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ilips Achieva 3.0T Rex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故障维修
1
作者 庄月琴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12-312,共1页
1故障现象 用PhilipsAchieva3.0TRex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进行DWI3BRT扫描,产生放射条状伪影,如图1所示。
关键词 磁共振扫描 PHILIPS 故障维修 超导 REX 故障现象 条状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评估前列腺病变性质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丹卉 史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1期3994-3997,共4页
目的探析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评估前列腺病变性质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拟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DWI、DCE-MRI检查,... 目的探析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评估前列腺病变性质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拟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DWI、DCE-MRI检查,并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析DWI联合DCE-MRI评估前列腺病变性质的价值。结果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65例患者中良性组41例(63.08%),其中前列腺炎24例,前列腺增生17例;恶性组24例(36.92%),其中小细胞癌12例,黏液腺癌10例,导管腺癌2例;b值为1000 s·mm^(-2)时恶性组融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K^(trans)、K_(ep)高于良性组(P<0.05);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ADC、K^(trans)、K_(ep)单独及联合定性评估前列腺病变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且三者联合检查的评估价值最高。结论DWI联合DCE-MRI检查可有效评估前列腺疾病患者病变性质,且两者联合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病变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0期45-46,共2页
目的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瘤使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和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效果。方法 40例经病理确诊为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实施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并做联合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的良性检... 目的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瘤使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和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效果。方法 40例经病理确诊为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实施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并做联合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的良性检出率为40.00%、恶性检出率为80.00%,超声弹性成像的良性检出率为40.00%、恶性检出率为73.33%,联合检查的良性检出率为90.00%、恶性检出率为96.67%。联合检查的良性检出率、恶性检出率均高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和超声弹性成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和超声弹性成像的良性检出率、恶性检出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和超声弹性成像的效果类似,动态增强磁共振略优于超声弹性成像,但联合诊断的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良恶性肿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丹丹 赵文俊 高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2270-2272,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经病理诊断证实的96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DCE-MRI诊断... 目的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经病理诊断证实的96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DCE-MRI诊断结果,分析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比较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微血管计数、半定量参数[增强幅度(EA)、最大线性斜率(MS)、达峰值一半时间]、时间-强度曲线(TIC)类型。结果DCE-MRI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灵敏度为92.16%,特异度为84.44%,准确度为88.54%。与恶性卵巢肿瘤比较,良性卵巢肿瘤患者EA、MS较小,达峰值一半时间较长,微血管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TIC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应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可为临床早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做磁共振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再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磁共振扫描 患者 实质性器官 血管性病变 软组织病变 医学模式 护理工作 成像系统 脑血管病 不同部位 纵隔病变 MRI 头颈部 骨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扫描仪显示出在木乃伊检测领域的最高性能首次实现对骨骼结构的清晰显示
6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1-61,共1页
西门子与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团队携手合作对历史悠久的木乃伊进行了长时间的检测,试图解答这样的疑问:全新的磁共振断层扫描(MRI)软件能否洞察人体解剖结构及疾病特征,即使是对于几乎不含水分的部分,甚至是木乃伊?目前,西门子正... 西门子与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团队携手合作对历史悠久的木乃伊进行了长时间的检测,试图解答这样的疑问:全新的磁共振断层扫描(MRI)软件能否洞察人体解剖结构及疾病特征,即使是对于几乎不含水分的部分,甚至是木乃伊?目前,西门子正在开发一种专用软件,以获取干燥组织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扫描 木乃伊 骨骼结构 检测 性能 人体解剖结构 研究团队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纺织品让核磁共振扫描更加安全
7
《现代纺织技术》 2009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磁共振扫描 纺织品 磁共振成像 安全 光学 电离辐射 内部结构 磁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患者在检查期间接受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8
作者 张永芳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2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患者在检查期间接受全方位系统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97例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98例)和B组(99例)。A组采用常规检查护理,B组采用常规检查护理...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患者在检查期间接受全方位系统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97例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98例)和B组(99例)。A组采用常规检查护理,B组采用常规检查护理+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各项安全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患者在检查期间接受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安全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 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2WI扫描在外踝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6期3011-3012,共2页
目的探究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 2WI扫描在外踝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长垣县人民医院52例(均存在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损伤)外踝韧带损伤患者,采取踝关节MR常规序列和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2WI扫描。以临... 目的探究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 2WI扫描在外踝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长垣县人民医院52例(均存在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损伤)外踝韧带损伤患者,采取踝关节MR常规序列和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2WI扫描。以临床和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扫描方法对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采用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2WI扫描对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6.92%、88.46%,均高于MR常规序列扫描的30.77%、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外踝韧带损伤诊断中应用前、后斜轴位磁共振T 2WI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损伤 磁共振扫描 诊断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盆加压法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10
作者 房加高 邹月芬 +1 位作者 时寅 汪家旺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0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腹盆加压法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T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DTI的65例腰骶丛神经根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28例)和研究组(37例).采用自由呼吸法对参照组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腹盆加压法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T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DTI的65例腰骶丛神经根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28例)和研究组(37例).采用自由呼吸法对参照组患者进行DTI.采用腹盆加压法对研究组患者进行DTI.然后,比较在两组患者中,DTI图像出现运动伪影患者的占比及出现重度运动伪影患者的占比.结果:接受扫描后,在研究组患者中,DTI图像出现运动伪影患者的占比及出现重度运动伪影患者的占比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盆加压法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图像中运动伪影的发生率,提高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 腰骶丛神经根 腹盆加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增强扫描前后护理体会-肾源性系统纤维化的预防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琨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7期182-182,共1页
随着核磁共振检查设备的迅速普及,被检查人数也在快速增长。现在世界范围内约有2万多台核磁共振设备,每年超过了700万到1000万人进行该项检查,而其中又有约30%至40%的患者为了诊断需要应用核磁共振造影剂来增强组织对比。这种手段... 随着核磁共振检查设备的迅速普及,被检查人数也在快速增长。现在世界范围内约有2万多台核磁共振设备,每年超过了700万到1000万人进行该项检查,而其中又有约30%至40%的患者为了诊断需要应用核磁共振造影剂来增强组织对比。这种手段确实在提高疾病的影象诊断水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增强扫描 纤维化 肾源性 磁共振设备 磁共振造影剂 预防 系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右侧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局部一致性变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曹丹娜 张帆 +4 位作者 王丰 纪亚红 焦明秀 赵晨雨 赵旭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9期9-11,15,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变化,探讨针刺太冲穴对功能异常脑区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男性老年抑郁症患者15例,安静平卧于扫描床上,选取右侧太冲穴垂直直刺,平补平泻手法,行针2 min后拔针。于针刺操作...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前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变化,探讨针刺太冲穴对功能异常脑区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男性老年抑郁症患者15例,安静平卧于扫描床上,选取右侧太冲穴垂直直刺,平补平泻手法,行针2 min后拔针。于针刺操作前8 min和操作后8 min,使用3.0 T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进行磁共振扫描,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利用DPABI软件测算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一致性(ReHo)指标,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ReHo值明显降低的脑区为左侧颞中下回、右侧枕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枕中回、左侧角回、双侧额中上回、左侧楔叶、顶上小叶;针刺后ReHo值明显升高的脑区为左侧颞下回、左侧岛叶、双侧海马及海马旁回。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针刺太冲穴后可直接影响认知、情绪和视觉相关脑区,进而调节患者异常皮层的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 针刺 太冲穴 局部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苗红 赵蕊 +4 位作者 马茜 杜爽 裴中力 赵新光 刘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8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的检出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行DWI并联合DCE-MRI的图像特点。结果原发性肝癌ADC值为(0.72±0.53)...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的检出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行DWI并联合DCE-MRI的图像特点。结果原发性肝癌ADC值为(0.72±0.53)×10^(-3) mm^2/s,肝转移瘤ADC值为(0.97±0.62)×10^(-3) mm^2/s,肝血管瘤ADC值为(1.94±0.38)×10^(-3) mm^2/s,肝囊肿ADC值为(2.54±0.67)×10^(-3) mm^2/s。肝血管瘤的ADC值远高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联合DCE-MRI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分别提升到100%、98%。结论 DWI联合DCE-MRI可提高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能比较准确的判断肝脏占位病变的性质,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结节性病变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 T磁共振增强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海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3029-3030,共2页
目的观察1.5 T磁共振增强扫描(DCE-MR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微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5 T DCE-MRI与DWI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 目的观察1.5 T磁共振增强扫描(DCE-MR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疑似微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5 T DCE-MRI与DWI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为金标准,分析1.5 T DCE-MRI、DWI及两者结合检查对微小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DCE-MRI联合DWI对微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DWI、DCE-MRI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检查方式对微小肝癌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 T DCE-MRI联合DWI对微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肝癌 磁共振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移动扫描探测含水隐患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15
作者 左国龙 汪滨 +1 位作者 臧德记 马广军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2期43-50,共8页
核磁共振方法作为一种直接探测水的地球物理技术,目前在堤坝等涉水工程隐患探测上多有应用。为提高探测效率以及结果的准确性,提出移动扫描的探测方法,并对其主要技术问题开展数值分析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在不同的线圈组合、含水模... 核磁共振方法作为一种直接探测水的地球物理技术,目前在堤坝等涉水工程隐患探测上多有应用。为提高探测效率以及结果的准确性,提出移动扫描的探测方法,并对其主要技术问题开展数值分析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在不同的线圈组合、含水模型下信号响应随接收线圈位置移动的变化关系;同时,提出基于有效含水率的相似性评价的方法,对比不同相对位置探测反演结果与原模型的相似度。数值分析表明,采用移动扫描的方法对含水隐患位置进行探测,接收线圈位于发射线圈中间一定区域内能够获得较稳定的信号响应,并且该特征不受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地下含水模型变化的影响;接收线圈在此范围内获得响应信号的反演结果相似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移动扫描 隐患探测 数值模拟 有效含水率 反演 相似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PSA检测在前列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家山 曹琦 马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目的观察经直肠超声(TRUS)、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在前列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肿瘤患者102例,对所有入选患者行TRUS及DCE-MRI检查... 目的观察经直肠超声(TRUS)、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在前列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肿瘤患者102例,对所有入选患者行TRUS及DCE-MRI检查,以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良恶性前列腺肿瘤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并比较TRUS、DCEMRI、PSA以及三者联合诊断对前列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价值。结果102例前列腺肿瘤患者中,经穿刺活检发现38例为恶性肿瘤,64例为良性肿瘤。采用TRUS鉴别前列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3.16%、76.56%及71.57%,DCEMRI检查为73.68%、78.13%及76.47%,PSA检测为89.47%、70.31%及76.47%,且经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前列腺肿瘤的患者,PSA水平及DCE-MRI检查参数值均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准确性分别为97.37%、88.24%,高于单一检查方法(P<0.05)。结论恶性前列腺肿瘤患者与良性患者相比,其血清PSA水平更高,采用TRUS、DCE-MRI及PSA三者联合检测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前列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肿瘤 良恶性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与40例参加癌症筛查的其他前列腺疾病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结果。结果核磁...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前列腺癌患者与40例参加癌症筛查的其他前列腺疾病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CT检查的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呈阳性39例,阴性41例,灵敏度为92.50%(37/40)、特异度为95.00%(38/40)、准确率为93.75%(75/80)。CT检查呈阳性40例,阴性40例,灵敏度为75.00%(30/40)、特异度为75.00%(30/40)、准确率为75.00%(60/80)。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癌患者通过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可以详细地掌握患者病情状况,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新森 杜秀明 冷忠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936-93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度疑似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与DWI检查。以脑脊液细菌学培...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度疑似颅内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与DWI检查。以脑脊液细菌学培养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增强扫描联合DWI诊断颅内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脑脊液细菌学培养后,17例患者阴性,83例患者为阳性,其中28例为病毒感染,25例为化脓性细菌感染,21例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9例为寄生虫感染。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查诊断颅内感染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较MRI增强扫描及DWI单独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查诊断颅内感染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MRI增强扫描及DWI单独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诊断病毒感染的符合率为92.86%(26/28),化脓性细菌感染的符合率为96.00%(24/25),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符合率为95.24%(20/21),寄生虫感染的符合率为100.00%(9/9)。MRI增强扫描联合DWI诊断颅内感染与金标准的Kappa值为0.933。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DWI诊断颅内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对不同致病菌导致的感染均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方芳 蒋烈夫 张新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5期4761-4763,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肝局灶性病变(FLL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张仲景医院收治的87例FL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DCE-MRI扫描、DWI扫描检查。分析扩...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肝局灶性病变(FLL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张仲景医院收治的87例FLL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DCE-MRI扫描、DWI扫描检查。分析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500 s·mm^(-2)时不同病变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及不同病变DCE-MRI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下降斜率(MSD)、最大上升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峰值(PV)],并比较DCE-MRI检查、DCE-MRI联合DWI检查对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的检出率。结果b值为500 s·mm^(-2)时,肝血管瘤ADC值大于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且肝血管瘤患者PEI、MSD、MSI、PV均大于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患者(P<0.05);DCE-MRI联合DWI检查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癌检出率(95.83%、100.00%、93.33%)均高于DCE-MRI(72.92%、75.00%、53.33%)(P<0.05)。结论应用DCE-MRI联合DWI诊断FLLs,能有效反映病变性质,提高不同病变检出率,有利于临床早期明确病情,制定综合、合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局灶性病变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明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进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放射科进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此期间,对... 目的 :探讨对进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放射科进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此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的SAS评分、一次性注射造影剂的成功率、注射造影剂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检查前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一次性注射造影剂的成功率和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注射造影剂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进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其检查前的不良情绪,提高为其一次性注射造影剂的成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率,降低其注射造影剂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优质护理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