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载Pt-TiO_2复合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长鹏 杨辉 +1 位作者 邢巍 陆天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67-1370,共4页
报道了通过化学还原和溶胶 -凝胶法制备不同组成的 Pt-Ti O2 /C催化剂及其对甲醇的氧化反应 .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催化剂中的 Ti和 Pt的原子比为 1 /2时 ,催化剂的性能最好 .在 5 0 0℃下热处理后 ,催化... 报道了通过化学还原和溶胶 -凝胶法制备不同组成的 Pt-Ti O2 /C催化剂及其对甲醇的氧化反应 .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催化剂中的 Ti和 Pt的原子比为 1 /2时 ,催化剂的性能最好 .在 5 0 0℃下热处理后 ,催化剂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这种催化剂有望能在 DMFC中获得实际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载pt-tio2复合催化剂 氧化 催化性能 甲醇 二氧化钛 燃料电池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C/NCN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热催化CO_(2)还原性能研究
2
作者 丁佳雨 王亚男 +1 位作者 徐松 李忠玉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0,共7页
在传统光催化CO_(2)反应中引入热能是提高转化效率的新方法。通过超声辅助法将Bi@C纳米颗粒加载到三维蜂窝状氮化碳(NCN)上制备了Bi@C/NCN复合催化剂,并将其装载到碳化的天然松木表面,组装了气-液-固三相CO_(2)光热催化还原系统。在全... 在传统光催化CO_(2)反应中引入热能是提高转化效率的新方法。通过超声辅助法将Bi@C纳米颗粒加载到三维蜂窝状氮化碳(NCN)上制备了Bi@C/NCN复合催化剂,并将其装载到碳化的天然松木表面,组装了气-液-固三相CO_(2)光热催化还原系统。在全光谱照射下,Bi@C与NCN质量比为60%的复合催化剂的CO_(2)还原为CO活性达到41.50μmol/(g·h),是纯NCN的2.65倍。其中,Bi@C纳米颗粒能够吸收近红外光并产生热电子,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局部温度。此外,得益于三相系统的设计,将光热效应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局限在催化剂表面,提高了反应温度并减少了能量损失,为CO_(2)还原提供了动力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催化CO_(2)还原 蜂窝状氮化 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Pt-TiO_2阳极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忠华 杨辉 +2 位作者 唐亚文 陆天虹 邢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20-121,共2页
近年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使用液体燃料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DMFC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常用的Pt阳极催化剂易被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所毒化.因此,一些研究者研究了能抗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毒化的Pt二元合金或Pt和过渡金属氧... 近年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使用液体燃料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DMFC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常用的Pt阳极催化剂易被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所毒化.因此,一些研究者研究了能抗甲醇氧化的中间产物毒化的Pt二元合金或Pt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剂,如Pt-Ru[1]、Pt-Sn[2]、Pt-WOx[3]等.考虑到TiO2在酸性溶液中的稳定性,Hamnett研究组[4]和我们研究组[5]发现Pt-TiO2/Ti复合电极对甲醇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和抗中毒的能力.本文报道了制备能在DMFC中实际使用的碳载Pt-TiO2催化剂(Pt-TiO2/C)的方法和比较了Pt-TiO2/C和Pt/C电极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用固相法制备含Pt 20%的Pt/C催化剂[6],将制得的Pt/C催化剂和Ti(OBu)4按摩尔比1∶1的比例悬浮在乙醇中,超声波震荡并加水,使Ti(OBu)4完全水解成TiO2,并均匀沉积到Pt/C催化剂上,洗涤,真空干燥,500℃热处理得Pt-TiO2/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io2阳极催化剂 甲醇 催化活性 稳定性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催化氧化 液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载型复合光催化剂TiO_2·SiO_2/beads降解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新荣 杨平 赵梦月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研究以四异丙醇钛 [Ti( iso- O C3 H7) 4]、硅酸乙酯为原料 ,以空心玻璃微球为载体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可漂浮附载型复合光催化剂 Ti O2 · Si O2 / beads的过程 ,利用附载型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磷农药。结果表明 ,复合型光催化剂... 研究以四异丙醇钛 [Ti( iso- O C3 H7) 4]、硅酸乙酯为原料 ,以空心玻璃微球为载体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可漂浮附载型复合光催化剂 Ti O2 · Si O2 / beads的过程 ,利用附载型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磷农药。结果表明 ,复合型光催化剂 Ti O2 · Si O2 摩尔比存在最佳值 ,n ( Ti O2 ) / m ( Si O2 ) =30 / 70时 ,光催化剂活性最高 ,其活性是同样降解条件下、同样含量 Degussa P- 2 5Ti O2 的 2倍左右。该光催化剂比表面大 ,吸附性强。并用 XRD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beads 降解 有机磷农药 复合型光催化剂 玻璃微球 农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活性炭载TiO_2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被引量:6
5
作者 邢新艳 马玉雪 +2 位作者 赵东方 朱桂芬 席国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椰壳活性炭和煤质活性炭颗粒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钛的复合光催化剂,并对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比纯二氧化钛好.载体的结构显著影响着复合光催化剂的活... 以椰壳活性炭和煤质活性炭颗粒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钛的复合光催化剂,并对其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比纯二氧化钛好.载体的结构显著影响着复合光催化剂的活性.椰壳活性炭因其具有更丰富的孔体积和更大的比表面积,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明显要高于煤质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钛复合型光催化剂.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复合光催化剂的效果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复合催化剂 煤质活性炭 椰壳活性炭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钌原子比对碳载Pd-Ru催化剂催化H_2O_2电还原性能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丽美 刘景林 李久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4,94,共4页
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原子比的碳载Pd-Ru催化剂,考察了钯钌原子比对碳载Pd-Ru催化剂催化H2O2电还原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u元素的增加,碳载Pd-Ru催化剂的粒径逐渐减小,各催化剂上H2O2电还原反应的起始还原电势稳定在0.... 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不同原子比的碳载Pd-Ru催化剂,考察了钯钌原子比对碳载Pd-Ru催化剂催化H2O2电还原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u元素的增加,碳载Pd-Ru催化剂的粒径逐渐减小,各催化剂上H2O2电还原反应的起始还原电势稳定在0.82V,电流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当Pd∶Ru=1∶1时,PdRu/C催化剂表现了最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电还原 Pd-Ru催化剂 原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pH值对SAPO-34/CZA复合催化剂物化性质及CO_2加氢反应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冠超 刘飞 +1 位作者 倪丽萍 曹建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47-1653,共7页
研究了液相沉淀包覆工艺终点pH值对SAPO-34/CZA复合催化剂物化性质和CO_2氢还原制低碳烯烃催化性能的影响。借助XRD、SEM、BET、NH3-TPD和CO_2-TPD等手段对不同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组成、微观形貌、孔结构及表面酸碱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 研究了液相沉淀包覆工艺终点pH值对SAPO-34/CZA复合催化剂物化性质和CO_2氢还原制低碳烯烃催化性能的影响。借助XRD、SEM、BET、NH3-TPD和CO_2-TPD等手段对不同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组成、微观形貌、孔结构及表面酸碱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沉淀pH值对SAPO-34/CZA复合催化剂物化性质和CO_2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性能影响较大。过高或过低的沉淀pH值制得复合催化剂中SAPO-34分子筛结晶度、微孔比表面积及表面碱量均有所下降,呈现以介孔为主的孔结构特征;而当pH值为7时,制得复合催化剂形成了包覆相结构和微-介复合孔结构(微孔比表面积53.1 m2·g-1,介孔比表面积59.8 m2·g-1,总比表面积为112.9 m2·g-1,总孔容0.4cm3·g-1,平均孔径14.6 nm);在反应温度325℃,还原温度285℃,反应压力3.0 MPa,体积比H2∶CO_2=3.0,空速3500 m L·g-1·h-1反应条件下,CO_2转化率为64.8%,低碳烯烃选择性为49.8%。与pH=9制得催化剂比较,CO_2转化率和低碳烯烃选择性分别提高了26.2%和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CZA 复合催化剂 PH值 CO2加氢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顺序对K-Fe/Silicalite-2催化剂合成气制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万书宝 贺德福 +3 位作者 孟锐 张永军 张婧元 张忠涛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5,共3页
K、Fe浸渍Silicalite-2的顺序对K-Fe/Silicalite-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研究。H2-TPR、NH3-TPD表征发现K和Fe元素在Silicalite-2载体上的浸渍顺序的不同会给催化剂的氢还原性能以及表面酸碱性带来差异。CO加氢评价实验发现,先在Silicalit... K、Fe浸渍Silicalite-2的顺序对K-Fe/Silicalite-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研究。H2-TPR、NH3-TPD表征发现K和Fe元素在Silicalite-2载体上的浸渍顺序的不同会给催化剂的氢还原性能以及表面酸碱性带来差异。CO加氢评价实验发现,先在Silicalite-2上浸渍上K助剂然后再浸渍Fe,相对其它的浸渍顺序最有利于降低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从而提高反应产物中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烯烃 Silicalite-2催化剂 TPR T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碳纳米短管复合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罗永松 夏晓红 +5 位作者 方涛 李晓勤 李素琴 任沁峰 李家麟 贾志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6-3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碳纳米短管复合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热重分析仪(TG-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对复合体的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短管与钛酸丁酯的质量比为1%,热处理温度为...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碳纳米短管复合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热重分析仪(TG-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对复合体的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短管与钛酸丁酯的质量比为1%,热处理温度为500℃时,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效果最好,同时TiO2与碳纳米短管的复合造成TiO2的吸收谱线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TiO2/纳米短管 复合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负载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亓新华 王红娟 《电镀与精饰》 CAS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介绍了实现纳米T iO2固载化的各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玻璃、硅胶以及金属等不同载体对纳米T 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简述了采用的纳米T iO2直接修饰后涂膜、SnO2修饰的纳米T iO2复合溶胶镀膜及纳米T iO2复合电镀成膜三种有效的固载化方... 介绍了实现纳米T iO2固载化的各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玻璃、硅胶以及金属等不同载体对纳米T 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简述了采用的纳米T iO2直接修饰后涂膜、SnO2修饰的纳米T iO2复合溶胶镀膜及纳米T iO2复合电镀成膜三种有效的固载化方法。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溶胶法制备复合膜及复合电镀成膜应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催化剂 涂膜 复合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球担载二硫化钴纳米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森 杨茂夏 +3 位作者 李绍敏 梅军 谢松 刘昊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1-267,共7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引入载体碳球(CSs)和表面活性剂CTAB,将二硫化钴(CoS_2)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CSs表面.相比于单独的CoS_2,改性后CSs担载的CoS_2(CoS_2/A-CSs)展现出了更好的电催化活性.在电解液为0.5mol/L H_2SO_4溶液中,电流密度为10... 采用一步水热法,通过引入载体碳球(CSs)和表面活性剂CTAB,将二硫化钴(CoS_2)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CSs表面.相比于单独的CoS_2,改性后CSs担载的CoS_2(CoS_2/A-CSs)展现出了更好的电催化活性.在电解液为0.5mol/L H_2SO_4溶液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条件下,其析氢反应过电位仅为154 mV.经过12 h的稳定性测试,CoS_2/A-CSs析氢反应过电位为180 mV,这表明其仍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析氢反应活性.这种复合电催化剂的优良性能主要归因于CSs的高导电性和其对CoS_2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此外,CTAB的引入,促使CSs与CoS_2之间结合的更加紧密,进而加快了活性位点间的电子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反应 CoS2 纳米复合材料 催化剂
原文传递
TiO_(2)-NB/pg-C3N4可见光催化降解17α-乙炔雌二醇的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利军 孟德梅 +4 位作者 戴建辉 李俊红 郑丽波 夏丽红 蒋峰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4-664,共11页
通过煅烧自制的TiO_(2)纳米带(TiO_(2)-NB)和多孔氮化碳(pg-C_(3)N_(4))制备出新型的TiO_(2)纳米带/多孔氮化碳(TiO_(2)-NB/pg-C_(3)N_(4))光催化剂,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并用于可见光条件下催化降解雌激素活性最强的17α-乙炔雌二醇(EE2)... 通过煅烧自制的TiO_(2)纳米带(TiO_(2)-NB)和多孔氮化碳(pg-C_(3)N_(4))制备出新型的TiO_(2)纳米带/多孔氮化碳(TiO_(2)-NB/pg-C_(3)N_(4))光催化剂,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并用于可见光条件下催化降解雌激素活性最强的17α-乙炔雌二醇(EE2).通过SEM、TEM、XRD、UV-vis DRS、PL、XPS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B型TiO_(2)纳米带均匀负载至多孔氮化碳薄片上,形成TiO_(2)-NB/p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最优条件下制备的TiO_(2)-NB/pg-C_(3)N_(4)降解EE2的速率常数(0.02537min^(-1))分别是TiO_(2)-NB(0.00197min^(-1))和pg-C_(3)N_(4)(0.0077min^(-1))的12.88倍和3.29倍.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显示超氧自由基(·O_(2)-)是TiO_(2)-NB/pg-C_(3)N_(4)可见光催化降解EE2的主要活性物种.HPLC-MS中间体检测结果显示,可能的降解中间体主要有4个,提出可能的降解途径,而且通过MCF-7雌激素活性测试法可知降解过程产物的雌激素活性基本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纳米带 多孔氮化 复合催化剂 催化 17α-乙炔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