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控ZnO阵列改性碳织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朱文婷 王小荣 +1 位作者 王晓芳 惠瑞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5-179,共5页
碳纤维表面光滑且具有惰性,削弱了其与树脂的界面黏结,进而限制了碳织物/树脂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基于界面工程技术,采用预埋晶种层的方式诱导ZnO微纳米阵列在碳纤维表面均匀生长,并通过改变晶种层溶度优化ZnO阵列的形貌和分布,以强化... 碳纤维表面光滑且具有惰性,削弱了其与树脂的界面黏结,进而限制了碳织物/树脂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基于界面工程技术,采用预埋晶种层的方式诱导ZnO微纳米阵列在碳纤维表面均匀生长,并通过改变晶种层溶度优化ZnO阵列的形貌和分布,以强化纤维/基体的界面,从而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纤维表面形貌分析,晶种层浓度对ZnO微纳米阵列形貌和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当浓度为15mmol/L时,均匀且细化的ZnO阵列生长在碳纤维表面,使纤维的表面能大幅度提高,促进了树脂充分浸润,提高了力学强度;与原始复合材料相比,改性复合材料的磨损率降低了约35%,表明ZnO阵列的引入能够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织物/树脂复合材料 ZnO阵列 界面改性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织物增强聚合物基自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先辉 孙友松 王万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121,共7页
从聚合物基体、组分改性、碳织物增强工艺、材料摩擦磨损机制等方面综述碳织物增强树脂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现状。比较热塑性与热固性树脂基体在该类材料中的应用特点,介绍聚合物本体改性和减摩增强填料改性提高摩擦学性能的各... 从聚合物基体、组分改性、碳织物增强工艺、材料摩擦磨损机制等方面综述碳织物增强树脂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现状。比较热塑性与热固性树脂基体在该类材料中的应用特点,介绍聚合物本体改性和减摩增强填料改性提高摩擦学性能的各种方法,总结当前摩擦学研究中碳织物增强制备工艺及典型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指出减摩机制、磨损形式、摩擦温升为该类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中关注的焦点。温度范围广、力学性能优良、易加工成型、无污染的新型材料与成型工艺为今后碳织物增强聚合物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中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织物 自润滑 树脂基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织物/PEEK静电粉末预浸工艺树脂含量检测控制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元珍 娄葵阳 +2 位作者 傅英 李峰 张凤翻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10期38-41,共4页
介绍了一种由β射线检测仪、微机等组成的碳织物/PEEK(聚醚醚酮)静电粉末预浸过程树脂含量动态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跟踪预浸过程,准确、灵敏地反映树脂含量的变化,并能根据要求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预浸料树脂均匀分布,有... 介绍了一种由β射线检测仪、微机等组成的碳织物/PEEK(聚醚醚酮)静电粉末预浸过程树脂含量动态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跟踪预浸过程,准确、灵敏地反映树脂含量的变化,并能根据要求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预浸料树脂均匀分布,有利于工艺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本文介绍了这种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绘出了一些预浸料的工作曲线,考察了这种控制系统的性能,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粉末 预浸 聚醚醚酮 碳织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织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超 丘哲明 刘建超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7-18,共2页
本文研究了织物编织类型及树脂含量对碳织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 ,平纹织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低 ,缎纹织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高 ;当树脂含量为wt42~ 45 %时 ,碳织物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性能最佳。
关键词 碳织物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树脂含量 编织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径碳纤维三向织物复合材料增强混凝土轴压研究
5
作者 孙婷婷 张洪华 +1 位作者 Muhammad Usman Ghani 李炜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5,共9页
选用三种规格的T300碳纤维制备三种不同孔径大小的三向织物(Triaxial Woven Fabric,TWF)树脂基复合材料对混凝土进行加固。使用3D-DIC技术获取三维位移场和应变场,直观反映试样表面织物的膨胀脱落和不同纱线应变扩展的演化过程。结果表... 选用三种规格的T300碳纤维制备三种不同孔径大小的三向织物(Triaxial Woven Fabric,TWF)树脂基复合材料对混凝土进行加固。使用3D-DIC技术获取三维位移场和应变场,直观反映试样表面织物的膨胀脱落和不同纱线应变扩展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碳纤维三向织物复合材料在压缩时,三向织物的孔径越小,约束效果越显著。与未约束的混凝土相比,TWF-24K的峰值载荷提高了38.7%,TWF-12K提高了41.2%,TWF-6K提高了49.9%。在孔隙率一定时,小孔径TWF更大程度地提升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TWF-6K试样的应变-时间曲线变化趋势更加一致,试样内部的应力分布更均匀。结合3D-DIC技术获取从加载到破坏整个时间序列的位移场和应变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于TWF-12K和TWF-24K,TWF-6K经纬纱均提供了约束作用,均匀分担轴向压缩力和径向拉伸力,具有最好的约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三向织物 混凝土加固 3D-DIC 位移场 三维应变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T相二硫化钨/碳化蚕丝导电织物的制备及其水伏发电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宾宾 李伟 +1 位作者 薛阳彪 郑敏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2,共8页
为了制备具有水伏发电性能的纺织品材料,采用高温碳化和水热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了1T相二硫化钨/碳化蚕丝(1T-WS_(2)/CS)导电织物;并将两个铝电极连接在该织物两端,制备了一种水伏发电机(HEG)。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 为了制备具有水伏发电性能的纺织品材料,采用高温碳化和水热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了1T相二硫化钨/碳化蚕丝(1T-WS_(2)/CS)导电织物;并将两个铝电极连接在该织物两端,制备了一种水伏发电机(HEG)。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等对1T-WS_(2)、CS和1T-WS_(2)/CS导电织物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使用接触角仪、吉利时Keithley 2400和温湿度柜等对HEG的亲水性能、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T-WS_(2)纳米片均匀地生长在CS表面;所制备的1T-WS_(2)/CS具有优异的亲水性,水接触角从19°减小到0°仅需2 s;在20μL去离子水作用下,尺寸为4 cm×1 cm的HEG可以产生高达0.45 V的输出电压和3.40μA的输出电流。此外,HEG可以集成到医用口罩上用于人体健康呼吸监测,为未来可穿戴自供电设备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材料 1T相二硫化钨/化蚕丝导电织物 水伏发电机 亲水性 人体健康呼吸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抗海水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杜玉兵 荀勇 刘小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57,共5页
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是由高性能纤维织物和高性能细集料混凝土复合而成的薄板产品,这种复合材料被期望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为此,开展了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抗海水侵蚀性能的试验研究,主要探讨了混凝土基体抗蚀性能、预应力和外荷... 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是由高性能纤维织物和高性能细集料混凝土复合而成的薄板产品,这种复合材料被期望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为此,开展了碳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抗海水侵蚀性能的试验研究,主要探讨了混凝土基体抗蚀性能、预应力和外荷载对薄板试件抗蚀性能的影响、不同程度的侵蚀作用和聚丙烯短纤维的掺入对薄板试件弯曲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内容。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海水侵蚀性能,施加并提高预应力值能增强薄板试件的抗蚀性能,但外荷载与腐蚀介质的耦合加速劣化了薄板试件的弯曲性能。聚丙烯短纤维提高了织物网与混凝土基体的协同受力性能,但降低了混凝土基体对腐蚀介质的抗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 混凝土 薄板 海水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8
作者 阮春寅 丁江平 +2 位作者 张翼鹏 张笑晴 范欣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77-81,100,共6页
采用薄膜叠压法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CFF/PPS)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CFF/PPS复合材料的理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320~330℃,热压压力0.15~0.20MPa,热压... 采用薄膜叠压法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聚苯硫醚(CFF/PPS)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CFF/PPS复合材料的理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320~330℃,热压压力0.15~0.20MPa,热压时间8~10min。在该参数下制得的层压板拉伸强度为652MPa,弯曲强度为711MPa,层间剪切强度为43MPa;在6.7J/mm的冲击能量下,层压板的冲击后压缩剩余强度为11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薄膜叠压法 纤维织物 聚苯硫醚 冲击后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对碳纤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程永奇 张鹏 +2 位作者 孙友松 李慧 郑润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1,共6页
为了探索提高衬层型重载摩擦副用碳纤织物增强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使用性能的途径,采用微观分析与力学性能检测等手段,研究了碳纤织物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空气氧化、浓硝酸氧化、偶联剂涂覆、气液双效和液相双效处理)对碳纤及其复合材料... 为了探索提高衬层型重载摩擦副用碳纤织物增强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使用性能的途径,采用微观分析与力学性能检测等手段,研究了碳纤织物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空气氧化、浓硝酸氧化、偶联剂涂覆、气液双效和液相双效处理)对碳纤及其复合材料界面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碳纤相比,表面处理后的碳纤比表面积增大/表面活性官能团升高,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得到显著提高;采用偶联剂涂覆处理具有较佳的综合效果,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达1088.9 MPa,拉伸强度为538.1 MPa,压缩强度为551.3 MPa;冲击韧性为72.2 k J/m2。断口形貌分析表明,碳纤表面处理后有利于胶体均匀分布包覆于碳纤周围,从而使材料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界面 性能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芬 刘玲玲 杜运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6-72,共7页
采用轴向拉伸试验研究了碳纤维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TRC)的静力力学性能,试验工况考虑了配网率、短切钢纤维以及碳纤维织物上的预拉力3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没有掺加短切钢纤维的薄板,随着配网率的增加,碳纤维织物利用率降低,试验过... 采用轴向拉伸试验研究了碳纤维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TRC)的静力力学性能,试验工况考虑了配网率、短切钢纤维以及碳纤维织物上的预拉力3个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没有掺加短切钢纤维的薄板,随着配网率的增加,碳纤维织物利用率降低,试验过程中纤维层与水泥基层逐渐分离,最终薄板发生剥离破坏;对碳纤维织物施加预拉力能使薄板的开裂应力提高,从而提高TRC构件的正常使用寿命;在薄板中掺入短切钢纤维有助于提高其界面性能,进而使薄板抗拉强度、极限应变均得以提高;与施加预拉力相比,掺入短切钢纤维对薄板力学性能的改善更加显著;对碳纤维织物施加预拉力的同时在薄板中掺入1%的短切钢纤维可显著提高碳纤维的利用率,薄板破坏时碳纤维被完全拉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织物 抗拉强度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在热流冲击下的热传递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振荣 智伟 +2 位作者 韩晨晨 赵晓明 裴晓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
为研究纺织材料在热流冲击下的热传递性能,以碳纤维平纹织物为例,利用电子显微镜获得纱线的几何结构参数、经纬纱交织路径及横截面形状,建立碳纤维织物单元结构模型,基于传热学的基本方程,利用有限元法数值求解织物厚度方向上的温度随... 为研究纺织材料在热流冲击下的热传递性能,以碳纤维平纹织物为例,利用电子显微镜获得纱线的几何结构参数、经纬纱交织路径及横截面形状,建立碳纤维织物单元结构模型,基于传热学的基本方程,利用有限元法数值求解织物厚度方向上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利用创建的热流冲击下织物热传递数值模型可预测织物背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试验验证发现,利用数值模型计算获得的织物背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一致,当织物表面分别施加热流密度为1 319 W/m 2和1 103 W/m 2时,织物背面温度的模拟值和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64%和3.28%。说明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碳纤维平纹织物动态传热过程,可为高温热流冲击下隔热耐烧蚀织物的开发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 热传递 三维几何模型 数值模拟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增强PES-C/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普 贾倩 王齐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1-555,共5页
利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了不同PES-C/PTFE含量的碳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用LJ-500万能材料试验机和MRH-5A环块试验机分别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并研究了压制成型温度和等离子处理碳纤维织物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利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了不同PES-C/PTFE含量的碳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用LJ-500万能材料试验机和MRH-5A环块试验机分别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并研究了压制成型温度和等离子处理碳纤维织物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织物极大提高了PES-C/PTFE树脂弯曲强度,并且有效增加PES-C/PTFE树脂的耐磨性;PES-C/PTFE含量分别为42%和8%的碳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性力学及摩擦磨损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复合材料 PES-C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强碳纤维织物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任毅 景鹏展 +4 位作者 孙宝忠 周剑锋 朱姝 胡益男 余木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偶联剂对碳纤维织物(CFF)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CFF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APP含量的CFF/PP复合材料层合板。扫描电镜观察断裂形貌发现,随着MAPP...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偶联剂对碳纤维织物(CFF)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CFF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APP含量的CFF/PP复合材料层合板。扫描电镜观察断裂形貌发现,随着MAPP的加入,断口拔出的CFF中PP基体覆盖较多,CFF/PP界面脱黏较少。随着MAPP添加量的增加,界面黏结力得到改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冲击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均显著提高2~10倍。当MAPP质量分数超过10%~15%后,力学性能趋于平稳然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 力学性能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界面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对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新宇 秦伟 王福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冷等离子体接枝法对碳纤维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纤维表面产生活性官能团,研究了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对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织物/环... 采用冷等离子体接枝法对碳纤维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纤维表面产生活性官能团,研究了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对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进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 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剪切强度 界面性能 粘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潘永灿 荀勇 张勤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35,共3页
通过对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薄板加固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了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加固效果。对加固后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作了全面的分析。试验表明,用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薄板加固混凝... 通过对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薄板加固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了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加固效果。对加固后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作了全面的分析。试验表明,用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薄板加固混凝土梁能有效提高梁的承载力、强度和刚度,对混凝土梁的加固补强是很有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 聚合物砂浆 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 试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油润滑下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先辉 孙友松 王万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340,共8页
采用半干法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钢背衬复合材料与45钢在环-环端面浸油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学特性,考查载荷、速度和碳织物类型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及偶件磨损表面进... 采用半干法制备碳纤维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钢背衬复合材料与45钢在环-环端面浸油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学特性,考查载荷、速度和碳织物类型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及偶件磨损表面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轻载高速启动可显著提高单向碳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边界润滑状态下的碳织物/环氧复合材料主要表现出黏着磨损特性,对偶钢环上出现的网状转移膜大大改善了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平纹碳织物/环氧复合材料因表面织物纹理使得润滑油能深入到摩擦表面各区域,在重载下表现出较低的摩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油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激光扫描点云的碳纤维织物表面三维模型重建 被引量:8
17
作者 程杰 陈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9,69,共7页
织物表面的自动化分析与测量是纺织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运用调整照明、分析织物组织循环图和控制扫描范围的方法采集到高质量、密集的碳纤维织物表面原始点云。对原始点云实施了分类预处理。通过... 织物表面的自动化分析与测量是纺织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运用调整照明、分析织物组织循环图和控制扫描范围的方法采集到高质量、密集的碳纤维织物表面原始点云。对原始点云实施了分类预处理。通过向预处理后的点集中加入点云约束条件和梯度约束条件构建了尺度独立的屏蔽约束条件,重建出较为理想的碳纤维织物表面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利用重建模型测量纱线宽度的平均测量误差为0.1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 三维激光扫描 滤波降噪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砖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永灿 荀勇 刘家彬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6,129,共4页
通过对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墙体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了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加固效果。对加固后墙体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作了全面的分析。试验表明:用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 通过对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墙体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了这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和加固效果。对加固后墙体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变形性能作了全面的分析。试验表明:用碳纤维织物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砖墙能有效提高墙体的极限荷载、增强其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对砖墙的抗震加固补强是很有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织物 聚合物砂浆 加固 砖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应力碳纤维织物薄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发红 李玉寿 荀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预应力混凝土可以改善使用阶段的各项性能,提高构件承载力,但碳纤维织物施加预应力,施工有一定困难,自应力混凝土无需张拉设备、工序简单,可张拉任何方向的纤维,造成多向应力,对于生产预应力碳纤维织物薄板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为研... 预应力混凝土可以改善使用阶段的各项性能,提高构件承载力,但碳纤维织物施加预应力,施工有一定困难,自应力混凝土无需张拉设备、工序简单,可张拉任何方向的纤维,造成多向应力,对于生产预应力碳纤维织物薄板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为研究自应力碳纤维织物薄板性能,进行了张拉、弯曲、黏接以及耐腐蚀试验。试验结构表明:自应力混凝土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单层纤维网混凝土的耐腐蚀性有待提高,而双层纤维网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应力 纤维织物 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碳纤维织物的导热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玄哲浩 贾志海 周子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7-358,共2页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聚丙烯腈碳纤维 (简称碳纤维 )织物的导热性能差异 。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技术 纤维织物 导热性能 保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