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剥裂球形坚果的碾磨盘间距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奎孚 王风竹 张平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3,共3页
将坚果与碾盘的相互作用简化为带有固定端约束的圆环(半径为R),采用力法建立了可能危险截面上的弯矩与磨盘间距的关系.数值计算表明优化磨盘间距为3.317R.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弯矩 力法 间距 优化 剥裂 球形坚果 碾磨盘 固定端约束 圆环 破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盘碾磨制备PA6/PP/SBS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敖宁建 王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425-1428,共4页
采用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 ,在室温下制备了 PA6/ PP超细混合粉体 ,与 SBS共混制得 PA6/ PP/ SBS共混物 ,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用 TEM研究了材料在不同加工温度下相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 ,通过固相力化学粉碎制备的 PA6/ PP混合微粉 ,... 采用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 ,在室温下制备了 PA6/ PP超细混合粉体 ,与 SBS共混制得 PA6/ PP/ SBS共混物 ,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并用 TEM研究了材料在不同加工温度下相结构的变化 .结果表明 ,通过固相力化学粉碎制备的 PA6/ PP混合微粉 ,改善了 PA6与 PP和 SBS的相容性 ,促进了 PA6及 PP的分散和与 SBS的相界面结合 .在微粉填充量为 4%~ 8% (质量分数 )时 ,材料的拉伸强度大幅度提高 ,扯断伸长率保持不变 .加工温度变化引起材料相结构的变化对材料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在 PP熔融温度下加工 ,PP粒子产生粘连形成链状结构 ,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PP/SBS 共混物 结构 性能 磨盘 超细粉体 尼龙6 聚丙烯 热塑性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剪切磨盘碾磨法制备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青福 刘新刚 +1 位作者 康文彬 张楚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689-3696,共8页
固相剪切磨盘碾磨法是一种基于全固相反应、不同于传统球磨方法制备微纳米基功能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本文以石墨和纳米四氧化三铁为原料,三聚氰胺为氮掺杂剂,采用固相剪切磨盘碾磨法,成功制备了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Fe_3O_4/... 固相剪切磨盘碾磨法是一种基于全固相反应、不同于传统球磨方法制备微纳米基功能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本文以石墨和纳米四氧化三铁为原料,三聚氰胺为氮掺杂剂,采用固相剪切磨盘碾磨法,成功制备了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Fe_3O_4/N-G)。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积(BET)测试和电化学测试对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在将石墨剥离成少数层石墨烯的同时,实现石墨烯的氮掺杂以及与Fe_3O_4的均匀复合,最终制得Fe_3O_4/N-G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Fe_3O_4/N-G可逆比容量保持在869 mAh·g-1,远高于纯Fe_3O_4的78mAh·g-1。该方法为制备石墨烯基复合电极材料提供了绿色环保、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 固相剪切磨盘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磨力场作用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黏度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林 李侃社 +2 位作者 吴一惠 冯仁东 刘玉才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58-60,共3页
将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应用于部分水解聚丙酰胺 ( HPAM)的改性 ,通过碾磨次数的变化得到了不同碾磨次数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样品 ;实验研究了碾磨过程中 HPAM特性黏数及表观黏度的变化 ;考查了剪切速率及老化时间对碾磨后 HPAM溶液黏度... 将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应用于部分水解聚丙酰胺 ( HPAM)的改性 ,通过碾磨次数的变化得到了不同碾磨次数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样品 ;实验研究了碾磨过程中 HPAM特性黏数及表观黏度的变化 ;考查了剪切速率及老化时间对碾磨后 HPAM溶液黏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碾磨使HPAM特性黏数及表观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 力化学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高岭土的固相剪切碾磨制备及对PVC的增强增韧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建军 李侃社 +2 位作者 陈英红 牛红梅 闫兰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采用固相剪切碾磨方法成功制备了聚氯乙烯(PVC)-高岭土复合粉体,实现了高岭土的片层剥离和在PVC基体中的纳米分散及对PVC的同步增强增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PVC-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了... 采用固相剪切碾磨方法成功制备了聚氯乙烯(PVC)-高岭土复合粉体,实现了高岭土的片层剥离和在PVC基体中的纳米分散及对PVC的同步增强增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PVC-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30次碾磨,高岭土的特征衍射峰几乎消失,高岭土以约30 nm片层厚度均匀分散于PVC基体,径厚比超过10。与简单填充复合方法相比,固相剪切碾磨技术制备的PVC/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在高岭土质量分数为4%时,断裂伸长率由87.3%提高到274.6%,提高了214.7%;拉伸强度由47.7 MPa提高到5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高岭土 固相剪切纳米复合技术 磨盘 纳米复合材料 增强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