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波谱分析对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9
1
作者 钟静玫 武绍远 +6 位作者 许秀锋 戴敏方 王波 赵英 丁里 马莎 郑昆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目的 :用磁共振波谱分析的方法 ,研究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脑生化物质代谢在不同脑区域内的变化 ,以证明丘脑是否可以作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定位区域 ;以及研究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与抑郁症和正常人之间 ,是否存在不同脑区域间的生化代谢的... 目的 :用磁共振波谱分析的方法 ,研究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脑生化物质代谢在不同脑区域内的变化 ,以证明丘脑是否可以作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定位区域 ;以及研究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与抑郁症和正常人之间 ,是否存在不同脑区域间的生化代谢的不同。方法 :对 6名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者 ,11名抑郁症患者 ,8名正常人用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单体素定位扫描的方法 ,扫描各组对象的左右丘脑 ,在部位上对比以额叶 ,获得NAA(天门冬氨酸 ) ,Cho(胆碱 ) ,Cr(肌酸 )的波峰下面积 (Inte gral) ,取相对值NAA/Cr和Cho/Cr作为分析指标 ,进行不同组间 ,不同部位间的对比分析。结果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组NAA/Cr值在优势半球丘脑上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症组在非优势半球额叶的Cho/Cr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在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组中优势半球丘脑的Cho/Cr明显低于非优势半球丘脑 (P <0 .0 5 ) ,但这种差异的大小在三组间没有区别 (P >0 .0 5 )。结论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者的优势半球丘脑存在着神经元的受损 ,故优势半球丘脑可能成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功能定位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功能定位 磁共振波谱分析 诊断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和弥散张量成像鉴别颅内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5
2
作者 方靖琴 张伟国 +2 位作者 陈金华 张乐天 汪黎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61-2064,共4页
目的研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lH-MRS)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颅内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33例,其中包括脑膜瘤10例,听神经瘤4例,血管母细... 目的研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lH-MRS)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颅内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33例,其中包括脑膜瘤10例,听神经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胶质瘤11例,转移瘤5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根据病理结果,将颅内肿瘤分为良性组(19例)和恶性组(14例)进行观察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RI和DTI扫描,22例行lH-MRS分析。lH-MRS感兴趣区包括肿瘤组织和瘤周组织,分别观察各个区域的胆碱(choline,Cho)、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 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脂质(lipid,Lip)和乳酸(lactate,Lac)峰,并比较Cho/NAA、Cho/Cr、NAA/Cr值和Lip、Lac峰值。测量肿瘤实质区、坏死囊变区、周边水肿区、水肿周边正常白质区和对侧白质区感兴趣区的平均弥散系数(meandiffusivity,MD)、各向异性(fractionalanisotropy,FA)值。结果良、恶性肿瘤在1H-MRS代谢图上都表现为Cho峰升高、NAA峰降低,良性肿瘤实质区Cho/NAA和Cho/Cr值均显著低于恶性肿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然良性肿瘤NAA/Cr值高于恶性肿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良性肿瘤中8例检测到Lac峰,2例检测到低Lip峰。9例恶性肿瘤中7例检测到Lac峰,5例检测到Lip峰;良性肿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正常白质区FA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肿瘤间坏死囊变部分和瘤周水肿区FA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良性肿瘤水肿周边正常白质区FA值明显高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水肿周边白质FA值虽低于对侧脑白质,但差异不显著(P>0.05);MD值在良性肿瘤实质部分显著高于恶性肿瘤(P<0.05),但在坏死囊变区、水肿区和周边正常白质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部分MD值和FA值均与Cho/Cr呈线性负相关。结论1H-MRS能无创地分析颅内肿瘤代谢信息,Cho/NAA和Cho/Cr有助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Cho/Cr与MD、FA值呈负性相关,Cho/NAA与Cho/Cr值和FA、MD值可以有效的鉴别颅内良、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磁共振波谱分析 弥散张量成像 代谢产物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分析异丙酚对丘脑内递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惠 徐礼鲜 +3 位作者 王军 葛雅丽 张劲松 于代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索异丙酚麻醉时健康志愿者丘脑区域内多种神经递质代谢的动态变化,阐明异丙酚麻醉中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技术,选取10名志愿者,首先在清醒状态下进行MRS扫描作为自身对照波谱;然后TCI靶控异丙酚在... 目的:探索异丙酚麻醉时健康志愿者丘脑区域内多种神经递质代谢的动态变化,阐明异丙酚麻醉中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技术,选取10名志愿者,首先在清醒状态下进行MRS扫描作为自身对照波谱;然后TCI靶控异丙酚在效应室浓度达3.0μg/mL时进行第2次MRS扫描,采集感兴趣区(VOI)丘脑区域内波谱。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肌酸(Cr)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状态比较,静脉推注异丙酚麻醉后NAA、Glu和Cho在丘脑区域均明显降低(P<0.05);GABA在丘脑区域内显著升高(P<0.05);Cr在丘脑区域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异丙酚麻醉对丘脑区域内NAA、Glu、GABA、Cho等神经递质均有影响,丘脑内递质的变化在异丙酚的全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异丙酚 脑区 麻醉 脑内 磁共振波谱分析 递质 区域内 结论 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MRS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干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评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和平 陈新生 +4 位作者 施正生 查正江 王俊 赵鹏 陈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干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评判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年收治的脑干损伤患者45例(损伤组)及10例健康正常人群(对照组),采用磁共振波谱分析检测其脑干部位NAA...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在脑干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评判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年收治的脑干损伤患者45例(损伤组)及10例健康正常人群(对照组),采用磁共振波谱分析检测其脑干部位NAA/Cr、NAA/Cho和Cho/Cr值,结合临床伤情(GC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NAA/Cho和NAA/Cr值降低,Cho/Cr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情越严重,NAA峰下降、Cho峰上升,NAA/Cho比值下降趋势越明显。预后良好组NAA/Cho、NAA/Cr和Cho/Cr值接近对照组,与预后不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Cr、NAA/Cho、Cho/Cr值变化同脑干损伤患者GOS间存在相关性。结论磁共振波谱分析能测定脑干损伤患者的生化代谢情况,在评估脑干损伤伤情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损伤 磁共振波谱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活体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董爱生 田建明 +3 位作者 陆建平 左长京 王莉 汪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4,I0001,共5页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代谢物变化。方法对正常对照组、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患者分别进行1.5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计算位于3.2ppm的胆碱峰(Cho)与位于1.3ppm的脂酯峰(Lip)的相对浓度(Cho/Lip)...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代谢物变化。方法对正常对照组、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患者分别进行1.5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计算位于3.2ppm的胆碱峰(Cho)与位于1.3ppm的脂酯峰(Lip)的相对浓度(Cho/Lip)。结果正常肝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及肝细胞癌的Cho/Lip分别为0.07±0.04、0.11±0.06和0.52±0.15,肝细胞癌的Cho/Li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胆管细胞癌(P<0.05),正常肝脏和胆管细胞癌的Cho/Lip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活体氢质子波谱分析可以从代谢水平反映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病理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分析 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失语症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曲辉 方瑞乐 +1 位作者 陈红燕 董可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46-248,共3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揭示脑梗死后运动性、感觉性失语的语言功能区代谢的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揭示脑梗死后运动性、感觉性失语的语言功能区代谢的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8例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采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标准判断失语症类型。对评定结果为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的患者的病变波及的Broca区、Wernicke区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和乳酸(Lactate,Lac),并与对侧镜像区进行对比。结果在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脑梗死患者中,男3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02±3.87)岁。经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12例为运动性失语、21例为感觉性失语,其他失语症类型25例。对12例运动性失语和21例感觉性失语患者的MRS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受累语言功能区即Broca或Wernicke区的NAA、Cho的代谢较对侧镜像区降低,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受累语言功能区的Cr与对侧镜像区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受累的Broca区或Wernicke区出现Lac峰,而对侧镜像区没有Lac峰出现,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语症患者急性期语言功能区呈低代谢表现,这可能是失语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分析 失语症 语言中枢 低代谢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硫酸酯化多糖的制备及其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用不同方法制备3种茯苓多糖硫酸酯(Pachyman sulfate,PS),并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波谱对比分析,为多糖硫酸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氯磺酸为磺化试剂硫酸化茯苓多糖制备茯苓多糖硫酸酯PSⅠ-和PSⅡ-,以氨基磺酸为磺化试剂制备PSⅢ-,... [目的]用不同方法制备3种茯苓多糖硫酸酯(Pachyman sulfate,PS),并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波谱对比分析,为多糖硫酸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氯磺酸为磺化试剂硫酸化茯苓多糖制备茯苓多糖硫酸酯PSⅠ-和PSⅡ-,以氨基磺酸为磺化试剂制备PSⅢ-,分析磺化反应前后和不同硫酸根取代度(Degree of sulfation,DS)的多糖碳原子化学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PSⅠ-(DS=2.80)分子所有自由羟基均发生取代反应;PⅡS-(DS=1.55)C-6羟基被全部酯化,C-2和C-4羟基发生部分酯化反应;PSⅢ-(DS=0.95)C-6和C-2羟基发生部分硫酸酯化反应。[结论]发生取代反应的碳原子化学位移移动的距离与PS的DS呈正相关,核磁共振技术能够提供多糖结构解析的关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硫酸化 茯苓多糖硫酸酯 磁共振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波谱分析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坚 高元桂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分析 临床应用 心脏 ^1H-MRS 磁共振波谱技术 生化代谢 活体组织 化学位移 感兴趣区 无损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9
作者 张苗 (综述) +1 位作者 卢洁(综述) 李坤成(审校)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4期409-411,共3页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波谱分析 椎-基底动脉系统 缺血性脑血管病 磁共振波谱技术 神经功能缺失 早期评价 诊断价值 形态学改变 T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分析CC/C值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进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晋 刘亦武 +7 位作者 方志伟 卢鸿雁 魏晓松 杨小明 杨阳 易成智 师磊 宋东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胆碱+肌酸)/枸橼酸盐比值(CC/C)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确诊为前列腺癌并接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方案内分泌治疗的44例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CC/C、CRPC进展时间、Gl...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胆碱+肌酸)/枸橼酸盐比值(CC/C)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确诊为前列腺癌并接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方案内分泌治疗的44例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CC/C、CRPC进展时间、Gleason评分、骨转移情况、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初始值等。结果:以中位CC/C值为截点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C/C值较高的患者中位CRPC进展时间短于较低的患者(χ~2=26. 237,P <0. 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CC/C值为CRPC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RR=2. 510,95%CI=1. 812~3. 476)。结论:磁共振波谱分析CC/C值可用于预测CRP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磁共振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的脑化学异常:磁共振波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GrachevID 郭俊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脑化学异常 磁共振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损伤性功能成像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磁共振波谱分析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影像学(英文)
12
作者 Ruediger E.Port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295-1298,共4页
当前在医药工业中越来越关注将非损伤性功能成像技术作为潜在的病人体内药物作用早期检测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可监测组织中放射标记的药物和其代谢物的绝对浓度,或者是特殊受体的配体浓度,且可以三维直观地显示它们在体内的分布... 当前在医药工业中越来越关注将非损伤性功能成像技术作为潜在的病人体内药物作用早期检测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可监测组织中放射标记的药物和其代谢物的绝对浓度,或者是特殊受体的配体浓度,且可以三维直观地显示它们在体内的分布。磁共振波谱分析可监测体内未标记药物的代谢转化。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影像学可显示小分子、亲水的造影剂在血浆与组织细胞间隙间的即时分布,并可以用来检测抗血管或血管生成的化合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 磁共振波谱分析 功能成像技术 磁共振影像学 动态对比增强 非损伤性 检测技术 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在骨骼肌肉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波 韩福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6-898,共3页
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原子核及其代谢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唯一无损伤性研究人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为1H、31P两种波谱。
关键词 质子波谱分析 磁共振现象 骨骼肌肉系统 磁共振波谱分析 应用 化学位移 人体器官 无损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磁共振波谱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毛宁 崔明湖 +5 位作者 姜兴岳 刘新疆 王静 狄宁宁 房俊芳 王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0-493,共4页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白质和灰质的代谢改变及代谢物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4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23例健康青少年被检测,采用多体素1 H-MRS技术获得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白质和双侧扣带回灰...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白质和灰质的代谢改变及代谢物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4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23例健康青少年被检测,采用多体素1 H-MRS技术获得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白质和双侧扣带回灰质的代谢水平,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利用韦氏记忆量表(WMS)测量其记忆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左背外侧前额叶白质NAA/Cr、Cho/Cr显著减低(P<0.05),右背外侧前额叶白质NAA/Cr减低(P<0.01),双侧前扣带回灰质的代谢物无明显差异;抑郁组记忆商数(MQ)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抑郁组背外侧前额叶白质NAA/Cr与记忆商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前额叶白质的代谢异常参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过程,双侧前额叶白质NAA/Cr降低可能与记忆障碍的神经病理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 磁共振波谱分析 前额叶 记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前额叶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毛宁 刘泉源 +4 位作者 王静 代彩云 张迪 王倩 王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94-2397,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研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的代谢改变。方法:收集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匹配的2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3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应用多体素1H-MRS技术测量前额叶白质和灰质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研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的代谢改变。方法:收集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匹配的24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3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应用多体素1H-MRS技术测量前额叶白质和灰质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等代谢物的水平。结果 :抑郁症组左背外侧前额叶白质NAA/Cr、Cho/Cr较对照组显著减低[NAA/Cr:1.67±0.32,t=3.126,P=0.004;Cho/Cr:1.28±0.30,t=2.362,P=0.024],抑郁症组右背外侧前额叶白质NAA/Cr较对照组显著减低[NAA/Cr:1.65±0.26,t=2.969,P=0.006],两组间双侧前扣带回灰质的代谢物无明显差异。结论:前额叶白质的代谢异常参与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过程,这些改变发生在疾病发生过程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波谱分析 前额叶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丘脑和纹状体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伟 毛伯镛 +1 位作者 张跃康 李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索帕金森病 (Parkinson sdisease ,PD)病人丘脑和纹状体质子磁共振波谱变化 ,评价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病理生理研究的价值。方法 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 2 2例帕金森病人与 12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 目的 探索帕金森病 (Parkinson sdisease ,PD)病人丘脑和纹状体质子磁共振波谱变化 ,评价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用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病理生理研究的价值。方法 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 2 2例帕金森病人与 12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双侧丘脑、纹状体NAA、Cho、Cr含量 ,分析比较NAA/Cr、Cho/Cr、NAA/Cho比值的变化。结果 PD患者丘脑NAA/Cr比值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NAA/Cho、Cho/Cr无明显变化 ;患者纹状体NAA/Cho、NAA/Cr、Cho/Cr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NAA/Cr降低是评价PD患者神经元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 ,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帕金森病病理生理过程和诊断的无创性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丘脑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引流术后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国杰 陈琼 +5 位作者 濮捷 李成才 韦可 肖炳祥 龚杰 徐国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与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后磁共振波谱的变化,从影像学上探讨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7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例接受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17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所有患者... 目的观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与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后磁共振波谱的变化,从影像学上探讨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7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例接受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17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血肿量和水肿量的计算,比较7d血肿/水肿清除率,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10~14d行常规磁共振(MR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查。结果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组的7d血肿清除率为87.5%,治疗前后水肿体积改变不明显,对照组7d血肿清除率为37.0%,水肿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对MRS结果进行分析,锥颅微创组血肿侧区域NAA/Cr为(1.269±0.458),与对照组NAA/Cr值(0.958±0.3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血肿清除率高,可明显减轻脑水肿发生。MRS数据客观地评价了疾病转归与预后,证实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可明显减轻脑出血后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脑水肿 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 磁共振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时活体脑代谢的磁共振定域波谱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钱祝银 李强 +1 位作者 刘训良 杜竞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分析 细胞代谢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莉娟 刘晓莉 乔德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07-1210,共4页
1973年Moon和Richard等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对离体红细胞的特征物质变化进行了测定。这一研究成为MRS技术在生物学领域应用的开端。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技术 科学研究 应用 磁共振波谱分析 RICHARD 神经 MOON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和海马的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现仓 孙彦 +3 位作者 高成阁 孙亲利 丁辉 鱼博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探讨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的脑部神经生化物质的变化。方法病例组及对照组各23例。利用1H-MRS测量两组双侧额叶和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复合物(Glx)、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和肌醇(mI...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探讨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的脑部神经生化物质的变化。方法病例组及对照组各23例。利用1H-MRS测量两组双侧额叶和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复合物(Glx)、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和肌醇(mI)水平,计算NAA/Cr、Glx/Cr、Cho/Cr、mI/Cr。结果病例组左侧额叶NAA/Cr、右侧额叶Glx/Cr、NAA/Cr及左侧海马Glx/Cr、NAA/Cr较对照组降低;右侧额叶和海马mI/Cr较对照组升高。结论重性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可能与神经功能障碍,谷氨酸系统及第二信使系统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重性抑郁症 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额叶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