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古老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石书缘 胡素云 +10 位作者 刘伟 王铜山 周刚 徐安娜 黄擎宇 徐兆辉 郝彬 王坤 姜华 马奎 白壮壮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1,共14页
通过分析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三大海相盆地埃迪卡拉系—奥陶系,并对比参考东西伯利亚、阿曼和澳大利亚Officer三大国外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的地层特征,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划分成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为夹层型、碳酸盐岩类和膏... 通过分析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三大海相盆地埃迪卡拉系—奥陶系,并对比参考东西伯利亚、阿曼和澳大利亚Officer三大国外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的地层特征,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划分成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为夹层型、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层型以及碳酸盐岩类、膏盐岩类和碎屑岩类共生型3种类型,明确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的概念及内涵。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的油气通常来源于泥页岩和泥质碳酸盐岩两类烃源岩,咸化环境膏盐岩可促进烃源岩生烃。(2)主要发育膏云坪型、颗粒滩和微生物丘型两大类白云岩储集层,准同生期或表生期的大气淡水淋滤是储集层规模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后期埋藏溶蚀作用对储集层有调整和改造作用。(3)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油气成藏模式可划分为盐下成藏模式、盐上成藏模式和盐间成藏模式3大类8小类模式。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北坡、麦盖提斜坡和玛扎塔格前缘隆起带寒武系、四川盆地东部—南部地区寒武系和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间马家沟组四段等为未来的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 白云储集层 烃源 油气成藏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膏盐岩高频沉积旋回组合生-储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胡安平 沈安江 +3 位作者 张杰 吴东旭 付小东 蒙绍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3-956,共14页
针对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组合内是否发育烃源岩,能否提供充足烃源,源、储是否匹配等制约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勘探领域评价的问题,通过陕473和桃112两口马家沟组全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高频沉积旋回分析,取得了3项认识。... 针对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组合内是否发育烃源岩,能否提供充足烃源,源、储是否匹配等制约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勘探领域评价的问题,通过陕473和桃112两口马家沟组全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高频沉积旋回分析,取得了3项认识。①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组合包括由未云化灰岩段、白云岩段、白云岩-膏盐岩薄互层段和膏盐岩段构成的2类8种气候逐渐变干旱的沉积旋回;白云岩段和白云岩-膏盐岩薄互层段共发育10类111个高频沉积旋回,具有旋回频繁、单层厚度薄的特点。②基于高频沉积旋回分析,识别出马家沟组中-下组合发育两类烃源岩:一类为优质烃源岩,即毫米级高TOC(有机碳含量)(>2.50%)黑色泥质白云岩;另一类为中等烃源岩,即低TOC(1.21%)灰黑色白云岩。优质烃源岩发育具有相控性和层控性特征,分布于膏盐湖周缘的白云岩-膏盐岩薄互层段中,计算天然气资源量为8504.94×10^(8) m^(3)。③识别出马家沟组中-下组合两类相控白云岩储层,分别为古隆起及周缘的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和膏盐湖周缘的微生物白云岩储层,源-储匹配良好。上述认识为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中-下组合的持续勘探提供重要信息,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 高频沉积旋回 泥质白云烃源 微生物白云储层 马家沟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白云岩成因及储盖组合 被引量:40
3
作者 胡安平 沈安江 +4 位作者 杨翰轩 张杰 王鑫 杨柳 蒙绍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6-928,共13页
针对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中储集层发育规律和储盖组合类型不清的问题,开展该体系岩性组合特征、白云岩与储集层成因和储盖组合类型研究。在全球碳酸盐岩油气藏调研的基础上,解剖分析国内外4个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剖面,综合应用地质... 针对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中储集层发育规律和储盖组合类型不清的问题,开展该体系岩性组合特征、白云岩与储集层成因和储盖组合类型研究。在全球碳酸盐岩油气藏调研的基础上,解剖分析国内外4个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剖面,综合应用地质和实验分析工作,取得以下3个方面的地质认识:①潮湿气候到干旱气候的变迁决定了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岩性组合序列,正常情况下形成微生物灰岩/生屑灰岩→微生物白云岩→膏云岩→膏盐岩系列,反之亦然,气候的突变会导致某种岩性的缺失。②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中主要发育3类储集层,包括微生物灰岩/生屑灰岩、微生物白云岩和膏云岩储集层,存在沉淀和交代2种成因的白云岩。微生物早期降解和微生物岩晚期热解释放的CO2气体和有机酸,以及早期白云石化作用是微生物白云岩能够成为优质储集层的主控因素。③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理论上存在6类14种储盖组合类型,目前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4种组合中,包括微生物灰岩/生屑灰岩→微生物白云岩→膏云岩→膏盐岩组合、微生物灰岩/生屑灰岩→膏盐岩组合、微生物白云岩→膏云岩→膏盐岩组合和膏云岩→微生物白云岩→致密碳酸盐岩或碎屑岩组合,这显然与地质历史时期古气候变迁的内在规律有关。通过解剖已发现的油气藏,揭示在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中以上4种储盖组合最为现实,勘探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共生体系 组合序列 微生物白云 储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沉积模式及储层分布 被引量:32
4
作者 徐安娜 胡素云 +4 位作者 汪泽成 薄冬梅 李梅 鲁卫华 翟秀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0,共10页
四川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包括龙王庙组、高台组和洗象池组,其中龙王庙组已在川中地区发现安岳气田,但后两者目前仍未获得重大突破。为此,综合应用各类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了该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 四川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包括龙王庙组、高台组和洗象池组,其中龙王庙组已在川中地区发现安岳气田,但后两者目前仍未获得重大突破。为此,综合应用各类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了该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膏盐岩共生体系的构造—沉积背景,研究了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和膏盐岩的分布特征,建立了沉积相地质模式,并预测了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古构造沉积格局呈东南倾大斜坡背景之上叠加"两隆夹一凹"特征,地层充填具有西薄东厚的"底超顶削"结构;2地层层序自下而上发育3个总体向上变浅的三级层序旋回,膏盐岩主要位于三级层序高位域,聚集于万州—宜宾凹陷;3沉积相地质模式自下而上包括三大沉积结构层,即蒸发—碳酸盐岩缓坡、蒸发混积局限台地和蒸发局限台地,沉积环境演化由开放—长期闭塞和蒸发盐化—开放,颗粒滩分布由大面积"双滩"演变为零星滩和带状滩,蒸发潟湖和蒸发潮坪规模总体缩小;4储层分布复杂,主要受古构造沉积格局、颗粒滩和不同级次层序暴露面控制,古隆起之上及其周缘、台内坡折带和台缘带附近是有利储层的发育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寒武纪 碳酸盐岩共生体系 构造—沉积 地层层序 沉积模式 储集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地理格局对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沉积分异的控制--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6亚段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钟寿康 谭秀成 +8 位作者 胡广 聂万才 杨梦颖 张道锋 郑剑锋 许杰 董国栋 肖笛 卢子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740,共13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6亚段(简称马五6亚段)为例,基于测井、录井、岩心和薄片等资料,研究古地理格局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沉积分异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内识别、细化出桃利庙西洼、桃利庙水下高地、桃利...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6亚段(简称马五6亚段)为例,基于测井、录井、岩心和薄片等资料,研究古地理格局与膏盐岩-碳酸盐岩共生体系沉积分异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内识别、细化出桃利庙西洼、桃利庙水下高地、桃利庙东洼、横山高地、东部盐洼、北部斜坡和西南部斜坡等7个次级地貌单元。②由西向东古地貌为“三洼两高”,“三洼”依次发育白云质局限潟湖、膏质蒸发潟湖、盐质蒸发潟湖,“两高”依次发育高能颗粒滩和微生物丘,南北两侧斜坡则发育环陆云坪。③古地貌格局造成来自西北侧祁连海补给海水的自然分异,控制白云岩、膏岩、盐岩共生体系由西向东的偏心式沉积分异,有别于经典的“牛眼式”和“泪滴式”干化收缩分布模式。④中祁连地块向华北板块碰撞俯冲,远端挤压应力传递形成马五6亚段沉积期的近南北向凹凸地貌格局。⑤桃利庙水下高地和横山高地马五6亚段发育南北向展布的丘滩有利相带,是勘探有利区,未来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格局 构造沉积分异 -碳酸盐岩 有利储集相带 奥陶系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盐环境对碳酸盐岩层系成烃、成储和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胡素云 石书缘 +6 位作者 王铜山 刘伟 白斌 徐安娜 涂建琪 黄士鹏 姜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7,共8页
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实践证明,膏盐岩对油气的形成和成藏有重要影响。以实验为主要技术手段分别探讨了膏盐环境对碳酸盐岩层系成烃、成储和成藏的影响。成烃方面,蒸发潮坪和潟湖是烃源岩形成与保存的有利沉积环境,膏盐岩—干酪根组合的生... 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实践证明,膏盐岩对油气的形成和成藏有重要影响。以实验为主要技术手段分别探讨了膏盐环境对碳酸盐岩层系成烃、成储和成藏的影响。成烃方面,蒸发潮坪和潟湖是烃源岩形成与保存的有利沉积环境,膏盐岩—干酪根组合的生烃潜力模拟实验证实,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有明显促进作用。成储方面,与膏盐岩共生的白云岩是主要储层,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是蒸发潮坪白云岩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埋藏溶蚀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白云岩储层质量。成藏方面,随埋深增大,膏盐岩由脆性转变为塑性,封闭性加强,有利于深部油气保存。构造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揭示挤压构造背景下,盐上和盐下地层发生不协调褶皱变形,深层发育隐伏有效圈闭,可以形成规模油气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烃源 储层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汪泽成 李宗银 +4 位作者 李玲 姜华 王铜山 江青春 包洪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5,共9页
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复杂,在其有利区带的评价优选过程中,目前尚存在只重视勘探目标(圈闭或储集体),而忽视其他成藏要素(如烃源岩)的问题,导致一些勘探实践的失败。为此,在系统梳理塔里木、四川等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 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复杂,在其有利区带的评价优选过程中,目前尚存在只重视勘探目标(圈闭或储集体),而忽视其他成藏要素(如烃源岩)的问题,导致一些勘探实践的失败。为此,在系统梳理塔里木、四川等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将成藏组合作为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的重要评价单元,重点开展烃源条件、储集条件及源—储配置关系研究的观点。根据源—储配置关系,将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组合分为同构造期成藏组合及跨构造期成藏组合两大类型;储集体类型是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组合评价中最为重要的评价参数,也是进一步划分成藏组合类型的重要依据。对于以地层—岩性圈闭为主体的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建议采用"储层层位+储集体类型"对其命名,实用性更强。最后,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为实例,阐述了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特征,并指出该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可分为4个成藏组合,其中马五5—马五10亚段的成藏组合条件最为优越,天然气勘探潜力大,是值得加强勘探的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组合类型 评价方法与参数 古老海相碳酸盐岩 烃源 储集体 地层-性圈闭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姆河右岸膏盐岩下碳酸盐岩缝洞储层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合年 吴蕾 +1 位作者 曹来勇 刘斌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6-53,4-5,共8页
应用地震、测井、钻井、录井、岩心等多种信息,从不同的视角,通过大量第一性资料,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全方位研究了阿姆河盆地右岸地区膏盐岩下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区裂缝走向主要分3组系:北西向、北东向与近东西... 应用地震、测井、钻井、录井、岩心等多种信息,从不同的视角,通过大量第一性资料,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全方位研究了阿姆河盆地右岸地区膏盐岩下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区裂缝走向主要分3组系:北西向、北东向与近东西向;主要断层分布区域的裂缝相对密度较大,断层不发育区域则裂缝的相对密度较小;直立缝、斜交缝与水平缝相互切割,形成立体交叉网状结构;岩性致密层以水平缝和低角度缝为主,较疏松的岩性以斜交缝为主;储集空间以水平缝-小裂缝-小孔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缝洞型 斜交缝 阿姆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碳酸盐岩地层井壁失稳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之的 夏宏泉 汤小燕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4年第4期60-63,共4页
井壁稳定是钻井的关键技术之一 ,而且是世界性的钻井难题。根据不稳定地层的特性 ,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钻井工程中保持井壁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井壁失稳问题不仅在砂泥岩剖面中存在 ,而且在碳酸盐岩剖面中也司空可见 ,但碳酸盐... 井壁稳定是钻井的关键技术之一 ,而且是世界性的钻井难题。根据不稳定地层的特性 ,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钻井工程中保持井壁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井壁失稳问题不仅在砂泥岩剖面中存在 ,而且在碳酸盐岩剖面中也司空可见 ,但碳酸盐岩剖面井壁失稳的地层主要集中在地应力不平衡的地层、具有塑性和蠕变特性的盐膏岩地层、裂缝性地层及胶结性差的易破碎地层等。针对碳酸盐岩地层实际钻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引起井壁失稳的因素 ,对地应力因素引起井壁失稳控制技术、钻遇盐膏层预防措施、裂缝较发育的地层及胶结性差的破碎性地层井壁失稳对策进行了研究 ,并对保持井壁稳定的唯一可控因素 ,即安全钻井液密度窗的确定进行了探讨。这一整套对策对碳酸盐岩地层安全、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失稳 井壁稳定 碳酸盐岩地层 钻井过程 胶结 钻井液密度 剖面 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膏盐岩下碳酸盐岩储层参数计算方法
10
作者 文晓峰 罗菊兰 +3 位作者 牛林林 罗红梅 付浩 朱春红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630-635,656,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膏盐岩下储层,由于其矿物多样、岩性复杂、物性差、裂缝较发育、孔隙结构复杂等原因导致储层参数计算精度低,难以满足生产需求。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分析,按照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白云石、石盐-白...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膏盐岩下储层,由于其矿物多样、岩性复杂、物性差、裂缝较发育、孔隙结构复杂等原因导致储层参数计算精度低,难以满足生产需求。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分析,按照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白云石、石盐-白云石等3种不同矿物组合进行储层分类,优化储层评价的测井敏感参数,分岩性建立了孔隙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孔隙空间结构研究,建立了不同孔隙类型的渗透率计算模型;分孔隙型、裂缝型、致密层状3种类型建立了饱和度模型。实际应用表明,储层参数计算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石物理实验 解释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规律与勘探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雪柯 王震 +4 位作者 计智锋 尹微 姜仁 侯珏 张艺琼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62,共9页
根据地震、钻井及薄片等资料,采用地震波阻抗储层反演技术,对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下一步风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储层可分为灰岩类、云... 根据地震、钻井及薄片等资料,采用地震波阻抗储层反演技术,对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下一步风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盐下碳酸盐岩储层可分为灰岩类、云岩类、云灰岩/灰云岩类、硅化硅质岩类等,储层孔隙度为4%~12%,渗透率通常小于1 mD,属于低—中孔、低渗孔洞-孔隙型储层。②研究区阿克若尔构造带主要发育岩性油气藏,无统一油水界面,油层呈薄层状分散分布,对比性和连续性均较差,优质储层多为高频三级层序旋回中上部的高生长率滩体及不整合面附近的岩溶储层。③采用基于层位-测井约束的初始模型的地震波阻抗储层反演技术预测碳酸盐岩薄储层,可更清晰地呈现KT-Ⅰ和KT-Ⅱ油层组储层的纵、横向展布特征。研究区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KT-Ⅱ油层组顶部的G1和G4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储层反演 孔洞-孔隙型储层 滩体 溶储层 成藏规律 性油气藏 碳酸盐岩 石炭系 滨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碳酸盐岩“三因素”控储地质认识和分布规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沈安江 胡安平 +2 位作者 张杰 王小芳 王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2-596,共15页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非常重要的油气储层,针对叠层石和凝块石碳酸盐岩比其他类型微生物碳酸盐岩和非微生物碳酸盐岩具有优质储层发育潜力这一科学问题,通过现代微生物碳酸盐沉积特征和现代盐湖碳酸盐沉积特征研究、微生物有机质早期低温降...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非常重要的油气储层,针对叠层石和凝块石碳酸盐岩比其他类型微生物碳酸盐岩和非微生物碳酸盐岩具有优质储层发育潜力这一科学问题,通过现代微生物碳酸盐沉积特征和现代盐湖碳酸盐沉积特征研究、微生物有机质早期低温降解和晚期热解生酸模拟实验、早期沉淀和交代白云石成因模拟实验,揭示了微生物碳酸盐岩因沉积物和沉积环境的特殊性,储层成因也有其特殊性,提出了“三因素”控储地质认识。①与其他类型微生物碳酸盐岩和非微生物碳酸盐岩相比,叠层石和凝块石碳酸盐岩具有更高的初始孔隙度和微生物有机质丰度,为储层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微生物有机质早期低温降解和晚期热解生酸使初始孔隙在沉积后得以保存和进一步扩溶,这是叠层石和凝块石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关键;③早期白云石化有利于孔隙的保存,碳酸盐岩-膏盐岩体系微生物碳酸盐沉积易于发育早期沉淀和交代两类低温白云石,这是叠层石和凝块石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体系中的原因。这些认识为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了依据,也揭示了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比非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更佳的储层发育潜力。碳酸盐岩-膏盐岩沉积体系叠层石和凝块石发育相带是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有利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低温降解 晚期热解 早期白云石化 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微生物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下碳酸盐岩储层礁体识别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晓松 孙林 +3 位作者 张红斌 孙维钊 田军啟 杨国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98-100,共3页
在中亚A区块,与生物礁建造有关的碳酸盐岩储层是最有利的储集类型。本文从生物礁地震反射特征入手,分析了碳酸盐岩层段地震反射特征,并利用地震属性对盐下碳酸盐岩地层进行生物礁识别,证实生物礁建造发育区为油气目标区。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生物礁建造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二和马三段岩相古地理特征
14
作者 杨甲祥 《石化技术》 2025年第1期278-279,共2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华北克拉通之上并位于其西部的多旋回叠合型盆地,研究区处在盆地本部华北海域沉积区,发育局限海台地相碳酸盐岩与膏盐岩沉积。主要发育马家沟组。马二段在盆地神木地区-宜川地区一线形成了地势较低的低洼区域,...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发育在华北克拉通之上并位于其西部的多旋回叠合型盆地,研究区处在盆地本部华北海域沉积区,发育局限海台地相碳酸盐岩与膏盐岩沉积。主要发育马家沟组。马二段在盆地神木地区-宜川地区一线形成了地势较低的低洼区域,整体形成连续分布的灰岩洼地,在榆林地区由于受局限海的蒸发,形成含膏灰岩洼地沉积区;局部古构造高部位发育颗粒滩。马三段,以榆林为中心形成盐湖,向外逐渐形成膏云坪和泥云坪,周边发育高能颗粒滩体带,是白云岩储层发育带,也是重要的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下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26
15
作者 徐旺林 李建忠 +9 位作者 刘新社 李宁熙 张才利 张月巧 付玲 白莹 黄正良 高建荣 孙远实 宋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9-561,共13页
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开展烃源岩、储集层评价,并通过天然气同位素组成、天然气组分、流体包裹体分析,开展天然气成因识别等工作,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奥陶系下组合膏盐岩相关地层的天然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①下组合天然气... 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开展烃源岩、储集层评价,并通过天然气同位素组成、天然气组分、流体包裹体分析,开展天然气成因识别等工作,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奥陶系下组合膏盐岩相关地层的天然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①下组合天然气为来自海相烃源岩的高热演化干气,其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偏轻、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偏重。天然气组分判识结果是原油裂解气。烃类流体与硫酸盐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依据是岩心中见到硫磺晶体,天然气中发现硫化氢,烃类及硫化氢流体包裹体广泛发育。②奥陶系下组合环绕盐洼带大面积发育泥质岩,累计厚度为20~80 m。有效烃源岩大多为富有机质纹层泥质岩或者藻团块、藻云岩,有机碳测试含量主体范围为0.1%~0.5%,平均值为0.31%,最高可达3.24%。有机酸盐恢复后平均有机碳含量可达0.58%,表明烃源岩具备较好供烃潜力。③沉积期古隆起控制储集层分布。中央古隆起东侧发育乌审旗—靖边继承性次级古隆起,神木—子洲附近发育厚层盐岩形成的低隆,均控制准同生颗粒滩白云岩储集层分布。膏盐岩咸化环境对储集层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下组合发育白云岩晶间孔型、溶蚀孔型和裂缝型3类储集层,其中晶间孔和溶蚀孔为主要储集空间。④下组合发育致密碳酸盐岩和膏盐岩两类盖层,分别控制形成两类生储盖组合。总体是海相源岩供烃、滩相灰云岩储集、小微断裂输导、构造-岩性圈闭聚集的成藏模式。⑤下组合马家沟组三段和四段是重要目的层,平面上乌审旗—靖边次级古隆起和神木—子洲低隆是白云岩与灰岩交互过渡带,隆起带东侧发育致密石灰岩,利于形成岩性上倾遮挡气藏,近期两口风险井钻探效果良好,表明两个隆起带是重要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下组合 海相烃源 白云储集层 天然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古近系盐底卡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郇志鹏 胡剑风 +9 位作者 王志民 宋金鹏 莫涛 郝祥保 田盼盼 崔德育 杨敬博 李浩平 刘新宇 平忠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50,共9页
库车坳陷主体广泛分布古近系膏盐岩,最厚达4000m。盐层底部沉积模式多样,无统一综合对比性标志;同时由于南天山隆升产生垂向剪切与盆山挤压运动,膏盐层塑性复杂变形,导致盐底精确卡层困难。结合欠压实理论总结出盐间泥岩与盐底泥岩的区... 库车坳陷主体广泛分布古近系膏盐岩,最厚达4000m。盐层底部沉积模式多样,无统一综合对比性标志;同时由于南天山隆升产生垂向剪切与盆山挤压运动,膏盐层塑性复杂变形,导致盐底精确卡层困难。结合欠压实理论总结出盐间泥岩与盐底泥岩的区别,利用120余口井实钻资料,结合盐下沉积序列、底砂岩岩性序列、白垩系残余厚度等证据,刻画了研究区多盐湖的沉积格局,明确了盐下层序分区分带的沉积序列;利用岩屑、录井、电测资料,总结盐底岩性组合特征,分区建立盐底岩性组合图版;从岩性、矿物成分、元素、测井相及地震相响应特征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盐底泥岩与盐间泥岩的差异,建立现场判断标准;根据盐下层序的沉积序列、钻测录井响应、元素地球化学差异,分区分带建立了定量化的盐底泥岩精准卡层的系列指标;地质工程一体化结合,应用微钻时、元素录井及工程导眼等技术,总结形成成熟配套的卡层方法和现场操作方案。盐底卡层技术保障了31口探井安全快速完井,为建成300×10^(8)m^(3)世界最大超深层天然气生产基地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卡层 组合图版 定量指标 操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部深层-超深层地震波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方磊 彭妙 +3 位作者 韩俊 陈槚俊 马德波 毛丹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4-369,共16页
塔里木盆地中部深层、超深层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随着油气勘探向超深层推进,早期建立的对波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的认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迫切需要进行系统性的重新认识。基于最新的超深井实钻资料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合成... 塔里木盆地中部深层、超深层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随着油气勘探向超深层推进,早期建立的对波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的认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迫切需要进行系统性的重新认识。基于最新的超深井实钻资料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合成地震记录井-震标定及连井地震大剖面追踪解释,对深层、超深层地震反射波组进行了准确标定,明确其地层含义并厘定了关键标志层。同时重点对中寒武统含膏岩系盖层、中、下寒武统生-储-盖组合及顺托果勒地区“串珠”反射等关乎超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表明:①盆地中部以下古生界为主的深层、超深层整体上具有“六强、七弱、三中等、一杂乱”的地震反射波组特征,与地层岩性、地层速度的纵向分层特征一致。②中寒武统膏盐岩增强了地层波速的垂向非均一性,膏盐岩含量越高,地震反射波组振幅越强。中寒武统膏盐岩含量存在区域分布差异:塔中膏盐岩含量最高;轮南低凸起轮探1井区不发育纯膏盐岩;顺托果勒及顺南地区,中寒武统膏岩盐主要发在育沙依里克组,以强振幅反射波组和“云雾状”反射波组的局部增厚、褶皱变形或断层错断处显著减薄等现象为识别标志。③中、下寒武统生-储-盖组合广泛分布于塔北南斜坡、顺托果勒低隆及顺南地区,塔中局部地区烃源岩和储层条件较差。④在顺托果勒地区存在3种类型的“串珠”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反射波组 下“生--盖”组合 深层-超深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超深水平井钻井液工艺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龙大清 樊相生 +2 位作者 范建国 肖平 柳杰政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
普光气田地处大巴山区,地貌复杂,开发难度极大。该地区经过定向井施工实践后,为进一步提高采收效率,布置了一批超深水平井。三开定向及水平段地层极不稳定,易发生坍塌和漏失,尤其是产层的防漏堵漏问题突出,对钻井液工艺技术要求高。为... 普光气田地处大巴山区,地貌复杂,开发难度极大。该地区经过定向井施工实践后,为进一步提高采收效率,布置了一批超深水平井。三开定向及水平段地层极不稳定,易发生坍塌和漏失,尤其是产层的防漏堵漏问题突出,对钻井液工艺技术要求高。为了顺利施工,选用聚合醇-聚磺钻井液,并在钻井过程中,采取了防盐膏层溶解及塑性变形技术、预防岩屑床形成及其破坏技术、防塌工艺技术、润滑防卡工艺技术及H2S防护技术。该套钻井液工艺技术具有抑制性强、防塌效果好、高温稳定性强、维护周期长、流变性和润滑性好、井径规则、携岩能力强的特点,加上钻井液的固相控制好,膨润土和固相含量均被控制在设计低限,钻井液的剪切稀释性强、触变性好,从而保证了井眼清洁、起下钻及完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水平井 聚合醇-聚磺钻井液 井眼净化 井眼稳定 钻井液性能 润滑 防漏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