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7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成像联合常规磁共振成像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洋洋 李春花 +2 位作者 李斌 李辉 陈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4-646,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成像(CE-MRA)联合常规磁共振成像(c MRI)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显示的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方法:搜集经术后病理证实17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c MRI和CE-MRA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脊髓血... 目的:分析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成像(CE-MRA)联合常规磁共振成像(c MRI)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显示的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方法:搜集经术后病理证实17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c MRI和CE-MRA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影像特征。结果:17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病灶分布于颈髓5例,于胸髓12例。呈实质性结节型6例,囊肿伴空洞型11例。病灶直径<10mm 11例,病灶直径>10 mm 6例。对于病灶直径较大的患者,c MRI可以发现其周围迂曲的流空血管信号。CE-MRA可以清晰显示病灶实质、供血动脉及粗大的引流静脉。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CE-MRA及c MRI具有特征表现,CE-MRA可以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是确诊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成像 常规磁共振成像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复发性卒中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温馨如 林国辉 宋建勋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共8页
目的 应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对大脑中动脉区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探寻与复发性卒中独立相关的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大... 目的 应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对大脑中动脉区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探寻与复发性卒中独立相关的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85例,所有患者均完成MR-VWI检查并判定梗死区域大脑中动脉内存在责任斑块,并根据临床及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首发卒中组、复发卒中组以及卒中阴性组。记录斑块特征、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以及其他影像学指标。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对多因素分析得到的独立相关因素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 共纳入185例患者,首发卒中组69例,复发卒中组76例,卒中阴性组40例。三组间性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首发卒中组与卒中阴性组相比,复发卒中组的患者年龄更大(P<0.05),糖尿病患病比例更高(P<0.05)。与卒中阴性组相比,首发卒中组与复发卒中组大于45岁的中老年患者比例更大(P=0.006、P<0.001),复发卒中组糖尿病患病比例(P=0.013)更高。与卒中阴性组相比,首发卒中组患者以环壁斑块多见(P=0.008);首发卒中组与复发卒中组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及狭窄程度更大、强化的斑块数量更多(P<0.05)。首发卒中组与复发卒中组相比,复发卒中组的卒中机制更倾向于CISS分型中的低灌注/栓子消除障碍类型(P=0.046),复发卒中组具有更大的斑块面积(P<0.001)、斑块负荷(P<0.001)、更明显的狭窄程度(P<0.001)。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是大脑中动脉区域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4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7~1.074,P=0.008]、斑块面积(OR=1.286,95%CI:1.018~1.543,P=0.002),斑块负荷(OR=1.586,95%CI:1.013~2.155,P<0.001)。年龄AUC值为0.658 (95%CI:0.568~0.748),斑块面积AUC值为0.662 (95%CI:0.575~0.750),斑块负荷AUC值为0.758(95%CI:0.676~0.839)。三者联合检测AUC值为0.827(95%CI:0.758~0.896),高于其他单独预测因素的AUC值,整体预测效能最佳。结论 年龄、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与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卒中复发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敏 张晨 +7 位作者 田丹丹 屈慧云 郭林雅 杜慧宇 黄琦 刘芷兰 王伊菲 郝义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NCE-MRA)联合肾动态显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172例患者,按肾动脉DSA结果分为ARAS组(n=107)和非ARAS组(n=6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NCE-MRA对ARAS的诊断价值,以肾动态显像测得的两侧GFR差值及比值单独或联合NCE-MRA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对ARAS的诊断价值。结果:NCE-MRA与肾动脉DSA诊断ARAS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8,P<0.001),NCE-MRA诊断ARA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2.52%,90.77%、91.86%、94.29%、88.06%;双肾GFR比值及差值用于诊断ARAS的AUC为0.771和0.708,最佳诊断界值为1.371和13.900 mL/(min·1.73 m^(2)),敏感度为52.3%和45.8%,特异度为90.8%和89.2%;GFR比值及差值联合NCE-MRA诊断ARAS的AUC分别为0.948和0.942,敏感度为95.3%和94.4%,特异度均为89.2%。结论:NCE-MRA对ARA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联合肾动态显像可提高对ARAS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
4
作者 夏岩 王嵘 +3 位作者 张蕾 林发 刘子琪 王晓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4-701,共8页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ultrasound,TCCD)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ultrasound,TCCD)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院55例疑似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别应用TCCD联合CEUS和MRA,检查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中动脉M1和M2段,大脑前动脉A1和A2段、大脑后动脉P1和P2段以及椎动脉V4段等血管狭窄程度。将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闭塞3组,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一致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两种检查费用及诊断时长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55例(共110例大脑半球)高危脑血管狭窄患者(中位年龄46岁,男性占69.0%),同步行TCCD联合CEUS与MRA检测。TCCD联合CEUS与MR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TCCD联合CEUS与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致性,其中M2段(加权Kappa值=0.704)、A2段(加权Kappa值=0.650)诊断一致性较高;M1段(加权Kappa值=0.569)一致性中等。同时,TCCD联合CEUS检查的平均费用为240元,诊断时长21 min,而MRA为722元和287 min(P<0.001,效应量r=0.89~0.91)。结论与MRA相比,TCCD联合CEUS在颅内大脑中动脉M2段和大脑前动脉A2段的血管狭窄筛查中具有较高一致性。TCCD联合CEUS更具成本效益。MRA对颅内深部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更具有优势。选择二者协同应用可优化颅内血管狭窄诊疗资源配置,建议基层医疗机构以TCCD初筛和经过规范培训技术升级联合CEUS,对复杂病例转诊MRA精细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 卫生经济学 诊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技术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前 姜兴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9-553,共5页
压缩感知(CS)又称稀疏化采样,是数字信息采样和信息压缩方面的重要理论突破。CS技术基于MRI图像的稀疏特性,通过选择性采集少量关键数据并使用稀疏重建算法恢复原始信号,可以在保持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磁共振扫描速度。MR... 压缩感知(CS)又称稀疏化采样,是数字信息采样和信息压缩方面的重要理论突破。CS技术基于MRI图像的稀疏特性,通过选择性采集少量关键数据并使用稀疏重建算法恢复原始信号,可以在保持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磁共振扫描速度。MRA图像具有高度稀疏的信号特性,因此将CS技术应用于MRA,可以加快采集速度并保证图像质量,有望在MRA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CS技术在MRA中的应用,包括颅内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以及全身MRA等,阐述了CS技术在临床MRA中的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疾病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责任斑块的价值
6
作者 李帅 金韵 +3 位作者 田霞 张雪凤 彭雯佳 田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8-734,共7页
目的利用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hr-VW-MRI)分析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征,明确其在责任斑块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93例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目的利用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hr-VW-MRI)分析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特征,明确其在责任斑块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93例后循环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平均年龄为(62.94±9.70)岁,男67例、女26例。基于T1加权成像(T1WI)和T1WI增强图像分析斑块的影像学特征,包括最狭窄层面管腔面积、最狭窄层面最大管壁厚度、最狭窄层面最小管壁厚度、狭窄率、斑块负荷、血管重构指数、偏心指数、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及斑块内出血情况。对比分析责任斑块组与非责任斑块组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其中责任斑块定义为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症状,且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加权成像(T2-FLAIR)上相对应的责任血管供血区出现高信号,即新鲜梗死;非责任斑块定义为患者出现可疑缺血性脑卒中/TIA的临床症状,但头颅MRI DWI和T2-FLAIR上相对应的责任血管供血区均未出现异常高信号。结果责任斑块组患者61例,非责任斑块组患者32例。责任斑块组的高脂血症患者所占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及斑块内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非责任斑块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OR=1.799,95%CI 1.303~2.484,P<0.001)、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OR=1.076,95%CI 1.027~1.128,P=0.002)及斑块内出血(OR=30.708,95%CI 2.563~367.925,P=0.007)与责任斑块独立相关。结论NIHSS评分、最狭窄层面斑块强化率及斑块内出血是后循环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责任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指标可能有助于识别此类责任斑块,并能够识别具有此类特征斑块的个体,从而为早期预防性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非狭窄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后循环 缺血性卒中 责任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管衰老指标与磁共振成像总负荷评分的相关性
7
作者 崔啸宇 范颖 +5 位作者 李海波 马琳颖 刘斌 吴小坤 毛文静 张晋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血管衰老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血管衰老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总负荷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SVD患者200例,依据MRI总负荷评分结果分为低负荷(0~1分)组103例,高负荷(2~4分)组97例。采用动脉硬化监测装置(VS-1500A)检测baPWV、CAVI、ABI值,分析三者与MRI总负荷评分的关系,并探讨三者对CSVD患者MRI总负荷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与低负荷组相比,高负荷组体质量指数、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baPWV、CAVI显著增高,ABI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baPWV、CAVI、ABI是CSVD患者MRI高负荷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aPWV、CAVI值与CSVD患者MRI总负荷评分呈正相关(r=0.589,P=0.000;r=0.458,P=0.000),ABI与其呈负相关(r=-0.352,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baPWV(曲线下面积为0.816,P=0.000)、CAVI(曲线下面积为0.725,P=0.000)及ABI(曲线下面积为0.676,P=0.000)均可预测CSVD患者MRI高负荷评分。结论baPWV、CAVI与CSVD患者MRI总负荷评分呈正相关,ABI与其呈负相关。baPWV、CAVI、ABI对CSVD患者MRI高负荷均有预测作用,其中baPWV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心踝血管指数 踝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合并后循环梗死的预测效能研究
8
作者 孙瑞雪 常瑞亭 +2 位作者 于天舒 王燕铭 康志雷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共7页
目的探究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 目的探究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MR-VWI)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预测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已接受HRMR-VWI检查。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25年3月,在随访期间有4例患者因个人原因失访,脱落率为2.00%。根据是否合并后循环梗死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后循环梗死,142例)及对照组(未合并后循环梗死,54例),分析HRMR-VWI指标对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预测价值。根据血管腔狭窄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25%≤被测血管狭窄率<50%)、中度(50%≤被测血管狭窄率<70%)及重度狭窄(被测血管狭窄率≥70%),分析HRMR-VWI指标与后循环梗死患者血管腔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最窄层面管腔面积小于对照组,管壁面积、斑块面积大于对照组,斑块负荷及重构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HRMR-VWI指标联合检测预测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管腔面积<3.08 mm^(2)、管壁面积≥10.65 mm^(2)、斑块面积≥3.14 mm^(2)、斑块负荷≥0.74、重构指数≥1.01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1、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及最窄层面管腔面积缩小、管壁面积缩小、斑块面积增大及斑块负荷和重构指数升高是VBD合并后循环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BA、VA不稳定斑块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BD患者最窄层面血管面积、管腔面积与血管腔狭窄程度呈负相关,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及重构指数与血管腔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3.0 T HRMR-VWI对VBD患者合并后循环梗死具有预测价值,且HRMR-VWI指标变化与患者并发后循环梗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指导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后循环梗死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9
作者 刘畅 刘静红 方鑫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患者(共145个病灶,恶性病变112个,良性病变33个)的术前MRI图像。在肿瘤最大面积的层面上绘制肿瘤T2WI低信号的感兴趣区。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对参数进行比较,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联合,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并且绘制其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R2^(*)值和幅度值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2^(*)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29~0.937,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幅度值的AUC为0.869(95%CI:0.803~0.92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6%、81.8%;相位值的AUC为0.563(95%CI:0.478~0.645,P=0.24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9%、54.6%;R2^(*)值联合幅度值的AUC为0.886(95%CI:0.823~0.933,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R2^(*)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94(95%CI:0.832~0.939,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0%、81.8%;幅度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58(95%CI:0.790~0.91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9%、90.9%。结论R2^(*)值、R2^(*)值联合病变长径、R2^(*)值联合幅度值是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有效方法,R2^(*)值联合病变长径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磁共振成像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磁共振成像在心脑共病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世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5-547,共3页
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CVD)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首要公共卫生问题,CCVD发病率和病死率已超越肿瘤跃居首位。传统分科诊疗模式聚焦单一器官而忽视了心脑器官间密切的病理生理学联系,不利于实现系... 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CVD)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首要公共卫生问题,CCVD发病率和病死率已超越肿瘤跃居首位。传统分科诊疗模式聚焦单一器官而忽视了心脑器官间密切的病理生理学联系,不利于实现系统性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慢性病共病 心脑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序列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丽 贺雪平 +1 位作者 邓炜 叶裕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6,共7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延迟进动定制激发(delay alternating with nutation for tailored excitation, DANTE)和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延迟进动定制激发(delay alternating with nutation for tailored excitation, DANTE)和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 SPACE)的多序列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MR-VWI)对下肢动脉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7例LEAD患者和26例无LEAD患者的病例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在3.0 T MRI设备上接受了T2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urbo spin echo, TSE)、T1w DANTE-SPACE、对比增强(contrast enhancement, CE)T1w DANTE-SPACE和CE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MR-VWI扫描。两名放射科医师在双盲条件下分别测量了T1w DANTE-SPACE和T2w TSE序列图像相应位置的管腔面积(lumen area, LA)、管壁面积(vessel wall area,VWA)、平均管壁厚度(average vessel wall, AVW)和最大管壁厚度(maximum vessel wall, MVW)等形态学指标。每位医师在3周间隔后对相同指标进行了重复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和Bland-Altman方法评估了两种扫描技术以及不同组别之间的T1w DANTE-SPACE形态学测量指标的观察者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了准确性。结果T1wDANTE-SPACE与T2wTSE成像技术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和对比度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观察者对形态学测量指标的ICC值在0.85~0.99之间。在不同组别中,T1w DANTE-SPACE形态学测量指标的两次测量ICC值为0.90~0.99。Bland-Altman分析显示,观察者间和两次测量间的大部分形态学测量指标均在95%的一致性限度内。T1w DANTE-SPACE技术在LEAD组不同血管节段的形态学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904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825~0.983]和0.905 (95%CI:0.835~0.976)。当腘小腿动脉段的血管壁厚度为1.00 mm,LA为10.88 mm时,LEAD的敏感度分别为79.2%和85.4%,特异度分别为96.2%和92.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4%和95.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和77.4%。结论 多序列MR-VWI在评估LEAD斑块形态学指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和高准确性,支持其在LEAD的MRI检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病变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T超高场磁共振颅内血管壁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强 许晓泉 吴飞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161,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对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在脑卒中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增加,7 T MRI以其更高信噪比...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对临床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在脑卒中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增加,7 T MRI以其更高信噪比和更优图像质量,可发现脑血管早期、细微的病理变化,为深入了解各种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然而,超高场强也存在B1场不均、扫描时间长等技术挑战。本文就7 T HR-VW-MRI在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及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进行综述,深入分析7 T HR-VW-MRI在提升临床诊断精确性与指导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7 T 超高场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T磁共振成像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沛钰 刘晨 +1 位作者 甄志铭 张睿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156,共6页
脑小血管病在老年人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可显著增加脑卒中和痴呆的发生风险。迄今为止,该疾病尚无有效的临床和体液生物标志物,诊断鉴别高度依赖于MRI。然而,由于临床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所限,脑小血管损害难以直接评价,因此研究者们主要... 脑小血管病在老年人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可显著增加脑卒中和痴呆的发生风险。迄今为止,该疾病尚无有效的临床和体液生物标志物,诊断鉴别高度依赖于MRI。然而,由于临床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所限,脑小血管损害难以直接评价,因此研究者们主要使用一些反映脑实质损害的影像标志物来评估小血管损伤。近年来,随着超高场(7T)MRI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脑小血管病领域的研究亦日趋广泛。7T-MRI能够直接评估脑小血管结构、功能,并显著提高微小脑实质病灶的检测敏感性,为脑小血管病机制研究和精准诊断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基于7T-MRI的脑小血管病研究,并讨论潜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成善聪 曹新山 +1 位作者 王柱 韩新强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相位对比(2D phase contrast,2D PC)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在定量分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患者静脉管腔内血液平均流速(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V)的应用... 目的探讨二维相位对比(2D phase contrast,2D PC)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在定量分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患者静脉管腔内血液平均流速(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V)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023年12月到2024年7月在本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明确为IVCS且需要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试验组)及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1.5 T飞利浦超导MRI检查,在自由稳态进动(balance fast field echo,B-FFE)序列图像基础上分别在下腔静脉、双侧髂外静脉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图上垂直扫描2D PC MRI序列,使用定量流量(quantitative flow,Q_FLOW)后处理软件得到血管垂直横切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内MV值。所有2D PC MRI检查进行两次,通过分析两次扫描结果的一致性(Bland-Altman图)来验证序列稳定性;分别比较IVCS试验组与对照组双侧髂外静脉MV值,评估IVCS患者髂总静脉受压对远端血流的影响;比较IVCS试验组(健侧髂外MV-患侧髂外MV)与对照组(右侧髂外MV-左侧髂外MV)髂外静脉MV差值,分析流速差诊断IVCS的效能;术中通过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测量IVCS患者组髂-下腔静脉压力梯度,并与患侧髂外静脉MV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次2D PC MRI扫描结果一致性良好(P均<0.001);试验组患侧髂外静脉血液流速低于健侧(P<0.001),对照组双侧髂外静脉MV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18);使用双侧髂外静脉MV差值诊断IVCS效能高,AUC为0.939(95%CI:0.887~0.991),敏感度为81.7%,特异度为100.0%;术中CVC测量压力梯度结果与狭窄静脉远心端MV呈负相关(r=-0.951,P<0.001)。结论2D PC MRI定量分析IVCS患者静脉血液流速结果稳定、可靠,双侧髂外静脉MV差值诊断IVCS特异性高,IVCS患者髂外静脉MV值与髂-下腔静脉压力梯度符合伯努利原理,2D PC MRI可作为一种无创诊断IVCS及间接评估静脉血流压力的工具,为IVCS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手术指征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二维相位对比 血液流速 压力梯度 血管内介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核磁共振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神经血管耦合研究
15
作者 赵越 郭媛媛 +2 位作者 李成龙 章娟娟 田仰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8-784,共7页
目的: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和动脉自旋标记灌注磁共振,分析抑郁症(depression,DEP)患者的神经血管耦合改变,并探究其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5例DEP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和多模态磁共振扫... 目的: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和动脉自旋标记灌注磁共振,分析抑郁症(depression,DEP)患者的神经血管耦合改变,并探究其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5例DEP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和多模态磁共振扫描。通过动脉自旋标记灌注磁共振计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通过功能磁共振计算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最后计算CBF和ReHo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以获得神经血管耦合。结果:在全脑水平,与HC相比,DEP患者CBF-ReHo耦合降低。在脑区水平,DEP患者CBF-ReHo耦合降低的有26个脑区,主要位于视觉网络、默认网络和听觉网络。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左侧枕下回、左侧角回、左侧丘脑的耦合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呈负相关。结论:DEP患者存在明显降低的神经血管耦合,并且与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脑血流量 局部一致性 神经血管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相关脑神经及血管改变的功能性磁共振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思宁 毕佳俊 +4 位作者 于瀛 代盼 曹馨予 崔燕燕 颜林枫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失眠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长期失眠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炎症引起中枢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失眠导致认知损伤的病理学基础,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可能通过神经血管偶联机制触发炎症级联反应和微环境变化,导... 失眠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长期失眠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炎症引起中枢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失眠导致认知损伤的病理学基础,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可能通过神经血管偶联机制触发炎症级联反应和微环境变化,导致Aβ清除障碍。因此,尽早发现失眠相关脑血管及神经活动的特异性改变,对早期干预、延缓失眠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至关重要。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在大脑血管异常和神经活动的监测及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重点综述失眠相关脑血管和神经活动改变的MRI研究现状,为阐明失眠患者大脑神经和血管改变间的偶联关系提供线索,同时为揭示失眠相关认知损伤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神经活动 血管 神经血管偶联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彤 高阳 +2 位作者 吴琼 何金龙 王泽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5,共6页
目的 基于Meta分析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 目的 基于Meta分析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 HR-VWI)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和合并不同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或风险比(hazard ratio, HR),以Stata 17.0和RevMan 5.6进行Meta分析。结果 17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在8项回顾性研究中,斑块内出血(OR=1.92,95%CI:1.46~2.52)、斑块富含脂质的坏死核(OR=2.78,95%CI:1.84~4.18)、斑块钙化(OR=1.26,95%CI:0.99~1.61)、斑块纤维帽破裂(OR=1.64,95%CI:1.06~2.52)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显著相关;在9项前瞻性研究中,斑块内出血(HR=6.88,95%CI:4.46~10.61)、斑块富含脂质的坏死核(HR=1.78,95%CI:0.87~3.65)、斑块纤维帽破裂(HR=3.01,95%CI:1.53~5.93)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显著相关。结论 HR-VWI可以准确评估颈动脉斑块成分特征,这些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有显著相关性。由于缺乏原始研究,未来需要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大样本量的队列研究,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评估,进一步提供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的早期精准预测和临床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复发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颈动脉斑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对比增强电影序列对合并微血管阻塞STEMI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莹莹 郭勇 +4 位作者 孙峥 赵丽 刘志 陈楠 卢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对比增强平衡稳态自由进动(contrast enhancement-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CE-SSFP)电影序列对老年合并微循环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 目的运用磁共振对比增强平衡稳态自由进动(contrast enhancement-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CE-SSFP)电影序列对老年合并微循环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结合序列参数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对MVO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3年3月50例STEMI患者(STEMI组)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E-SSFP电影序列的短轴位、四腔心位、两腔心位扫描。收集与患者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0例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由两名放射诊断医师在CE-SSFP序列上对两组心肌、血池进行定性、定量图像质量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STEMI组和对照组间的一般资料和影像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CE-SSFP序列对MVO的诊断效能。结果STEMI组48例患者(96%)和健康对照组49例(98%)的CE-SSFP图像均可满足诊断条件;STEMI组的血池与心肌对比噪声比显著优于健康对照组(222.9±15.6vs.170.1±14.9,t=4.631,P<0.05);CE-SSFP人工识别MVO的敏感度为91.38%,特异度为91.88%,约登指数为0.833;以2倍标准差评价MVO的敏感度为90.23%,特异度为89.94%,约登指数为0.802。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和0.909。结论CE-SSFP序列可定量评估STEMI合并MVO患者的图像质量,能提供有效量化识别MVO的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管阻塞 心脏磁共振 对比增强平衡稳态自由进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成像参数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模式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千娟 龙莉玲 +2 位作者 李晨晖 谢金桓 张会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4,共8页
目的:评估术前磁共振检查中使用两种非高斯弥散模型衍生的定量参数以及常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肝细胞癌(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联合表型方面的潜力。方法:前瞻性搜集105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进行... 目的:评估术前磁共振检查中使用两种非高斯弥散模型衍生的定量参数以及常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预测肝细胞癌(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TC)及微血管侵犯(MVI)联合表型方面的潜力。方法:前瞻性搜集105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进行常规序列及多个b值(0~3000 s/mm^(2))的DWI检查。通过弥散后处理技术获得体素内非相干运动(IVIM)模型、弥散峰度成像(DKI)模型的衍生定量参数及常规的ADC值,分别由2位放射科医生测量整个病灶的所有弥散参数的平均值。由2位病理科医师联合VETC和MVI结果对HCC组织的微血管模式进行分类,将其分为3个不同的VETC/MVI(VM)组。比较不同VM分组间各个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组AUC值的差异。结果:IVIM-Dstar值、DKI-K值在不同VM分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M-组的IVIM-Dstar值、DKI-K值低于VM±和V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不同VM分组间的DKI-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VIM-Dstar及DKI-K值鉴别不同VM分组的AUC值分别为0.756、0.863、0.630及0.653、0.802、0.673;IVIM-Dstar值及DKI-K值组成的联合模型鉴别不同VM分组的AUC值分别为0.769、0.896和0.702(P<0.05)。Delong检验结果表明,IVIM-Dstar、DKI-K以及两者组成的联合模型在鉴别不同VM分组的效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非高斯弥散模型定量参数在术前预测HCC的VETC及MVI联合表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包绕型血管 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非高斯弥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 3D和R波校正技术的无对比剂磁共振冠脉成像:与CTA对照研究
20
作者 陈育锋 陈振涛 胡春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138,14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无对比剂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MRCA)的图像质量及形态学评价,并评估其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6例冠心病患者,于冠状... 目的探讨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无对比剂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MRCA)的图像质量及形态学评价,并评估其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6例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检查后48~72 h内行3.0 T MRCA扫描,采用R波校正技术(触发间隔±15%)及Fast 3D技术。由2名影像医师独立评估MRCA图像质量(5分法)及冠状动脉狭窄。广义估算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冠状血管8个分段图像质量。以CCTA为标准,通过Bland-Altman分析血管长度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RCA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MRCA检查成功率为89.13%(41/46),图像优良率65.85%。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及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近段图像质量优于远段(P<0.05)。较正常心率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的患者,心率≥70次/min及BMI≥25 kg/m^(2)患者的图像质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A与CCTA血管长度一致性良好(95%一致性界限为-5.94~-0.68,占比<5%),但左回旋支差异率(9.76%)较高。MRCA诊断≥50%狭窄的敏感度为81.08%,特异度95.29%,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9(95%置信区间:0.819~0.938)。结论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 MRCA在冠心病患者中展现出较高的检查成功率和良好的图像质量;形态学方面,其血管长度评估在RCA和LAD中与CCTA一致性良好。该技术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无创性冠状动脉筛查的有效工具,尤其适用于对比剂禁忌或需避免辐射暴露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Fast 3D技术 R波校正技术 图像质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