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诊断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作者 唐玉峰 臧晨 苗园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3039-304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诊断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随机选取23例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组)、23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的老年人(对照...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诊断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随机选取23例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A组)、23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的老年人(对照组),选择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运用ASL技术对上述3组人员的认知功能脑区域的脑血流量进行测量,探讨ASL技术对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相较于对照组,A组双侧楔前叶、扣带回等的脑血流灌注下降,双侧额叶、双侧海马等的脑血流灌注升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B组双侧的楔前叶、丘脑等的脑血流灌注下降,双侧额叶、扣带回的脑血流灌注升高(P<0.05);相较于A组,B组右侧颞叶、双侧放射冠的脑血流灌注降低,左侧颞叶、双侧扣带回升高(P<0.05)。结论非血管性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脑功能区域脑血流灌注特点不同,通过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有效鉴别两者差异,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及准确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谢井文 沈比先 黄钢材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1期156-158,170,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MR 3D-ASL)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疑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颅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 目的研究并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MR 3D-ASL)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疑似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颅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常规扫描(MRI)、弥散加权成像扫描(DWI)、MR3D-ASL,以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诊断结果为参照,分析不同检测方法诊断结果,并分析诊断结果一致性。根据DSC-PWI诊断结果将100例疑似患者分为确诊组、对照组,比较确诊组与对照组的不同分区r CBF、r CBF比值。结果 MR 3D-ASL对短暂性脑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7.30%、96.15%、97.00%,均高于CT、MRI、DWI(P<0.05)。经Kappa分析,MR 3D-ASL与DSC-PWI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确诊组的感兴趣区r CBF、r CBF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镜像区r CB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予以灵敏反映,可作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首选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三维动脉自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3
作者 范凌燕 邢国平 +2 位作者 吴晓丽 于海宁 郭国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小血管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为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同PLD(1....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小血管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为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同PLD(1.5 s、2.5 s)行3D-ASL脑灌注成像,应用GE AW4.5工作站对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海马及颞顶交界处进行镜面对称测量(CBF_(1.5)、CBF_(2.5)),比较两组WMLs评分差异,分析WMLs评分/MoCA量表评分与各脑区CBF的相关性。结果认知障碍组WM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认知障碍组双侧额叶、颞叶、顶叶、海马及颞顶交界处的CBF_(1.5)值均明显较低,认知障碍组双侧额叶、颞叶与海马区的CBF_(2.5)值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PLD下,认知障碍组患者的双侧额叶CBF_(1.5)与CBF_(2.5)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额叶CBF_(1.5)值/CBF_(2.5)值与WML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双侧额叶、颞叶、海马CBF_(1.5)值及双侧额叶、海马、左侧颞叶CBF_(2.5)值与MoC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3D-ASL技术中PLD=1.5 s指标下对识别VCI患者脑低灌注的敏感度较高,而PLD=2.5 s指标下特异度较高;WMLs与V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标记成像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流动力学 脑白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区域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成像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勇 何玲 +2 位作者 李郑 陈晗梅 李一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561-1564,共4页
目的初探区域动脉自旋标记(TASL)脑灌注成像技术选择性标记两侧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分布区。方法使用区域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方法对48例患者的左右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进行标记,得到上述不同血管的脑血流量分布图,并分析其图像质... 目的初探区域动脉自旋标记(TASL)脑灌注成像技术选择性标记两侧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分布区。方法使用区域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方法对48例患者的左右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进行标记,得到上述不同血管的脑血流量分布图,并分析其图像质量。结果获得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分布区的同时得到脑血流分布异常、侧枝循环的血流分布区。结论区域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成像可以获得不同血管的脑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灌注 动脉自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技术预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进展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晖 赵宗波 +1 位作者 贾传海 樊新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 MRI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根据入院后72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分为进展组44例和非进展组49例.患者发病48h内行包括磁共...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 MRI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根据入院后72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分为进展组44例和非进展组49例.患者发病48h内行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ASL序列的MRI检查,ASL图像上获得脑血流量(CBF)值,计算相对脑血流(rCBF)等.用NIHSS评分对脑卒中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进展的临床因素和影像指标.结果进展组病灶侧CBF和rCBF显著低于非进展组[(31.83±10.26)ml/(100 g·min) vs (48.78±22.11)ml/(100 g·min),P<0.01;0.76±0.39 vs 1.21±0.52,P<0.01],入院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进展组[(7.52±3.62)分vs (5.65±3.06)分,P<0.01],颅内血管狭窄比例显著高于非进展组(70.5% vs 22.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CBF(OR=4.035,95%CI:1.868~10.425,P=0.001)、颅内血管狭窄(OR=0.233,95%CI:0.069~0.739,P=0.015)、入院NIHSS评分(OR =0.765,95%CI:0.591~0.953,P=0.026)与脑卒中进展有关.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ASL检测出低灌注、MRA发现有血管狭窄、入院NIHSS评分>7分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动脉自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疗后脑血流灌注
6
作者 刘同辉 张华文 +2 位作者 李朋 冯伟 张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7-210,240,共5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CASL)技术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疗后脑血流量(CBF)的变化与记忆、认知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7月-2020年在1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肿瘤中心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7例... 目的利用磁共振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CASL)技术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化疗后脑血流量(CBF)的变化与记忆、认知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7月-2020年在1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肿瘤中心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7例,术后均接受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紫杉醇序贯化疗方案;同期纳入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听觉词语记忆(AVLT-H)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试,随后进行全脑高分辨率T1WI及pCASL像扫描。分析两组受试者的CBF图,利用RESTplus软件提取差异脑区CBF值;比较两组AVLT-H、MoCA评分,并分析存在差异脑区的CBF值与化疗后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受试者AVLT-H及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右侧脑岛(t=-3.28,P<0.05)、左侧脑岛(t=-3.27,P<0.05)、左侧海马旁回(t=-3.41,P<0.05)血流量减低,左侧楔前叶血流量增高(t=3.64,P<0.05);左侧海马旁回CBF值与化疗结束后时间呈正相关(r_(s)=0.388,P=0.046),双侧脑岛、左侧楔前叶CBF值与化疗结束后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化疗结束1年后无明显认知损伤,但存在左侧海马旁回、双侧脑岛及左侧楔前叶CBF异常,且左侧海马旁回CBF异常随化疗结束后时间推移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标记 化学疗法 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梦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7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医院接收的126例疑似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A、3D-ASL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 目的研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医院接收的126例疑似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A、3D-ASL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MRA、3D-ASL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对比分析MRA、3D-ASL单独及联合检查TIA患者的血管异常检出率及诊断TIA的诊断效能。结果 126例疑似TIA患者经DSA检查确诊为TIA患者的93例;MRA联合3D-ASL诊断TIA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8.92%、94.44%,均高于MRA、3D-ASL单独诊断(P<0.05);MRA联合3D-ASL检查TIA患者血管异常检出率(83.87%)高于MRA、3D-ASL单独检查(P<0.05)。结论采用MRA联合3D-ASL诊断TIA,能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且能有效提高患者血管异常检出率,有助于减少漏诊,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可为临床诊断TIA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三维动脉自标记技术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探讨胎儿窘迫对极早产儿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倩茹 秦璠玥 +4 位作者 张晨 孔祥博 薛艳然 郭笑婵 徐发林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263-270,共8页
目的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技术评估存在胎儿窘迫的极早产儿出生后脑血流灌注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53例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 目的应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技术评估存在胎儿窘迫的极早产儿出生后脑血流灌注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53例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胎儿窘迫分为窘迫组(n=22)和非窘迫组(n=31),分析两组患儿脑组织不同感兴趣区域脑血流差异,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胎儿窘迫与脑血流变化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或校正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窘迫组的单胎比例高于非窘迫组[81.8%(18/22)与54.8%(17/31),χ^(2)=4.176,P<0.05]。两组极早产儿在双侧额叶[左侧:23.9(21.7,28.0)ml/(100 g·min)与21.5(18.2,23.8)ml/(100 g·min),t=-2.826;右侧:(24.5±0.9)ml/(100 g·min)与(21.2±0.8)ml/(100 g·min),t=2.773]、双侧颞叶[左侧:(22.8±0.9)ml/(100 g·min)与(19.8±0.6)ml/(100 g·min),t=2.834;右侧:(23.2±0.9)ml/(100 g·min)与(20.8±0.7)ml/(100 g·min),t=2.108]、双侧顶叶[左侧:(24.0±1.1)ml/(100 g·min)与(19.4±0.8)ml/(100 g·min),t=3.377;右侧:25.6(18.9,28.1)ml/(100 g·min)与19.6(16.3,22.5)ml/(100 g·min),t=-2.311]、双侧枕叶[左侧:(25.7±1.4)ml/(100 g·min)与(21.2±0.9)ml/(100 g·min),t=2.796;右侧:(26.3±1.6)ml/(100 g·min)与(21.7±1.0)ml/(100 g·min),t=2.583]、双侧基底节[左侧:(35.4±1.5)ml/(100 g·min)与(29.0±0.8)ml/(100 g·min),t'=3.872;右侧:(34.9±1.4)ml/(100 g·min)与(29.3±1.0)ml/(100 g·min),t=3.457]、双侧丘脑[左侧:(40.0±2.0)ml/(100 g·min)与(35.0±1.3)ml/(100 g·min),t=2.157;右侧:(40.5±1.7)ml/(100 g·min)与(35.1±1.1)ml/(100 g·min),t=2.783]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比较中,窘迫组高于非窘迫组(P值均<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单胎、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纠正胎龄、性别、ASL成像技术检查时最近一次红细胞压积、辅助通气时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异常、羊水污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糖尿病、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后,胎儿窘迫与双侧颞叶(左侧,95%CI:0.208~4.941;右侧,95%CI:0.047~4.636)、左顶叶(95%CI:0.896~6.466)、双侧基底节(左侧,95%CI:2.230~8.983,右侧,95%CI:1.503~8.912)的CBF仍相关(P值均<0.05)。结论利用ASL成像技术对极早产儿出生后大脑各感兴趣区的CBF进行定量测量,发现胎儿窘迫可使极早产儿双侧颞叶皮质、左顶叶双侧基底节血流灌注升高,可能导致极早产儿脑损伤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窘迫 脑血流灌注 磁共振 动脉自标记成像技术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脑血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甘敏 陈飞 +3 位作者 戴真煜 胡建斌 姚立正 袁振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2159-2163,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正常人不同脑区脑血流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招募39例正常志愿者,行3.0T头颅MR平扫及3D-ASL检查。按年龄分为少年组(11-18岁)...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正常人不同脑区脑血流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招募39例正常志愿者,行3.0T头颅MR平扫及3D-ASL检查。按年龄分为少年组(11-18岁),青年组(19-39岁)和中年组(40-55岁)三组。ASL图像导入后处理工作站,分析得到全脑血流量(CBF)图,在CBF图上分别在两侧对称位置额、顶、颞、枕叶皮层及白质,小脑半球及脑干选取感兴趣区(ROI),记录各ROI的CBF值。比较脑组织两侧对称位置ROI的CBF值,比较男、女不同性别间各ROI的CBF值,并比较不同年龄三组间各ROI的CBF值。结果 两侧额、顶、颞、枕叶皮层及白质,小脑半球的CBF均无统计学差异。女性各脑区CBF值均稍高于男性,然而两组间各对应脑区的CBF均无统计学差异。少年组、青年组两组额、顶、颞、枕叶皮层及小脑半球CBF值明显高于中年组(P均〈0.05),青年组仅额叶皮层CBF值明显低于少年组(P〈0.05)。结论 3D-ASL可定量测量各脑区CBF值,临床运用价值高。正常人两侧CBF对称,无性别差异,脑皮层CBF随着年龄增长值有随之下降趋势,额叶皮层最早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标记 脑灌注 脑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不同标记延迟时间的比较及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建斌 戴真煜 +3 位作者 陈飞 甘敏 姚立正 袁振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采用不同标记延迟时间(PLD)在脑血流分析中的差异,并观察其可重复性。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招募24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头颅MR平扫并于1周内行2次3D-ASL检查,每次均分别行PLD=1.5s...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采用不同标记延迟时间(PLD)在脑血流分析中的差异,并观察其可重复性。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招募24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头颅MR平扫并于1周内行2次3D-ASL检查,每次均分别行PLD=1.5s和PLD=2.5s的3D-ASL检查。3D-ASL图像导入后处理工作站,分析得到全脑血流量(CBF)图,在CBF图上分别在两侧对称位置额、顶、颞、枕叶皮层及白质,小脑半球及脑干选取感兴趣区(ROI),记录各ROI的CBF值。分别对相同PLD 2次检查的各脑区CBF值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并比较差异。比较同次检查PLD=1.5s和PLD=2.5s的各脑区CBF值差异。结果 2次PLD=1.5s和PLD=2.5s 3D-ASL检查,各脑区CBF值无统计学差异,额、颞叶皮层及白质CBF值的ICC均>0.75;顶、枕叶皮层及白质,小脑半球及脑干CBF值的ICC均在0.4~0.75之间。多数脑区CBF值的ICC在PLD=2.5s时相对较大。各脑区CBF值在PLD=2.5s检查中均低于PLD=1.5s检查,然而仅在额、顶、颞、枕叶皮层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3D-ASL可定量测量各脑区CBF值,可重复性好,临床运用价值高。PLD较长时可重复性相对较好,所测得脑皮层CBF值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标记 脑血流量 标记延迟时间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对儿童颅内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玉芳 张晓瑞 +2 位作者 申静 杨素君 侯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探讨3D-伪连续性自旋标记技术(3D-pASL)对于儿童颅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5例儿童颅内肿瘤患者行3T常规磁共振检查和3D-伪连续性自旋标记检查。通过选择感兴趣区,获得肿瘤的最大相对血流量,并与其组织学特征和分级进行对照。结果... 目的探讨3D-伪连续性自旋标记技术(3D-pASL)对于儿童颅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25例儿童颅内肿瘤患者行3T常规磁共振检查和3D-伪连续性自旋标记检查。通过选择感兴趣区,获得肿瘤的最大相对血流量,并与其组织学特征和分级进行对照。结果 25例患者包括:10例星形细胞瘤,4例胚胎性肿瘤,3例室管膜瘤,3例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颅咽管瘤,2例淋巴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高级别肿瘤(Ⅲ、Ⅳ级)的最大相对血流量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Ⅰ、Ⅱ级)(P<0.01),除了淋巴瘤。本组病例显示相对血流量不能区分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但是在后颅窝肿瘤,髓母细胞瘤的相对血流量要高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P<0.017)。结论 3D-伪连续性自旋标记对于评估儿童颅内肿瘤以及区分肿瘤级别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标记 血流量 颅内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杨民 李海歌 +1 位作者 吴亚红 朱建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428-1431,1436,共5页
目的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进行研究。方法纳入45例发病48h内临床疑似AIS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磁共振常规序列、血管成像(MRA)、DWI和3D-PCASL检查。根据MRA和DWI表... 目的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进行研究。方法纳入45例发病48h内临床疑似AIS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磁共振常规序列、血管成像(MRA)、DWI和3D-PCASL检查。根据MRA和DWI表现,上述患者确诊为AIS病例。在患侧DWI高信号区和对侧镜像脑区勾画感兴趣区(ROI),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并在同一层面勾画同样大小感兴趣区,测量脑血流量(CBF)。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患侧区与镜像区ADC、CBF值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ADC和CBF值的相关性;回归分析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以比较不同参数及参数组合对AIS诊断的效能。结果患侧DWI信号增高,ADC值较对侧下降:0.50±0.15 VS.0.80±0.13um^2/ms,P<0.001;患侧区ASL灌注减低,CBF较对侧下降:17.04±6.97 VS.(34.14±13.53)ml·100g^(-1)·min^(-1),P<0.001。ADC及CBF呈统计学正相关,(r=0.583,P<0.001)。回归分析及ROC曲线显示,联合ADC及CBF值对AIS诊断效能最高(特异性=93.3%,敏感性=86.7%,曲线下面积=0.955)。结论供血中断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表现ADC值降低,联合DWI和3D-PCASL成像有利于AIS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标记 表观扩散系数 脑血流量 缺血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MR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胶质瘤复发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雷振 吕丽敏 +2 位作者 郭雯 赵天平 许晨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969-1972,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在提高胶质瘤复发诊断正确率中的应用。方法本组选取8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经MRI提示术区存在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其中33例确诊为放射性脑损伤(RBI组),47例经二次...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在提高胶质瘤复发诊断正确率中的应用。方法本组选取8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经MRI提示术区存在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其中33例确诊为放射性脑损伤(RBI组),47例经二次手术、随访确诊肿瘤复发(复发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和3D-ASL检查,比较两组病变区最大相对脑血流量(rCBF)比值,并比较不同诊断方法与确诊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两组均行3D-ASL检查后,复发组病灶实性部分最大脑血流量(rCBF)与对侧灰质、对侧白质、对侧镜像区比值较RBI组均明显升高(P<0.01)。相比常规MRI平扫+增强,常规MRI平扫+MRI增强+3D-ASL诊断RBI和术后肿瘤复发的符合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3D-ASL检查具有无需注入对比剂、无创、安全等优势,可用于鉴别和诊断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和RBI,且常规MRI联合3D-ASL检查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诊断准确性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三维动脉自标记 磁共振成像 肿瘤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晓满 王泽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6期111-113,共3页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磁共振影像技术,可通过标记内源性示踪剂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不需要造影剂,安全无害,能准确反映脑组织的灌注情况。近年来,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性痴呆、烟雾病、脑动静脉畸形、脑肿瘤...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磁共振影像技术,可通过标记内源性示踪剂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不需要造影剂,安全无害,能准确反映脑组织的灌注情况。近年来,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性痴呆、烟雾病、脑动静脉畸形、脑肿瘤等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脉 动脉自标记 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图像中部分容积效应的新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伟 陈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6-523,共8页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图像是一种新颖的无侵入式的功能性磁共振图像。这类图像可以直观测量患者大脑血流量,对揭示患者是否患有老年痴呆症及判断相应的病症程度十分有效。然而,动脉自旋标记图像本身的分辨率不高,再加上扫描过程中不可避...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图像是一种新颖的无侵入式的功能性磁共振图像。这类图像可以直观测量患者大脑血流量,对揭示患者是否患有老年痴呆症及判断相应的病症程度十分有效。然而,动脉自旋标记图像本身的分辨率不高,再加上扫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信号相叉污染和像素异质性等问题,使得部分容积效应在该类图像中普遍存在。部分容积效应会造成动脉自旋标记图像中信号还原失真,进而影响患者大脑血流量测量,对其病症判断带来不利影响。在文章中,一种基于单像素点信息的新颖算法被提出,改善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图像中的部分容积效应。大量的统计比较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解决国际上现行的改善算法中不可避免的改善结果过度模糊、丢失大脑细节信息问题,还能对准确判断患者老年痴呆病症程度能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有约束最优化 实验设计 诊断 拉格朗日乘数 线性回归 磁共振成像 最优化 信噪比 光谱分辨率 支持向量机 动脉自标记 大脑血流量 老年痴呆症 磁共振图像 部分容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延迟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的量化原理及其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罡 张健康 胥巧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3-756,共4页
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灌注成像技术,能够在无需对比剂下进行无损成像,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阐述了多延迟ASL技术的量化原理,然后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comput... 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灌注成像技术,能够在无需对比剂下进行无损成像,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阐述了多延迟ASL技术的量化原理,然后与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进行对比,分析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最后,总结了多延迟ASL技术的临床研究内容及科研前景,并探讨了其在脑血管等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指出多延迟ASL技术对于脑血管等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延迟动脉自标记技术 量化原理 脑血流量 标记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成人脑部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航 刘鹏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103,共3页
动脉自旋标记(ASL)是一种内源性对比剂成像技术,利用射频脉冲照射动脉血液中的水,使用动脉血液中的质子作为内源性扩散性对比剂。ASL可以定量脑血流量绝对值,并且可重复性高,对评价脑血管疾病、脑肿瘤有重要价值,在对癫痫、多发硬化及... 动脉自旋标记(ASL)是一种内源性对比剂成像技术,利用射频脉冲照射动脉血液中的水,使用动脉血液中的质子作为内源性扩散性对比剂。ASL可以定量脑血流量绝对值,并且可重复性高,对评价脑血管疾病、脑肿瘤有重要价值,在对癫痫、多发硬化及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标记 磁共振功能成像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顾加和 王礼同 李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9期109-111,115,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在短暂性脑缺发作(TI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9月于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TIA患者27例.于末次发作24h内行头颅CT、常规磁共振序列、DWI、MRA及3D—ASL检查,其中...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在短暂性脑缺发作(TI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9月于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TIA患者27例.于末次发作24h内行头颅CT、常规磁共振序列、DWI、MRA及3D—ASL检查,其中5例行DSC—PWI检查者。所获得的灌注伪彩图由2名观察者独自观察,手工绘制感兴趣区(ROI)及镜像区,并定量分析相对脑血流量(rCBF)。结果头颅CT皆未显示异常。定性分析显示,27例TIA患者3D—ASL出现局灶性低灌注者23例(85.19%);定量分析显示,ROIrCBF为(28.98±8.12)mL/(100g·min),镜像区rCBF为(40.58±9.15)mL/(100g·min),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90,P〈0.05)。MRA阳性为14例(51.85%),3D-ASL皆为阳性(100.00%);MRA阴性为13例,3D—ASL阳性为9例(69.23%)。DWI阳性为10例(37.04%),3D—ASL阳性为9例(90.00%);DWI阴性为17例,3D—ASL阳性为14例(82.35%)。3例患者经治疗后复查局灶性低灌注见恢复。定性分析两种灌注成像技术检查结果显示,5例(100.00%)患者对低灌注的显示一致;定量分析显示,两种灌注成像技术的ROI与镜像区之间rCBF比值ASL为(0.52±0.17),DSC为(0.56±0.19),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8,P〉0.05)。结论与传统的MRA及DWI阳性率相比,3D—ASL技术对TIA局灶性低灌注的显示更敏感,而且与DSC—PWI对低灌注的显示一致,对TIA患者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动脉自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仕兵 韩军苗 曹振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在诊断急性脑梗死(ACI),评估缺血半暗带(IP)、侧支代偿储备,预测出血转化(HT)及近期预后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全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ACI患者,均接受常规MR序列、DWI...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在诊断急性脑梗死(ACI),评估缺血半暗带(IP)、侧支代偿储备,预测出血转化(HT)及近期预后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全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ACI患者,均接受常规MR序列、DWI序列及ASL序列检查。根据发病至接受MR检测间隔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和非超早期组,比较超早期组(13例)和非超早期组(34例)ACI患者梗死核心(IC)、DWI序列上的统计梗死面积(SDWI)与脑血流量异常灌注面积(SCBF)不匹配区(MACD)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异性指数(rFA)、相对平均弥散系数(rDCavg)差异;分析31例未接受溶栓治疗患者侧支代偿情况与入院时和入院第15天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变化,检测接受溶栓治疗的16例患者溶栓治疗前和溶栓治疗后第7天IP面积变化情况;分析不同IC灌注状态HT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在IC区域,超早期组rFA、rDCavg大于非超早期组(P<0.05);在MACD区域,超早期组rCBF低于非超早期组(P<0.05),rFA高于非超早期组(P<0.05)。IC区域rFA、rDCavg,MACD区域rCBF、rFA鉴别诊断超早期AC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1、0.817、0.822、0.784。入院时,侧支代偿组与非侧支代偿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5天,侧支代偿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非侧支代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溶栓后第7天SDWI、SCBF、IP面积均缩小(P<0.05)。高灌注组HT发生率高于非高灌注组(P<0.05)。结论ASL对ACI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在预测其近期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MR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敏 王德杭 +1 位作者 洪汛宁 王建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954-959,共6页
目的:对照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DSC)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灌注特点,探讨ASL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0T MR成... 目的:对照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enhanced,DSC)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灌注特点,探讨ASL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0T MR成像系统对23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17例,低级别胶质瘤6例)术前行常规扫描外,加扫ASL及DSC灌注检查,测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maximal tumor blood flow,TBFmax)以及对侧白质、对侧灰质、对侧半球的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结果:23例脑胶质瘤患者,两种灌注方法均获得了一致的灌注结果,TBFmax/对侧白质CBF、TBFmax/对侧灰质CBF及TBFmax/对侧半球CBF的各比值在ASL和DSC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SL法中,TBFmax/对侧白质CBF、TBFmax/对侧灰质CBF及TBFmax/对侧半球CBF分别取阈值为3.06、0.46和1.31时,其敏感性分别为100%、88.2%和100%,特异性分别为83.3%、83.3%和100%。结论:ASL在评估脑胶质瘤血流灌注方面与DSC之间有相似的敏感性,具有可重复性高、完全无创性等优点,同时有助于术前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动脉自标记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 胶质瘤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