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肾盂造影、CT尿路造影及磁共振尿路成像在诊断泌尿系统结石中的价值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峰 郑玲 张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泌尿系统结石是急腹症最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很多,文中就静脉肾盂造影(IVP)、CT尿路造影(CTU)、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技术的异同点以及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100例尿路结石患者(经手术证实)其... 目的:泌尿系统结石是急腹症最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很多,文中就静脉肾盂造影(IVP)、CT尿路造影(CTU)、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技术的异同点以及在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100例尿路结石患者(经手术证实)其中80例实施IVP检查,60例实施CTU检查,35例实施MRU检查。100例中,25例患者均实施了IVP检查、CTU检查、MRU检查。CTU采用的重建技术主要包括多层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MRU主要采用最大密度投影。结果:经IVP检查的80例患者中能够明确诊断的共有73例,诊断率为91.3%;所有经CT检查的60例患者,其中59例患者的结石能够确诊,图像直观,结石定位准确,诊断率为98.3%;MRU检查的35例患者结石共检出20例,诊断率为57.1%,图像能够显示结石部位低信号影、充盈缺损以及肾盂肾盏输尿管的积水情况。结论:IVP检查方法比较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对结石具有较高的检出率;CTU具有图像质量好,对结石的检出率高,结合横断面图像,诊断率可达到98%以上;MRU对结石的显示不如CTU、IVP敏感,但是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无需造影剂的方法,对结石的诊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静脉肾盂造影 CT尿路造影 磁共振尿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梗阻磁共振尿路成像42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明 杨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3-1255,共3页
关键词 尿路梗阻 磁共振尿路成像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尿路成像1.5T与3.0T图像质量自身对照的动物实验
3
作者 Regier M Nolte-Ernsting C +2 位作者 Adam G 沈亚其(译) 胡道予(校)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2期1389-1389,共1页
关键词 磁共振尿路成像 动物实验 自身对照 图像质量 扫描仪 成像质量 成像技术 并行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MRI尿路水成像技术探讨
4
作者 黄革 郑维民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6期642-642,共1页
关键词 磁共振尿路成像 低场MRI 技术探讨 成像 静脉肾盂造影 梗阻部位 肾功能损害 解剖结构 泌尿系统 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超声造影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方法与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樊静 章建全 +4 位作者 李颖如 蒋晓春 朱再生 陈捷游 王戏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 建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双重超声造影新方法,探讨其诊断标准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147例上尿路梗阻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引流术,经引流管直接向肾盂内注射造影剂微泡SonoVue溶液,连续观察造影剂强回声从肾盂向输尿管、膀胱... 目的 建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双重超声造影新方法,探讨其诊断标准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147例上尿路梗阻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引流术,经引流管直接向肾盂内注射造影剂微泡SonoVue溶液,连续观察造影剂强回声从肾盂向输尿管、膀胱运动的过程;同时进行经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尿路以及周边结构的微血管灌注状态,即双重超声造影(DCEUS).并且所有患者在1周内完成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尿路增强CT(CTU)检查.以手术所见和(或)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DCEUS与MRU诊断上尿路梗阻平面和梗阻程度的准确性,比较DCEUS与CTU诊断上尿路梗阻病因的准确性.结果 (1)DCEUS诊断上尿路梗阻平面的准确率为100%,与MRU(98.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CEUS诊断上尿路梗阻程度的准确率为98.6%,优于MRU(89.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CEUS诊断上尿路梗阻病因的准确率为93.2%,与CTU(93.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全部患者穿刺及造影过程中均无并发症,除4例失访外,其余病例经1~6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未见迟发不良反应.结论 双重超声造影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超声造影检查过程,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可作出精确的定位和准确的定性诊断,尤其与经皮穿刺肾盂造瘘术结合在一起后更具临床诊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梗阻 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 尿路造影术 双重超声造影 磁共振尿路成像 CT尿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探索3D MRU尿路分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奈日乐 林子楹 +4 位作者 额·图娅 吴鹏升 张耀峰 张晓东 王霄英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深度学习在三维磁共振尿路成像(3D MRU)图像上分割尿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本院包含“MRU”检查项目的图像,共219例数据纳入本研究。由2名影像医生手工勾画双侧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区... 目的:探索基于深度学习在三维磁共振尿路成像(3D MRU)图像上分割尿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本院包含“MRU”检查项目的图像,共219例数据纳入本研究。由2名影像医生手工勾画双侧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区域,将219例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175例)、调优集(22例)和测试集(22例)训练3D U-net分割模型。统计Dice相似性系数(DSC)和霍夫曼距离(HD)用于自动分割的客观评价,由2名影像医生主观评价模型自动分割勾画并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主观评分的一致性。结果:MRU分割模型的测试集共22个数据,DSC值均达到0.70及以上,右侧输尿管、左侧输尿管、左侧肾盂-肾盏、右侧肾盂-肾盏及膀胱的分割结果DSC值分别为0.81、0.70、0.85、0.95、0.98,HD值分别为(43.01±41.24)mm、(65.1±66.80)mm、(37.8±52.48)mm、(52.08±69.88)mm、(10.06±20.76)mm。2位影像医生对测试集的主观评分总分为29.00±1.68、28.68±1.63,ICC值为0.95(95%CI:0.89~0.98)。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3D MRU尿路自动分割勾画在临床具备可行性,可为后续MRU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尿路成像 尿路 分割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尿路造影与CT尿路造影:原则、检查技术及应用
7
作者 C.N0lte—Ernsting G.Staatz +2 位作者 J.Wildberger etal 关键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5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尿路造影 CT尿路造影 钆螯合物 呋塞米 泌尿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结核的MRI表现(附12例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学梅 胡道予 +3 位作者 夏黎明 李震 胡军武 冯定义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分析肾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2002年6月2004年9月12例行MR检查诊断为肾结核的病例资料,均行平扫T1WI和T2WI,其中行增强扫描8例,8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结果g肾结核的主要表现为肾皮质变薄,肾实质内脓腔或脓肿形成... 目的:分析肾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2002年6月2004年9月12例行MR检查诊断为肾结核的病例资料,均行平扫T1WI和T2WI,其中行增强扫描8例,8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结果g肾结核的主要表现为肾皮质变薄,肾实质内脓腔或脓肿形成并围绕肾盏排列,肾孟扩张与肾盏扩张不成比例,壁增厚;增强扫描出现空洞壁和破坏肾孟、肾盏的点、线状强化。结论:MRI是诊断肾结核良好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结核 磁共振尿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位输尿管开口的MRU定位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向阳 祖雄兵 +1 位作者 范本袆 齐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对异位输尿管开口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平均年龄4.5岁女患儿行B超、静脉肾孟造影(IVU)、CT或膀胱镜插管造影检查,同时全部行MRU检查。结果:B超检查17例,发现发育不良...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对异位输尿管开口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平均年龄4.5岁女患儿行B超、静脉肾孟造影(IVU)、CT或膀胱镜插管造影检查,同时全部行MRU检查。结果:B超检查17例,发现发育不良小肾脏3例,单侧肾脏缺如1例,重肾及输尿管积水12例,未见异常1例;IVU检查7例,其中3例肾积水,未显影或显影不清4例。CT检查14例,3例发现发育不良的小肾脏及扩张的输尿管,11例重复肾上位肾积水。膀胱镜检查5例,其中2例发现异位开口;从异位开口插管造影,只显示输尿管扩张段。所有患者行MRU检查,均发现重复肾、异位输尿管形态走行和异位输尿管开口。结论:MRU具有非侵袭性、无肾功能依赖性、能较好地显示尿路解剖情况等优点,其三维结构可展示上尿路病理解剖改变,可作为B超及IVU等未能明确诊断的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首选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输尿管 磁共振尿路成像 定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