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WA 13943(CK5型)碳质球粒陨石的矿物岩石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
1
作者 梅奥新 徐伟彪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CK型陨石是一类高度氧化的碳质球粒陨石,金属/磁铁矿的比值接近零.与其它类型的碳质球粒陨石(岩石类型:1-3)不同,大多数CK型陨石在母体上经历了强烈的热变质过程(550-1270K),以4-6型为主.多项证据表明,CK和CV3型陨石具有成因联系.但是,... CK型陨石是一类高度氧化的碳质球粒陨石,金属/磁铁矿的比值接近零.与其它类型的碳质球粒陨石(岩石类型:1-3)不同,大多数CK型陨石在母体上经历了强烈的热变质过程(550-1270K),以4-6型为主.多项证据表明,CK和CV3型陨石具有成因联系.但是,两者在岩相结构和化学组成方面仍存在微小差异.因此,精细地区分和比较两者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验证CK-CV单一母体假说非常重要.Northwest Africa(NWA)13943是一块新发现的陨石,经历过较强烈的热变质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确定了NWA 13943的岩石类型.并运用质谱分析技术,重点测定了NWA 13943陨石的全岩氧同位素和铬同位素组成.综合岩石结构、矿物化学成分、氧同位素异常(△^(17)O,△代表同位素分馏值)和铬同位素异常(ε^(54)Cr,ε表示样品中的同位素比值与标样中的同位素比值的相对偏差的10^(4)倍),CK和CV型陨石的母体可能形成于原行星盘中两个相似但不同的化学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化学 陨石 CK型球粒陨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质球粒陨石细粒边(FGR):太阳星云演化的见证 被引量:1
2
作者 缪秉魁 王秀娟 +1 位作者 王自国 刘伟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0,共9页
细粒边(FGR)是碳质球粒陨石的特殊组分,主要产于粗粒组分(球粒、难熔包体、岩屑和晶屑)的周围,对探索太阳星云条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不同类型碳质球粒陨石FGR边的岩石结构、矿物组成、矿物化学、全岩成分等主要特征。与碳质球粒... 细粒边(FGR)是碳质球粒陨石的特殊组分,主要产于粗粒组分(球粒、难熔包体、岩屑和晶屑)的周围,对探索太阳星云条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不同类型碳质球粒陨石FGR边的岩石结构、矿物组成、矿物化学、全岩成分等主要特征。与碳质球粒陨石基质的对比表明,FGR边与基质在性质上非常相近,它与基质一样属于早期星云凝聚产物,但是产状和成分特征差异表明,它的形成早于基质,代表了不同时间次序。根据蚀变矿物和全岩成分特征分析发现,所有类型碳质球粒陨石的FGR边都不同程度遭受了含水蚀变,大部分证据表明FGR边的含水蚀变发生在星云演化阶段,而另一部分证据则支持FGR边的含水蚀变发生在母体变质阶段,但是,FGR边是否存在多次含水蚀变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FGR边是早期太阳星云气-固凝聚吸积作用形成,但是不同类型碳质球粒陨石FGR边的特征差异说明早期太阳星云的成分不均一性和不同星云位置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粒陨石 细粒边 含水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格罗夫山碳质球粒陨石的研究与展望
3
作者 戴德求 陈新跃 杨荣丰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8-385,共8页
报道了3块南极格罗夫山碳质球粒陨石(GRV 020025、021579和022459)的矿物岩石学特征。3块碳质球粒陨石具有明显的非平衡陨石的特征,基质和球粒的模式比值分别为2.8(GRV 020025)、1.2(GRV 021579)和1(GRV022459)。GRV 022459具有明显较... 报道了3块南极格罗夫山碳质球粒陨石(GRV 020025、021579和022459)的矿物岩石学特征。3块碳质球粒陨石具有明显的非平衡陨石的特征,基质和球粒的模式比值分别为2.8(GRV 020025)、1.2(GRV 021579)和1(GRV022459)。GRV 022459具有明显较其他两块陨石大的球粒直径(0.6—2.0 mm)。在3块碳质球粒陨石中,一共发现了27个富Ca,Al包体,除了在GRV 020025和021579中各发现了一个富尖晶石球粒状包体,其余25个包体均属于A型(似A型)和富尖晶石-辉石型包体。大部分包体发生了强烈的蚀变,GRV 020025中的包体出现了大量层状硅酸盐,GRV 022459中的尖晶石具有富FeO的特征。最后,对南极碳质球粒陨石的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岩石学特征 富Ca Al包体 球粒陨石 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质球粒陨石有机物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段阿晨 吴昀昭 +3 位作者 EDWARD A.Cloutis 李少林 赵海斌 季江徽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共9页
碳质球粒陨石是太阳系中最原始的物质之一.通过对碳质球粒陨石的光谱分析,可以建立其与母体小行星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探测小行星表面物质成分、研究太阳系早期的演化历史.研究了6个CM2型碳质球粒陨石和11个煤炭样品(碳质球粒陨石所含有... 碳质球粒陨石是太阳系中最原始的物质之一.通过对碳质球粒陨石的光谱分析,可以建立其与母体小行星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探测小行星表面物质成分、研究太阳系早期的演化历史.研究了6个CM2型碳质球粒陨石和11个煤炭样品(碳质球粒陨石所含有机质的地球类比物)可见-远红外谱段反射光谱特征,并分析了它们与有机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煤样随着煤化程度的升高,各有机物碳氢基团的吸收峰深度逐渐降低, 3.41μm处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的吸收深度与H/C比存在线性正相关,当H/C比小于0.55时, 3.41μm处无明显光谱吸收特征.在3–4μm区域, CM2陨石存在明显的脂肪族CH2、CH3吸收带,缺乏3.28μm芳香族CH吸收带,但在5–6.5μm区域存在微弱的芳香族C=C、CO吸收带,指示CM2碳质球粒陨石的有机组分含有脂肪族和芳香族.陨石红外光谱中3.28μm和5–6.5μm区域光谱特征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在此波段区域存在含水矿物OH的重叠吸收或受到其他不透明矿物的影响,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也说明,需要更长的波段范围才能够准确识别小天体有机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2球粒陨石 有机煤炭 反射光谱 小行星 深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质球粒陨石的小行星水蚀变光谱学研究
5
作者 余金霏 赵海斌 吴昀昭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676,共10页
针对未来对富挥发分小行星的遥感探测需求,开展了对碳质球粒陨石水蚀变的光谱学研究。分析了15个不同蚀变程度的碳质球粒陨石的1~20μm红外光谱特征与岩石学性质,总结了水蚀变过程的光谱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蚀变程度加深,指示层状... 针对未来对富挥发分小行星的遥感探测需求,开展了对碳质球粒陨石水蚀变的光谱学研究。分析了15个不同蚀变程度的碳质球粒陨石的1~20μm红外光谱特征与岩石学性质,总结了水蚀变过程的光谱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蚀变程度加深,指示层状硅酸盐与水分子的3μm吸收带与仅指示水分子的6μm吸收带的强度均加深,吸收中心均向短波方向移动。碳质球粒陨石的3μm吸收带随蚀变程度增加而变得尖锐,吸收带光谱形态与蛇纹石类矿物3μm吸收特征类似,而6μm吸收带形态随蚀变程度增加无明显变化。硅酸盐矿物在9~14μm特征区光谱形状也随蚀变程度增加而改变,12.4μm/11.4μm反射率比值减小,这是由于无水硅酸盐转化为层状硅酸盐。光谱变异规律未来可应用于探测小行星表面物质成分与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球粒陨石 水蚀变 光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强地区碳质球粒陨石的化学全分析
6
作者 张秀英 朱月英 《岩矿测试》 CAS 1988年第2期143-144,I0010,共3页
在陨石研究中,除需要了解它的物理性状外,化学组分也是其重要参数,为此需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最近对我国陕西宁强安家山、张家合等地碳质球粒陨石(1983年6月陨落)样品进行分析,根据该处陨石样品中磁铁矿、陨硫铁矿较多,金属铁甚少及碳... 在陨石研究中,除需要了解它的物理性状外,化学组分也是其重要参数,为此需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最近对我国陕西宁强安家山、张家合等地碳质球粒陨石(1983年6月陨落)样品进行分析,根据该处陨石样品中磁铁矿、陨硫铁矿较多,金属铁甚少及碳质的干扰等特点,着重在样品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上进行试验,最后拟定了适宜的分析步骤和计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粒陨石 陨硫铁 陕西宁强 分析步骤 化学组分 物理性状 金属铁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质陨石NWA 8545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对其母体岩浆过程的启示
7
作者 李毅恒 汪在聪 何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89-2900,共12页
NWA 8545是一块玄武质无球粒陨石,它与碳质陨石(CC)NWA 011成对。CC被认为是来自于外太阳系的一类物质,由于同位素异常,它们区别于来自内太阳系的非碳质陨石(NC)。NWA 011及其成对陨石作为CC中稀有的玄武质无球粒陨石,其记录的岩浆过程... NWA 8545是一块玄武质无球粒陨石,它与碳质陨石(CC)NWA 011成对。CC被认为是来自于外太阳系的一类物质,由于同位素异常,它们区别于来自内太阳系的非碳质陨石(NC)。NWA 011及其成对陨石作为CC中稀有的玄武质无球粒陨石,其记录的岩浆过程可以被用来研究外太阳系早期行星母体的岩浆活动。本文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NWA 8545中的辉石、斜长石和陨磷钙钠石进行岩相学以及原位主微量元素的分析,并根据矿物模式丰度计算全岩稀土元素含量。电子探针结果显示NWA 8545与HED族陨石Eucrite(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具有相似的主量元素特征,同时其岩相学与5型Eucrite类似。激光微量数据表明辉石、斜长石和陨磷钙钠石的稀土元素配分都表现出略微的Ce异常,但其辉石的Ba、Sr等元素并未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即该陨石受地球风化作用影响不明显。利用辉石和斜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计算平衡熔体的成分,显示其平衡熔体的成分都与全岩的成分比较接近,可以认为两者是在封闭的体系下接近同时结晶。结合变质过程和母体岩浆的成分,本文认为NWA 8545是由其母体岩浆在经历分离结晶过程后喷发到母体行星表面冷却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陨石 玄武无球粒陨石 岩浆过程 热变过程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28届国际地质大会看陨石学进展
8
作者 李兆麟 庞学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6-37,共2页
28届国际地质大会陨石专题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陨石背景知识、南极陨石、陨石矿物学、陨石化学、陨石形成机制和陨石学相关的研究方法。 H.Palme把陨石分为未分离和分离两类。
关键词 陨石 国际地大会 太阳系星云 球粒 无球粒陨石 球粒陨石 月球陨石 月球背面 专题论文 亲铁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S:Sutter's Mill陨石前太阳物质的纳米离子探针研究
9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0-450,共1页
陨石中的前太阳物质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前,由恒星晚期喷出物凝聚形成的尘埃颗粒,是人类唯一能获得的其他恒星样品。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恒星核合成过程提供信息,还能对恒星大气物理化学条件以及颗粒在太阳星云和陨石母体中经历的... 陨石中的前太阳物质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前,由恒星晚期喷出物凝聚形成的尘埃颗粒,是人类唯一能获得的其他恒星样品。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恒星核合成过程提供信息,还能对恒星大气物理化学条件以及颗粒在太阳星云和陨石母体中经历的后期蚀变历史进行约束。Sutter’s Mill陨石为CM2型碳质球粒陨石角砾岩,其不同角砾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水蚀变和热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粒陨石 太阳系 离子探针 恒星大气 纳米 物理化学条件 尘埃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类似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物质
10
作者 Piani L Marrocchi Y +4 位作者 Rigaudier T Vacher L G Thomassin D Marty B 夏群科(编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4-774,共1页
地球上水的来源存在很大争议。多种同位素(O、Ti、Ca、Mo等)证据表明地球形成于干的、类似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内太阳系物质。据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于类似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物质。但是,另一种观点认为,内太阳系... 地球上水的来源存在很大争议。多种同位素(O、Ti、Ca、Mo等)证据表明地球形成于干的、类似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内太阳系物质。据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于类似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物质。但是,另一种观点认为,内太阳系因为温度太高而无法保存水冰,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于外太阳系的物质,比如富水碳质球粒陨石或者彗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粒陨石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 外太阳系 内太阳系 同位素 彗星 地球 类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强陨石中不透明矿物集合体的氧同位素和成因研究
11
作者 王英 徐伟彪 +1 位作者 华欣 管云彬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6-9,共4页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球粒和基质中出现大量圆形的不透明矿物集合体。其中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富镍金属和硫化物,另有少量磷酸盐、硅酸盐及微量的铂族金属。离子探针测定显示:①磁铁矿的氧同位素组成服从质量分馏[斜率为0.51±0... 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球粒和基质中出现大量圆形的不透明矿物集合体。其中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富镍金属和硫化物,另有少量磷酸盐、硅酸盐及微量的铂族金属。离子探针测定显示:①磁铁矿的氧同位素组成服从质量分馏[斜率为0.51±0.04,△^17O为(-2.8±0.4)‰],δ^18O值在-15.3‰~-1.6‰的较大范围内变化;②球粒中的橄榄石(△^17O为-5.0‰)与不透明矿物集合体处于氧同位素不平衡状态。不透明矿物集合体是由小行星母体中的蚀变反应产生的,金属铁被氧化为磁铁矿,同时使剩余的金属富集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明矿物集合体 氧同位素 离子探针微区分析 宁强球粒陨石 球粒陨石 氧同位素组成 矿物集合体 不透明 成因研究 δ^18O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强陨石(CV3)稀有气体的研究
12
作者 王道德 O.Eugster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6-79,共4页
宁强陨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化学组成的研究表明,宁强陨石属于异常的CV3碳质球粒陨石,稀有气体和宇宙射线暴露年龄的测定结果与岩石学及化学组成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宁强陨石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为42.2Ma,在CV3球粒陨石中是最高的,U/Th-... 宁强陨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化学组成的研究表明,宁强陨石属于异常的CV3碳质球粒陨石,稀有气体和宇宙射线暴露年龄的测定结果与岩石学及化学组成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宁强陨石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为42.2Ma,在CV3球粒陨石中是最高的,U/Th-4He及40K-40Ar气体保存年龄分别为4170±160Ma和4260±70Ma,这与碳质球粒陨石的气体保存年龄为4200Ma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粒陨石 稀有气体 宇宙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块新发现的西北非球粒陨石的矿物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蕴华 柯作楷 徐伟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307,共13页
为了解不同种类小行星母体的起源与演化信息,选取8块近期在西北非地区发现的未经过详细研究的球粒陨石,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结构,利用能谱仪及电子探针测试样品的成分。结果显示,NWA 7613与NWA 8340为CV3_(oxA)型陨石,另外5... 为了解不同种类小行星母体的起源与演化信息,选取8块近期在西北非地区发现的未经过详细研究的球粒陨石,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结构,利用能谱仪及电子探针测试样品的成分。结果显示,NWA 7613与NWA 8340为CV3_(oxA)型陨石,另外5块普通球粒陨石的热变质程度变化更为广泛且球粒中橄榄石铁含量更高。NWA 7613(LL3)球粒中橄榄石CaO含量稍高(0.08%~0.24%),高于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小于0.05%)。NWA 6468(R4)与普通球粒陨石具有相似的岩相结构,但不发育铁镍金属,且橄榄石铁含量(Fa_(35.9~42.1))及镍含量(平均含0.23%)更高,是强氧化环境下的产物。NWA 7251(Limpact melt)具有特殊的火成结构,是大规模灾难性撞击事件产物,橄榄石铁指数(Fa_(21.4~26.7))与L型球粒陨石的橄榄石成分一致,但CaO含量(0.16%~0.31%)高于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粒陨石 普通球粒陨石 R型球粒陨石 冲击熔融L型球粒陨石 岩石矿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中国陨石展览”在北京天文馆展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卿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由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及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馆联合发起的“中国陨石展览”4月25日起在北京天文馆展出。
关键词 北京天文馆 陨石 中国天文学会 紫金山天文台 科学学会 研究所 中国地学会 中国科学院 陨石 球粒陨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十三陵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沉积相标志及沉积环境模式 被引量:37
15
作者 宋天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61-472,共12页
北京十三陵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包括5个组: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前2个组主要由碎屑岩组成,后3个组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众多的沉积相标志反映:常州沟组属于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从串岭沟组开始,其沉积环... 北京十三陵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包括5个组: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前2个组主要由碎屑岩组成,后3个组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众多的沉积相标志反映:常州沟组属于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从串岭沟组开始,其沉积环境向碳酸盐岩沉积环境过渡;后3个组沉积时的环境为典型的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沉积环境模式。另外,长城系还有许多特殊的沉积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世界上最古老的宇宙球粒;高于庄组白云岩层面上双脊波痕的内碎屑颗粒成因和硅化白云岩内青鱼骨状层理及硅质团粒的成因;特别是在大红峪组首次发现太阳星云物质——碳质球粒陨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十三陵 长城系 沉积相标志 环境模式 宇宙球粒 球粒陨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星云中同位素异常和分馏
16
作者 陈永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最新的陨石学资料证明,陨石中表征早期太阳星云同位素异常的证据普遍存在,尤其是碳质球粒陨石难熔包体中。近年在铁陨石和球粒陨石单矿物中也发现了同位素异常,看来在形成行星初始物质的早期太阳星云中,同位素不均匀性是一种非常普遍的... 最新的陨石学资料证明,陨石中表征早期太阳星云同位素异常的证据普遍存在,尤其是碳质球粒陨石难熔包体中。近年在铁陨石和球粒陨石单矿物中也发现了同位素异常,看来在形成行星初始物质的早期太阳星云中,同位素不均匀性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1.氧同位素异常陨石中氧同位素的变化过去一直认为是由于质量分馏造成的。例如,Onuma等(1972)将其变化归结于原始尘埃和冷却的太阳星云气体之间的同位素交换。在3个含钙铝黄长石-尖晶石的阿伦德包体中,相对于SMOW,δ<sup>18</sup>O为—9.7‰~—11.5‰,这样的组成是在与太阳星云的平衡温度低至800K产生的,或者在包体形成的太阳星云区有非常低的δ<sup>18</sup>O,此温度较包体的矿物学和结构显示的温度低得多,这一明显差异难以得到合理解释。Clayton等(1973)首先证明了碳质球粒陨石中无水高温矿物强烈贫重氧同位素<sup>17</sup>O和<sup>18</sup>O,这种效应是核过程的结果,来自于几乎纯<sup>16</sup>O组分的的混合,也许产生于太阳系,也许代表了与核合成历史分离的星际尘埃。Clayton等(1977)指出,C<sub>2</sub>、C<sub>3</sub>和C<sub>4</sub>球粒陨石中,相对于地球丰度都存在<sup>18</sup>O过剩,所有C<sub>3</sub>、C<sub>4</sub>陨石全岩和矿物分离相都落在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星云 同位素异常 球粒陨石 陨石 陨石 包体 氧同位素 同位素分布 丰度 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风化对C型小行星的光谱影响研究概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婷 唐红 +5 位作者 缪秉魁 曾小家 夏志鹏 于雯 周传娇 贺恩成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660,共14页
C型小行星主要由硅酸盐矿物和含碳有机质组成,保存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物质,是认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重要物质,对研究水和生命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对小行星物质组成的认识主要基于光谱特征分析,但长期的空间风化作用会... C型小行星主要由硅酸盐矿物和含碳有机质组成,保存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物质,是认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重要物质,对研究水和生命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对小行星物质组成的认识主要基于光谱特征分析,但长期的空间风化作用会改变小行星表面物质的光谱特征,所以认识小行星的物质组成需要准确厘清空间风化对光谱的影响。随着中国小行星探测工程的推进,迫切需要深入认识C型小行星的光谱特征及对空间风化的响应规律。为此,分析了C型小行星的反射率、水和有机质吸收等光谱特征以及空间风化的影响,提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指出了该研究方向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小行星 光谱 球粒陨石 空间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在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祖荣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0年第1期114-128,共15页
第四讲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续) (五)硫同位素分镏的动力学效应 前面讲的是硫同位素分馏的热力学效应,它叙述了在达到平衡条件下,各物相间硫同位素的分馏及物理化学环境(温度、氧逸度、酸碱度等等)对硫同位素分馏的影响,本节将讨论在运动... 第四讲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续) (五)硫同位素分镏的动力学效应 前面讲的是硫同位素分馏的热力学效应,它叙述了在达到平衡条件下,各物相间硫同位素的分馏及物理化学环境(温度、氧逸度、酸碱度等等)对硫同位素分馏的影响,本节将讨论在运动过程中,同位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所引起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动力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分馏 硫同位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形成 同位素测定 同位素特征 同位素组成 球粒陨石 现代沉积物 氧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