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地块沁水盆地下三叠统刘家沟组古地磁倾角浅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庭红 黄宝春 +5 位作者 贾舒斐 梁雅伦 张东海 赵千 张也 闫永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1-534,共14页
对华北地块沁水盆地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红层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磁组构和古地磁学研究,并用E/I(elongation/inclination)方法对其进行磁倾角浅化的识别与校正,获得刘家沟组红层磁倾角浅化因子f=0.6。岩石磁学结果显示,刘家沟组红层... 对华北地块沁水盆地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红层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磁组构和古地磁学研究,并用E/I(elongation/inclination)方法对其进行磁倾角浅化的识别与校正,获得刘家沟组红层磁倾角浅化因子f=0.6。岩石磁学结果显示,刘家沟组红层的主要载磁矿物是赤铁矿及磁铁矿,其磁组构具有典型的静水沉积特征。经地层校正后,15个采样点特征剩磁分量的平均方向为Ds=318.8°,Is=30.9°(α95=6.9°),对应的古地磁极为49.3°N,5.5°E(A95=6.7°),磁倾角浅化校正后的古地磁极为53.5°N,18.0°E。对包括本文数据在内的高质量的华北早三叠世古地磁极数据(Q≥4)进行平均,得到校正前的古地磁极为55.3°N,357.1°E(A95=5.5°),校正后的古地磁极为60.8°N,13.4°E(A95=5.8°)。经过古地磁倾角浅化校正,华北地块早三叠世的古纬度有约10°的明显提高,指示其东部早三叠世时与华南地块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纬度差,但是该纬度差很可能并不代表华北地块东部早三叠世时与华南地块尚未对接,而是指示华南地块下三叠统灰岩同样存在显著的磁倾角浅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块 磁倾角浅化 早三叠世 刘家沟组 古地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磁各向异性方法对华北下三叠统红层磁倾角浅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薛艺 黄宝春 +2 位作者 赵千 韩露 李能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6-924,共9页
本文报道利用岩石剩磁组构对华北下三叠统红层进行磁倾角浅化效应的进一步识别与校正研究结果.首先,采用45°等温剩磁各向异性方法,即通过沿与样品原始水平面(即层面)呈45°夹角方向施加磁化场获得等温剩磁,并进行逐步热退磁,... 本文报道利用岩石剩磁组构对华北下三叠统红层进行磁倾角浅化效应的进一步识别与校正研究结果.首先,采用45°等温剩磁各向异性方法,即通过沿与样品原始水平面(即层面)呈45°夹角方向施加磁化场获得等温剩磁,并进行逐步热退磁,获得平行于层面和垂直于层面的等温剩磁分量随外加磁场和热退磁温度的变化趋势,计算获得浅化因子f=0.70.其次,应用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方法,结合峰值为100 mT的交变退磁和120℃热退磁处理,分离获得碎屑赤铁矿对剩磁各向异性的贡献;由直接测量获得的单颗粒碎屑赤铁矿的各向异性度(a=1.35),计算获得f=0.59.该结果与前人对刘家沟组红层进行E/I法磁倾角浅化校正的结果(f=0.60)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华北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红层磁倾角浅化效应显著,其浅化因子为f=0.59;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方法是红层磁倾角浅化校正的最有效方法.同时,如果有足够的独立样品数,且特征剩磁来自于单一剖面或有证据表明多条采样剖面之间未发生显著的相对运动,E/I法对红层磁倾角浅化因子的估计也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磁各向异性 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 磁倾角浅化 红层 赤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块中三叠统巴东组红层磁倾角浅化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韩露 黄宝春 +3 位作者 赵千 薛艺 李能韬 Umar Farooq Jadoon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9-480,共12页
对华南地块中三叠统巴东组红层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采用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hf-AIR)方法,识别出巴东组红层的磁倾角浅化因子f=0.63。岩石磁学研究结果显示,巴东组红层的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少量磁铁矿;磁化率和... 对华南地块中三叠统巴东组红层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采用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hf-AIR)方法,识别出巴东组红层的磁倾角浅化因子f=0.63。岩石磁学研究结果显示,巴东组红层的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少量磁铁矿;磁化率和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组构均指示其具有典型沉积组构特征,表明未遭受后期构造应力改造。高温特征剩磁分量为碎屑赤铁矿所携带,具有单一负极性,并在95%置信水平上通过褶皱检验,与前人在同一剖面不同位置获得的以正极性为主的古地磁方向一致。该特征剩磁方向在地层校正后的平均方向为Ds=222.1°,I_(s)=−27.2°(α95=8.7°),对应古地磁极为48.1°N,215.5°E(A_(95)=8.4°)。对包括本文数据在内的华南中三叠世红层高质量古地磁极数据(Q≥5)用f=0.63进行统一校正后,获得平均古地磁极为48.5°N,207.6°E(A_(95)=10.7°)。对比华北地块同样经hf-AIR方法浅化校正后的早三叠世古地磁极,两者在其东部参考点上的古纬度完全一致,验证了前人提出的华南华北中生代剪刀式旋转拼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块 巴东组红层 磁倾角浅化校正 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 古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菲律宾海GX149柱状样磁性地层学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波 李顺 +4 位作者 王艳 张江勇 李学杰 钟和贤 田成静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8期34-40,共7页
对取自西菲律宾海西部的GXl49重力活塞柱状样沉积物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粒径以假单畴(PSD)为主。天然剩磁强度分布范围为(1.07~6.51)×10^-7Am2,平均值... 对取自西菲律宾海西部的GXl49重力活塞柱状样沉积物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粒径以假单畴(PSD)为主。天然剩磁强度分布范围为(1.07~6.51)×10^-7Am2,平均值为3.33×10^-7Am2。经过0~80mT交变场退磁后,几乎所有样品均可获得稳定的特征矢量方向,且磁倾角绝大部分为正值,表明整个GX149柱状样处于布容正极性期。样品的磁倾角普遍存在浅化现象,且从顶到底,磁倾角变浅程度逐渐增强,与沉积物的压实作用有关。通过与相邻海域柱状样的对比,估算出GX149柱状样的平均沉积速率在0.79~2.42cm/ka之间,其底界年龄在256.2~781k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菲律宾海 重力活塞柱状样 磁倾角浅化 磁性地层 布容期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