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缩感知加速的5.0T与3.0T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
1
作者 赵士海 徐峥雨 +3 位作者 郭玉博 孙淦 林路 王怡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6-711,共6页
目的 比较使用压缩感知(CS)加速技术的5.0T梯度回波序列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5.0TCS-CMRA)与3.0T使用CS的梯度回波-CMRA(3.0TCS-CMRA)的性能。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12月16日—2024年1月14日25名2... 目的 比较使用压缩感知(CS)加速技术的5.0T梯度回波序列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5.0TCS-CMRA)与3.0T使用CS的梯度回波-CMRA(3.0TCS-CMRA)的性能。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12月16日—2024年1月14日25名23~30岁健康志愿者,接受3.0TCS-CMRA和5.0TCS-CMRA检查,间隔时间在2周内,其中3.0TCS-CMRA常规应用T2准备脉冲,5.0TCS-CMRA未应用T2准备脉冲。评估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冠状动脉长度、信噪比(SNR)和冠状动脉血流与邻近心肌或软组织之间的对比噪声比(CNRmyo-blood)等。结果 在5.0TCS-CMRA上,25名受试者右冠状动脉近段SNR和CNRmyo-blood显著高于3.0TCS-CMRA(SNR:318.07±94.06比223.81±51.19,t=-5.609,P<0.001;CNRmyo-blood:212.75±91.44比149.70±59.53,Z=-3.619,P<0.001),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近段SNR和CNRmyo-blood未显著高于3.0TCS-CMRA(SNR:315.52±102.49比306.35±92.85,t=-0.627,P=0.536;289.72±88.79比272.87±84.68,t=-1.226,P=0.232;CNRmyo-blood:135.83±93.53比203.94±74.30,t=4.132,P<0.001;117.66±79.63比161.60±78.91,t=3.127,P=0.005)。5.0TCS-CMRA测得3大冠状动脉长度显著短于3.0TCS-CMRA[右冠状动脉:(126.04±31.54)mm比(137.20±29.93)mm,t=2.911,P=0.008;左前降支:(122.68±24.63)mm比(134.24±23.38)mm,Z=-3.026,P=0.002;左回旋支:(57.07±26.70)mm比(68.27±24.02)mm,t=2.552,P=0.018]。3.0TCS-CMRA与5.0TCS-CMRA所需扫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0±2.84)min比(8.30±2.32)min,Z=-0.183,P=0.855]。5.0TCS-CMRA的3大冠状动脉图像评分显著低于3.0TCS-CMRA(右冠状动脉:2.52±0.59比3.16±0.69,Z=-3.258,P=0.001;左前降支:2.72±0.74比3.24±0.66,Z=-2.540,P=0.011;左回旋支:2.44±0.71比3.00±0.87,Z=-2.462,P=0.014)。结论 在缺乏T2准备的情况下,5.0TCS-CMRA与3.0TCS-CMRA相比,在右冠状动脉近段SNR和CNRmyo-blood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提示5.0TCS-CMRA的应用潜力。未来,适用的T2准备脉冲或潜在的替代方案可能进一步提升5.0TCS-CMRA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志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技术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前 姜兴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9-553,共5页
压缩感知(CS)又称稀疏化采样,是数字信息采样和信息压缩方面的重要理论突破。CS技术基于MRI图像的稀疏特性,通过选择性采集少量关键数据并使用稀疏重建算法恢复原始信号,可以在保持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磁共振扫描速度。MR... 压缩感知(CS)又称稀疏化采样,是数字信息采样和信息压缩方面的重要理论突破。CS技术基于MRI图像的稀疏特性,通过选择性采集少量关键数据并使用稀疏重建算法恢复原始信号,可以在保持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磁共振扫描速度。MRA图像具有高度稀疏的信号特性,因此将CS技术应用于MRA,可以加快采集速度并保证图像质量,有望在MRA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CS技术在MRA中的应用,包括颅内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以及全身MRA等,阐述了CS技术在临床MRA中的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磁共振血管成像 脑血管疾病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 3D和R波校正技术的无对比剂磁共振冠脉成像:与CTA对照研究
3
作者 陈育锋 陈振涛 胡春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138,14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无对比剂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MRCA)的图像质量及形态学评价,并评估其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6例冠心病患者,于冠状... 目的探讨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无对比剂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MRCA)的图像质量及形态学评价,并评估其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6例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检查后48~72 h内行3.0 T MRCA扫描,采用R波校正技术(触发间隔±15%)及Fast 3D技术。由2名影像医师独立评估MRCA图像质量(5分法)及冠状动脉狭窄。广义估算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冠状血管8个分段图像质量。以CCTA为标准,通过Bland-Altman分析血管长度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RCA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MRCA检查成功率为89.13%(41/46),图像优良率65.85%。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及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近段图像质量优于远段(P<0.05)。较正常心率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的患者,心率≥70次/min及BMI≥25 kg/m^(2)患者的图像质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A与CCTA血管长度一致性良好(95%一致性界限为-5.94~-0.68,占比<5%),但左回旋支差异率(9.76%)较高。MRCA诊断≥50%狭窄的敏感度为81.08%,特异度95.29%,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9(95%置信区间:0.819~0.938)。结论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 MRCA在冠心病患者中展现出较高的检查成功率和良好的图像质量;形态学方面,其血管长度评估在RCA和LAD中与CCTA一致性良好。该技术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无创性冠状动脉筛查的有效工具,尤其适用于对比剂禁忌或需避免辐射暴露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Fast 3D技术 R波校正技术 图像质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红彬 郭启勇 侯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0TMR自由呼吸三维导航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对3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患者进行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完成MR检查的27例中有19例进行了行冠状动脉造影检...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0TMR自由呼吸三维导航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对3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患者进行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完成MR检查的27例中有19例进行了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初步估价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30例进行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中,27例获得了满意的检查结果(84.5%),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共发现24支冠状动脉显著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敏感性为73.91%,特异性为82.29%,准确度为77.19%,阳性预测值为70.83%,阴性预测值为87.88%。结论3.0T磁共振全心冠脉成像能够无创性地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初步评价冠状动脉主干及近、中段狭窄。冠状动脉MRA表现了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排除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流泉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96-298,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心脏疾病 技术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金航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病变 心脏解剖结构 电离辐射 冠心病患者 “金标准” 潜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ASL-fMRI评价灯盏花素对大鼠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懂晶 刘玉品 +4 位作者 陈志远 汪印强 冉鹏程 唐梅丽 易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应用3.0T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ASL-f MRI)评估灯盏花素对大鼠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灯盏花素组,对照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生理盐水7 d,灯盏花素组于注射对比... 目的:应用3.0T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ASL-f MRI)评估灯盏花素对大鼠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灯盏花素组,对照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生理盐水7 d,灯盏花素组于注射对比剂前、后连续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7 d(每天1次),并且于注射对比剂前、注射对比剂后20 min、24、48、72 h和7 d共6个时间点进行3.0T ASL-f MRI扫描,测量大鼠肾脏外髓部肾脏血流量(Renal Blood Flow,RBF)值,取大鼠肾脏病理检查,HE染色后评价外髓部肾小管损伤情况,分析和比较两组RBF值以及病理损伤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肾脏外髓部RBF值注射对比剂20 min后RBF值升高,持续至48、72 h后回落至低于注射对比剂前,直至7 d组;灯盏花素组注射对比剂20 min后RBF值持续升高至72 h、7 d后回落至近注射对比剂前水平.注射对比剂后72 h灯盏花素组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结果表明对照组注射对比剂后20 min后肾脏外髓部肾小管即出现损伤,24-48 h损伤减轻,72 h损伤又加重,但低于20 min,7 d后损伤加重,与20 min组相仿;灯盏花素组注射对比剂后20 min肾脏外髓部肾小管严重损伤,24-48 h损伤减轻,逐渐低于对照组损伤程度,72 h损伤又加重,但低于对照组,7 d后损伤减轻.注射对比剂后,除24 h组两者损伤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余时间组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3.0T ASL-f MRI技术可以评估CIAKI引起的肾血流灌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CIAKI的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成像技术 灯盏花素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ASL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林小翼 张宗利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18,共6页
四维动脉自旋标记(four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4D-ASL)无须外源性对比剂,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实现全脑灌注成像、选择性单支或整体脑血管动态成像,达到类似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效果,提供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 四维动脉自旋标记(four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 4D-ASL)无须外源性对比剂,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实现全脑灌注成像、选择性单支或整体脑血管动态成像,达到类似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效果,提供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侧支循环情况,使钆对比剂过敏、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获益,特别适用于儿童、长期随访的患者。4D-ASL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在CVD中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病变特征分析,如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和烟雾病的侧支循环的显示;动脉瘤瘤体的测量;动静脉瘘分流位置、供血动脉识别和Borden分型;动静脉畸形的特征描述及辅助治疗。4D-ASL逐步成为下一代无创血管造影检查技术,但目前4D-ASL的研究报道较少,学者缺乏对4D-ASL的认识。因此,本文概述了4D-ASL成像原理,并综述了4D-ASL在CVD中的应用价值,以展望4D-ASL的发展及研究方向,供对该技术感兴趣的学者参考及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加速4D-ASL成为CVD血管影像学检查的常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四维动脉自旋标记 四维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