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氢键吡啶合钴(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交换作用
1
作者 王谷丰 季峰 +2 位作者 朱小蕾 王国雄 郁开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5-440,共6页
合成了含水配合物[Co(py)4Cl2]·H2O。分析了其单晶结构并与已知的无水配合物Co(py)4Cl2作了比较。发现结晶水的存在使含水配合物晶胞及分子对称性下降,由4方晶系I41/acd空间群变为单斜晶系P2... 合成了含水配合物[Co(py)4Cl2]·H2O。分析了其单晶结构并与已知的无水配合物Co(py)4Cl2作了比较。发现结晶水的存在使含水配合物晶胞及分子对称性下降,由4方晶系I41/acd空间群变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并且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把[Co(py)4Cl2]联接成一维长链。用Curie-Weiss定律,零场分裂磁化率公式加分子场校正磁化率公式拟合变温磁化率数据,发现分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交换作用。用Fisher一维线性链模型磁化率公式拟合,得出其氢键链内交换常数约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交换作用 反铁 吡啶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交换作用对铁磁/d_(x^2-y^2)+id_(xy)混合波超导结隧道谱的影响
2
作者 吉跃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3-47,共5页
考虑到铁磁层中的磁交换作用和界面势垒的散射效应,利用推广的Blonder-Tinkham-Klapwijk散射理论,计算了铁磁/dx2-y2+idxy混合波超导结中的准粒子输运系数和自旋极化的隧道谱.研究表明:(1)铁磁/dx2-y2+idxy混合波超导结中自旋极化的隧... 考虑到铁磁层中的磁交换作用和界面势垒的散射效应,利用推广的Blonder-Tinkham-Klapwijk散射理论,计算了铁磁/dx2-y2+idxy混合波超导结中的准粒子输运系数和自旋极化的隧道谱.研究表明:(1)铁磁/dx2-y2+idxy混合波超导结中自旋极化的隧道谱能较好地解释La2/3Ba1/3MnO3/DyBa2Cu3O7隧道结中观察到的零偏压电导凹陷的实验结果;(2)在Δ2/Δ1=1的情况下,磁交换作用和界面势垒散射可压低峰值,且导致隧道谱逐渐演化出四个电导峰;(3)虚的Andreev反射过程对铁磁/dx2-y2+idxy混合波超导结的隧道谱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交换作用 dx^2-y^2+idxy如混合波超导体 隧道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Fe-Mn粉末混合物的机械合金化及其磁交换作用
3
作者 沈刚 林璠 +2 位作者 马学鸣 石旺舟 欧阳鸿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4-368,共5页
对主要成分为Cr72Fe18Mn10的粉末混合物进行机械球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Mssbauer谱仪对球磨不同时间的样品的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存在铁磁性的αFe及Fe基的超精细场分布组元和顺磁性的Cr基固溶体... 对主要成分为Cr72Fe18Mn10的粉末混合物进行机械球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Mssbauer谱仪对球磨不同时间的样品的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存在铁磁性的αFe及Fe基的超精细场分布组元和顺磁性的Cr基固溶体,球磨30h能形成顺磁性的纳米晶CrFeMn合金;样品的矫顽力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球磨12h时样品的矫顽力最大,为17.313kA/m;球磨样品在高于Cr的奈尔温度退火后场冷却时的矫顽力大于相应的零场冷却时的矫顽力,主要由体系中的铁磁-反铁磁交换作用所引起,其强弱随球磨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72Fe18Mn10粉末 机械舍金化 矫顽力 磁交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双核X-M之间的磁耦合交换作用:Keggin型杂多酸衍生物[M(H_2O)XW_(11)O_(39)]^(7-)(X=Fe~Ⅲ,Co~Ⅲ;M=Co~Ⅱ)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方亮 关威 +1 位作者 颜力楷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05-1610,共6页
采用DFT-BS方法研究异双核的Keggin型杂多酸衍生物[M(H2O)XW11O39]7-(Ⅰ:X=FeⅢ,M=CoⅡ;Ⅱ:X=CoⅢ,M=CoⅡ)的磁耦合作用,计算得到耦合常数(J)为负值,表明所研究体系具有反铁磁性;J值大小顺序为|J(Ⅰ)|<|J(Ⅱ)|,说明磁耦合作用增强;... 采用DFT-BS方法研究异双核的Keggin型杂多酸衍生物[M(H2O)XW11O39]7-(Ⅰ:X=FeⅢ,M=CoⅡ;Ⅱ:X=CoⅢ,M=CoⅡ)的磁耦合作用,计算得到耦合常数(J)为负值,表明所研究体系具有反铁磁性;J值大小顺序为|J(Ⅰ)|<|J(Ⅱ)|,说明磁耦合作用增强;体系Ⅰ与Ⅱ相比,X由FeⅢ变成CoⅢ,M不变,桥氧原子Ob和Ob2(Ob′2)上的自旋密度增大,进一步从相关BS态的磁轨道比较得出,体系Ⅱ中轨道重叠程度大于体系Ⅰ,结果使X-M之间的反铁磁耦合作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gin型杂多酸衍生物 磁交换作用 耦合交换常数 破损态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双核配合物的磁性及模拟甲烷单加氧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新斌 廖代正 +3 位作者 孙咏芬 胡新娟 杨艳 朱申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0,共3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biomimetic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ew Schiff base mononuclear complexes MH 2L{M = Mn(Ⅱ), Fe(Ⅲ)Cl, Cr(Ⅲ)Cl, Cu(Ⅱ), Co(Ⅱ), Ni(Ⅱ), Zn(Ⅱ); L=bis[ N,N′-ethylene-2,2′-(phenylmethylene)bis(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biomimetic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ew Schiff base mononuclear complexes MH 2L{M = Mn(Ⅱ), Fe(Ⅲ)Cl, Cr(Ⅲ)Cl, Cu(Ⅱ), Co(Ⅱ), Ni(Ⅱ), Zn(Ⅱ); L=bis[ N,N′-ethylene-2,2′-(phenylmethylene)bis(3,4-dimethylpyrrole-5-aldimino)]}and dinuclear complexes MnML[M=Mn(Ⅱ), Fe(Ⅲ)Cl, Cr(Ⅲ)Cl, Cu(Ⅱ), Co(Ⅱ), Ni(Ⅱ), Zn(Ⅱ)] for studying the monooxygenation of cyclohexane with PhIO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dinuclear complexe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agnetic properties(4—300 K) of the dinuclear complexes revealed that their antiferromagnetic spin exchange with J varied from -10.49 to -0.482 cm -1 except MnZnL, and antiferromagnetic spin exchange decreased in the order: Mn(Ⅱ)-Cu(Ⅱ)>Mn(Ⅱ)-Ni(Ⅱ)>Mn(Ⅱ)-Mn(Ⅱ)>Mn(Ⅱ)- Fe(Ⅲ)>Mn(Ⅱ)-Co(Ⅱ)>Mn(Ⅱ)-Cr(Ⅲ). The yield determination of monooxygenation of cyclohexane indicated that the catalytic reactivity of the dinuclear complex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mononuclear complex, so we supposed that there was some cooperative action between the two metals in these dinuclear complex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operation lay in the decreasing order: Mn-{Fe>}Mn-Cr>Mn-Cu>Mn-Mn>Mn-Co>Mn-Ni>Mn-Zn. It seems that this cooper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unpaired d electrons and the magnetic exchange between the two metals in these dinuclear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双核配合物 磁交换作用 拟酶催化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双核配合物的磁性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新斌 胡新娟 +5 位作者 孙咏芬 陈俊琛 朱瑞荣 桑言奎 廖代正 朱申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08-1212,共5页
近20多年来,用金属卟啉及Schiff碱配合物模拟细胞色素P-450单金属单加氧酶的研究工作有许多报道[1].存在于生命体中的甲烷单加氧酶是一种双金属单加氧酶.它既能催化分子氧氧化甲烷为甲醇,又能催化分子氧氧化其他一些烷烃为伯醇、仲醇及... 近20多年来,用金属卟啉及Schiff碱配合物模拟细胞色素P-450单金属单加氧酶的研究工作有许多报道[1].存在于生命体中的甲烷单加氧酶是一种双金属单加氧酶.它既能催化分子氧氧化甲烷为甲醇,又能催化分子氧氧化其他一些烷烃为伯醇、仲醇及环氧化烯烃等[2].而它的结构及催化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为了模拟甲烷单加氧酶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双核配合物 磁交换作用 催化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单甲酯双核铜配合物的强反铁磁性和磁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贾丽慧 刘安昌 +1 位作者 牟宗娥 陈云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95-1599,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单甲酯(mMP)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铜配位化合物[Cu_2(mMP)_2(H_2O)_2]_2·2H_2O(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化合物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通过四羧酸桥联的方式形成了桨轮状双金属笼... 以邻苯二甲酸单甲酯(mMP)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铜配位化合物[Cu_2(mMP)_2(H_2O)_2]_2·2H_2O(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化合物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通过四羧酸桥联的方式形成了桨轮状双金属笼结构.每个Cu(Ⅱ)离子采用四方单锥的五配位构型,其中四个氧原子来自于四个不同的邻苯二甲酸单甲酯配体,轴向位置上的氧原子则来自于水分子.配化水分子和溶剂水分子与配体中未配位的氧原子形成了分子间氢键,并进一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磁性数据显求双核铜内为强的反铁磁交换作用,磁耦合作用常数2J=-324 cm^(-1).通过与相关双核铜化合物的对比,详细分析了化合物的磁构关联并讨论了羧酸类双核铜中强反铁磁性作用的结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羧酸类双核铜强反铁磁性作用的主要结构因素是配体中桥联双核铜的O-C-O部分的电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关联:强反铁磁交换作用 四羧酸桥联双核铜 邻苯二甲酸单甲酯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_(2)NiSn掺杂Ni、Co体系的结构与磁性研究
8
作者 李歌天 张强强 柳祝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9-156,共8页
本文通过在Heusler合金Mn_(2)NiSn中掺杂Ni、Co元素对其结构与磁性交换作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n_(2-x)Ni_(1+x)Sn体系中,随着Ni逐渐替代Mn,合金结构会由立方XA逐渐向L21结构转变.由于Ni原子相对于Mn原子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Ni2... 本文通过在Heusler合金Mn_(2)NiSn中掺杂Ni、Co元素对其结构与磁性交换作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n_(2-x)Ni_(1+x)Sn体系中,随着Ni逐渐替代Mn,合金结构会由立方XA逐渐向L21结构转变.由于Ni原子相对于Mn原子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Ni2MnSn相对于Mn_(2)NiSn体积大概收缩1.2%.Mn含量的减少使得最近邻的Mn(A)-Mn(B)间反铁磁交换作用减弱,导致居里温度由x=0时的519 K接近线性的降低到x=1时的340 K.当用Co元素替换部分Mn元素时,即Mn_(2-y)Co_(y)NiSn中,复杂的原子占位使得Mn(A)-Mn(B)交换作用降低的同时伴随着Co-Mn之间铁磁交换作用的增强,两者交换作用的竞争导致居里温度先降低后升高,临界点出现在y=0.3处.在Mn_(2)Ni_(1-z)Co_(z)Sn体系中,当Co替代部分Ni时,由于Ni-Mn之间的交换作用小于Co-Mn之间的交换作用,交换作用的增强导致居里温度随着Co含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室温下的饱和磁化强度也随着掺杂量的增大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USLER合金 原子占位 磁交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键双螺旋双核化合物的介电和磁耦合性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晶 杨莉 +5 位作者 尹磊 蒋尚达 欧阳钟文 张义权 王振兴 宋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3-1130,共8页
制备了一个氢键桥联的双核Co(Ⅱ)双螺旋化合物[(L)Co Cl]2·2H2O(L=6-甲基吡啶-2-甲醇),并研究了它的介电和磁性质。磁性测试、HF-EPR谱分析和介电性质均表明,该分子内氢键在磁交换相互作用和介电性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头计算对这... 制备了一个氢键桥联的双核Co(Ⅱ)双螺旋化合物[(L)Co Cl]2·2H2O(L=6-甲基吡啶-2-甲醇),并研究了它的介电和磁性质。磁性测试、HF-EPR谱分析和介电性质均表明,该分子内氢键在磁交换相互作用和介电性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头计算对这一结论给予进一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状双核Co配合物 氢桥键 介电 磁交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联苯二甲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和磁性
10
作者 高建 马书林 +1 位作者 金承镛 廖代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43-446,共4页
新型联苯二甲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和磁性高建马书林金承镛(天津商学院数理系,天津300400)廖代正(南开大学化学系)关键词双铜(Ⅱ)配合物磁交换作用具有扩展桥联结构的双核金属配合物是目前配位化学领域... 新型联苯二甲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和磁性高建马书林金承镛(天津商学院数理系,天津300400)廖代正(南开大学化学系)关键词双铜(Ⅱ)配合物磁交换作用具有扩展桥联结构的双核金属配合物是目前配位化学领域较为活跃的课题之一,特别是在金属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交换作用 铜配合物 苯二甲酸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条件对FePt-AlN纳米薄膜磁性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张恩 冯春 +4 位作者 李宁 王海成 滕蛟 王立锦 于广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49-1451,1454,共4页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加热的单晶MgO(100)基片上制备了以AlN为母体的FePt薄膜,再经过真空热处理后,得到了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且无磁交换耦合作用的FePt薄膜;同时,研究了掺杂AlN含量、薄膜的厚度及退火温度对薄膜的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加热的单晶MgO(100)基片上制备了以AlN为母体的FePt薄膜,再经过真空热处理后,得到了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且无磁交换耦合作用的FePt薄膜;同时,研究了掺杂AlN含量、薄膜的厚度及退火温度对薄膜的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磁性相AlN的添加能够降低磁交换耦合作用,但同时也会破坏薄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降低薄膜厚度,有利于改善薄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FePt-AlN薄膜的厚度为6nm且掺杂AlN含量达到40%时,经650℃热处理1h后薄膜具有良好垂直磁各向异性、适中矫顽力且无磁交换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介质 垂直各向异性 交换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