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生态—经济”与碳达峰目标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1
作者 吴丹 刘艳中 +4 位作者 张祚 陈勇 尚文博 张子瑜 黄铭闽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8-318,共11页
[目的]合理划定城市增长边界(UGB)能有效控制城市不断扩张带来的大量碳排放,针对现有研究多基于单一目标且忽视碳达峰约束、难以协同多目标的问题,构建融入碳达峰目标的生态—经济多目标综合型UGB划定框架,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新路径。[... [目的]合理划定城市增长边界(UGB)能有效控制城市不断扩张带来的大量碳排放,针对现有研究多基于单一目标且忽视碳达峰约束、难以协同多目标的问题,构建融入碳达峰目标的生态—经济多目标综合型UGB划定框架,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新路径。[方法]以武汉市为例,通过耦合STIRPAT-InVEST-GMOP-PLUS模型,模拟碳达峰目标约束下武汉市不同生态—经济发展情景的未来城市用地格局,划定能协同“生态—经济”与碳达峰目标的UGB。[结果](1)9种碳达峰路径中只有促碳因素为低模式时才能完成武汉市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其中达峰最小值为低低路径下的1816.41万t。(2)4种情景中,碳达峰目标约束下的3种情景城市扩张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只有可持续发展情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高,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协同增长的目标。(3)选择低低达峰路径下具有碳储约束的可持续发展情景为武汉市最佳发展情景,并以此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结论]低低达峰路径能够支撑武汉市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武汉市最佳发展方案为碳储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情景,据此划定的2030年城市增长边界面积为1214.93 km^(2),且能同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协同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增长边界 碳达峰目标约束 储量 目标规划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