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埃希菌质粒编码的bla_(KPC-2)基因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白栓成 杨澜 +5 位作者 罗湘 黄丽雅 王雨欣 王熔 廖凤婷 廖晓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目的】明确碳青霉烯酶编码质粒p21QH43K-KPC从肺炎克雷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转移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后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构建EZ-Tn5转座子突变文库、基因敲除、转录组测序和全基因... 【目的】明确碳青霉烯酶编码质粒p21QH43K-KPC从肺炎克雷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转移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后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构建EZ-Tn5转座子突变文库、基因敲除、转录组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WGS)等手段,探究bla_(KPC-2)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对美罗培南产生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通过构建接合子EC600/p21QH43K-KPC的EZ-Tn5转座子突变文库,获得1株对美罗培南耐药水平增强的转座子突变株EC600/p21QH43K-KPC-130(MIC=8.000 mg/L)。WGS结果和Mauve分析显示,该转座子插入到染色体ompR基因,同时发现了2个点突变基因ltrA和iron。基因敲除发现,只有ompR缺失突变体对碳青霉烯的敏感性降低,并且可以通过基因回补恢复这一表型。【结论】质粒编码的bla_(KPC-2)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与ompR对bla_(KPC-2)基因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OmpR基因 肺炎克雷伯菌青霉酶-2 青霉药物 耐药性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宁长秀 汪红 +5 位作者 钟桥石 杭亚平 胡晓彦 章白苓 贾坤如 胡龙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8-790,共3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控制和治疗此类细菌的感染。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经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K-B法进行药...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性,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控制和治疗此类细菌的感染。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经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检测到56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33株(58.9%)、阴沟肠杆菌10株(17.9%)、产酸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各5株(8.9%)。以下呼吸道标本痰液为主,占55.4%(31/56),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2.5%(7/56)。病区分布前4位的分别是ICU(30.4%)、神经外科(17.9%)、呼吸内科(12.5%)和肾内科(10.7%)。56株实验菌中有8株泛耐药,泛耐药率达14.3%,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60%的有15种,其中耐药率>90%的也有6种,分别为氨苄西林、氧哌秦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的为阿米卡星(42.9%)。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严重,甚至泛耐药,临床无经验抗菌药物可选,必须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类抗菌药物 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珏鑫 余广超 温旺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4-828,共5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近年来临床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不断上升,成为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因其强大的生存力、极高的耐药率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碳青霉烯...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近年来临床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不断上升,成为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因其强大的生存力、极高的耐药率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碳青霉烯酶产生、外膜孔蛋白改变、外排泵活性增强、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改变及整合子机制。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类抗菌药物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蓓蓓 王冲 +4 位作者 杜佳 周翠 刘海洋 张艺之 周铁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394-1399,共6页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提供分子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株临床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但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TL1552、TL1728和TL94...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提供分子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株临床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但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TL1552、TL1728和TL947),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3株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nal inhibo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晶紫染色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和形态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生物膜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用qRT-PCR进行确认。结果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能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但对已经形成的生物膜影响较小;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美罗培南处理后的生物膜细胞数量、大小和形态均发生了显著改变,继续在不含抗菌药物的培养基上孵育6h后发现生物膜细胞的整体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转录组测序分析及qRT-PCR表明碳青霉烯类药物可导致涉及蛋白质运输、代谢、生物膜形成等相关基因的改变,并能触发生物膜细胞的应激反应。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有抑制作用,但对已经形成的生物膜影响甚微,去除药物后生物膜细胞的形态基本得到恢复,说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早期治疗和足疗程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青霉药物 转录组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肝功能不全的重症感染合并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钰莹 于建海 +1 位作者 赵丽平 段京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三种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肝功能不全的重症感染合并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及解决策略。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4例重症感染合并癫痫患者。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分为三组,丙戊酸联合厄他培... 目的分析三种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肝功能不全的重症感染合并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及解决策略。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4例重症感染合并癫痫患者。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分为三组,丙戊酸联合厄他培南为厄他培南组,联合美罗培南为美罗培南组,联合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为亚胺培南组。分析肝功能对联合用药后丙戊酸钠浓度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患者104例,其中厄他培南组20例,美罗培南组51例,亚胺培南组33例。三组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碳青霉烯类药物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碳青霉烯引起丙戊酸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厄他培南组下降幅度最大。三组患者不同肝功能状态患者联合用药后血药浓度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碳青霉烯类药物与丙戊酸钠联用能够显著降低重症感染合并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不同肝功能状态下降幅度不同,建议重症感染伴肝功能不全合并癫痫患者选择左乙拉西坦或抗菌谱相同的其他抗菌药物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青霉药物 重症感染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4种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7
6
作者 姚屹瑾 方洁 +1 位作者 孙景勇 时国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4种临床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为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4—2016年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的用药频...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4种临床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为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4—2016年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的用药频度(DDDs)及同期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采用SPSS 17.0版统计软件对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使用强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日益严重的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问题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应科学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减少或防止耐药性细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青霉 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 病原菌 常见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产气肠杆菌中发现金属酶IMP-4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时东彦 杨靖 赵建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对1株临床分离的的高水平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产气肠杆菌进行金属酶检测,了解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检测耐药性,改良Hodge实验和金属酶实验检测产酶的类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并进行测序,采用转移... 目的对1株临床分离的的高水平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产气肠杆菌进行金属酶检测,了解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检测耐药性,改良Hodge实验和金属酶实验检测产酶的类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并进行测序,采用转移接合实验对基因阳性的菌株进行转移接合。结果产气肠杆菌的改良Hodge实验阳性,金属酶(IMP)实验阳性,IMP和CTX-M、IntⅠ基因扩增阳性,经测序证为IMP-4和CTX-M-15,膜孔蛋白基因阴性。结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产气肠杆菌的耐药机制是产IMP-4和CTX-M-15,同时存在外膜蛋白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青霉 产气肠杆菌 金属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玲 肖斌 +1 位作者 陈丽丹 李林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95-1200,共6页
近十年来,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肺炎克雷伯菌的出现给全世界健康卫生带来严峻挑战。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开始出现并广泛传播... 近十年来,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肺炎克雷伯菌的出现给全世界健康卫生带来严峻挑战。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开始出现并广泛传播,也是导致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XDRKP)出现的重要原因[1]。近年来,希腊、意大利、美国等地相继出现CRKP流行的报道。CRKP感染28d致死率高达40%[2],相关研究[3]表明,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CRKP感染与单独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相比,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药物 广泛耐药 肺炎克雷伯菌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医联动”的管理模式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管理成效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雨晴 杨勇 +3 位作者 崔小娇 张晶 李钦慧 于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36-1041,共6页
目的评估四川省人民医院基于“三医(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构建的管理模式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管理成效,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构建由药学部、医保办、医务部等参与的“三医”联合管理模式,分析比较四川... 目的评估四川省人民医院基于“三医(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构建的管理模式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管理成效,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构建由药学部、医保办、医务部等参与的“三医”联合管理模式,分析比较四川省人民医院2020年4月1日—7月31日(“三医”联合管理模式实施前)及2020年8月1日—11月30日(“三医”联合管理模式实施后)出院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的使用情况、费用情况、医保违规情况及处方点评不合理情况。结果管理前后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的使用率、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在所有使用抗菌药物占比分别由2.65%,5.08%明显降至2.42%,4.69%(P<0.05);管理前后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使用频数(DDDs)、使用强度(AUD)、人均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费用分别由11020.75,2.36,7105.22元降至9877.00,1.96,6923.44元;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费用占总药品费用和总治疗费用比例分别由管理前的17.89%,7.39%降至17.08%,7.11%;管理前后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的医保初审违规比例、医保复审拒付比例分别由7.34%,0.57%明显降至3.02%,0.00%(P<0.05),医院扣费总金额也由管理前的29956.96元降为0元;管理前后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的处方点评率由61.01%明显升至81.50%,处方点评不合理率则由7.94%明显降为0.41%(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新型抗菌药物管理模式,首次将“三医联动”思想运用至抗菌药物管理中。该管理模式可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的合理使用,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医疗保健负担,改善医保拒付情况,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医联动 青霉类抗菌药物 替加环素 合理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物联合清除耐多粘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 被引量:5
10
作者 豆清娅 吴安华 +2 位作者 Lenhard JR Thamlikitkul V Silveira FP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3-653,共1页
目的 耐多粘菌素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使临床医生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束手无策。研究体外模拟多粘菌素耐药菌株的出现,评价耐多粘菌素菌株感染的联合用药效果。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青霉药物 多粘菌素 耐药菌株 多重耐药 临床医生 体外模拟 用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的药学监护
11
作者 钟斌 彭芳 +6 位作者 欧阳文 黄子倩 刘小云 李祚勇 唐远鹏 陈芳辉 郭春钰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7期829-831,共3页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白杆菌(CR-KP)感染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会诊对CR-KP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会诊后对病例进行随访跟踪,及时总结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当碳青霉烯最低抑菌浓度(MIC)>8 mg...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白杆菌(CR-KP)感染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会诊对CR-KP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会诊后对病例进行随访跟踪,及时总结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当碳青霉烯最低抑菌浓度(MIC)>8 mg·L^(-1)时,采用不含碳青霉烯类的莫西沙星加阿米卡星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CR-KP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药学会诊是临床药师融入药物治疗团队的重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药物 肺炎克雷白杆菌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转座子基因检测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豆清娅 邹明祥 +3 位作者 李军 胡咏梅 王海晨 沈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的转座子基因Tn2006、Tn2008分布及其同源性,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91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PCR检测转座子基因Tn2006和Tn2008,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BL...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的转座子基因Tn2006、Tn2008分布及其同源性,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91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PCR检测转座子基因Tn2006和Tn2008,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BLAST分析;采用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EP-PCR)分析CRAB同源性;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对23株CRAB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Bio Numerics软件分析最小生成树。结果在检测的91株CRAB中,40株菌Tn2006基因阳性,Tn2008基因均为阴性;利用REP-PCR方法可将91株CRAB分为A、B、C、D、E、F和G 7个型别,菌株数分别为79株、4株、2株、2株、1株、2株和1株,A型又分为A1和A2两个亚型,分别为46株和33株,所有被检测医院均出现A型菌株;利用MLST分型方法可将23株CRAB分为8个序列型别(ST型),其中ST92型9株、ST195型5株、ST365型3株、ST138型2株、ST75型和ST381型各1株,发现2个新STs型,即STnl(1-15-3-2-2-56-3)和STn2(1-81-3-2-2-3-3)。结论本地区临床分离CRAB存在克隆流行,以A型为主,主要通过转座子Tn2006进行传播,ST92和ST195是本地区CRAB主要ST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CRAB 青霉药物 同源性 转座子 Tn2006 Tn200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B类和D类碳青霉烯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艳艳 李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1-391,共1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6.4%)、其次为美罗培南(20.5%)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9.7%),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81.5%);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左右或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为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多重耐药性尤其显著,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性 青霉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青霉药物 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酶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流行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健铭 吴晋兰 +3 位作者 姜如金 吴康乐 王建敏 孔海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0-1082,共3页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Β-内酰胺类药物 青霉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条件致病菌 亚胺培南 美洛培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鑫玲 叶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9-705,共7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3株非重复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析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检测耐药相关基因(bla_(OXA-23)、bla...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3株非重复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析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检测耐药相关基因(bla_(OXA-23)、bla_(OXA-51)、bla_(KPC)、bla_(OXA-24)、bla_(IMP)、bla_(OXA-58)、bla_(VIM)和bla_(SIM))和毒力基因(cusE、bap、abaI和bfmS)。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关系。结果经筛选后有84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米诺环素、替加环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5.23%、94.04%、94.04%、96.42%、95.23%、95.23%、84.52%、96.42%、76.19%、79.76%、97.61%、57.14%、0、100.00%和100.00%;其中检测出带有耐药基因bla_(OXA-23)有76株;带有耐药基因bla_(OXA-51)有84株,未检测出bla_(KPC)、bla_(OXA-24)、bla_(IMP)、bla_(OXA-58)、bla_(VIM)、bla_(SIM)基因;不同毒力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中含有毒力基因abaI和bfmS的鲍曼不动杆菌与不含abaI和bfmS基因的耐药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严重,主要携带bla_(OXA-23)和bla_(OXA-51)耐药基因。耐药性与毒力基因abaI和bfmS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药物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碳青霉烯类OXA型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雪琪 李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1-1128,共8页
苯唑西林酶(OXA酶)属于D类β-内酰胺酶,因其对苯唑西林具有较高的水解活性而得名。OXA型β-内酰胺酶定位于染色体或质粒,并由质粒、转座子等可移动元件介导其在菌株间的水平转移,现已衍生出一千余种变体。近年来,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OX... 苯唑西林酶(OXA酶)属于D类β-内酰胺酶,因其对苯唑西林具有较高的水解活性而得名。OXA型β-内酰胺酶定位于染色体或质粒,并由质粒、转座子等可移动元件介导其在菌株间的水平转移,现已衍生出一千余种变体。近年来,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OXA酶出现并在菌株间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挑战。2001年土耳其从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了OXA-48酶,这是在肠杆菌目菌株中第一次发现可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OXA酶。随后,又发现了OXA-48酶多种变体,统称为OXA-48-like酶,其不仅水解青霉素类药物能力强,还可以水解厄他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介导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希瓦氏菌被认为是blaOXA-48-like基因的起源,现已报道12个起源于希瓦氏菌的OXA-48-like。为全面掌握可水解碳青霉烯类OXA酶的特征和分布,本文就水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OXA酶的来源、分布现状、流行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A酶 青霉酶类药物 水平转移 希瓦氏菌 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美罗培南与多黏菌素B的联合:解决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性问题的新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卞星晨 刘笑芬 +2 位作者 Lenhard JR Bulitta JB Terry D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8-448,共1页
长期以来,多黏菌素与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效学研究较少。作者对多黏菌素B与高剂量美罗培南联合使用是否可以提高杀菌率以及抑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产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青霉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多黏菌素B 美罗培南 耐药性 高剂量 青霉药物 联合使用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外科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丽 张小兵 +4 位作者 张丽华 张菊芬 朱学海 朱凯欣 周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61-866,共6页
目的观察和监测我院外科系统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变化。方法连续监测2005年~2011年本院外科系统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状况。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2010版CLSI... 目的观察和监测我院外科系统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变化。方法连续监测2005年~2011年本院外科系统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状况。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2010版CLSI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5.5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7年外科系统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366株,分离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53.2%)、肺炎克雷伯菌(20.2%)、阴沟肠杆菌(7.6%)、奇异变形菌(6.2%)和摩根摩根菌(2.4%)。2005—2010年未发现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肠杆菌科细菌,但2011年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是0.3%和0.3%,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2.7%~7.2%和6.5%~12.2%。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总耐药率接近50%。7年间大肠埃希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不大,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变化较明显,低至2005年的7.1%,高至2007年的36%,2008—2011年,其耐药率又逐年下降,为21%~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0.0%和37.5%,产ESBL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株(P<0.05)。结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2011年发现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菌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ESBL 耐药性监测 碳青霉烯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新解释标准指导临床用药的实用性
19
作者 刘文 郑慧妮 +2 位作者 涂宜明 邓群 关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92-96,共5页
采用新旧肠杆菌的2种解释标准,分析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2种解释标准的临床意义。收集本院2009至2010两年临床分离的912株大肠埃希菌、328株肺炎克雷伯菌,用Kirby-Bauer法作药敏试验,用WO-NET5.4软件先设置CLSI推荐的旧的肠杆菌解释标准... 采用新旧肠杆菌的2种解释标准,分析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2种解释标准的临床意义。收集本院2009至2010两年临床分离的912株大肠埃希菌、328株肺炎克雷伯菌,用Kirby-Bauer法作药敏试验,用WO-NET5.4软件先设置CLSI推荐的旧的肠杆菌解释标准,分析耐药性。再设置CLSI推荐的新的肠杆菌解释标准[1]修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解释标准,分析其耐药性。用肠杆菌旧的解释标准分析常规检测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236株产酶株;肺炎克雷伯66株产酶株;产酶株比非产酶株的耐药率高。用新的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的解释标准:对于大肠埃希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提高5.2%;头孢他啶提高10.4%;头孢噻肟提高10.2%;氨曲南提高7.1%;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提高6.7%;头孢他啶提高4.3%;头孢噻肟提高10.1%;氨曲南提高2.5%;未向临床报产酶株。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新的解释标准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分别提高了0.4%和0.6%,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提高了0.2%和0.6%。新的肠杆菌解释标准更能客观分析肠杆菌的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耐药株的蔓延更具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肠杆菌解释标准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多重耐药 青霉类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4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婷婷 康海全 +3 位作者 邓丽华 徐银海 顾兵 马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5-1619,共5页
目的:了解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2014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情况及3年间的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WHONET... 目的:了解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2014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情况及3年间的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WHONET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2012—2014年分别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 213、1 492、1 712株,各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53.5%、44.4%和39.9%;其中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达89.2%;急诊ICU的感染率最高,达37.5%。除了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多粘菌素和复方新诺明4种抗菌药物外,3年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临床常用药耐药率均达80.0%以上。其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12年的83.1%上升至2013年的87.1%,2014年下降至82.8%;与之类似,鲍曼不动杆菌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在2012、2013、2014年分别为84.9%、87.7%、85.1%;对多粘菌素的耐药率最低,为1.5%~2.9%。结论:与2012年相比,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明显升高,2014年有所下降,但仍非常严重,需高度警惕,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药物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