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晓兵 刘星 +1 位作者 龚雅利 府伟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鲍曼不动杆菌源自2008年1-12月我院临床分离株,共51株。采用K-B法(CLSI 2008年标准)筛选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随机引物多态性DNA(rando... 目的分析我院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鲍曼不动杆菌源自2008年1-12月我院临床分离株,共51株。采用K-B法(CLSI 2008年标准)筛选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随机引物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分型对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PCR方法检测TEM、SHV、CTX-M、IMP-1、IMP-2、VIM、VIM-2、OXA-23、OXA-24等耐药基因型以及Ⅰ、Ⅱ类整合酶。结果 5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菌株,除阿米卡星外,其他抗生素耐药率数据非常高;其中50株为同一克隆株;TEM、SHV、CTX-M、IMP-1、VIM-2、OXA-23、Int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8.0%、23.5%、19.6%、25.5%、19.6%、72.5%、86.3%;而IMP-2、VIM、OXA-24和Int-2基因均为阴性。结论我院碳氢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流行,携带TEM型β-内酰胺酶、OXA-23、IMP-1和VIM-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和Ⅰ类整合酶。产生OXA-23型碳青霉烯酶和金属酶是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碳氢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deB外排泵基因表达与多重耐药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同慧 凌保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59-862,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探讨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与AdeABC主动外排泵表达及碳青霉烯酶OXA-23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110株临床分离菌对常用20种抗菌药物的MICs;用泵抑...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探讨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与AdeABC主动外排泵表达及碳青霉烯酶OXA-23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110株临床分离菌对常用20种抗菌药物的MICs;用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检测分离菌的外排表型;用PCR技术扩增外排泵结构基因adeB、adeJ、abeM及碳青霉烯酶基因bla OXA-23;RT-PCR方法检测adeB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32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多黏菌素B全部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90%;96.9%(31/32)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含adeB、adeJ和bla OXA-23基因,93.8%(30/32)的含abeM基因。另78株敏感菌中,adeB、adeJ、abeM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78.2%、79.5%和80.8%;与耐药菌相比,敏感菌的adeB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较低。110株临床分离菌中,美罗培南加CCCP共筛出15株泵阳性菌。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外排泵机制和碳青霉烯酶OXA-23在介导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主动外排泵 青霉抗生素 OXA-23 多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多黏菌素E等6种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胡永煜 吴湜 +3 位作者 郑永贵 杨洋 郭燕 胡付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多黏菌素E、阿米卡星、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联合用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多黏菌素E、阿米卡星、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联合用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00株,将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与上述6种抗菌药物联合,采用棋盘法对6种联合用药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药敏试验的结果和临床意义以联合抑菌指数(FIC)判断。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多黏菌素E对97%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表现出协同或相加作用,两药联合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两单药MIC的1/4。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美罗培南对93%的菌株有协同或相加作用,两药联合的MIC分别为两单药MIC的1/4。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联合对4%、49%和47%的菌株产生协同、相加和无关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联合对75%、68%和65%的菌株产生相加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这3种药物联合产生协同作用的菌株≤13%。未发现头孢哌酮-舒巴坦与以上6种药物联合发生拮抗作用。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多黏菌素E、阿米卡星、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体外联合的药敏试验结果良好,多数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提示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这些药物联合的药敏试验结果可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室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多黏菌素E 美罗培南 替加环素 阿米卡星 棋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应春妹 凌健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28-30,36,共4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同源性及产 β -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收集我院和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 2 14株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s)。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和REP PCR分析 12株对...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同源性及产 β -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收集我院和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 2 14株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s)。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和REP PCR分析 12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基因同源性 ,等电聚焦电泳检测其 β-内酰胺酶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β -内酰胺酶基因。结果2 1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 12株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MICs≥ 12 8μg/mL)、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MICs,32~ >6 4 μg/mL)、亚胺配南、美罗培南 (MICs ,8~ >6 4 μg/mL)和阿米卡星 /舒巴坦 (MICs,16~ 6 4 μg/mL)耐药 ,只有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哌酮 /舒巴坦、利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 12株鲍曼不动杆菌有 5 0 %以上的抑菌效果 (MICs分别为 6 4~ >12 8μg/mL、8~ 32 μg/mL、0 .12~ 8μg/mL和 0 .5~6 4 μg/mL)。PFGE分型 9株菌株为A型 ,3株为B型 ,REP PCR结果与PFGE结果一致。1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均携带pIs 5 .8、6 .9和 7.2三种 β -内酰胺酶和OXA 2 3基因 ,11株上海菌株中检测出PER 1型基因和3株菌株检测到TEM -相似基因。 12株菌株中未能检测到OXA 2 4基因。结论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主要为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MIC Β-内酰胺酶 基因同源性 PFGE REP-PCR 菌株 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培养中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特征及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瀞之 余琳 +3 位作者 张晏栋 刘斯仪 郑晓丹 周贤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4-882,共9页
目的分析我院2018—2020年临床血培养检出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的感染特征及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防止院内感染、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临床早期经验性提供依据。方法收... 目的分析我院2018—2020年临床血培养检出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的感染特征及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防止院内感染、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临床早期经验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分离的血培养鲍曼不动杆菌48株,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流感染CRAB的可能危险因素。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热裂解法提取DNA,并应用PCR的方法检测常见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OXA-23、OXA-51、NDM-1)及插入序列ISAba-1、整合酶Int I基因。结果在所有XDR-AB中重症医学科的检出率最高,占68.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炎、恶性肿瘤、静脉穿刺置管、输血、气管插管、尿管插管、胃管插管及支气管镜检查与血流感染CRAB有关(P<0.05),且肺炎(OR=81.894)是血流感染CRAB的独立危险因素(χ2=4.689,P<0.05)。多重耐药菌(13株)和广泛耐药菌(19株)均携带有OXA-23与OXA-51基因。敏感菌株中OXA-51基因检出率为43.8%,没有检测出OXA-23基因。48株菌株均没有检测出NDM-1基因。耐药基因OXA-23、OXA-51、ISAba-1的检出率在耐药菌和敏感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 OXA-23)^(2)=48.000,χ_(OXA-51)^(2)=13.066,χ_( ISAba-1)^(2)=15.709,均P<0.05)。结论肺炎为我院血流感染CRAB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恶性肿瘤的患者感染CRAB的风险是有恶性肿瘤患者的21倍。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为OXA-23型与OXA-51型菌株,且携带有OXA-23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为100%,未携带该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对该类药物均呈敏感,提示OXA-23基因可能是造成CRAB耐药的原因,临床应加强院感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该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暴发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基因 血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监测
6
作者 姜艳 陈娜 +1 位作者 季萍 李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新疆地区共检出CRE 5071株,历年检出率分别为2.8%、3.2%、2.9%、3.1%和3.2%,其中北疆检出率较高(3.3%),东疆最低(0),三级医院CRE的检出率高于二级医院。5071株CRE菌株中前三位的菌株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科室分布主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34.6%)、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8.1%)、神经外科(7.5%)和呼吸内科(5.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菌种分布存在差异,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高于CRE,除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外,分离自儿童的碳青霉烯类敏感和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新疆地区CRE临床分离株耐药形势严峻,需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开展多学科联动以遏制其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监测 青霉杆菌目细菌 青霉肺炎克雷伯菌 青霉大肠埃希菌 青霉阴沟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对ICU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短期死亡的影响
7
作者 许珊珊 雷晓婷 +1 位作者 戴正香 方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呼吸道定植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2023年12月9日某三级中医医院3个综合ICU和呼吸科...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呼吸道定植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2023年12月9日某三级中医医院3个综合ICU和呼吸科ICU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住ICU期间痰培养CRAB检出情况将患者分为呼吸道CRAB定植组和非CRAB定植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28天病死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患者呼吸道CRAB定植与28天病死率的关系,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88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27例发生呼吸道CRAB定植(CRAB定植组),61例未发生呼吸道CRAB定植(非CRAB定植组);37例(42.0%)患者入住ICU后28天内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RAB定植组患者28天病死率高于非CRAB定植组(66.7%VS 31.1%,P<0.001)。Cox单因素分析显示,CRAB定植组患者28天死亡风险为非CRAB定植组的2.91倍(HR=2.91,95%CI:1.52~5.58;P<0.05);经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乳酸、D-二聚体协变量调整后,CRAB定植组患者死亡风险仍然高于非CRAB定植组(HR=2.54,95%CI:1.15~5.58;P<0.05)。亚组分析表明,ICU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呼吸道CRAB定植与28天病死率一定程度受性别、血清清蛋白、肌酐、D-二聚体水平影响(均交互P<0.05)。结论ICU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继发呼吸道CRAB定植后短期病死率明显升高,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定植及感染对保障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病死率 KM生存曲线 亚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多途径应用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陶春 童瑜 +2 位作者 王旗 肖溢 王仲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3-1588,共6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及多黏菌素类药物鞘内/脑室内给药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协助临床医师调整多途径给药物治疗方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静脉滴注,qid)...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及多黏菌素类药物鞘内/脑室内给药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协助临床医师调整多途径给药物治疗方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 g,静脉滴注,qid)+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70 mg,静脉滴注,bid)+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10 mg,鞘内注射,qd),并对国内外近10年多黏菌素类药物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给药14 d后,该患者感染得到治愈,未发现不良反应。共检索到15篇文献,涉及15例患者。纳入分析16例患者中(包含该文1例),男11例,女4例,1例性别不明,年龄1~74岁,基础疾病均与颅脑相关。15例成功治愈,仅1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类变态反应)而停药。7例无多黏菌素类药物药敏结果,均成功治愈。11例经静脉联合鞘内/脑室多途径给药,均成功治愈。结论多黏菌素类药物鞘内/脑室内给药可有效的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大多数不良反应较轻且可逆。但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其在颅内感染的应用仍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鞘内注射 脑室内注射 颅内感染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在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的动态定植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9
作者 程国平 王登奎 王庆丰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 目的:主动筛查肿瘤患者胃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动态定植情况,探索血流感染的肿瘤患者胃肠道中定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与引发血流感染的细菌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住院的肿瘤患者353份肠道标本中筛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研究,细菌鉴定仪VITEK 2 Compact、碳青霉烯酶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及PCR方法检测其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采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比较患者肠道中CRE菌株与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同源性。结果:从肿瘤患者胃肠道中筛选出的3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占1.6%(6/353),均携带blaKPC基因;CRE占比3.3%(12/353)。2例肠道定植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发生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由与肠道定植菌相同的CRKp菌株引起。结论:肿瘤患者CRE肠道定植比例不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定植于肿瘤患者肠道内的CRE可引起机体其他部位的异位感染,包括血流,应密切监测。对多次住院且住院时间长的危重患者应加强关注,早期筛查肠道定植微生物,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异位 青霉的肠杆菌科细菌 青霉的肺炎克雷伯菌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死率:一项为期十年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野 邹超世 +4 位作者 李泰阶 覃美香 梁婵 刘康海 丘丹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和28天短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AB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和28天短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RAB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玉林市某医院2013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微生物学相关特征及临床结局等数据。选取单变量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变量分析,进一步确定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1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CRAB血流感染16例,占10.7%,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血流感染134例。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8天短期病死率为15.3%(23/150,95%CI:9.6%~21.1%),其中CRAB血流感染短期病死率(56.3%,9/16)高于CSAB(10.4%,14/134)。深静脉置管(OR:15.598,95%CI:1.831~132.910)和合并其他部位感染(OR:15.449,95%CI:1.497~159.489)与老年患者发生CRAB血流感染相关。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液透析(OR:11.856,95%CI:2.924~48.076)、入住重症监护病房(OR:9.387,95%CI:1.941~45.385)和肺部感染为菌血症可疑来源(OR:7.019,95%CI:1.345~36.635)。结论 老年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和深静脉置管与CRAB血流感染的发生相关。血液透析、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和肺部感染为菌血症可疑来源是影响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血流感染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鹏超 刘贺 +1 位作者 巴婧翀 刘文芝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GS及传统病原学培养方法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3年6月8—22日5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污染的环境...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GS及传统病原学培养方法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3年6月8—22日5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微生物采样及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mNGS结果回报所需时间短于培养所需时间[(3.92±1.05)d VS (6.24±0.25)d,P<0.001]。5例患者的标本培养分离出CRAB,mNGS检测结果显示均检出OXA-23耐药基因,经专家综合判断4例患者为医院感染,1例患者为标本污染。依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此事件考虑为医院感染暴发。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暴发时环境中CRAB检出率为51.30%(59/115),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手与呼吸机表面,实施多学科联合感染控制措施后,医生手卫生依从率及呼吸机消毒落实率分别由40.83%(49/120)、33.33%(16/48)提高至82.61%(95/115)、83.33%(30/36)。患者预后良好,后续监测未发现新病例,此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mNGS具有精准度高、耗时短、准确率高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医院感染暴发防控及耐药基因组研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持续提高消毒效果及手卫生依从率是防控CRAB感染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医院感染防控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清 贺培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410-3416,共7页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风险因素,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两种方法构建预测模型,为重症监护室降低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风险因素,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两种方法构建预测模型,为重症监护室降低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9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模型的差异。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氧合指数、气管切开、昏迷是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随机森林模型的AUC为0.78,Logistic回归模型AUC为0.61,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77.97%)、灵敏度(85.37%)、特异度(61.11%)均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66.10%、73.17%、50.00%)。结论:氧合指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气管切开、昏迷是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风险因素,随机森林模型对CRAB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 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区重症监护病房首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相关环境污染及患者感染情况 被引量:4
13
作者 切措塔 何定英 +6 位作者 龙芙艳 张小花 彭春花 蒋湘翔 邓明雷 付聪 左国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调查藏区某院新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首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患者相关环境污染及患者感染情况,分析传播风险。方法从2021年11月15日检出的首例CRAB患者入住ICU开始至第60天期间,对入住ICU>48 h的所有患者进行C... 目的调查藏区某院新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首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患者相关环境污染及患者感染情况,分析传播风险。方法从2021年11月15日检出的首例CRAB患者入住ICU开始至第60天期间,对入住ICU>48 h的所有患者进行CRAB主动筛查;在首例CRAB感染患者入住ICU第30天高频开展诊疗活动2 h后未消毒前、第60天消毒后未开展医疗活动前的环境分别采样,CRAB显色培养基培养。结果主动筛查的13例患者中1例CRAB阳性,该病例于11月19日由三级医院ICU转入该院ICU,入住ICU第40天出现发热、吸痰需求增加并检出CRAB,药敏谱与首例病例相似,且安置于首例病例邻床。采样环境标本64份,CRAB阳性9份,阳性率14.06%,其中高频诊疗活动后洗手池、门把手、床栏等8个采样位点CRAB阳性,常规消毒后洗手池水槽检出CRAB。结论在民族地区基层ICU CRAB防控工作中,对入科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高风险患者入科即采取集束化防控措施是可行的;应重点关注洗手池、门把手、床栏等区域污染及洗手池水槽消毒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环境污染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民族地区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国庆 陶倩 李国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1-850,共10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碳青霉烯类药物曾被人们认为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然而,随着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敏感药物越来越少,如何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多种严重感染。碳青霉烯类药物曾被人们认为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然而,随着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敏感药物越来越少,如何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治疗现状、新型化合物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等3个方面,对治疗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旨在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和新型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治疗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婷婷 谢小芳 杜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088,共8页
目的探讨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探索流行菌株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精准化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 目的探讨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药敏表型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的相关性,探索流行菌株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精准化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离保存的非重复CRE临床菌株共计102株,测定其对常见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或抑菌圈直径(KB值),用PCR法扩增CRE菌株中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检测细菌的同源性和遗传性,统计分析相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2株CRE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依次为20.6%、6.9%和5.9%。86株(84.3%)携带bla_(KPC-2),15株(14.7%)携带bla_(NDM),1株(1%)同时携带bla_(KPC-2)和bla_(NDM-1)。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90/102,88.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7/102,6.9%)。90株肺炎克雷伯菌MLST分型主要为ST11(61.1%)、ST15(24.4%)和ST700(3.3%),主要携带bla_(KPC-2)(94.4%)。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依次为9.1%、7.3%和3.6%。未发现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药敏结果与产碳青霉烯酶酶型有相关性。结论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3类抗生素能很好地互相弥补其耐药性。对于明确CRE感染的重症患者,建议临床尽快检测CRE菌株产碳青霉烯酶种类指导是否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杆菌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多黏菌素 替加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王辉 刘颖梅 +3 位作者 陈民钧 孙宏莉 谢秀丽 徐英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7-572,共6页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变迁及其耐药机制。方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1999~2001年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等电聚焦电泳测定酶的等电点;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有无可转移性,并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脉冲场凝胶...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变迁及其耐药机制。方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1999~2001年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等电聚焦电泳测定酶的等电点;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有无可转移性,并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确定耐药株的亲缘关系;对整合酶基因及碳青霉烯酶基因OXA-、IMP-、VIM-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及序列分析。结果1999~2001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分别为8.5%,1.8%及3.9%。存活的亚胺培南耐药株共9株,这9株菌同时对其他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其中4株同时对环丙沙星耐药。接合试验证实亚胺培南的耐药基因不能转移,9株菌均不含质粒。9株菌均产多种β内酰胺酶:TEM-1酶,AmpC酶及pI为6.7、6.0的2个酶,后2个酶不被邻氯西林、克拉维酸抑制。所有9株菌均含I类整合酶基因。9株菌IMP-、VIM-型PCR均阴性;但用OXA-23特异引物扩增均阳性,经序列分析证明,100%与OXA-23同源。PFGE发现3个耐药克隆(A型5株,B型3株,C型1株),其中A克隆株与对照克隆株(同时耐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但亚胺培南敏感)同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OXA-23型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及分布特点 被引量:26
17
作者 蓝锴 季萍 +9 位作者 王晓明 刘平娟 刘家云 喻华 贾伟 单斌 耿荣华 谢小芳 鲍春梅 陈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分析全国11家三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全国11家三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药敏分析采用W... 目的分析全国11家三级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全国11家三级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药敏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2018—2020期间11家三级医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7599株,检出率8.05%,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11508株,占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65.39%;11家医院中10家医院检出CRAB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占比>50%;检出CRAB患者中以70岁以上患者最多,占全部患者的28.9%~35.3%;CRAB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78.59%)、脓/分泌物标本(5.81%)及血培养标本(4.02%);CRAB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都处于较高水平,5种抗生素耐药率在95%以上,2种抗生素耐药率在85%以上,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介于61%~81%之间,对米诺环素相对较为敏感。结论整体来看鲍曼不动杆菌中CRAB占比一直较高,各地区各级医院应继续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测,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工作,指导临床准确用药,延缓耐药菌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毛璞 李建春 +3 位作者 邱桂霞 叶丹 刘晓青 黎毅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探讨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320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测...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探讨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320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测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和OXA碳青霉烯酶基因。WHONET5.4统计软件: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变化。结果研究期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10.8%升至80.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3.5%升至83.5%。blaOXA-23及ISAba1相关blaOXA-23阳性率均从25.0%升至97.1%。未检测到blaOXA-24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该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可能与ISAba1相关blaOXA-23的扩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差异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芳 孙奇玫 +5 位作者 刘欣 姜雪锦 宋淑霞 邵方飞 宋立霞 孙吉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2-847,共6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防控的认识。方法以某三甲医院2012年10月-2018年9月重症医学科(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防控的认识。方法以某三甲医院2012年10月-2018年9月重症医学科(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结果分为CRAB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组,将两组患者按照配对标准1∶1配对,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最终匹配成功46对,CRAB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79 192元,CSAB组为82 314元,两组差值为96 878元;CRAB组住院日数中位数为49 d,CSAB组为27 d,两组差值为22 d;两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日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AB医院感染患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西药费(29 246元)、材料费(19 465元)和治疗费(12 872元),占直接经济损失费用的63.6%。结论CRAB医院感染导致患者住院日数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因此降低CRAB医院感染发生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敏感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膜蛋白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佘婷婷 沈继录 +2 位作者 徐元宏 王中新 黄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研究膜蛋白在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及琼脂稀释法从84株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8株仅对多黏菌素敏感、1株全敏感临床株。采用PAβN外排泵抑制试验检测其外排泵表型。超声破... 目的研究膜蛋白在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及琼脂稀释法从84株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8株仅对多黏菌素敏感、1株全敏感临床株。采用PAβN外排泵抑制试验检测其外排泵表型。超声破碎法提取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双向电泳技术比较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株及敏感株膜蛋白表达谱,差异蛋白进行胶内酶切,肽混合物进行质谱分析,将肽质量指纹谱数据输入互联网上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和质谱鉴定分析。结果 PAβN抑制试验显示受试8株菌中4株亚胺培南MIC值下降≤原值的1/4,而美罗培南MIC值下降至1/4及以下。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差异膜蛋白组学鉴定出(CarO、OmpA和推测分子量为41 ku外排泵膜蛋白。结论本次试验中膜孔蛋白CarO表达缺失可能参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抗生素耐药,外排泵过度表达可能参与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膜蛋白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