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像素图像分割算法的碳酸盐岩鲕粒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蒋丽维 刘迪 +2 位作者 张洋 张云颖 陶治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4-48,共5页
碳酸盐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油气储集体。一直以来,碳酸盐岩薄片特征的鉴定多依赖于人工标注,耗时长且主观性强。随着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已有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后再进行分割、分类和特征提取,可以有效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此... 碳酸盐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油气储集体。一直以来,碳酸盐岩薄片特征的鉴定多依赖于人工标注,耗时长且主观性强。随着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已有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后再进行分割、分类和特征提取,可以有效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此,针对碳酸盐岩鲕粒特征提取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一种是基于传统图像分割处理算法,一种是基于SLIC的超像素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超像素分割算法在准确度、提取速率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分割算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鲕粒特征提取 图像分割 图像二值化处理 连通域提取 超像素分割 K均值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鲕粒碳酸盐岩溶蚀的微观形貌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开 谢淑云 +5 位作者 雷蕾 鲍征宇 何治亮 沃玉进 张殿伟 张海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70,共10页
以鲕粒碳酸盐岩薄片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在稀硫酸溶液作用下溶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并总结溶蚀规律,结合能谱仪(EDS)进行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碳酸盐岩的溶蚀机理。结果显示,鲕粒碳酸盐岩存在对结... 以鲕粒碳酸盐岩薄片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在稀硫酸溶液作用下溶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并总结溶蚀规律,结合能谱仪(EDS)进行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碳酸盐岩的溶蚀机理。结果显示,鲕粒碳酸盐岩存在对结构和成分的多重选择性溶蚀。从微观形貌来看,相对于鲕粒灰岩,鲕粒白云岩更易产生连通性较好的溶蚀孔洞,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从反应后(12 h)的溶蚀量来看,鲕粒白云岩的失重百分比为1.04%,亦大于鲕粒灰岩的0.70%。能谱分析发现,成分不均一性亦是控制溶蚀反应进程的关键因素,元素含量差异较大的部位更易发生溶蚀作用。鲕粒白云岩溶蚀区域的Mg/Ca值为0.6~0.8,远远小于未溶蚀区域,表明Mg元素含量高的区域更易溶蚀,进而导致Mg/Ca值降低;鲕粒灰岩Si和Al含量高的区域,不易发生溶蚀,这说明石英和长石等难溶矿物的存在会阻碍溶蚀作用的进行,也阻碍了孔隙空间的形成。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鲕粒白云岩在含稀硫酸或H2S地层水中更易发生溶蚀作用,形成有效的孔缝洞,从而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储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选择性溶蚀 微观形貌 储集空间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区中寒武统鲕粒碳酸盐岩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波 王宝清 +4 位作者 孙六一 王红伟 刘宝宪 井向辉 刘丽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1,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区中寒武统鲕粒碳酸盐岩沉积于碳酸盐斜坡中的小规模浅滩,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和方解石。根据全岩样品分析结果,鲕粒碳酸盐岩的δ18OV-PDB值在-11.3‰^-4.9‰之间,平均-6.5‰;δ^(13)CV-PDB值在-1.7‰~0.3‰之...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区中寒武统鲕粒碳酸盐岩沉积于碳酸盐斜坡中的小规模浅滩,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和方解石。根据全岩样品分析结果,鲕粒碳酸盐岩的δ18OV-PDB值在-11.3‰^-4.9‰之间,平均-6.5‰;δ^(13)CV-PDB值在-1.7‰~0.3‰之间,平均-0.8‰。该碳酸盐岩沉积于浅水鲕粒滩,因受到淡水淋滤影响,之后又长期处于深埋环境,δ18O值明显偏低。由于成岩作用过程中受有机质影响很小,δ^(13)C值没有表现出异常。白云岩的δ18O值较石灰岩的高。显微激光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鲕粒较胶结物有较低的δ18O和δ^(13)C值。前者形成于动荡的浅水环境,形成后常受淡水的淋滤。胶结物大多形成于埋藏期,孔隙水具有海水性质,盐度较高,胶结物沉淀后,受淡水影响较小。由于经受了强烈的埋藏作用,鲕粒碳酸盐岩表现出的特征为Na和Sr含量低、Fe含量高—特高及Mn含量较高。白云石大多数为埋藏作用阶段高Mg含量卤水条件下交代而成,整体上有较低的有序度,MgCO_3含量高。在强烈的埋藏作用和胶结作用下,鲕粒碳酸盐岩现存孔隙度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碳酸盐岩 中寒武统 中央古隆起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鲕粒灰岩)最小压实量定量评价新方法——以大巴山断褶带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灰岩为例
4
作者 王正和 余谦 戴婕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了定量研究碳酸盐岩压实量,通过对大巴山断褶带下三叠统野外露头鲕粒灰岩样品,以及其中的鲕粒形态的观察与研究,认为样品中鲕粒的碟状形态是压实(压应力)作用所形成的,而且鲕粒的这种碟状形态是确认鲕粒灰岩压实作用最直观、最可靠的... 为了定量研究碳酸盐岩压实量,通过对大巴山断褶带下三叠统野外露头鲕粒灰岩样品,以及其中的鲕粒形态的观察与研究,认为样品中鲕粒的碟状形态是压实(压应力)作用所形成的,而且鲕粒的这种碟状形态是确认鲕粒灰岩压实作用最直观、最可靠的依据。探讨了不同成因的异形鲕粒的鉴别方法,提出了用压实变形的鲕粒来定量评价压实量的方法。考虑到鲕粒在开始变形以前还会存在一定的压实,样品中的鲕粒灰岩的最小压实量可达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大巴山断褶带 三叠纪 碳酸盐岩 灰岩 压实作用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东辛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碳酸盐岩储集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洪金 李勇 +1 位作者 钟建华 王海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1-357,共7页
山东东辛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湖相碳酸盐岩过去仅作为盖层而忽视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其岩性以生物灰岩及鲕粒灰岩为主,并有少量螺灰岩。其中生物灰岩中以溶蚀孔隙、生物体腔孔及骨架孔隙等类型构成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使其具... 山东东辛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湖相碳酸盐岩过去仅作为盖层而忽视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其岩性以生物灰岩及鲕粒灰岩为主,并有少量螺灰岩。其中生物灰岩中以溶蚀孔隙、生物体腔孔及骨架孔隙等类型构成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使其具有较高的孔渗性;鲕粒灰岩在形态上以长条鲕、圈层鲕最为常见,其核心以生物碎片(化石)为主,鲕粒灰岩以粒间孔和粒内孔作为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亦具有较高的孔渗性。沙一段碳酸盐岩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和方解石,且大部分白云石及部分方解石均含铁,不同岩性的储层具有不同的储集类型,储层性质受岩石类型、沉积环境、表生作用及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及白云岩化等成岩作用影响,且沙一段储层处于油气运聚非常有利的过渡带,在藻滩及高能浅滩部位可形成较好的油气富集带,所以对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有助于老区滚动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 湖相 碳酸盐岩 生物灰岩 灰岩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汉旺地区卡尼期鲕粒灰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姬国锋 范鸿 +1 位作者 时志强 杜怡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6,共9页
探讨川西北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马鞍塘组下部的鲕粒灰岩的沉积相及沉积时的古气候、古盐度。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绵竹县汉旺观音崖剖面开展野外调查和室内薄片鉴定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共发育3套鲕粒灰岩,主要沉积于碳酸盐缓坡... 探讨川西北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马鞍塘组下部的鲕粒灰岩的沉积相及沉积时的古气候、古盐度。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绵竹县汉旺观音崖剖面开展野外调查和室内薄片鉴定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共发育3套鲕粒灰岩,主要沉积于碳酸盐缓坡,由下到上鲕粒以复鲕、同心鲕、放射同心鲕、脑状鲕呈现,展示鲕粒沉积时海水能量降低、水体逐渐加深的趋势;上部灰岩中脑状鲕与同心鲕共存且同心鲕具双峰态粒度分布,显示鲕粒沉积时受到风暴作用影响。碳、氧同位素测试显示,鲕粒灰岩沉积时的古温度大体在24~35℃,Z值在127~131,表明在卡尼期早期,川西北地区以蒸发量较高的低纬度地区干热气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卡尼期 灰岩 碳酸盐岩缓坡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托斯盆地白垩系湖相碳酸盐岩微生物礁滩的成因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颖 王晓州 +3 位作者 康洪全 朱石磊 蔡露露 廖计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5,共9页
巴西桑托斯盆地为典型的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裂谷期白垩系Barra Velha组发育湖相碳酸盐岩微生物礁滩,是盐下含油气系统主要储层,叠层石微生物灰岩是组成微生物礁滩的主要岩石成分。本文通过地震剖面的振幅反射结构、钻井岩性... 巴西桑托斯盆地为典型的南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裂谷期白垩系Barra Velha组发育湖相碳酸盐岩微生物礁滩,是盐下含油气系统主要储层,叠层石微生物灰岩是组成微生物礁滩的主要岩石成分。本文通过地震剖面的振幅反射结构、钻井岩性剖面、岩心观察、岩心薄片分析,研究微生物礁滩主要特征。叠层石颗粒组成岩石格架,粒间孔发育,是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东部隆起带上。鲕粒灰岩颗粒为叠层石,颗粒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为叠层石微生物礁破碎后就近堆积、经波浪改造后的产物。桑托斯盆地湖相碳酸盐岩微生物礁滩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古环境、水体深度变化及藻类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托斯盆地 白垩系 微生物礁滩 湖相碳酸盐岩 叠层石 巴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飞仙关组三段鲕滩储层特征与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宏涛 龙胜祥 +2 位作者 吴世祥 陈纯芳 冯动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2,共6页
对川西坳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天然气勘探一直未获得突破,但在该区野外露头发现了鲕粒滩相沉积,显示飞仙关组三段(简称飞三段)有可能成为该区重要的潜在海相储层。为此,利用野外露头样品,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薄片观... 对川西坳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天然气勘探一直未获得突破,但在该区野外露头发现了鲕粒滩相沉积,显示飞仙关组三段(简称飞三段)有可能成为该区重要的潜在海相储层。为此,利用野外露头样品,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薄片观察及样品扫描电镜观察,结合部分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对该区飞三段鲕粒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汉旺野外露头剖面飞三段下亚段鲕粒灰岩以海底成岩作用为主,两期胶结作用强烈,而不完全的埋藏白云岩化未能有效增加孔隙空间,使得最终孔隙度较小;汉旺剖面的飞三段上亚段及大飞水剖面飞三段鲕粒白云岩则主要以埋藏成岩作用为主,次生孔隙发育,埋藏白云岩化与溶蚀作用是孔隙发育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成岩作用是造成川西坳陷飞三段鲕粒碳酸盐岩样品物性差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汉旺剖面 大飞水剖面 早三叠世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白云石化 岩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井陉上坪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下鲕粒滩和微生物岩分布形式
9
作者 姚琳 肖恩照 +1 位作者 姚尧 王皓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研究华北地台广泛分布的寒武纪地层的沉积特征,以及寒武纪Ⅱ级海侵背景下的鲕粒灰岩与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在新的年代地层框架与层序地层理论框架下,依据地层记录所反映的沉积相叠加样式与岩性变化代表的米级旋回性特征变化,将河... 研究华北地台广泛分布的寒武纪地层的沉积特征,以及寒武纪Ⅱ级海侵背景下的鲕粒灰岩与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在新的年代地层框架与层序地层理论框架下,依据地层记录所反映的沉积相叠加样式与岩性变化代表的米级旋回性特征变化,将河北井陉上坪寒武纪地层划分为7个Ⅲ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DS_1到DS_7。该剖面存在2个特殊的地层学与沉积学现象:凤山组DS_6发育厚层块状鲕粒灰岩,代表该区域芙蓉世发育颗粒滩相沉积,与周边寒武系有明显差异;同时,该剖面自徐庄组DS_2、张夏组DS_3、凤山组第一个Ⅲ级层序DS_6均发育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成为研究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期的代表实例。徐庄组中部凝缩段以下的红层+白云质沉积以及其上部的泥岩薄层+碳酸盐岩的淹没不整合层序序列,分别代表相对海平面上升期碳酸盐台地的发展期和成熟期。上坪寒武系剖面芙蓉统鲕粒灰岩是华北地台寒武系颗粒滩相沉积展布特征的差异性对比实例,该剖面寒武系中上部发育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为Ⅲ级层序中相对海平面下降阶段的特殊沉积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灰岩 微生物碳酸盐岩 寒武系 华北地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改则地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鲕粒滩相灰岩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0
作者 侯恩刚 高金汉 +3 位作者 王根厚 王训练 徐涛 乔柏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6-270,共15页
西藏改则地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在该套碳酸盐岩沉积中以存在大量鲕粒滩为特色。鲕粒滩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开阔台地浅滩和台地边缘滩。鲕粒滩岩石类型分析表明,该套碳酸盐岩为镶边台地型沉积,开阔台地内浅... 西藏改则地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在该套碳酸盐岩沉积中以存在大量鲕粒滩为特色。鲕粒滩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开阔台地浅滩和台地边缘滩。鲕粒滩岩石类型分析表明,该套碳酸盐岩为镶边台地型沉积,开阔台地内浅滩为异地鲕和原地鲕混杂堆积,台缘浅滩鲕粒主要为原地鲕。台缘鲕粒滩为一个三级海侵体系域内部的次一级进积序列,具有潮下型米级旋回的特点,每层鲕粒滩相鲕粒灰岩的类型较为单一,大小均匀,各层鲕粒灰岩间鲕粒类型不同,具有从微晶鲕→放射鲕→同心鲕过渡的趋势,向上鲕粒粒径变大,沉积厚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特征 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 西藏改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长清县中寒武统张夏组的微相组分、微相类型及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吕钊炜 张宁 夏文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2,共6页
山东省长清县中寒武统的张夏-崮山剖面为华北地区张夏组的正层型剖面,其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研究都较为成熟。从碳酸盐岩微相的角度,对其微相组分、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作了进一步研究。在张夏-崮山地区的张夏组碳酸盐岩中识别出了6种微... 山东省长清县中寒武统的张夏-崮山剖面为华北地区张夏组的正层型剖面,其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研究都较为成熟。从碳酸盐岩微相的角度,对其微相组分、微相类型和沉积环境作了进一步研究。在张夏-崮山地区的张夏组碳酸盐岩中识别出了6种微相类型:异地生物碎屑泥粒灰岩、附枝藻黏结灰岩、具再搬运鲕粒的粒泥-泥粒灰岩、含介壳及完整底栖化石的泥粒-粒泥灰岩、放射状鲕粒泥粒-粒泥灰岩和同心圆状鲕粒颗粒灰岩。微相类型的垂向叠覆及野外露头观察指示了5种沉积相带,自下而上分别为:局限台地鲕粒滩相、开阔台地海相、台地边缘鲕粒滩相、台地边缘藻礁相及台地边缘滩前斜坡相,表明山东省长清县张夏组为典型的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寒武统 张夏组 碳酸盐岩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