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采伐对小兴安岭森林沼泽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密度的影响 |
刘夏
牟长城
周文昌
包旭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2
|
吐哈盆地烃源岩有机碳质量分数测井定量预测模型 |
韩双彪
张金川
黄卫东
王志勇
俞益新
|
《断块油气田》
CAS
|
2012 |
3
|
|
|
3
|
筛网孔径与取样量对蒙古栎树木组织部分碳质量分数及其变异的影响 |
孙忠林
李岩
杨宇宁
李慧莹
侯佳君
张成汉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4
|
运用事例推理技术确定飞灰含碳质量分数实时目标值 |
洪军
王雷
司风琪
徐治皋
|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5
|
应用测井方法计算泥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 |
陈柯童
刘华
鲁雪松
田华
张宝收
芦慧
乔柱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6
|
红外反射法测量飞灰碳质量分数 |
徐何伟
周昊
岑可法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7
|
利用图像信息熵差检测炉渣碳质量分数 |
邢超
张晓明
赵亚琳
王昭
高建民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8
|
基于井震联合反演方法的泥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预测及应用 |
张鲁川
卢双舫
肖佃师
黄文彪
李进步
郭思祺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
9
|
多晶硅产品中碳质量分数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
曹玲玲
蔡延国
宗冰
魏东亮
吴巧芸
曹岩德
安军林
马婷
王体虎
|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
10
|
应用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对白桦凋落叶碳质量分数的估测模型 |
张莹
董希斌
刘慧
高彤
任允泽
高然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11
|
千年时序滨海耕地土壤有机碳的演变特征分析 |
丁煜
赵成义
郑光辉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烃分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和共价键数目的计算 |
王晓波
田松豪
宋玉臣
|
《化学教学》
CAS
|
2011 |
0 |
|
|
13
|
雷州半岛轮伐期内尾细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许宇星
竹万宽
王志超
黄润霞
杜阿朋
|
《桉树科技》
|
2024 |
0 |
|
|
14
|
混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互换 |
陈洪发
|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
15
|
桂北地区桉树林及其他三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特征 |
马姜明
梁士楚
杨栋林
吴蒙
叶泉清
江绍锋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
16
|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土壤碳蓄积的研究 |
杨克凤
张鑫童
汪大林
方海义
陈青
王俊
杨书运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
17
|
12Cr2Ni4A钢高温真空低压脉冲渗碳工艺 |
田勇
安小雪
王昭东
王国栋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
18
|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宋超
陈云明
曹扬
唐亚坤
陆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
19
|
旱作条件下轮作模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平衡的影响 |
张青
李慧瑛
孙媛
谭春荐
郝雯辉
任广鑫
冯永忠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20
|
四川长宁页岩总有机碳地震定量预测方法 |
侯华星
欧阳永林
曾庆才
杨青
陈胜
朱莎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