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纹理分析对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苏佰燕 周慷 +4 位作者 石海峰 孙昊 张古沐阳 薛华丹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3-679,共7页
目的评估纹理分析对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MRg FUS)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MRgFUS治疗的1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给予增强MRI检查,... 目的评估纹理分析对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MRg FUS)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MRgFUS治疗的1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给予增强MRI检查,采用TexRAD软件对T2矢状位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得到纹理参数平均值、标准差(SD)、熵、正性像素的平均值(MPP)、偏度和峰度,测量目标肌瘤相关径线计算出子宫肌瘤体积及变化率,采用子宫肌瘤症状与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并计算出标准化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及变化率,比较各纹理参数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图像中的差异,研究治疗前后纹理参数与肌瘤评价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前肌瘤的平均体积为(96. 5±84. 9) cm3,术后12个月减小至(55. 1±71. 0) cm3,体积变化率(ΔV%)为(49±20)%;术前标准化SSS评分为(34. 18±15. 29)分,术后12个月降至(17. 78±11. 84)分,变化率为(45±32)%,无灌注区体积比(NPV%)为(62±20)%。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间的纹理参数平均值、SD、熵和MP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其改变存在规律性,均表现为术后即刻明显降低,术后12个月又明显升高,且升高程度超过术前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即刻纹理参数SD (SSF2:r=0. 503,P=0. 047; SSF4:r=0. 529,P=0. 035; SSF6:r=0. 519,P=0. 039)和熵(SSF2:r=0. 527,P=0. 036; SSF4:r=0. 517,P=0. 040; SSF6:r=0. 495,P=0. 050)与ΔV%间有显著相关性;术前纹理参数熵与NPV%呈显著正相关(SSF2:r=0. 507,P=0. 045; SSF4:r=0. 543,P=0. 030; SSF6:r=0. 548,P=0. 028)。结论治疗前后MRI纹理参数的变化与MRgFUS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纹理分析可能在MRgFUS对子宫肌瘤疗效预测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非灌注体积 症状严重程度评分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比增强T1WI的纹理分析技术对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评估 被引量:11
2
作者 苏佰燕 孙昊 +3 位作者 薛华丹 石海峰 张古沐阳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29-83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对比增强T1WI的纹理分析技术评估症状性子宫肌瘤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MRgFUS治疗的1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12个月时的临床... 目的:探讨基于对比增强T1WI的纹理分析技术评估症状性子宫肌瘤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MRgFUS治疗的16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12个月时的临床和MRI资料。采用TexRAD软件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两次MRI检查中的对比增强矢状面T1WI数据进行纹理分析,分别在空间尺度滤波器(SSF)半径值为2、4和6的图像上测量病灶的纹理参数,包括平均值(mean)、标准差(SD)、熵(entropy)、正性像素平均值(MPP)、偏度(skewness)和峰度(kurtosis)。测量并计算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时肌瘤的体积及体积变化率,以及治疗后即刻子宫肌瘤无灌注区体积百分比(NPV%)。通过子宫肌瘤症状与生活质量问卷(USF-QOL)调查评估每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时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并转化为标准化SSS,计算治疗后标准化SSS评分的变化率。分析每次检查中不同SSF条件下病灶的各项纹理参数与患者的标准化SSS和肌瘤体积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不同SSF值图像上病灶的各项纹理参数中熵值与NPV%间具有显著相关性(SSF2:r=0.555,P=0.026;SSF4:r=0.535,P=0.033;SSF6:r=0.522,P=0.038);治疗后即刻组中,SSF4和SSF6图像上病灶的偏度和峰度与NPV%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偏度:SSF4条件下r=0.696、P=0.003,SSF6条件下r=0.772、P=0.000;峰度:SSF4条件下r=0.707、P=0.002,SSF6条件下r=0.786、P=0.000),SSF2图像上病灶的峰度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时的病灶体积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523,P=0.038;r=0.503,P=0.047);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组中其余各项纹理参数与肌瘤治疗前体积、治疗后12个月体积、肌瘤体积变化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标准化SSS及标准化SSS变化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MR对比增强T1WI的纹理分析技术可用于预测MRgFUS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无灌注区体积 症状严重程度评分 纹理分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一年随访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梁松年 苏洪英 +5 位作者 赵杨 孙文阁 吴文颖 卢涛 牛蒙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 评价MRI引导下聚焦超声刀(MRgFUS)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1年随访结果。方法 对21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MRgFUS治疗。在治疗后即刻行子宫肌瘤增强MR扫描,测量每例肌瘤的无灌注区域体积,评价治疗安全性及病灶消融情... 目的 评价MRI引导下聚焦超声刀(MRgFUS)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1年随访结果。方法 对21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MRgFUS治疗。在治疗后即刻行子宫肌瘤增强MR扫描,测量每例肌瘤的无灌注区域体积,评价治疗安全性及病灶消融情况。术后1年随访进行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蛳 QOL)调查,分析症状严重度评分(SSS),统计患者症状改善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完成子宫肌瘤MRI复查,对比肌瘤前后体积变化。结果 对全部21例患者的23个子宫肌瘤成功进行了MRgFUS治疗,平均每例耗时3 h 50 min,平均每例肌瘤当天治疗后无灌注体积百分比62.86%(25% ~ 99%),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7例患者接受了术后1年随访,平均SSS降低68.79%,复查MRI显示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RgFUS无创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近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聚焦超声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新技术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金征宇 苏佰燕 薛华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26-30,共5页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术是近年来医学领域新兴的研究热点,其技术发展迅速,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应用价值不断提高。作者对这一新技术原理、目前的临床应用及新技术进展进行述评。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聚焦超声 新技术进展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治疗骨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顾容赫 廖贵 +3 位作者 韦继勇 潘崧木 刘会江 黄宗贵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6-322,共7页
骨转移是癌症三大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疼痛和骨破坏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MRgFU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无剂量限制、可以重复治疗的治疗方式,在癌性疼痛缓解和肿瘤进展控制方面取... 骨转移是癌症三大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疼痛和骨破坏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MRgFU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无剂量限制、可以重复治疗的治疗方式,在癌性疼痛缓解和肿瘤进展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从MRgFUS治疗骨转移瘤的基本原理、手术方法、治疗标准、疗效评价、治疗并发症及预防等方面,对MRgFUS治疗骨转移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 骨转移瘤 癌性疼痛 肿瘤治疗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后子宫内膜损伤及恢复情况 被引量:7
6
作者 叶锦棠 石海峰 +5 位作者 苏佰燕 周慷 苏蒙 张羽 张桂芳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4-420,共7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MRgFUS)治疗子宫肌瘤后发生即刻子宫内膜损伤和3个月后内膜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科筛查、北京万柳美中宜和妇儿医院行MRgFUS的6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评估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MRgFUS)治疗子宫肌瘤后发生即刻子宫内膜损伤和3个月后内膜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科筛查、北京万柳美中宜和妇儿医院行MRgFUS的6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后即刻内膜损伤组与未损伤组之间的差异。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3个月子宫内膜损伤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探讨年龄、治疗前体积、子宫肌瘤是否多发、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型、T2WI信号强度、治疗耗时是否是治疗后即刻子宫内膜损伤和3个月后内膜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66例患者中,41例(62.1%)治疗后即刻子宫内膜无损伤,4例(6.1%)为1级损伤,5例(7.6%)为2级损伤,16例(24.2%)为3级损伤;49例(74.2%)治疗后3个月内无损伤,5例(7.6%)为1级损伤,2例(3.0%)为2级损伤,10例(15.2%)为3级损伤。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FIGO分型与治疗后即刻子宫内膜损伤(B=-0.121,SE=0.045,β=-0.326,t=-2.670,P=0.010)和3个月后子宫内膜损伤(B=-0.125,SE=0.042,β=-0.375,t=-2.989,P=0.004)显著相关。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型是治疗后即刻子宫内膜损伤[OR=0.518(0.307~0.873),P=0.014]和3个月子宫内膜损伤[OR=0.456(0.253~0.824),P=0.009]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RgFUS治疗子宫肌瘤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可控,FIGO分型是治疗后即刻子宫内膜损伤与3个月后子宫内膜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损伤 磁共振 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对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曾雪伟 周守国 +4 位作者 黄耀渠 王梓华 何亚男 黄华仪 王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3-869,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56例接受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6月后的MRI及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56例接受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后和6月后的MRI及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病灶ADC值与肌瘤的体积,症状严重评分(SSS)和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QOL)评分的相关性。使用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进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病灶ADC值[(1.11±0.13)、(1.84±0.09)、(2.12±0.24),×10^(-3)(/mm^(2)/s)]、肌瘤体积(102±35.30、56.70±18.88、46.93±18.99,cm^(3)),SSS(36.73±11.74、21.77±10.21、17.66±9.30)和UFS-QOL(59.05±17.48、76.54±16.50、82.46±12.37)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57.837,73.589,53.976和37.606,P值均<0.05)。ADC值与肌瘤体积、SSS呈负相关,与UFS-QOL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630和0.592,P值均<0.05)。【结论】ADC值对评估MRgFUS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慷 石海峰 +2 位作者 苏佰燕 薛华丹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是近年出现的肿瘤热消融技术,利用超声束可穿过软组织并聚焦于靶区的特点,使靶区产生高温,致使组织凝固坏死,并通过磁共振实时监控治疗范围及靶区内温度变化,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完全无创...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是近年出现的肿瘤热消融技术,利用超声束可穿过软组织并聚焦于靶区的特点,使靶区产生高温,致使组织凝固坏死,并通过磁共振实时监控治疗范围及靶区内温度变化,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完全无创、无须住院治疗、无须麻醉(仅需少量镇静剂)、无离子辐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腺肌症、骨肿瘤、前列腺癌、功能性神经疾病、乳腺癌等的临床治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医学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完全消融子宫肌瘤:可行性、安全性和远期疗效(英文) 被引量:17
9
作者 许永华 陈文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59-968,共10页
目的评估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 HIFU)完全消融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对43例(平均年龄41.4岁)共51个子宫肌瘤,平均大小为(7.1±1.4)cm,均进行一次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后即刻MRI增强测... 目的评估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 HIFU)完全消融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对43例(平均年龄41.4岁)共51个子宫肌瘤,平均大小为(7.1±1.4)cm,均进行一次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后即刻MRI增强测量靶肌瘤的体积及其无灌注区的体积,子宫肌瘤无灌注区的完全覆盖靶肌瘤为完全消融。对完全消融的子宫肌瘤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通过MRI进行随访复查肌瘤的体积变化;在术前、3、6个月采用UFS-QOL症状评分方法对患者症状评分,并随访3年观察其症状的变化。同时对这些肌瘤的特征、治疗后不良事件、聚焦超声能量及治疗效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经MRg HIFU治疗后肌瘤平均消融率为84.3%±15.7%(范围33.8%~100%),肌瘤部分消融(消融率〈90%)、几乎完全消融(消融率为90%~99%)和完全消融的病例分别为23例、10例和10例,平均治疗时间为(2.2±0.8)h(范围1.0~4.3 h),治疗后均未发生并发症。10例13个完全消融的肌瘤术前MRI均为T2低信号表现而其血供类型不同;超声治疗的能效因子(EEF)为:(3.6±2.1)J/mm^3(0.7~6.8 J/mm^3)。治疗后3、6个月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分别为从术前的33.9±7.1下降至16.6±9.0和8.1±3.4(P〈0.01),1年或2年后10例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3、6个月和3年肌瘤体积分别缩小39.5%±10.2%、59.1%±9.0%和93.3%±3.1%(P〈0.01)。治疗后3年随访肌瘤均未出现复发。结论 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完全消融子宫肌瘤是可行的、安全的和有效的,MRI T2WI低信号肌瘤可在治疗后取得完全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联合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1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范文生 王铭洋 +4 位作者 杨雯 张德康 马林 孟元光 娄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9-720,共2页
1病例简介女,32岁。主诉:月经量大伴严重痛经4个月。现病史:2016年因月经不调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后自然受孕并于2017年6月行剖宫产术,术后3个月月经复潮,月经量及颜色正常,轻微痛经;2018年4月出现月经量大伴严重痛经,视觉模拟... 1病例简介女,32岁。主诉:月经量大伴严重痛经4个月。现病史:2016年因月经不调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后自然受孕并于2017年6月行剖宫产术,术后3个月月经复潮,月经量及颜色正常,轻微痛经;2018年4月出现月经量大伴严重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9分,持续17 d,于当地医院放置曼月乐环,2个月后曼月乐环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磁共振成像 超声 高强聚焦 经直肠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综合疗法 女(雌)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犬肾上腺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颖 朱悫 +5 位作者 刘映江 周莹莹 邓昌明 刘地川 江永红 黄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21-1625,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体外消融肾上腺的可行性。方法 16只体质量9~13 kg的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4)、相对低能量HIFU消融组(声功率200 W...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体外消融肾上腺的可行性。方法 16只体质量9~13 kg的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4)、相对低能量HIFU消融组(声功率200 W组,n=6)、相对高能量HIFU消融组(声功率400 W组,n=6),在MRI引导下消融左侧肾上腺。术后利用MRI增强造影,观察肾上腺消融情况以及周围脏器损伤情况。术后每天动态监测各组血液中皮质醇、醛固酮激素的含量。5 d后处死实验犬,对左侧肾上腺进行大体及病理学观察,评估200、400 W声功率下肾上腺消融面积以及消融比的差异。结果 HIFU消融术后犬生命体征平稳,MRI增强造影可见消融区域肾上腺信号明显减低,周围脏器组织未见明显信号异常。大体观察可见左侧肾上腺头部和尾部出血、肿胀及部分液化,消融区域皮肤及肾上腺周围脏器均未见明显损伤。病理检查可见消融区域肾上腺出现凝固性坏死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400 W组消融灶数量要明显多于200 W组的消融灶。200 W组消融灶面积为(1.8±0.3)cm2,消融比率为(40.3±18.1)%;400 W组消融灶面积为(2.7±0.6)cm2,消融比率为(60.3±23.3)%,2组间消融面积和消融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血液中皮质醇及醛固酮出现一过性升高,第2天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第4~5天趋于稳定。2声功率组激素含量从第3天开始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引导HIFU技术可以实现活体动物肾上腺消融,消融范围可控,在肾上腺疾病外科无创治疗方面可能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肾上腺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妮 王月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09-712,共4页
目的磁共振成像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MR-HIFU)治疗子宫平滑肌瘤为育龄期症状性子宫平滑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完全非侵入性保留子宫的治疗技术。本文对MR-HIFU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应用、疗效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子宫 平滑肌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治疗参数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刘洋 肖智博 +3 位作者 邱雪珂 罗远利 邓勇斌 吕发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542,共8页
目的:探讨临床-MRI联合模型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海扶医院接受HIFU治疗且治疗后一天及1年行MRI检查(T_(2)WI和CE-MRI序列)、治疗后随访2年及以上的116... 目的:探讨临床-MRI联合模型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重庆海扶医院接受HIFU治疗且治疗后一天及1年行MRI检查(T_(2)WI和CE-MRI序列)、治疗后随访2年及以上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治疗1年后MRI复查显示残余子宫肌瘤的体积增大或缩小将患者分为复生长组(73例)和无复生长组(43例)。搜集每例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及治疗剂量、治疗时间、辐照时间和能效因子(EEF)等治疗参数,分析和记录子宫肌瘤的术前MRI特征,并将上述3类变量通过曼-惠特尼U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的参数纳入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残余肌瘤最大厚度、能效因子(EEF)和CE-MRI图像上残余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信号强度比(SI残余肌瘤/SI子宫肌层)。临床-影像联合模型的AUC为0.925(95%CI:0.873~0.967)。随访24~30(中位数26)个月发现,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组的再干预率明显高于无复生长组(45.21%vs.6.98%)。结论:影响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残余子宫肌瘤最大厚度、EEF和CE-MRI图像上SI残余肌瘤/SI子宫肌层;临床-影像联合模型可以对残余子宫肌瘤复生长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磁共振成像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残余肿瘤复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下经颅聚焦超声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孟桥 邹建中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1期748-751,共4页
MR引导下聚焦超声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治疗技术。由于颅骨的遮挡以及缺乏有效的影像引导,聚焦超声在颅内的应用一度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MRI以及超声相控阵技术的发展,聚焦超声在治疗颅内肿瘤及非肿瘤疾病、开放血脑屏障等方面逐渐... MR引导下聚焦超声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治疗技术。由于颅骨的遮挡以及缺乏有效的影像引导,聚焦超声在颅内的应用一度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MRI以及超声相控阵技术的发展,聚焦超声在治疗颅内肿瘤及非肿瘤疾病、开放血脑屏障等方面逐渐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就MR引导下经颅聚焦超声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高强聚焦 磁共振成像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治疗难治性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娟 周守国 黄耀渠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难治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行MRgFUS治疗的38例难治性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病灶体积、疼痛评分、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 目的:探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治疗难治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行MRgFUS治疗的38例难治性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病灶体积、疼痛评分、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CA125、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方面的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相关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MRgFUS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的病灶体积、VA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CA125、血红蛋白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628、390.167、278.155、138.817、29.092,P值均<0.05)。病灶体积与VAS评分、月经量PBAC评分、CA125、血红蛋白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05、0.715、0.578、-0.439(P值均<0.05)。结论:MRgFUS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的治疗难治性子宫腺肌病的方法,能对病灶进行有效治疗,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子宫腺肌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MRI筛选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俊海 刘晓霞 +4 位作者 熊海芮 姚振威 周茜 李浩雄 唐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术前MRI扫描筛选适合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MRg FUS)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方法:复习文献,回顾性分析完成MRg FUS治疗的3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MRI图像和临床资料。结果:MRg FUS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肌瘤种类、位... 目的:探讨通过术前MRI扫描筛选适合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MRg FUS)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方法:复习文献,回顾性分析完成MRg FUS治疗的3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MRI图像和临床资料。结果:MRg FUS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肌瘤种类、位置,与盆腔邻近结构的关系、局部病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术前盆腔MRI扫描筛选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对于MRg FUS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磁共振引导超声聚焦治疗 磁共振成像 患者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雅洁 张琪 +2 位作者 芮文婷 姚振威 张俊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4,共4页
子宫腺肌病是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良性妇科疾病,其主要的根治方法是子宫切除术。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作为近些年兴起的一项无创治疗技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初步认可。该治疗可能不... 子宫腺肌病是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良性妇科疾病,其主要的根治方法是子宫切除术。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术(MRgFUS)作为近些年兴起的一项无创治疗技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初步认可。该治疗可能不影响患者妊娠和分娩过程;联合药物治疗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这或许给未来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提供了一种保宫的治疗选择。为此,本文对MRgFUS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予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腺肌病 无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蕊 白岩 +1 位作者 魏巍 王梅云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54-61,共8页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治疗技术,在通过靶向热消融及开放血脑屏障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目前已被应用于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颅内肿瘤、阿尔兹海默病、强迫症、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中。磁...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治疗技术,在通过靶向热消融及开放血脑屏障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目前已被应用于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颅内肿瘤、阿尔兹海默病、强迫症、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中。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因其精准、无电离辐射、实时监测靶点温度等优势可能成为诸多疾病的潜在替代疗法,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就目前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热消融 血脑屏障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对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效果的即时评估价值初探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伟 张暹东 +5 位作者 李祎 兰岚 戴险峰 张睿 张义彬 黄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03-607,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肌瘤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探讨定量参数对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效果即时评估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肌瘤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探讨定量参数对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效果即时评估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子宫肌瘤HIFU治疗的13个病例,根据治疗后DCE-MRI表现分为完全消融组及不完全消融组。应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定量参数与分组的关联。结果 Ktrans(治疗后)、Ve(治疗后)、Vp(治疗后)与分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13、0.757和0.668;Ktrans(变化率)、Ve(变化率)与分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为r=-0.802,且相关性更显著。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对子宫肌瘤HIFU治疗疗效即时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强度聚焦超声 平滑肌瘤 子宫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梅莹 程杰军 +1 位作者 万晓燕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超声造影(CEUS)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效果,为HIFU治疗患者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49...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超声造影(CEUS)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效果,为HIFU治疗患者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49例子宫肌瘤患者(288个子宫肌瘤),分别用CEUS和增强MRI检查对HIFU治疗前子宫肌瘤的血供进行预估;并在HIFU治疗后通过两名观察者CEUS评估即刻疗效,以排除人为干扰;对HIFU治疗后即刻CEUS与增强MRI检查的疗效评估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术前增强MRI检查中子宫肌瘤病灶最大血管直径,预估HIFU治疗疗效。结果:(1)HIFU治疗前,增强MRI和CEUS评估子宫肌瘤血供的AUC分别为0.717和0.769,一致性好(Kappa 0.738,P<0.001);但在T2WI低信号的病例中仍可见CEUS血供丰富的Ⅲ级(23例)和Ⅳ级(4例)肌瘤。(2)HIFU治疗后,两名观察者CEUS疗效评估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 0.933,P<0.001)。(3)HIFU治疗后,两种方法评估的符合率86.11%(248/288),疗效评估的一致性好(Kappa 0.716,P<0.001);但在评估有差异的40个子宫肌瘤中,有31个CEUS评估值高于MRI、9个CEUS评估值低于MRI。(4)HIFU治疗前增强MRI病灶中血管最大直径的Youden指数为1.75 mm,直径<1.75 mm时,肌瘤完全消融率高(AUC 0.990,P<0.001)。结论:HIFU治疗前评估病灶时,可采用增强MRI结合CEUS的方法以达到全面准确地评估,且在增强MRI病灶中血管最大直径<1.75 mm的肌瘤完全消融率高;HIFU治疗后,CEUS可随时进行情况观察,而增强MRI检查更能全面显示消融后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超声造影 增强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