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碳负离子在羟醛缩合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宗水珍 《常熟高专学报》 1999年第2期88-92,共5页
羟醛缩合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它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它既是个重点,又是个难点.所谓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孤立地记这一种反应,对反应实质不能充分理解,因而不能把这一反应与其他相关的反应进... 羟醛缩合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它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它既是个重点,又是个难点.所谓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孤立地记这一种反应,对反应实质不能充分理解,因而不能把这一反应与其他相关的反应进行联系和比较,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反应类型太多,难以掌握.如果能把这些相关的反应前后串成一直线人机理上掌握它们,这样就会让学生同时掌握许多反应,应用起来便可得心应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醛缩合反应 碳负离子 α-碳负离子 缩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2-三氟卤乙烷和碳负离子的自由基亲核取代反应
2
作者 徐勇军 杨晓西 +3 位作者 陈庆云 林原斌 叶国兴 丁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80-2083,共4页
主要研究 2 ,2 ,2 -三氟卤乙烷 (碘、溴、氯、氟 )和碳负离子的反应 ,在一定的温度下 ,以 DMF作溶剂 ,除了 2 ,2 ,2 -三氟氟乙烷外 ,反应都得到了相应的 2 ,2 ,2 -三氟卤乙烷的衍生物以及碳负离子的偶联产物 .该反应能被紫外光加速 ,能... 主要研究 2 ,2 ,2 -三氟卤乙烷 (碘、溴、氯、氟 )和碳负离子的反应 ,在一定的温度下 ,以 DMF作溶剂 ,除了 2 ,2 ,2 -三氟氟乙烷外 ,反应都得到了相应的 2 ,2 ,2 -三氟卤乙烷的衍生物以及碳负离子的偶联产物 .该反应能被紫外光加速 ,能被对二硝基苯和对二苯酚阻止 .因此 ,该反应是按 SRN1即自由基亲核取代反应机理进行 .由于此反应能在黑暗中进行 ,所以它可能是通过热引发或自发引发来完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负离子 2 2 2-三氟卤乙烷 自由基亲核取代反应 反应机理 自引发 热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α-碳负离子的相转移催化Wittig-Horner反应
3
作者 刘增勋 刘舜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31-232,共2页
含磷α-碳负离子的相转移催化Wittig-Horner反应刘增勋,刘舜尧(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关键词含磷碳负离子,相转移催化,Wittig-Horner反应Wittig-Horner反应是... 含磷α-碳负离子的相转移催化Wittig-Horner反应刘增勋,刘舜尧(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关键词含磷碳负离子,相转移催化,Wittig-Horner反应Wittig-Horner反应是形成碳-碳双键的重要方法,有关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 碳负离子 相转移催化 W-H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α-碳负离子的相转移催化共轭加成反应
4
作者 刘增勋 刘舜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1271-1273,共3页
亲核性碳负离子与亲电性碳-碳双键的共轭加成反应是形成新碳-碳键的重要方法.含磷碳负离子的共轭加成反应已有报道,但反应一般都是在强碱作用和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如O。
关键词 含磷碳负离子 共轭加成反应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与碳负离子的稳定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兴旺 《阴山学刊》 2000年第5期28-29,共2页
碳负离子的稳定性对其形成和反应性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因此定性或定量地研究碳负离子的稳定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芳香性效应 结构 碳负离子 稳定性 原子 杂化 共轭效应 d-pπ反馈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乙亚基)苯甲胺的1,4-二碳负离子的形成研究
6
作者 关烨第 胡春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0期905-910,共6页
本文报道合成N-(苯基·乙亚基)苯甲胺的二碳负离子的新方法。经多方实验,只有用N-(苯基·乙亚基)苯甲胺与一当量的正丁基锂和二异丙基胺锂反应得到1,4-二碳负离子,硅烷化得到1,4-二硅烷基衍生物。
关键词 碳负离子 苯甲胺 硅烷基衍生物 正丁基锂 硅烷化 二异丙基胺锂 亚基 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碳负离子的亲核加成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7
作者 何晓春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27-29,共3页
本文从羟醛缩合反应引伸到其它α—碳负离子亲核加成,介绍了几个著名的人名反应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关键词 α-碳负离子 有机合成 羟醛缩合反应 有机化学 课程教学 亲核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肟醚碳负离子对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冬冬 丁昌华 +1 位作者 侯雪龙 戴立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4-699,共6页
在添加六甲基膦酰胺(HMPA)的条件下,实现了苯乙酮肟醚α-碳负离子对单取代和环状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取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四氢萘酮肟醚α-碳负离子在该条件下也可对部分氮杂环丙烷进行开环反应.反应中HMPA对锂离子发生络合作用,在一定... 在添加六甲基膦酰胺(HMPA)的条件下,实现了苯乙酮肟醚α-碳负离子对单取代和环状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取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四氢萘酮肟醚α-碳负离子在该条件下也可对部分氮杂环丙烷进行开环反应.反应中HMPA对锂离子发生络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碳负离子的亲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肟醚 氮杂环丙烷 开环反应 碳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碳负离子的反应及其应用的研究(Ⅰ)——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取代肉桂酸酯
9
作者 刘广鉴 张正 许从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2期1293-1295,共3页
虽然含硫碳负离子在有机合成中已有若干应用,但要有效地产生这类碳负离子,通常需用有机锂或氢化钠,这些强碱性试剂对氧和潮气都很敏感,在实际应用方面有不足之处。本文报道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用碳酸钾使α-苯亚磺酰基乙酸甲酯所... 虽然含硫碳负离子在有机合成中已有若干应用,但要有效地产生这类碳负离子,通常需用有机锂或氢化钠,这些强碱性试剂对氧和潮气都很敏感,在实际应用方面有不足之处。本文报道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用碳酸钾使α-苯亚磺酰基乙酸甲酯所起的烷基化-消去反应,以合成取代肉桂酸酯类,其反应式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碳负离子 相转移催化 合成 取代肉桂酸酯 α-苯亚磺酰基乙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醛缩合反应复习课的教学方案——从羟醛缩合反应a—碳负离子的亲核加成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10
作者 何晓春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32-34,共3页
羟醛缩合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反应,它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教学中它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这里所说的“难”,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孤立地记这一反应,对它的反应实质不能充分理解,因而不能把这一反... 羟醛缩合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反应,它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教学中它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这里所说的“难”,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孤立地记这一反应,对它的反应实质不能充分理解,因而不能把这一反应与其它相关的反应进行联系和比较,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反应类型太多,难以掌握。如果能把这些相关的反应前后串成一条线,从机理上掌握它们,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同时掌握五、六种典型反应,应用起来便可得心应手。 羟醛缩合反应从机理上讲,它是碳负离子对羰基的亲核加成,由于醛酮的a—氢的酸性比炔氢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反应 碳负离子 教学方案 羟醛 复习课 有机化 区域选择性 反应机理 加成 亲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负离子重排的DFT计算研究
11
作者 王文峰 袁耀锋 李俊篯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8期60-65,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碳负离子1,2-迁移和1,4-迁移两个反应的过渡态的分子轨道,发现在过渡态中迁移原子携带正电荷,剩余部分则形成双碳负离子。在1,2-迁移过渡态中,剩余的双碳负离子的HOMO位相与迁移原子的LUMO位相不匹配。但在1,4-...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碳负离子1,2-迁移和1,4-迁移两个反应的过渡态的分子轨道,发现在过渡态中迁移原子携带正电荷,剩余部分则形成双碳负离子。在1,2-迁移过渡态中,剩余的双碳负离子的HOMO位相与迁移原子的LUMO位相不匹配。但在1,4-迁移过渡态中,剩余的双碳负离子的HOMO位相与迁移原子的LUMO位相匹配。所以碳负离子的1,2-迁移是轨道对称性禁阻的反应,而1,4-迁移则是轨道对称性允许的反应。本文的计算可以为我国高等有机化学教学提供良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负离子 重排 轨道对称性 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hn—Teller畸变后D2hC60^—的电子结构和光谱 被引量:1
12
作者 封继康 滕启文 +1 位作者 李君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662-1665,共4页
用INDO系列方法对C60自由基负离子C60^-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得到D2h对称性的构型,表明C60^-确实发生了Jahn-Teller畸变,导致单键变短,双健交长,形成15种键,9种不等同碳原子,其额外负电荷主要... 用INDO系列方法对C60自由基负离子C60^-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得到D2h对称性的构型,表明C60^-确实发生了Jahn-Teller畸变,导致单键变短,双健交长,形成15种键,9种不等同碳原子,其额外负电荷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以此构型为基础,计算了C60^-的电子光谱,与实验值吻合,在对光谱进行理论指认的同时讨论了光谱红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T变形 60负离子 电子结构 电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原理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谢启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67-72,共6页
关键词 稳定性原理 有机化学教学 稳定性顺序 碳负离子 离子 离子 游离基 过渡态 离子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Particles Embedded into Carbon Coated Mesoporous SiO_(x)Rod as High Volumetric Capacity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14
作者 Jia-Lin Guo Ni-Ni Li Peng Zheng 《电化学(中英文)》 2025年第2期28-34,共7页
Due to the high capacity and moderate volume expansion of silicon protoxide SiO_(x)(160%)compared with that of Si(300%),reducing silicon dioxide SiO_(2)into SiO_(x)while maintaining its special nano-morphology makes i... Due to the high capacity and moderate volume expansion of silicon protoxide SiO_(x)(160%)compared with that of Si(300%),reducing silicon dioxide SiO_(2)into SiO_(x)while maintaining its special nano-morphology makes it attractive as an anode of Li-ion batteries.Herein,through a one-pot facile high-temperature annealing route,using SBA15 as the silicon source,and embedding tin dioxide SnO_(2)particles into carbon coated SiO_(x),the mesoporous SiO_(x)-SnO_(2)@C rod composite was prepared and tested as the anode material.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SnO_(2)particles were distributed uniformly in the wall,which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ir volume energy densities.The coated carbon plays a role in maintaining structural integrality during lithiation,and the rich mesopores structure can release the expanded volume and enhance Li-ion transfer.At 0.1 A·g^(-1),the gravimetric and volumetric capacities of the composite were as high as 1271 mAh·g^(-1)and 1573 mAh·cm^(-3),respectively.After 200 cycles,the 95%capacity could be retained compared with that upon the 2nd cycle at 0.5 A·g^(-1).And the rod morphology was well kept,except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rod was 3 times larger than its original size after the cell was discharged into 0.01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coating Mesoporous SiO_(x) Anode Li-ion bat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