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解锁效率时空演进、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
1
作者 崔和瑞 张芙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3,共11页
碳解锁效率衡量了经济发展能力与生态文明效益的综合水平,对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碳解锁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该研究将能源、技术、制度与社会因素融入碳解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 碳解锁效率衡量了经济发展能力与生态文明效益的综合水平,对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碳解锁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该研究将能源、技术、制度与社会因素融入碳解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其碳解锁效率并基于ML指数、Dagum基尼系数和Tobit面板模型对其时空演进、动态变化、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整体碳解锁效率平均提升了19.5%,沿海地区效率水平大于内陆地区,西南地区效率水平增速最快,技术进步是各区域碳解锁效率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2)中国碳解锁效率空间分布呈“东南—西北—中部阶梯分化”特征,北京、上海等直辖市碳解锁效率稳居全国前列,山西、辽宁等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省份效率落后。(3)中国碳解锁效率总体差异较大但呈小幅度波动下降趋势,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沿海与内陆区域间差异最为严峻。(4)经济发展、城镇化、社会消费、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碳解锁效率有显著正向作用,人口规模、外资依存、政府干预呈显著负向作用,影响因素的区域异质性存在并具有一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解锁效率 八大综合经济区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碳解锁效率研究——基于SE-DEA-Malmquist指数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济建 刘清 丁绪辉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
文章从碳解锁效率角度出发客观评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绩效,采用非期望超效率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18年碳解锁效率,结合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效率分解及动态分析,并借助Tobit面板模型探究碳解锁效率驱动因素。结果显示:... 文章从碳解锁效率角度出发客观评估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绩效,采用非期望超效率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18年碳解锁效率,结合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效率分解及动态分析,并借助Tobit面板模型探究碳解锁效率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整体上,长江经济带碳解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各省市间的差异性先扩大后缩小并逐步趋于稳定,上中下游省市碳解锁效率差异显著;长江经济带总体碳解锁效率变化指数处于上升阶段,依靠技术进步能够有效提高碳解锁效率水平;地区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及城镇化水平与碳解锁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产业结构和创新水平呈现负向效应。政府应充分考虑长江经济带区域差异性,合理制定碳减排目标和碳减排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解锁效率 SE-DEA-Malmquist指数 Tobit面板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