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永磁直线电机的永磁体阵列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毛军红 罗俊航 +1 位作者 姜强 谢友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357,共5页
针对一种无铁心单边永磁直线电机的结构形式,推导了工作气隙磁场的二维解析解,用于电机阵列类型、永磁体厚度和永磁体占空比等结构参数的设计.解析计算表明,在该直线电机结构形式下,永磁体阵列采用常规阵列就可以得到与分段Halbach阵列... 针对一种无铁心单边永磁直线电机的结构形式,推导了工作气隙磁场的二维解析解,用于电机阵列类型、永磁体厚度和永磁体占空比等结构参数的设计.解析计算表明,在该直线电机结构形式下,永磁体阵列采用常规阵列就可以得到与分段Halbach阵列接近的磁场,使电机的加工与装配得以简化,这与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一致.该分析直线电机磁场的方法仅需修改边界条件,就可用于铁心直线电机的设计.基于文中的分析,实现了一个直线电机驱动的单自由度工作台,其行程为27 mm,移动件的质量为1.4 kg,最大加速度为11.5 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磁体阵列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体阵列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磁场与起动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安跃军 温宏亮 +1 位作者 刘国明 薛丽萍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1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了提高传统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气隙磁场的正弦程度,降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谐波影响并且使得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也能具有一定的自起动能力,提出一种分布磁体阵列调制式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铁芯表面磁极是由若干小磁块阵列构成的,阵... 为了提高传统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气隙磁场的正弦程度,降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谐波影响并且使得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也能具有一定的自起动能力,提出一种分布磁体阵列调制式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铁芯表面磁极是由若干小磁块阵列构成的,阵列中小磁块的宽度、高度及磁块之间的间隔符合一种调制关系,合理设置转子与磁极的结构和位置,使产生的气隙磁场波形更加接近正弦波.利用调制后磁体阵列间剩余的空间设置起动绕组,产生异步感应电磁转矩,使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增添自起动功能.ANSOFT仿真分析和样机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所提出的改善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气隙磁场波形正弦化的方法是可行的,证明了自起动新方法和新结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体阵列 永磁同步电动机 有限元分析 气隙磁密 谐波分析 样机实验 气隙磁场对比 自起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Inside-Out核磁共振传感器——三圆柱磁体阵列 被引量:5
3
作者 郭盼 何为 +1 位作者 Juan C.García-Naranjo Bruce J.Balcom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101,共6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inside-out核磁共振传感器。该传感器磁体结构由三个沿轴向磁化的圆柱形永磁体同轴排列而成,结构紧凑。通过调节三个磁体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磁体结构外侧建立起径向对称的均匀静态磁场或有恒定梯度的静态磁场B_0,其方向...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inside-out核磁共振传感器。该传感器磁体结构由三个沿轴向磁化的圆柱形永磁体同轴排列而成,结构紧凑。通过调节三个磁体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磁体结构外侧建立起径向对称的均匀静态磁场或有恒定梯度的静态磁场B_0,其方向平行于传感器轴向。为了满足射频磁场B_1垂直于静态磁场B_0的要求,射频线圈采用马鞍形结构。传感器直径为2.8cm,长度为6cm,重为200g。该传感器磁体结构简单,且灵敏区域相对其本身尺寸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de-out核磁共振传感器 三圆柱磁体阵列 均匀磁场 恒定梯度磁场 马鞍形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织针永磁阵列内的静磁场分布及结构刚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范良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91,共8页
针对电织针永磁阵列由于磁体间吸合力不平衡引发的结构刚度问题,重点研究了电织针永磁阵列内的静磁场分布状况,推导了每列永磁体薄片所承受的不平衡吸合力的表达式,给出了永磁体的挠曲变形。分析结果表明,永磁体占空比α主要影响到气隙... 针对电织针永磁阵列由于磁体间吸合力不平衡引发的结构刚度问题,重点研究了电织针永磁阵列内的静磁场分布状况,推导了每列永磁体薄片所承受的不平衡吸合力的表达式,给出了永磁体的挠曲变形。分析结果表明,永磁体占空比α主要影响到气隙磁场的谐波分量的多少;永磁体厚度系数β和气隙厚度系数γ主要影响气隙磁场的大小;织针片数n在大于10的情况下,对气隙磁场以及永磁体最大不平衡力没有显著性影响。为提高电织针设计中的永磁阵列结构刚度,应尽可能缩短永磁体薄片的长度,增大永磁体的厚度,永磁阵列几何参数选择α在0.6~0.9之间,β在0.07~0.1之间,γ在0.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电织针 磁体阵列 静磁场 结构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极组合型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电机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曹永娟 黄允凯 +1 位作者 金龙 胡敏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3-909,共7页
在现有Halbach阵列永磁电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磁极组合式的Halbach永磁阵列轴向磁场无铁心电机,阐述了该电机的结构与优点,分析了该电机的电磁转矩。借助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优化设计了组成转子磁极的Halbach永磁材料、软磁材料尺寸... 在现有Halbach阵列永磁电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磁极组合式的Halbach永磁阵列轴向磁场无铁心电机,阐述了该电机的结构与优点,分析了该电机的电磁转矩。借助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优化设计了组成转子磁极的Halbach永磁材料、软磁材料尺寸。在综合考虑单位体积永磁体所产生电磁转矩和气隙磁密正弦性的基础上,确定了电机转子磁极上轴向磁化、切向磁化永磁体以及软磁材料的极弧系数。与传统Halbach结构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电机相比,优化后的磁极组合型轴向磁场无铁心永磁电机,在保证气隙磁密大小一定的基础上,减少了永磁体用量,降低电机造价,从而提高了电机性价比。样机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电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场永磁电机 磁极组合型 Halbach磁体阵列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极径向组合轴向磁场永磁电机转矩品质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23
6
作者 徐磊 朱孝勇 +2 位作者 张超 范文杰 肖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71-1982,共12页
为了实现轴向磁场永磁(axial field permanent magnet,AFPM)电机大转矩惯量比、低转矩脉动等高品质转矩输出,提出磁极径向组合式的AFPM电机,采用传统表贴永磁与Halbach永磁阵列沿径向排列的转子结构。分析电机运行原理,推导电机功率尺... 为了实现轴向磁场永磁(axial field permanent magnet,AFPM)电机大转矩惯量比、低转矩脉动等高品质转矩输出,提出磁极径向组合式的AFPM电机,采用传统表贴永磁与Halbach永磁阵列沿径向排列的转子结构。分析电机运行原理,推导电机功率尺寸方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该结构与传统表贴式结构的磁场分布、转矩、转矩脉动、反电动势及电感等电磁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响应面分析,构建多目标遗传优化设计方法,对电机转矩、齿槽转矩、反电动势和转矩脉动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基于优选参数加工制造样机,并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该电机结构的有效性和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场永磁电机 Halbach永磁体阵列 磁极径向组合 转矩品质 多目标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标磁尺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俊杰 林游 曹大平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2期165-168,共4页
位置测量在现代传感与控制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采用永磁体阵列和开关型霍尔元件定位位置信息,创新性地提出位置匹配算法思想,利用该思想并借助于PIC单片机,将其位置信息处理为实际测量位置值,并送PC机上显示。测试结果表明,... 位置测量在现代传感与控制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采用永磁体阵列和开关型霍尔元件定位位置信息,创新性地提出位置匹配算法思想,利用该思想并借助于PIC单片机,将其位置信息处理为实际测量位置值,并送PC机上显示。测试结果表明,磁尺读数与参考直尺测量值误差小。游标磁尺采用非接触测量,运用位置匹配序列得到测量结果,因此它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抗恶劣环境等优点,这对在现代传感与控制领域的位置测量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体阵列 霍尔元件 PIC单片机 VISUAL Basic MSCOMM控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带式输送机自检托辊的能量收集器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亮 周公博 +2 位作者 王惟 何贞志 李婷婷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0-56,共7页
带式输送机自检托辊将无线传感器节点安装在托辊内部,用于采集并无线传输温度与振动信号,为煤矿带式输送机托辊健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针对密闭托辊内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供给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Halbach永磁体阵列的能量收集器... 带式输送机自检托辊将无线传感器节点安装在托辊内部,用于采集并无线传输温度与振动信号,为煤矿带式输送机托辊健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针对密闭托辊内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供给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Halbach永磁体阵列的能量收集器。介绍了能量收集器的结构设计,根据无线传感器节点实际能耗及能量管理电路效率分析了供能需求;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5.5对能量收集器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Halbach永磁体阵列用于小型旋转体能量收集器时较常规永磁体阵列具有明显优势,并分析了气隙厚度、永磁体厚度、转子速度对能量收集器发电性能的影响,得出通过减小气隙厚度、增大永磁体厚度、提高转子速度等方式可有效提高能量收集器感应电压的结论;基于能量收集器供能需求分析、安装空间要求及有限元分析结果,优化了能量收集器参数,并制作了样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5 r/s托辊转速下,能量收集器感应电压有效值为4.77 V,最大功率为171.33 mW,功率密度为6.78 mW/cm 3,满足无线传感器节点能耗需求(165.722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托辊健康检测 自检托辊 能量收集器 无线传感器节点 Halbach永磁体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的磁栅传感器磁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赛 郭彦青 +1 位作者 段志强 高宏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4期8-11,14,共5页
针对磁栅传感器磁性标尺定量分析困难的现状,简化磁性标尺为矩形永磁体阵列,采用分子电流假说,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建立了矩形永磁体数学模型,分析得出永磁体尺寸和气隙是影响采集到的磁感应强度波形数据的重要因素。利用Ansoft Maxwel... 针对磁栅传感器磁性标尺定量分析困难的现状,简化磁性标尺为矩形永磁体阵列,采用分子电流假说,根据毕奥—萨伐尔定律建立了矩形永磁体数学模型,分析得出永磁体尺寸和气隙是影响采集到的磁感应强度波形数据的重要因素。利用Ansoft Maxwell平台进行仿真,在固定1 mm永磁体厚度的情况下,得到以1~10 mm不同节距和0~5 mm气隙厚度区域内y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变化曲线。并建立基于傅里叶变换,以响应信号失真度作为评判标准的评价函数。着重分析了霍尔元件距永磁体距离和永磁体节距对响应信号的影响。依托质量评价函数,得出永磁体不同节距尺寸的最佳气隙范围,为磁栅传感器的优化和高性能使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栅传感器 磁体阵列 磁感应强度 质量评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微机器人在离体生物环境下的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炜 黄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8,22,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旋转磁场驱动胶囊微机器人运动的方法。旋转磁场由阵列永磁体自转产生,胶囊微机器人具有螺旋表面并内嵌条形永磁体。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在由二甲基硅油配置的特定粘度的模拟生物体液和离体猪小肠内进行了实验。实验结... 介绍了一种新的旋转磁场驱动胶囊微机器人运动的方法。旋转磁场由阵列永磁体自转产生,胶囊微机器人具有螺旋表面并内嵌条形永磁体。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在由二甲基硅油配置的特定粘度的模拟生物体液和离体猪小肠内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阵列中心区域能够得到大小连续的、转动速度可调的旋转磁场,其转动方向与永磁体转动方向相反。在阵列直径确定后,磁场强度几乎与阵列磁体数成正比。在粘液中,胶囊机器人直径、运动速度以及粘液粘度共同决定需要的外部磁场强度以及胶囊机器人运动时受到的阻力矩。对于能在离体猪小肠中自由旋进的螺旋胶囊微机器人,其受到的阻力小于0.2N,阻力矩小于2.6mN·m。旋转磁场对于样品产生的驱动力矩因样品不同最高可达到3.2-4.5mN·m,能够驱动直径合适的螺旋表面胶囊微机器人可靠地实现前后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磁体 旋转磁场 胶囊微机器人 离体力学实验 自主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特性的海上目标磁场模拟数学模型
11
作者 郭晨光 陈浩 程时锃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0,共6页
为了提高模拟海上目标磁场的效果,从常规磁场反演的方法出发,进一步考虑了目标运动状态下磁场的梯度特性,提出了基于运动特性的海上目标磁场模拟的数学模型。该方法在常规方法只考虑磁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增加了目标磁场在前进方向下的... 为了提高模拟海上目标磁场的效果,从常规磁场反演的方法出发,进一步考虑了目标运动状态下磁场的梯度特性,提出了基于运动特性的海上目标磁场模拟的数学模型。该方法在常规方法只考虑磁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增加了目标磁场在前进方向下的磁场梯度因素,使模拟的方式有了改进,计算速度较快,能够较好反映目标空间磁场的分布,同时更好地拟合目标磁场梯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单轴可变磁矩磁体阵列能够对目标磁场进行有效拟合,且易于在实际工程中实现。该方法精度高、误差小,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满足舰船磁场模拟的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体阵列 运动特性 磁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