬化性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翼 赵云辉 +1 位作者 许乙凯 王贵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407-2410,共4页
目的:评价口服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在抑制胃肠道高信号及腹部小血管高信号中的作用,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质量以提高对胰胆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在体外及临床实验的基础上,选取2mL静脉用Gd-DTP... 目的:评价口服联合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在抑制胃肠道高信号及腹部小血管高信号中的作用,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质量以提高对胰胆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在体外及临床实验的基础上,选取2mL静脉用Gd-DTPA配制成100mL浓度为0.01mol/L的稀释液作为最佳浓度和容量的MRCP口服用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对21例疑有胰胆管病变的患者行联合口服及静脉注射Gd-DTPA增强后10min行MRCP检查,分析增强前后胰胆管及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21例患者口服联合Gd-DTPA增强MRCP图像上,来自胰胆管树背景上的小血管信号影以及胃、十二指肠内潴留液高信号被明显抑制,肝脏和胰腺实质信号强度显著降低,使得胰胆管树各解剖结构的对比度提高,显示更加清楚,图像质量较口服联合Gd-DTPA增强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明确或高度怀疑有胰胆管病变的患者,口服联合静脉注射Gd-DTPA增强能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潴留液的高信号以及胰胆管树背景上的小血管信号,能进一步改善MRCP图像质量,结合动态增强T1WI能为胰胆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钆喷酸葡胺 对比剂 口服 胰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钆双胺稀释液在小儿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钧波 季敏 +3 位作者 杨皓玮 沈全力 龚英 乔中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稀释钆双胺注射液(欧乃影)作为小儿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对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质量、提高胰胆管显示率的可行性。方法对浓度为0.20%、0.30%、0.50%钆双胺稀释液与纯水同时行MR扫描,计算各浓度对比剂信号衰减率。将... 目的观察口服稀释钆双胺注射液(欧乃影)作为小儿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对改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质量、提高胰胆管显示率的可行性。方法对浓度为0.20%、0.30%、0.50%钆双胺稀释液与纯水同时行MR扫描,计算各浓度对比剂信号衰减率。将282例接受MRCP患儿分为观察组(244例疑似肝胆疾病患儿)和对照组(38例非肝胆疾病患儿)。检查前1 h嘱观察组患儿口服0.50%钆双胺稀释液400 ml,于45 min内摄入,15 min后进行检查。对所有图像进行评分,以评分≥3分不影响诊断为合格标准,计算图像质量合格率。采用Kappa系数检验2名医师评估图像质量结果的一致性,比较2组MRCP图像质量合格率,分析性别对图像质量合格率的影响。结果浓度为0.20%、0.30%及0.50%钆双胺稀释液的信号衰减率分别为76.67%、88.47%及98.33%;0.50%钆双胺稀释液抑水效果最佳,故以0.50%钆双胺稀释液为小儿胃肠道阴性对比剂。2名医师对所有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一致性强(Kappa=0.85,P<0.01)。观察组图像合格率(97.13%)显著高于对照组(47.37%,χ2=94.04,P<0.01)。不同性别图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结论口服浓度0.50%钆双胺稀释液可有效抑制小儿胃肠道液体高信号,改善MRCP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显示胆囊三角的检查方案优化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晶晶 宋彬 +2 位作者 张蓓 王庆兵 胡文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2-327,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7个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序列在不同患者配合度的情况下胆囊三角的空间显示图像质量,优化MRCP检查方案。方法对100例患者行7个成像序列的MRCP检查,根据患者不同的屏气(B)与呼吸触发(R)配合度(1~3级)分成B1R1、B1R2、B1R3... 目的通过比较7个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序列在不同患者配合度的情况下胆囊三角的空间显示图像质量,优化MRCP检查方案。方法对100例患者行7个成像序列的MRCP检查,根据患者不同的屏气(B)与呼吸触发(R)配合度(1~3级)分成B1R1、B1R2、B1R3、B2R1、B2R2、B2R3、B3R1、B3R2、B3R3组,共9组。由2名放射科医师使用双盲法对重建后胆囊三角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组7个MRCP成像序列重建后胆囊三角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1R1组、B1R2组及B1R3组Fiesta 3DB图像质量最佳;B2R1组、B2R2组Fiesta 3DB、FRFSE 3DB、FRFSE 3DR图像质量好;B2R3组Fiesta 3DB、FRFSE 3DB图像质量好;B3R1组、B3R2组FRFSE 3DR图像质量最好;B3R3组FRFSE 3DB、SSFSE 2DB Thk图像质量好。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MRCP检查显示胆囊三角的最佳方案为:屏气配合度1级首选Fiesta 3DB;屏气配合度2级,呼吸配合度1级或2级的可选用FRFSE3DR、Fiesta 3DB、FRFSE 3DB,呼吸配合度3级的可选用Fiesta 3DB、FRFSE 3DB;屏气配合度3级,呼吸配合度1级及2级的采用FRFSE 3DR,呼吸配合度3级的可选用FRFSE 3DB、SSFSE 2DB Th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囊三角 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史彬 刘影 +3 位作者 曾飞雁 王昌新 徐运军 黄寒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97-601,613,共6页
目的良恶性胆道狭窄在诊疗手段的制订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较大,本文旨在探讨对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和CT动态增强扫描(DCE-CT)图像行量化分析,评估其诊断良恶性胆道狭窄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良性胆道狭窄(良性组)和3... 目的良恶性胆道狭窄在诊疗手段的制订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较大,本文旨在探讨对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和CT动态增强扫描(DCE-CT)图像行量化分析,评估其诊断良恶性胆道狭窄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良性胆道狭窄(良性组)和30例恶性胆道狭窄(恶性组)患者的MRCP和DCE-CT资料,比较两组狭窄段胆管壁厚、长度、管径,狭窄段上方胆管扩张程度以及狭窄段管壁强化程度,并分析其与胆管狭窄性质的相关性,评估MRCP和DCE-CT预测胆道狭窄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狭窄段壁厚、长度及上方扩张段最末端胆管管径大于良性组[(3.2±2.0)mm对(2.1±0.6)mm、(15.8±8.1)mm对(9.5±6.5)mm、(12.7±3.6)mm对(9.3±2.7)mm](t=2.825、3.270、4.025,P〈0.001),狭窄段胆管管径明显小于良性组[0 mm对(2.0±0.9)mm](Z=-3.909,P〈0.001)。胆管狭窄性质与狭窄段胆管壁厚、门静脉期-平扫和延迟期-平扫狭窄段管壁CT差值呈正相关,与狭窄段胆管管径呈负相关(t=-6.424-2.309,P〈0.05)。狭窄段壁厚、管径、门静脉期-平扫管壁CT差值及延迟期-平扫管壁CT差值是恶性胆道狭窄的重要预测因子(F=41.090,P〈0.001)。MRCP和DCE-CT诊断57例胆道狭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6.67%、100.00%、98.25%、0.97,对胆道狭窄良恶性的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0.994,P〈0.001)。结论采用MRCP结合DCE-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进行量化分析,能更准确地诊断良恶性胆道狭窄,狭窄段胆管壁厚、管径、门静脉期-平扫管壁CT差值及延迟期-平扫管壁CT差值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疾病 缩窄 病理性 胰胆管造影 磁共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增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肝外胆系癌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鑫 李德春 +4 位作者 蔡武 刘永浩 朱东明 赵华 张子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肝外胆道系统癌(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连续857例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其胆胰汇合角度及共同管长度,确诊胰胆管合流异常67例。随机在79...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肝外胆道系统癌(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连续857例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其胆胰汇合角度及共同管长度,确诊胰胆管合流异常67例。随机在790例不伴有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病例中抽取78例为对照组,与67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病例行对照研究,分析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肝外胆道系统癌的相关性。结果 67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患者中发生胆系癌56.72%(38例),对照组中发生胆系癌14.10%(11例),两组病例中胆系癌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2.27,P<0.05)。胰胆管合流异常并发胆系癌的病例中,胰胆管汇合类型对胆系癌的分化程度无显著影响(χ2=2.70,P>0.05)。结论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肝外胆道系统癌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而胰胆管汇合类型对胆系癌的分化程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合流异常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系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