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胰腺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波 戴敏方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 胰腺病变 诊断性 磁共振检查技术 MRCP 内窥镜逆行 胆管系统 胆管造影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自旋回波容积扫描与快速自旋回波容积扫描两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马锋 张树桐 +3 位作者 谢元亮 黄增发 王曦 刘元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87-1491,共5页
目的梯度-自旋回波容积扫描(3D GraSE)与快速自旋回波容积扫描(3D TSE)两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对胰胆管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疑有胰胆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同时进行两种MRCP成像方法的扫描:一是快速自旋回波容积扫描(3D ... 目的梯度-自旋回波容积扫描(3D GraSE)与快速自旋回波容积扫描(3D TSE)两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MRCP)对胰胆管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疑有胰胆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同时进行两种MRCP成像方法的扫描:一是快速自旋回波容积扫描(3D TSE MRCP);另一成像方法为梯度-自旋回波容积扫描(3D GraSE MRCP)。根据图像的伪影情况、图像质量以及胰胆管清晰度进行评分,t检验两种扫描方法图像间的差异性;对比分析两组MRCP所检胰胆管系统疾病的病因定性诊断结果,χ2检验两种图像的CNR、扫描方法病因定性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TSE MRCP与GraSE MRCP伪影均比较少见,但是GraSE MRCP呼吸运动伪影明显少于TSE MRCP(P <0.05);两组MRCP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raSE MRCP对于胆囊、胆囊管及胆总管的显示更好(P <0.05);TSE MRCP对于肝段胆管以及胰管显示更好(P <0.05);两组MRCP胆总管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MRCP对胆管癌、胰头癌、胆总管囊肿、肝段胆管结石的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诊断GraSE MRCP比TSE MRCP更加准确(P <0.05)。结论 3D GraSE MRCP与3D TSE MRCP成像均能很好的显示胰胆管结构与病变,患者呼吸运动好情况下3D TSE MRCP能够得到良好的图像;3D GraSE MRCP能够明显的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呼吸运动伪影,并且在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显影和诊断较3D TSE MRCP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成像 磁共振 自旋回波 胆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瑞琪 孙春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 5 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 ,同时对比US、CT、直接胰胆管造影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评价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对比研究。结果  5 2例M...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 5 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 ,同时对比US、CT、直接胰胆管造影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评价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对比研究。结果  5 2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胰胆管显示满意 ,其效果类似于直接胰胆管造影图像。MRCP可显示各种良恶性胆道梗阻性病变影像学特征 ,对梗阻程度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88.4%。结论 MRCP成像技术为重T2WI扫描 ,检查成功率高 ,胰胆管显示清晰 ,对各种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广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胆管 胰管 胆道梗阻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屏气三维压缩感知与梯度自旋回波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李雅楠 樊钢练 +5 位作者 黎星 程燕南 王欢 张雪艳 梁张瑞 郭建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目的 比较单次屏气压缩感知(3D BH-CS-MRCP)、梯度自旋回波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3D BH-GRASE-MRCP)与常规三维呼吸触发磁共振胆管成像(3D RT-MRCP)的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12月进行3D BH-GRASE-MRCP、3D BH... 目的 比较单次屏气压缩感知(3D BH-CS-MRCP)、梯度自旋回波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3D BH-GRASE-MRCP)与常规三维呼吸触发磁共振胆管成像(3D RT-MRCP)的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12月进行3D BH-GRASE-MRCP、3D BH-CS-MRCP和3D RT-MRCP三组序列扫描的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14±15.19)岁。由2名放射科医师按5分制评分对胰胆管可见性、运动伪影、背景抑制和整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价。计算3个胆管段(胆总管、左、右肝管)的相对对比度,并记录3个序列的采集时间。采用Friedman检验和事后检验比较三组采集时间、定性和定量结果。结果 两组屏气序列的采集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3D RT-MRCP(P<0.001)。三组在整体图像质量、运动伪影、胆总管及肝内胆管一级分支上均无统计学差异。3D RT-MRCP和BH-CS-MRCP的相对对比度、肝内胆管二级分支可见性和背景抑制评分均显著高于BH-GRASE-MRCP(P<0.01)。3D RT-MRCP的胰管近段、中段及远段可见性评分均显著优于BH-GRASE-MRCP(P=0.002、0.043、0.001),而BH-GRASE-MRCP的胆囊及胆囊管可见性评分高于3D RT-MRCP(P=0.036)。除胰管(中、远段)显示评分外,3D RT-MRCP与BH-CS-MRCP其他图像评价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次屏气下3D MRCP联合GRASE和CS技术可在不降低整体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显著缩短采集时间。与BH-GRASE-MRCP相比,BH-CS-MRCP在胆管可见性和背景抑制方面显示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压缩感知 梯度自旋回波序列 屏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婷婷 汪振佳 +2 位作者 李璐 孙雨蒙 于薇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对优化诊疗策略至关重要。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能无创性评估斑块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量化分析斑块易损性,为卒中风险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已成为精准医疗的研...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对优化诊疗策略至关重要。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能无创性评估斑块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量化分析斑块易损性,为卒中风险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已成为精准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望在易损斑块识别、风险分层及疗效监测等方面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定量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明龙 李祥林 +4 位作者 刘苗苗 郭蓉 宁洪宇 徐璐梦 刘泉源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中老年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发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手部轻微震颤,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行走、思维、睡眠等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最终因无法活动而长期卧床,生活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全球中老年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发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手部轻微震颤,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行走、思维、睡眠等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最终因无法活动而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对疾病早期准确诊断有助于更好的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预后。定量MRI可以无创地提供PD脑组织内的神经元活动及多种代谢物的改变等丰富的信息,并获得异常的潜在生物学特征。本文将对定量MRI技术在PD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上对PD的早期诊断、病变评估以及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定量技术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神经黑色素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董子妍 李雨轩 +4 位作者 石欣莹 郑文静 刘晓琴 罗昕 曹金凤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5-220,共6页
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威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传统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仍是肺癌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扫描... 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威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传统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仍是肺癌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扫描存在一定的辐射且只能提供肿瘤的形态学特征。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被逐渐应用于肺癌中,它不仅可以提供肿瘤的形态学特征还能提供功能特征,大大提高了肺癌诊断性能。本文对各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肺癌的鉴别诊断、病理分型、基因突变预测、治疗疗效评估方面进行综述,总结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肺癌的诊疗提供新思路,促进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肺癌诊疗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 鉴别诊断 病理分型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 3D和R波校正技术的无对比剂磁共振冠脉成像:与CTA对照研究
8
作者 陈育锋 陈振涛 胡春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138,14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无对比剂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MRCA)的图像质量及形态学评价,并评估其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6例冠心病患者,于冠状... 目的探讨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无对比剂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MRCA)的图像质量及形态学评价,并评估其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6例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检查后48~72 h内行3.0 T MRCA扫描,采用R波校正技术(触发间隔±15%)及Fast 3D技术。由2名影像医师独立评估MRCA图像质量(5分法)及冠状动脉狭窄。广义估算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冠状血管8个分段图像质量。以CCTA为标准,通过Bland-Altman分析血管长度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RCA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MRCA检查成功率为89.13%(41/46),图像优良率65.85%。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及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近段图像质量优于远段(P<0.05)。较正常心率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的患者,心率≥70次/min及BMI≥25 kg/m^(2)患者的图像质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A与CCTA血管长度一致性良好(95%一致性界限为-5.94~-0.68,占比<5%),但左回旋支差异率(9.76%)较高。MRCA诊断≥50%狭窄的敏感度为81.08%,特异度95.29%,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9(95%置信区间:0.819~0.938)。结论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 MRCA在冠心病患者中展现出较高的检查成功率和良好的图像质量;形态学方面,其血管长度评估在RCA和LAD中与CCTA一致性良好。该技术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无创性冠状动脉筛查的有效工具,尤其适用于对比剂禁忌或需避免辐射暴露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Fast 3D技术 R波校正技术 图像质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 T磁共振呼吸触发和单次屏气两种胰胆管成像序列价值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翀 王朋 +4 位作者 何野 李少朋 音大为 纵然 邓克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35,152,共7页
目的对比5.0 T超高场强磁共振中呼吸触发三维磁共振胰胆管成像(respiratory-triggered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RT-3DMRCP)和单次屏气三维磁共振胰胆管成像(breath-holdingthree-dimensional mag... 目的对比5.0 T超高场强磁共振中呼吸触发三维磁共振胰胆管成像(respiratory-triggered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RT-3DMRCP)和单次屏气三维磁共振胰胆管成像(breath-holding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BH-3D MRCP)的成像效果。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男23例,女27例)行5.0 T RT-3D MRCP和BH-3D MRCP患者检查结果。对所有患者的RT-3D MRCP和BH-3D MRCP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及客观数据收集比较。主观评分包括对总体图像质量、图像伪影、胆总管、左肝总管、右肝总管、右前支、右后支、第2节支、第3节支、胰管及胆囊管进行4分制评分,客观数据包括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度(contrast ratio,C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采用配对t检验及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组间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年龄、性别、腹痛症状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主观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T-3D MRCP组SNR、CR、CNR均大于BH-3D MRCP组(P均<0.001);主观评分RT-3D MRCP在总体图像质量、图像伪影、胆总管、左肝总管、右肝总管、右前支、右后支、第2节支、第3节支、胰管及胆囊管评分也优于BH-3D MRCP序列(P均<0.01);BMI与RT-3D MRCP图像伪影评分呈负相关(r=-0.330,P=0.019);有腹痛患者RT-3D MRCP总体图像质量及伪影评分低于无腹痛患者(P=0.011、0.013)。结论5.0 T场强下,对于一般患者,RT-3D MRCP成像效果优于BH-3D MRCP,但对于有腹痛症状及BMI过大患者则可优先考虑BH-3D MRCP序列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呼吸触发 单次屏气 图像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2D和3D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刁强 张军 +1 位作者 唐晓俊 李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2D、3D成像原理及检查技术的异同点,探讨在胰胆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118例胰胆管疾病患者和10名健康人行MRCP检查,包括2D和3D成像。比较两者成像技术的异同点,分析患者2D和3D水成像的影像...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2D、3D成像原理及检查技术的异同点,探讨在胰胆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118例胰胆管疾病患者和10名健康人行MRCP检查,包括2D和3D成像。比较两者成像技术的异同点,分析患者2D和3D水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成像技术:2D水成像较3D水成像简便、易行,成像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②临床应用:胰胆管正常解剖的显示上,2D图像显示率为80%,3D图像为30%;对于较大的单发或多发胆囊胆管结石以及胆囊泥沙样结石,2D图像优于3D图像,2D图像的显示率为86.7%,3D图像仅为20%。胆管癌患者2D和3D图像的显示率分别为68%和72%;胰头及壶腹部病变两者显示率无明显差异;胰头癌2D和3D图像的显示率分别为66.7%和75%。结论:MRCP是一种简单、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技术,是诊断胰胆管疾病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扫描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平衡技术在腹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俞海平 朱斌 +1 位作者 周正扬 张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利用完全平衡快速梯度回波(BALANCE FFE)序列探讨其在腹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MRCP)中的应用。 方法:利用BALANCE FFE技术检查了 100例腹部疾病患者。 结果:在腹部MRCP检查中BALANCE FFE序列中信号较高,冠状扫描像更为优越。...  目的:利用完全平衡快速梯度回波(BALANCE FFE)序列探讨其在腹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MRCP)中的应用。 方法:利用BALANCE FFE技术检查了 100例腹部疾病患者。 结果:在腹部MRCP检查中BALANCE FFE序列中信号较高,冠状扫描像更为优越。 结论:胆道系统在BALANCE FFE序列中呈明显高信号,能直接显示胆管结石和狭窄,并能显示胆管外和胰头的情况,对显示周围淋巴结也有帮助,可作为常规MRCP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BALANC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心脏病左、右心室心肌应变
12
作者 石惠 张瑞荣 +2 位作者 马思 牛媛媛 吴林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3-998,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患者左、右心室心肌应变的特点,评估HHD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HHD患者40例,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19例,LVEF<... 目的探讨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患者左、右心室心肌应变的特点,评估HHD对右心室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HHD患者40例,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19例,LVEF<50%21例,另纳入25名健康对照组,均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将电影序列图像导入心脏后处理分析软件(QIR suit软件),测量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RS)、左心室周向应变(LVCS)、左心室纵向应变(LVLS)及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LS),并对3组左、右心室应变参数进行分析。结果LVEF<50%组LVRS、LVCS、LVLS及RVLS的绝对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7.48、-12.69、-8.19、-6.32,P均<0.001)和LVEF≥50%组(t=5.97、-8.88、-4.50、-4.90,P均<0.001);LVRS、LVCS、LVLS、RVLS鉴别HHD和正常对照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785、0.829、0.832,截断值分别为22.9%、-10.0%、-11.9%、-18.7%。结论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可以早期检测HHD左、右心室心肌功能障碍,为评价心脏功能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 磁共振成像 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脂肪抑制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晓棠 刘起旺 +4 位作者 张辉 张锁旺 梁力 孙少杰 徐坚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脂肪抑制技术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7例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Vater’s壶腹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分别进行T1WI/SE、T2WI/TSE、脂肪抑制技术 (FST)序列和MRCP检查 ,并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和脂肪抑制技术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7例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Vater’s壶腹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分别进行T1WI/SE、T2WI/TSE、脂肪抑制技术 (FST)序列和MRCP检查 ,并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MRCP在壶腹周围癌定位的准确率为 86.49% ,定性的准确率为 78.3 8% ;MRCP结合脂肪抑制技术可使胰头癌定性的准确率达 10 0 %。胰头癌的“双管征”多呈分离状态 (占 5 7.14 % ) ,壶腹癌的“双管征”多呈并行状态 (占75 % )。 2 1例胰头癌脂肪抑制技术所有肿瘤均呈低信号改变。结论 MRCP对壶腹周围癌的定位准确性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抑制技术 临床应用 壶腹周围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冷玉杰 于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不依赖对比剂等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识别高危斑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随着各种新兴加速技术的不断发展,CMRA技术克服了采集时间长、图像质量欠佳等缺陷,逐渐应用于临...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不依赖对比剂等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识别高危斑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随着各种新兴加速技术的不断发展,CMRA技术克服了采集时间长、图像质量欠佳等缺陷,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就CMRA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等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磁共振成像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 赵心明 +1 位作者 陈敏 金征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共6页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诊断胰胆管相关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规范MRCP扫描技术、优化MRCP检查流程、总结图像分析时的要点,将进一步提升MRCP在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好地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诊断胰胆管相关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规范MRCP扫描技术、优化MRCP检查流程、总结图像分析时的要点,将进一步提升MRCP在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好地服务患者。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最新MRI技术和临床实际需求,起草了MRCP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并总结图像分析时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成像 扫描技术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对比剂高压注射技术应用专家共识
16
作者 刘晶哲 于经瀛 +2 位作者 陈敏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7-582,共6页
MRI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临床重要影像学诊断方法。MRI平扫结合对比剂增强扫描可提供多维度信息,显著提升病灶检出率,并服务于疾病全周期管理。随着医疗资源下沉,磁共振增强技术(如磁共振增强血管造影、动态对比增强MRI、动态磁敏感... MRI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临床重要影像学诊断方法。MRI平扫结合对比剂增强扫描可提供多维度信息,显著提升病灶检出率,并服务于疾病全周期管理。随着医疗资源下沉,磁共振增强技术(如磁共振增强血管造影、动态对比增强MRI、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等)在基层普及,对比剂高压注射技术作为其关键辅助方法,具有精准控制注射参数、稳定团注状态及提升可重复性等优势,对保障成像质量和诊断效果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外缺乏该技术的应用共识,制约了影像数据同质化和互认。为此,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指南与文献,结合国内应用现状,制订《磁共振对比剂高压注射技术应用专家共识》,旨在为放射科医务工作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应用指导,推动临床规范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高压注射技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班超 马雪英 +5 位作者 王坚 王欣 钱昕毓 柴圣杰 牛瑞龙 葛丽红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43,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35例,同时招募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MR-FT检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测量心肌力学功能并人工校准,使用CMR-FT对左心室的心肌力学功能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参数。使用Shapiro-Wilk检验分析变量的正态分布性,不服从正态性分布的变量(周向位移、周向速度、周向应变率、短轴径向位移、短轴径向应变率、纵向速度、纵向应变率、长轴径向应变率)组间差异分析行Wilcoxon秩和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周向应变、短轴径向速度、短轴径向应变、纵向位移、纵向应变、长轴径向位移、长轴径向速度、长轴径向应变)组间差异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在患者行CABG术前术后的对比试验中,短轴径向应变、纵向应变、长轴径向应变术前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BG术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对比试验中,周向应变、短轴径向应变、短轴径向应变率、纵向应变、长轴径向速度、长轴径向应变对照组大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术后心肌力学功能未出现显著改善。结论CMR-FT能够准确评估CABG前后患者心肌力学功能的变化情况,对指导个性化治疗、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力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对双心室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泥鲁莹 张前 +3 位作者 鲍长金 于蒙蒙 张迪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6,共8页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评价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对左、右心室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双心室间的相互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评价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对左、右心室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双心室间的相互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2025年3月确诊为CAD的患者50例及健康受试者32名,后处理测量左、右心室常规心功能参数、整体应变参数,包括周向峰值应变(circumferential peak strain,PCS)、径向峰值应变(radial peak strain,PRS)、纵向峰值应变(longitudinal peak strain,PLS),以及左心室延迟强化百分比(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percentage,%LGE)。根据%LGE中位数值,将CAD患者分为%LGE≥6%组和%LGE<6%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对照组和不同患者组之间临床资料和CMR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右心室功能与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LGE<6%组相比,%LGE≥6%组左心室整体PCS、PRS、PLS、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及右心室整体PLS均降低,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EDVi)、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nd-systolic volume index,ESVi)、左心室心肌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及%LGE均增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右心室整体PCS、PLS均与左心室整体PCS、PRS、PLS、EF呈正相关,与左心室EDVi、ESVi及%LGE呈负相关(r=-0.762~0.731,P均<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右心室整体PCS与左心室整体PLS独立正相关(β=0.356,P=0.011),与左心室ESVi独立负相关(β=-0.362,P=0.010);右心室整体PLS与左心室整体PRS独立正相关(β=0.291,P=0.022),与%LGE独立负相关(β=-0.344,P=0.003)。结论即使右心室常规心功能参数无明显改变,CAD患者在左心室心肌纤维化后左、右心室应变均受损。此外,右心室应变与左心室应变独立正相关,与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程度独立负相关。CMR-FT能够为CAD患者心室功能损伤提供更早、更精准的信息,为早期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追踪技术 应变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室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黄金角径向稀疏平行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19
作者 石欣莹 李雨轩 +4 位作者 董子妍 郑文静 刘晓琴 罗昕 曹金凤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1-226,共6页
黄金角径向稀疏平行(golden-angle radial sparse parallel,GRASP)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压缩感知、并行成像以及黄金角径向采样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可以在加快成像速度的情况下,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信息,并能够对采集到的原... 黄金角径向稀疏平行(golden-angle radial sparse parallel,GRASP)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压缩感知、并行成像以及黄金角径向采样的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可以在加快成像速度的情况下,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信息,并能够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后处理,减少其受呼吸运动伪影等的影响,从而保证图像的质量。GRASP技术已经在心血管系统成像、腹部动态成像及肿瘤诊断等方面有了初步的应用,并获得较传统影像学手段更高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将系统综述GRASP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头颈部、心血管、胸腹部及运动系统等多部位的临床应用进展,并探讨其最新拓展技术,旨在为该技术的未来改进提供新的视角,并促进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为疾病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角径向稀疏平行技术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20
作者 颜春龙 庄白燕 徐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48,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non-dilated lef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NDLVC)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1月在...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non-dilated lef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NDLVC)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CMR检查的NDLVC患者50例,定义为NDLVC组,另选取同期无心血管疾病且CMR无异常表现的人群2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CVI42后处理软件得到所有受试者左心功能参数及左室3D整体应变参数: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分析各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应变参数鉴别NDLVC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DLVC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心肌质量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GRS(3D)、GCS(3D)的绝对值、GLS(3D)的绝对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RS(3D)、GCS(3D)、GLS(3D)鉴别两组的临界值分别是35.34%-16.88%、-10.55%,敏感度分别为72.00%、46.00%、58.00%,特异度分别为72.00%、96.00%、76.00%,AUC值分别为0.778、0.713、0.706。结论CMR-FT技术对NDLVC患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GRS(3D)的敏感度较高,GCS(3D)的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扩张型左室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力 磁共振成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