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体粒径对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毛克亚 郝立波 +5 位作者 唐佩福 王继芳 卢世琳 贺大为 王岩 卢世璧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检测不同粉体粒径对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 (carbonatedhydroxyapatitecement,CHC)的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的影响 ,为其修复骨缺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研磨和超细粉体技术制备 4 0 0目、6 0 0目和超细粉体粒径的CHC干粉 ,检测... 目的 检测不同粉体粒径对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 (carbonatedhydroxyapatitecement,CHC)的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的影响 ,为其修复骨缺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研磨和超细粉体技术制备 4 0 0目、6 0 0目和超细粉体粒径的CHC干粉 ,检测不同粉体粒径对CHC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变化。结果 超细CHC干粉平均粒径为3.10 9μm ,比表面积为 2 .2 88m2 /cm3 ,在 37℃、10 0 %湿度条件下CHC固化时间随粉体粒径减小而缩短 ,而固化后压缩强度随粉体粒径缩小而升高 ,超细粉体CHC初凝时间 3min ,终凝时间 8min ,最终固化后压缩强度 (5 1.0 4 2± 3.72 8)MPa。结论 超细CHC具有原位固化性能 ,固化时间合理 ,压缩强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 时间 压缩强度 粉体粒径 超细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毛克亚 郝立波 +3 位作者 唐佩服 王继芳 王岩 卢世璧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5-208,220,共5页
目的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HC)植入骨内,检测不同时间CHC鄄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杂种犬股骨远端制备分离动物模型,实验组植入CHC,对照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观察术后不同时... 目的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HC)植入骨内,检测不同时间CHC鄄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杂种犬股骨远端制备分离动物模型,实验组植入CHC,对照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观察术后不同时间植入材料鄄骨界面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随实验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界面结合强度逐渐升高,16周时达到281N,而对照组界面结合强度则逐渐降低。组织学观察表明随实验时间延长,实验组界面CHC逐渐降解,并且新骨逐渐长入,对照组界面形成纤维组织。结论CHC生物相容性良好,能够与骨直接结合并逐渐整合为一体,界面结合力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 界面 生物力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胶原(nCHAC)生物复合材料的室温制备及表征
3
作者 徐国富 牟申周 +1 位作者 廖素三 Fumio Watari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0-142,148,共4页
通过仿生自组装法在室温下制备了纳米碳酸化羟基磷灰石/胶原(nCHAC)复合材料,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分析、热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的观察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该材料具有与天然骨相同的纳米尺度和胶原蛋白无机相,含有2.8%~14... 通过仿生自组装法在室温下制备了纳米碳酸化羟基磷灰石/胶原(nCHAC)复合材料,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分析、热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的观察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该材料具有与天然骨相同的纳米尺度和胶原蛋白无机相,含有2.8%~14.7%(wt)的碳酸成分;(2)显微结构是矿化的胶原纤维束,类似于天然骨的分级结构。揭示了碳酸和胶原含量不同的复合材料中具有微小差别的自组装单元。碳酸的百分含量影响矿物的晶体尺寸和胶原纤维的组装。因此,nCHAC复合材料是有前途的硬组织修复用材料,这要归功于生物仿生制备出的材料具有与天然骨类似的成分和类似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 仿生 胶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强化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毛克亚 王岩 +4 位作者 刘保卫 刘郑生 肖嵩华 张永刚 王继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40-842,共3页
目的分别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和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HC)作为椎体强化充填材料,采用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以下4种方法治疗:椎体成形术+P... 目的分别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和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HC)作为椎体强化充填材料,采用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以下4种方法治疗:椎体成形术+PMMA(11例13个椎体),椎体成形术+CHC(23例26个椎体),后凸成形术+PMMA(8例8个椎体),后凸成形术+CHC(16例19个椎体)。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计算椎体高度压缩率和恢复率、后凸角度和恢复率,并采用VAS(visualanalogscale)进行术前和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角度恢复率优于椎体成形术。椎体增强材料充填剂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凸成形术。VAS评分术前各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充填PMMA者优于充填CHC者,术后4周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椎体强化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和椎体充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烧结制备多孔纳米CHA/β-TCP双相生物陶瓷 被引量:2
5
作者 冉旭 冉均国 +4 位作者 刑现柱 苟立 陈继镛 罗教明 张兴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为了提高钙磷陶瓷材料性能,以含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CHA)为原料,采用含水蒸汽CO2微波等离子体快速烧结新技术阻止CHA分解和实现多孔CHA/β-TCP双相生物陶瓷的纳米化。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平均晶粒尺寸为92 nm,气孔率为55.9%,CO... 为了提高钙磷陶瓷材料性能,以含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CHA)为原料,采用含水蒸汽CO2微波等离子体快速烧结新技术阻止CHA分解和实现多孔CHA/β-TCP双相生物陶瓷的纳米化。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平均晶粒尺寸为92 nm,气孔率为55.9%,CO32-含量约为4%,压缩强度为13.7 MPa的多孔纳米TCP/CHA双相生物陶瓷。与常规马弗炉烧结相比,微波等离子体烧结时间缩短,烧结温度降低,能有效阻止CHA分解,提高烧结效率。微波等离子体烧结是一种快速制备纳米生物陶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 双相钙磷生物陶瓷 微波等离子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仿生自组装法制备的新型生物复合材料及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国富 牟申周 +1 位作者 廖素三 Fumio Watari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6年第5期25-29,共5页
通过仿生自组装法在室温下制备了纳米碳酸化羟基磷灰石/胶原(nCHAC)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与天然骨相同的纳米尺度和胶原蛋白无机相,含有(2.8~14.7... 通过仿生自组装法在室温下制备了纳米碳酸化羟基磷灰石/胶原(nCHAC)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与天然骨相同的纳米尺度和胶原蛋白无机相,含有(2.8~14.7)w%的碳酸化HA成分;其显微结构是矿化的胶原纤维束,类似于天然骨的分级结构.揭示了碳酸化HA和胶原含量不同的复合材料中,具有微小差别的自组装单元.碳酸的百分含量影响矿物的晶体尺寸和胶原纤维的组装.因此,nCHAC复合材料是有前途的硬组织修复用材料,其所具有的特殊性能要归功于生物仿生制备出的nCHAC材料有与天然骨类似的成分和类似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 仿生 胶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