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硅对碳黑/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渗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红丽 张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
通过溶剂化过程制备碳黑-二氧化硅-环氧树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的导电渗透特性。当碳黑的体积分数低于15.5%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可以用经典的渗透理论来描述,并发现渗透阈值约为14.7%,这与理论预测值相接近。当碳黑的体积... 通过溶剂化过程制备碳黑-二氧化硅-环氧树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的导电渗透特性。当碳黑的体积分数低于15.5%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可以用经典的渗透理论来描述,并发现渗透阈值约为14.7%,这与理论预测值相接近。当碳黑的体积分数高于15.5%时,材料的电导率与理论预测值偏离较大。这可能是因为:此时材料中的二氧化硅的用量较少,其对碳黑颗粒的空间体积排除效应较差;由于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纳米级的碳黑颗粒容易形成聚集态,这与渗透理论中导电颗粒必须是单个分布的这一前提假设相违背。扫描电镜分析及模拟计算结果支持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碳黑/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导电性 渗透特性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学清 刘继延 +2 位作者 朱虎义 甘艳梅 谢大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0,27,共4页
将稻壳用10%的盐酸处理后在600℃焚烧得到纯度为99.3%的SiO2,将SiO2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与环氧树脂(EP)复合,探讨了SiO2质量分数在0~5%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经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后稻壳SiO... 将稻壳用10%的盐酸处理后在600℃焚烧得到纯度为99.3%的SiO2,将SiO2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与环氧树脂(EP)复合,探讨了SiO2质量分数在0~5%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经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后稻壳SiO2粒子为无定形态,尺寸在30~50 nm且能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当稻壳SiO2质量分数为3%时,材料的拉伸性能以及弯曲性能的提高率最大,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的提高率分别为27.25%、6.54%、61.7%和24.56%。SEM研究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中SiO2与基体树脂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制备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
3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28,共1页
由长江科学院发明的“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技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该发明为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研究内容,专利的获得为研究成果进一步推... 由长江科学院发明的“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技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该发明为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研究内容,专利的获得为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明专利 纳米二氧化硅 长江科学院 制备工艺 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中华人民共和国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对EP/CB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婷 季铁正 +1 位作者 杜彦 郑星卓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86,共3页
以二氧化硅(SiO2)为添加剂,低结构炭黑(CB)为导电填料,环氧树脂(EP)为基体树脂,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为固化剂,采用超声分散溶液混合法制备EP/CB/SiO2复合材料。通过电阻–温度特性测试和扫描电镜等分别对其电性能和微观形貌进... 以二氧化硅(SiO2)为添加剂,低结构炭黑(CB)为导电填料,环氧树脂(EP)为基体树脂,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为固化剂,采用超声分散溶液混合法制备EP/CB/SiO2复合材料。通过电阻–温度特性测试和扫描电镜等分别对其电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随SiO2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室温体积电阻率先下降后上升,当SiO2质量分数为0.5%时,电阻率达到最小值;含SiO2的EP/CB/SiO2导电复合材料仍具有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效应,但其PTC强度小于EP/CB复合材料,NTC效应也弱于EP/CB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炭黑 二氧化硅 导电复合材料 阻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在环氧树脂/纳米SiO_2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5
作者 刘竞超 李小兵 +2 位作者 杨亚辉 傅万里 张华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5-48,共4页
采用偶联剂、通过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得了环氧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nano SiO2 )复合材料。探讨了偶联剂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利用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加与不加偶联剂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采用偶联剂、通过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得了环氧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nano SiO2 )复合材料。探讨了偶联剂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利用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加与不加偶联剂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 :在偶联剂的作用下 ,nano SiO2 较均匀地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 ,有效地增加了环氧树脂的强度及韧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二氧化硅 偶联剂 复合材料 纳米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SiO_2,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惠雪梅 张炜 王晓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
采用直接共混法制备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纳米Si0_2的用量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以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用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中冲击强度为37.9 kJ/m^2,弯曲强度为192.8 MPa,弯曲弹性模量... 采用直接共混法制备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纳米Si0_2的用量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以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用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中冲击强度为37.9 kJ/m^2,弯曲强度为192.8 MPa,弯曲弹性模量为4.5 GPa,马丁耐热温度为 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热性能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处理方式对SiO_2/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禾 王闯 +3 位作者 李磊 郭子豪 彭宗仁 刘军宇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在甲苯溶剂中通过预先接枝在SiO_2粒子上的硅烷偶联剂二次接枝环氧链段的方法,制备了接枝环氧链段的SiO_2粒子。采用不同偶联剂处理方式制备了3种SiO_2添加量为1份的SiO_2/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对纳米粒子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热重... 在甲苯溶剂中通过预先接枝在SiO_2粒子上的硅烷偶联剂二次接枝环氧链段的方法,制备了接枝环氧链段的SiO_2粒子。采用不同偶联剂处理方式制备了3种SiO_2添加量为1份的SiO_2/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对纳米粒子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表征,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偶联剂可起到桥接作用,将环氧链段接枝到SiO_2粒子上,改善了纳米粒子的团聚现象。接枝后的SiO_2粒子表面与树脂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接枝改性后的SiO_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大幅提高,冲击强度提高了11.9%,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SiO_2对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不使用偶联剂或直接在复合体系中添加偶联剂的方法,通过偶联剂在SiO_2粒子表面接枝环氧树脂能有效降低复合材料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接枝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形态和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彦方 杜中杰 +1 位作者 张晨 励杭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48,共5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将纳米SiO2粒子分散到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bis-ANER)与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 (VCD)的混合物中,再与固化剂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HHPA)混合,制备了不同SiO2含量的bis-ANER/VCD/ MHHPA/SiO2纳米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 采用溶液共混法将纳米SiO2粒子分散到双酚A甲醛酚醛环氧树脂(bis-ANER)与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 (VCD)的混合物中,再与固化剂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HHPA)混合,制备了不同SiO2含量的bis-ANER/VCD/ MHHPA/SiO2纳米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热分析法对其固化产物的断面形态、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是均匀的,粒径在30-50 nm 左右。1.5%(质量分数,下同)的SiO2粒子分散到bis-ANER/VCD/MHHPA中使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12%、66%和118%,断裂伸长率由1.85%提高到3.37%,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了5.4℃,热降解温度略有提高,降解起始阶段反应机理与未加SiO2粒子的材料一样,符合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郑亚萍 宁荣昌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4-36,共3页
以纳米SiO2 作为增强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表面处理及不同的纳米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SiO2 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SiO2 处理与否 ,纳米SiO2 均可以在环氧树脂中分散 ,SiO2 表面处理... 以纳米SiO2 作为增强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表面处理及不同的纳米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SiO2 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SiO2 处理与否 ,纳米SiO2 均可以在环氧树脂中分散 ,SiO2 表面处理后 ,纳米SiO2 复合材料性能得到提高。纳米SiO2 可以使环氧树脂增刚、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性能 二氧化硅 增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惠雪梅 张炜 王晓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6期62-65,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制备纳米SiO2/环氧树脂、纳米TiO2╱环氧树脂以及纳米Al2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纳米粒子粒径小,表面能大,容易发生团聚,成为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几何形状等形态参数和添加量对...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制备纳米SiO2/环氧树脂、纳米TiO2╱环氧树脂以及纳米Al2O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纳米粒子粒径小,表面能大,容易发生团聚,成为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几何形状等形态参数和添加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无机纳米粒子 表面改性 二氧化硅 二氧化 氧化二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稻壳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继延 刘学清 +1 位作者 张远方 甘燕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2,共5页
将稻壳用酸处理后在600℃焚烧得到纯度为99.3%、比表面积为212 m2/g的Si O2。经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的Si O2为无定形态,尺寸在30~50 nm之间。将改性后的稻壳Si O2与环氧树脂复合,利用热分析方法考察了纳米复... 将稻壳用酸处理后在600℃焚烧得到纯度为99.3%、比表面积为212 m2/g的Si O2。经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的Si O2为无定形态,尺寸在30~50 nm之间。将改性后的稻壳Si O2与环氧树脂复合,利用热分析方法考察了纳米复合材料在N2气氛中的热性能,并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稻壳Si O2的加入能有效增加环氧树脂/稻壳Si O2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Ti)、分解速率最大时的温度(Tmax)以及失重50%的分解温度(T50%)均高于纯环氧树脂,并随稻壳Si O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环氧树脂/稻壳Si O2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相同时,KH550改性的复合材料的Ti、Tmax和T50%均比未经过KH550改性的高。随着KH550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T50%向高温方向移动。此外,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模量也高于纯环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SiO_2/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及弯曲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继延 刘学清 +1 位作者 张远方 甘艳梅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3,36,共4页
将稻壳用酸处理后在600℃焚烧得到纯度为99.3%,比表面积为212 m2/g的SiO2,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SiO2的平均粒径为60 nm。将改性后的稻壳SiO2与环氧树脂(EP)复合,考察稻壳SiO2含量为1%、3%、5%、10%时复合材料在... 将稻壳用酸处理后在600℃焚烧得到纯度为99.3%,比表面积为212 m2/g的SiO2,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SiO2的平均粒径为60 nm。将改性后的稻壳SiO2与环氧树脂(EP)复合,考察稻壳SiO2含量为1%、3%、5%、10%时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水率和弯曲性能,并探讨偶联剂KH550的用量、材料的孔隙率对吸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SiO2/EP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先随SiO2含量增加而增加,当SiO2质量含量为10%时开始下降。温度和材料中孔隙含量增加使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增加,而KH550用量增加能降低吸水率。此外不同组成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优于纯EP树脂,相同SiO含量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提高幅度依赖于偶联剂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吸水性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介孔SiO_2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焦剑 张佳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7-62,共6页
分别采用水玻璃(SS)和正硅酸乙酯(TEOS)自组装制备了两种大孔径的虫状介孔二氧化硅(SiO_2)MSU-J-SS以及 MSU-J-TEOS;分别制备了介孔 SiO_2含量为2%~10%的橡胶态及玻璃态的环氧树脂介孔复合材料;对介孔SiO_2的物理结构及环氧树脂介孔复... 分别采用水玻璃(SS)和正硅酸乙酯(TEOS)自组装制备了两种大孔径的虫状介孔二氧化硅(SiO_2)MSU-J-SS以及 MSU-J-TEOS;分别制备了介孔 SiO_2含量为2%~10%的橡胶态及玻璃态的环氧树脂介孔复合材料;对介孔SiO_2的物理结构及环氧树脂介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源及合成条件将影响介孔 SiO_2的物理结构,相对于 MSU-J-TEOS,MSU-J-SS 表现出更好的结构规整性,具有较大的平均孔径,较小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壁厚;相对于纯环氧树脂,橡胶态和玻璃态环氧树脂介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均提高,并且由平均孔径较大的 MSU-J-SS 制备的介孔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没有降低,体现出增韧的效果;相对于 MSU-J-TEOS,MSU-J-SS 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更为均匀,其拉伸试样表现出相对韧性的断口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介孔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丁酮分散液的制备及其在环氧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晓声 刘潜发 +2 位作者 柴颂刚 陈立 陈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99,共4页
通过机械球磨与偶联剂表面处理结合,制备得到高浓度含量、低黏度、分散稳定的SiO2/丁酮分散液。将分散液与环氧树脂混合、固化,制备得到环氧树脂/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GPTMS对SiO2/丁酮分散液的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质... 通过机械球磨与偶联剂表面处理结合,制备得到高浓度含量、低黏度、分散稳定的SiO2/丁酮分散液。将分散液与环氧树脂混合、固化,制备得到环氧树脂/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GPTMS对SiO2/丁酮分散液的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偶联剂GPTMS,极大地提高了SiO2/丁酮分散液的分散性能及环氧树脂/SiO2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高含量SiO2的加入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亚萍 宁荣昌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92-893,917,共3页
以纳米 Si O2 作为增强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及不同的纳米 Si O2 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 Si O2 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超声波与均质高速分散机结合使用 ,可以使纳米 Si O2... 以纳米 Si O2 作为增强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及不同的纳米 Si O2 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 Si O2 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超声波与均质高速分散机结合使用 ,可以使纳米 Si O2 粒子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树脂中。当纳米粒子 Si O2 含量为 3%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电镀Cu-SiO_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皓 梁辉 +3 位作者 何芳 黄远 王玉林 万怡灶 《电镀与精饰》 CAS 2008年第10期13-15,共3页
研究了电镀液中SiO2纳米微粒含量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复合电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铜电镀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SiO2纳米微粒可使复合材料镀层维氏硬度提高,镀层晶粒得到明显细化,镀层致密度提高,随SiO2纳米微粒含量提高镀层... 研究了电镀液中SiO2纳米微粒含量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复合电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铜电镀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SiO2纳米微粒可使复合材料镀层维氏硬度提高,镀层晶粒得到明显细化,镀层致密度提高,随SiO2纳米微粒含量提高镀层导电性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复合镀层 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MWCNTs/EP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寇伍轩 赵岳 +4 位作者 高崇杰 韩雪 翟兆辉 吴子剑 张明艳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4,共5页
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纳米二氧化硅(Si O_2)包覆在羧基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Si O_2@MWCNTs纳米尺度增强体,再将Si O_2@MWCNTs核壳结构引入到环氧(EP)酸酐固化体系中制备了Si O_2@MWCNTs/EP复合材料,... 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将纳米二氧化硅(Si O_2)包覆在羧基化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Si O_2@MWCNTs纳米尺度增强体,再将Si O_2@MWCNTs核壳结构引入到环氧(EP)酸酐固化体系中制备了Si O_2@MWCNTs/EP复合材料,研究Si O_2@MWCNTs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表面成功包覆了一层厚度约为24 nm的Si O_2,包覆处理后的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当Si O_2@MWCNTs掺杂量为0.5%和0.7%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比未改性的环氧树脂分别提高了101.4%和32.6%,同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显著提高,说明包覆Si O_2能有效提高MWCNTs的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多壁碳纳米管 核壳结构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EP对基体力学性能和芳纶纤维/EP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淑慧 严密林 +1 位作者 崔红 张炜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6,70,共4页
研究了纳米SiO2对环氧树脂(EP)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对位芳纶纤维(F-12)增强环氧树脂,制备了NOL环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考核了F-12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粘接性能。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中添加适量的纳米SiO2... 研究了纳米SiO2对环氧树脂(EP)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对位芳纶纤维(F-12)增强环氧树脂,制备了NOL环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考核了F-12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粘接性能。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中添加适量的纳米SiO2能够有效提高环氧树脂浇注体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冲击强度。纳米SiO2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F-12与环氧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粘接性能,降低复合材料的空隙率,F-12/纳米SiO2(6%)-EP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提高约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芳纶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剑麻纤维素微晶的制备及对环氧树脂的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仙娥 陆绍荣 +3 位作者 祁博 曾岑 虞锦洪 杨利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0-173,177,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乙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在剑麻纤维素微晶(SFCM)表面包覆上了一层连续、致密的二氧化硅(SiO2),制得二氧化硅包覆剑麻纤维素微晶(SiO2-SFCM)。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表... 通过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乙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在剑麻纤维素微晶(SFCM)表面包覆上了一层连续、致密的二氧化硅(SiO2),制得二氧化硅包覆剑麻纤维素微晶(SiO2-SFCM)。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与环氧树脂(EP)复合制备了SiO2-SFCM/EP复合材料,研究了SiO2-SFCM对E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包覆层增强了SFCM与EP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性能。当加入的SiO2-SFCM的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由未改性的16.4 kJ/m2提高到29.4 kJ/m2,热分解温度提高24℃,二氧化硅的包覆率为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剑麻纤维素微晶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SiO_2/E-20/TEOS复合体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海燕 张之圣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0-404,共5页
利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ano SiO2)、环氧树脂(E 20)和正硅酸乙酯(TEOS)在63℃下共聚制备出三元复合材料.IR及TGA分析表明,增加nano SiO2和TEOS的加入量可显著提高产物的耐高温性能.产物在1070~1100cm-1处的Si—O—Si振动吸收明显增强,... 利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ano SiO2)、环氧树脂(E 20)和正硅酸乙酯(TEOS)在63℃下共聚制备出三元复合材料.IR及TGA分析表明,增加nano SiO2和TEOS的加入量可显著提高产物的耐高温性能.产物在1070~1100cm-1处的Si—O—Si振动吸收明显增强,表明Si—O—Si链状结构的引入是提高产物耐高温性能的关键;产物在3440cm-1处的—OH特征吸收随TEOS的增加而增强,随nano SiO2的增加而减弱.产物在100℃附近的失重曲线表明,烷基含量的提高及Si—OH的减少可明显增加材料的疏水性能.SEM分析表明,nano SiO2较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具有增韧作用,C—O—C或Si—O—Si网络的连续性是决定产物均匀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正硅酸酯 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