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4-氨基丁酸修饰碳纳米管掺杂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对多巴胺的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新宇 周学酬 +3 位作者 郑舒燕 苏妍 郑丽辉 林瑞余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1,共5页
以4-氨基丁酸(4-ABA)为修饰剂,制备了4-ABA修饰碳纳米管掺杂碳糊电极(P-4-ABA/CNTPE),研究了多巴胺(DA)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用于DA的检测。在pH 2.0的BR缓冲溶液中,DA在P-4-ABA/CNTPE上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其氧化峰电... 以4-氨基丁酸(4-ABA)为修饰剂,制备了4-ABA修饰碳纳米管掺杂碳糊电极(P-4-ABA/CNTPE),研究了多巴胺(DA)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用于DA的检测。在pH 2.0的BR缓冲溶液中,DA在P-4-ABA/CNTPE上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其氧化峰电流与DA的浓度在8.0×10-5mol/L~5.3×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7mol/L。所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对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应用于针剂以及人体实际尿样中多巴胺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糊电极 4-氨基丁酸 碳纳米管掺杂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掺杂聚乙烯醇的z扫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岩 林静 丁迎春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8-600,共3页
为了提高聚苯胺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实际应用价值,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体掺杂聚乙烯醇薄膜,并利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在波长532nm、脉宽8ns的条件下研究了这种材料的3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其3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结... 为了提高聚苯胺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以及实际应用价值,使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体掺杂聚乙烯醇薄膜,并利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在波长532nm、脉宽8ns的条件下研究了这种材料的3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计算其3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结果表明,与聚苯胺本体相比,薄膜样品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将其制备成薄膜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3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Z扫描 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体掺杂聚乙烯醇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苯在微纤复合硫掺杂碳纳米管上的吸附过程强化机理研究
3
作者 庄超君 鄢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21,共12页
碳纳米管(CNT)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吸附剂。然而,由于团聚效应产生传质阻力,会影响CNT的吸附性能。微纤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有效克服了这一问题。文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 碳纳米管(CNT)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吸附剂。然而,由于团聚效应产生传质阻力,会影响CNT的吸附性能。微纤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有效克服了这一问题。文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纸状烧结不锈钢纤维载体(PSSF)表面分别直接生长CNT和硫掺杂碳纳米管(SCNT),成功制备了具有梯度多孔结构的CNT/PSSF和SCNT/PSSF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技术(TG)、拉曼光谱(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系统表征。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SCNT/PSSF因其表面丰富的缺陷和酸碱官能团,展现出优异的动态吸附性能。此外,通过构建由颗粒CNT和SCNT/PSSF组成的结构化固定床,研究了微纤复合材料在二甲苯吸附过程中的传质增强机理。与纯5 cm CNT结构床相比,4 cm CNT+1 cm SCNT/PSSF床层的利用率(ΔZ)提高了8.1%。结构化固定床的吸附过程可以被Yoon-Nelson模型良好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 固定床吸附 掺杂碳纳米管 无效床层厚度 Yoon-Nels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三维碳纳米管结构: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
4
作者 燕春晖(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41,共1页
全球能源危机和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寻找可持续的解决办法迫在眉睫。太阳能驱动的海水淡化技术因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凭借装置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能量利用率高等优势,被视为解决淡水... 全球能源危机和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寻找可持续的解决办法迫在眉睫。太阳能驱动的海水淡化技术因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凭借装置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能量利用率高等优势,被视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蒸发器受限于光热转化效率低(尤其是太阳光入射角度低时)、盐结晶堆积等问题,大规模使用存在困难。华南理工大学张立志、董传帅团队受肠道绒毛结构启发,开发了一种基于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s)的三维分级多孔蒸发器,光热转换效率达96.8%,抗盐性能提升至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性 蒸发器 掺杂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纳米管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酸性橙AO7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莹 魏成耀 +2 位作者 黄天寅 吴玮 陈家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83-2590,共8页
采用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N-CNT)作为固体活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氧化降解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结果表明,N-CNT活化PMS降解AO7比颗粒活性炭(GAC)效果好,N-CNT投加量为400mg/L、n(PMS)/n(AO7)为40/1时,反应60min可使AO7的脱色率达到9... 采用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N-CNT)作为固体活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氧化降解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结果表明,N-CNT活化PMS降解AO7比颗粒活性炭(GAC)效果好,N-CNT投加量为400mg/L、n(PMS)/n(AO7)为40/1时,反应60min可使AO7的脱色率达到99%;研究了N-CNT活化PMS降解AO7的降解机制,发现N-CNT活化PMS产生的自由基主要是SO4-·,活化场所在N-CNT的表面.在N-CNT/PMS体系中,初始pH值对降解AO7有较大的影响,当pH=3.0时AO7降解效果最好;Cl^-、SO_4^(2-)和CO_3^(2-)离子对AO7降解都存在一定促进作用,离子浓度越高,AO7降解速率越快.紫外可见光谱、TOC分析表明AO7分子中偶氮键及萘环结构均被破坏,并进一步矿化为CO_2和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碳纳米管 过一硫酸盐 酸性橙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和镓掺杂碳纳米管场发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柳堃 晁明举 +2 位作者 李华洋 梁二军 袁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1-184,共4页
采用催化热解方法分别制备出碳纳米管和镓掺杂碳纳米管,并利用丝网印刷工艺将其制备成纳米管薄膜.对此薄膜进行低场致电子发射测试表明,碳纳米管和镓掺杂纳米管开启电场分别为2.22和1.0V/μm,当外加电场为2.4V/μm,碳纳米管发射... 采用催化热解方法分别制备出碳纳米管和镓掺杂碳纳米管,并利用丝网印刷工艺将其制备成纳米管薄膜.对此薄膜进行低场致电子发射测试表明,碳纳米管和镓掺杂纳米管开启电场分别为2.22和1.0V/μm,当外加电场为2.4V/μm,碳纳米管发射电流密度为400μA/cm2,镓掺杂纳米管发射电流密度为4000μA/cm2.可见镓掺杂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优于同样条件下未掺杂时的碳纳米管.对镓掺杂纳米管场发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掺杂碳纳米管 场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卫 王利民 +2 位作者 蔡炜 汤超 姚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5,共7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出氮原子掺杂的碳纳米管,再将其与铝基体进行复合制备出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运用TEM和XPS研究氮掺杂碳纳米管的结构形貌和掺杂形态,并对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学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碳...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出氮原子掺杂的碳纳米管,再将其与铝基体进行复合制备出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运用TEM和XPS研究氮掺杂碳纳米管的结构形貌和掺杂形态,并对碳纳米管/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学性能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呈现出竹节状周期性多层结构,且成功掺杂氮原子。与纯碳纳米管相比,基于氮掺杂碳纳米管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由于氮原子的引入,改善了碳纳米管的分散度和浸润性,提升了其电子传递效率,从而更有利于其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碳纳米管 铝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掺杂单壁碳纳米管检测SF_6气体局部放电仿真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晓星 孟凡生 +2 位作者 任江波 唐炬 杨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89-1694,共6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的局部放电检测和SF6气体局放分解组分分析,对GIS运行状态的诊断和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提高气体分解组分的检测灵敏度,在介绍了碳纳米管传感器检测SF6局放分解气体的原理后,应用材料科学模拟计算软件MS对硼掺...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的局部放电检测和SF6气体局放分解组分分析,对GIS运行状态的诊断和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提高气体分解组分的检测灵敏度,在介绍了碳纳米管传感器检测SF6局放分解气体的原理后,应用材料科学模拟计算软件MS对硼掺杂单壁碳纳米管(B-SWNT)性质进行研究并对其检测SF6局部放电主要分解组分进行量子力学模拟。研究和模拟结果表明:掺杂硼原子可以改变碳纳米的电子结构,使其趋向与P型半导体,能隙变小,导电性增强;B-SWNT与SO2F2发生化学吸附,B-SWNT电子结构变化明显,导电性进一步增强,电阻变化量大,灵敏度高,而对SF6及SF6其它分解气体组分吸附作用较弱,灵敏度不高。预测B-SWNT可以用来检测SF6局放分解混合气体中的SO2F2气体,且灵敏度高于SW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 分解气体组分 掺杂单壁碳纳米管 模拟 气体检测 局部放电(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2在FeN_4掺杂碳纳米管上氢化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薛洁 王裔喆 +3 位作者 王欢欢 吕鹏 路战胜 杨宗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0-254,共5页
因其速率快、稳定性高,非金属N与金属共掺杂的碳材料作为新型高效ORR催化剂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采用包含色散力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氧分子在FeN_4掺杂的碳纳米管上的吸附、氢化特性.结果表明:(1)O_2倾向于以end-on... 因其速率快、稳定性高,非金属N与金属共掺杂的碳材料作为新型高效ORR催化剂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采用包含色散力校正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氧分子在FeN_4掺杂的碳纳米管上的吸附、氢化特性.结果表明:(1)O_2倾向于以end-on模式吸附在Fe顶位,O-O键与衬底表面成一定角度,并指向五元环,对应的吸附能为1.62 e V.(2)O_2在FeN_4-CNTs上更倾向于直接氢化为OOH,然后解离为O+OH,整个路径的限速步为OOH的解离,对应的势垒为1.19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4掺杂碳纳米管 O2氢化 DF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分子在碱金属掺杂碳纳米管上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媛梅 李卿 黄元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5-1239,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H2在碱金属(M=Li,K)掺杂的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对于碱金属管内掺杂,模拟了4种氢吸附构型;对于管外掺杂,考虑了两种吸附结构,同时还考虑了两种不同的掺杂浓度.所有吸附模型都进行了全优化.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H2在碱金属(M=Li,K)掺杂的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对于碱金属管内掺杂,模拟了4种氢吸附构型;对于管外掺杂,考虑了两种吸附结构,同时还考虑了两种不同的掺杂浓度.所有吸附模型都进行了全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碱金属掺杂后,碱金属与碳纳米管之间发生电子授受作用使得碱金属带正电荷,对于金属Li,管内掺杂更有利于电子向碳纳米管转移;与管内掺杂相比,Li原子的管外掺杂更有利于H2分子吸附.碱金属管外掺杂的碳纳米管吸附H2的最稳定结构,存在碱金属原子与H2分子的配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掺杂碳纳米管 氢分子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和碳黑掺杂对RDX激光点火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惠娥 沈瑞琪 +1 位作者 叶迎华 吴立志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8,共3页
采用光声光谱技术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碳纳米管(CNTs)和炭黑(CB)掺杂对黑索今(RDX)激光点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RDX在368mJ激光作用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经CNTs和CB掺杂处理后,RDX样品在很小的激光能量作用下就会发生分解,CNTs... 采用光声光谱技术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碳纳米管(CNTs)和炭黑(CB)掺杂对黑索今(RDX)激光点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RDX在368mJ激光作用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经CNTs和CB掺杂处理后,RDX样品在很小的激光能量作用下就会发生分解,CNTs掺杂比CB掺杂对RDX的激光点火特性影响显著,在223mJ二者掺杂都存在一个最佳的点火延滞期。DSC分析表明掺杂后影响了RDX的热分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技术RDX掺杂碳纳米管和碳黑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gO催化合成碳纳米管和氮掺杂碳纳米管(英文)
12
作者 曹永 矫庆泽 赵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80-2384,共5页
以MgO负载的Fe为催化剂、正己烷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碳纳米管(CNTs)和氮掺杂碳纳米管(CNx).通过还原焙烧的Mg/Fe水滑石(LDH)和Mg(NO3)2/Fe(NO3)3前驱体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Fe催化剂(Fe-LDH和Fe-Mg(NO3)2/Fe(... 以MgO负载的Fe为催化剂、正己烷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碳纳米管(CNTs)和氮掺杂碳纳米管(CNx).通过还原焙烧的Mg/Fe水滑石(LDH)和Mg(NO3)2/Fe(NO3)3前驱体得到具有催化活性的Fe催化剂(Fe-LDH和Fe-Mg(NO3)2/Fe(NO3)3).由这两种催化剂催化合成的CNTs都具有中空的管状结构.Fe-LDH催化合成的CNx具有明显的"竹节"状形貌,而Fe-Mg(NO3)2/Fe(NO3)3催化合成的部分CNx的形貌与"竹节"状不同.该CNx具有厚的管壁且在管壁的石墨层与层之间存在大量的空隙.Fe-LDH催化合成的CNx中氮摩尔分数为6.3%,高于Fe-Mg(NO3)2/Fe(NO3)3催化合成CNx中的5.7%;但后者具有更多的缺陷,石墨化程度更加无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掺杂碳纳米管 水滑石 催化剂 前体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在氮掺杂碳纳米管表面铂纳米粒子的高效甲醇电氧化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晨霞 蔡跃进 +6 位作者 王钰 范豪 陈强 吴强 杨立军 王喜章 胡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05-1809,共5页
以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为载体,利用掺杂氮原子的锚定作用,通过微波辅助乙二醇还原法方便地将Pt纳米粒子高分散地固载于NCNT表面,制得了Pt/NCNT系列催化剂,对催化剂制备规律、电催化甲醇氧化反应(MOR)性能及构效关系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 以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为载体,利用掺杂氮原子的锚定作用,通过微波辅助乙二醇还原法方便地将Pt纳米粒子高分散地固载于NCNT表面,制得了Pt/NCNT系列催化剂,对催化剂制备规律、电催化甲醇氧化反应(MOR)性能及构效关系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随Pt负载量在18.2%~58.7%(w/w,下同)范围增加,Pt纳米粒子的粒径在2.2~3.7 nm范围相应地逐渐增大。单位质量催化剂的MOR催化活性先增加后急剧减小,在负载量为47.8%时达到最大。Pt的质量比活性在中等负载量(27.6%~47.8%)区间出现高值平台。该变化规律源于Pt纳米粒子的MOR催化活性在3 nm前后的明显差异,即<3 nm时活性差,>3 nm时活性优异。高负载量(58.7%)时活性的急剧下降源于Pt纳米粒子因团聚引起的Pt利用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氧化 纳米粒子 掺杂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的钌催化剂对苯甲醇在常压空气条件下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俊贤 江蛟 +5 位作者 王华凯 杨立军 王秧年 耿皎 王喜章 胡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08-2512,共5页
以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s)为载体,采用乙二醇微波还原方法方便制得制备了负载型Ru催化剂,Ru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NCNTs表面,平均粒径为1.6 nm。在温和条件下(常压和空气条件),Ru/NCNTs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苯甲醇催化氧化性能,在90℃下苯甲... 以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s)为载体,采用乙二醇微波还原方法方便制得制备了负载型Ru催化剂,Ru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NCNTs表面,平均粒径为1.6 nm。在温和条件下(常压和空气条件),Ru/NCNTs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苯甲醇催化氧化性能,在90℃下苯甲醇转化率可达93%,苯甲醛选择性大于99%,并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能,这些结果显著优于碳纳米管(CNTs)和活性炭(AC)为载体的对比组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Ru/NCNTs催化剂表现出的优异苯甲醇催化氧化性能可归因于氮掺杂提高了NCNTs的电子密度进而促进了O2分子吸附和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醇氧化 掺杂碳纳米管 Ru纳米粒子 乙二醇微波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镍/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狄方 邢天宇 +4 位作者 赵小平 李莉香 耿新 宋仁峰 安百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063-9066,9073,共5页
采用惰性气氛热处理方法,以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s)为载体,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C_(10)H_(20)N_2NiS_4)为NiS前驱体,制备NiS-NCNTs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及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特性的影响。40... 采用惰性气氛热处理方法,以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s)为载体,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C_(10)H_(20)N_2NiS_4)为NiS前驱体,制备NiS-NCNTs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组织结构及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特性的影响。400℃下,C_(10)H_(20)N_2NiS_4热解反应生成α-NiS,导致NiS-NCNTs复合材料形成,但低温热解反应导致NiS颗粒大,且数量少。500℃下,形成的α-NiS粒径小且数量增多。当温度升至600℃时,α-NiS向β-NiS转变,且有新相Ni9S8形成。其中500℃制备的NiS-NCNT500具有最高的利于离子传输的2~5nm中小孔体积,及电荷堆积的高比表面积,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展现出较高的比电容量和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碳纳米管 硫化镍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志虹 朱其峰 +3 位作者 黄业富 宁献飞 庞培文 罗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143,共6页
氮掺杂可以调控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及表面性质,以吡啶氮、吡咯氮(N-5)、石墨氮、氧化吡啶、-NO2及-NH2等形式进行掺杂的含氮官能团可提高碳纳米管的氧还原催化活性、赝电容、润湿性能及供电子特性。文章综述氮掺杂碳纳米管的3种制备方法... 氮掺杂可以调控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及表面性质,以吡啶氮、吡咯氮(N-5)、石墨氮、氧化吡啶、-NO2及-NH2等形式进行掺杂的含氮官能团可提高碳纳米管的氧还原催化活性、赝电容、润湿性能及供电子特性。文章综述氮掺杂碳纳米管的3种制备方法:同步原位掺杂、碳化含氮物质、后处理,及其在氧还原反应、超级电容器和支撑材料方面的应用,并综述了不同种类含氮官能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碳纳米管 制备 氧还原反应 超级电容器 支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氮掺杂型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婷婷 叶翰章 +4 位作者 李佳妮 倪敏 孔佳 王学东 顾海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8-233,共6页
本工作以四水合醋酸镍和二氰二胺为原料,利用简单热解法制备出镍金属与氮元素共掺杂型碳纳米管状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测试(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氮气吸脱附测试(BET-BJH)和电化... 本工作以四水合醋酸镍和二氰二胺为原料,利用简单热解法制备出镍金属与氮元素共掺杂型碳纳米管状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测试(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氮气吸脱附测试(BET-BJH)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手段,对比分析了商业化碳纳米管(CNT)、商业化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和镍-氮掺杂型碳纳米管(Ni-NCNT)三种电极活性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i-NCNT材料拥有中空管状结构,比表面达160.75 m^(2)·g^(-1),电极循环250次后,容量依旧保持在306 mAh·g^(-1),不同倍率测试后继续循环1000次,容量仍保持为100.3 mAh·g^(-1),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均优于CNT和NCNT,该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领域中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氮共掺杂碳纳米管 碳材料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纳米管增强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本中溴系阻燃剂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琳琳 张泽霖 +6 位作者 清江 孟桃于 焦叶 陈茂龙 文李 程云辉 丁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4-1111,共8页
该文建立了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s)增强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F-LP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检测生物样品中四溴双酚A(TBBPA)和十溴二苯醚(BDE209)的分析方法。分别以15μL甲苯-正辛醇(1∶1,体积比)和甲苯-乙酸乙酯(1∶1,体积比)有... 该文建立了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s)增强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F-LP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检测生物样品中四溴双酚A(TBBPA)和十溴二苯醚(BDE209)的分析方法。分别以15μL甲苯-正辛醇(1∶1,体积比)和甲苯-乙酸乙酯(1∶1,体积比)有机溶剂对血清和尿样在常温下萃取10 min,在萃取过程中,中空纤维膜排阻样品中蛋白质,避免了大分子物质的干扰。目标化合物经Kjnetex EVO C_(18)(2.1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考察了不同萃取溶剂、提取时间、氮掺杂碳纳米管用量、样品pH值、搅拌速率、NaCl浓度和解吸溶剂种类对目标化合物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TBBPA和BDE209分别在2~200 ng/mL和10~2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5,检出限分别为0.375 ng/mL和2.8 ng/mL,定量下限分别为9.4 ng/mL和1.25 ng/mL。在3个加标水平下,目标分析物的回收率为84.5%~114%,相对标准偏差为1.4%~7.5%。该方法在富集TBBPA和BDE209的同时可去除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绿色环保,适用于复杂基质中TBBPA和BDE209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碳纳米管(N-CNTs)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HF-LPME) 溴系阻燃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镍基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对双酚A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孔佳 王学东 +1 位作者 刘婷婷 顾海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0-346,共7页
通过简单的高温煅烧法制备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磁性镍基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材料(Ni-NMCNTs),将该材料用于双酚A(BPA)的吸附研究,对材料吸附前后的形貌和结构变化进行表征,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具有中空管状结构的磁性Ni-NMCNTs对... 通过简单的高温煅烧法制备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磁性镍基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材料(Ni-NMCNTs),将该材料用于双酚A(BPA)的吸附研究,对材料吸附前后的形貌和结构变化进行表征,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具有中空管状结构的磁性Ni-NMCNTs对BPA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重复利用性,材料中吡啶氮的存在提供了吸附缺陷位且增强了π-π共轭作用,为提高吸附性能奠定了基础。实验发现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Ni-NMCNTs对BPA的吸附,在室温25℃,投加量20 mg,pH 6.0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可达83.64 mg/g,15 min内BPA的吸附率可达86.8%。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热力学参数表明整个过程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磁性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 吸附动力学 重复利用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超细Ir纳米颗粒的高性能Li-CO_(2)电池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朕 顾洋 +2 位作者 吴宏坤 李雪 曾晓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共5页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恶化,寻找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型的储能转换装置已成必然。Li-CO_(2)电池由于具有能捕获CO_(2)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特性,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Li-CO_(2)电池目前还存在过电位高、循环性能差等问...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恶化,寻找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型的储能转换装置已成必然。Li-CO_(2)电池由于具有能捕获CO_(2)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特性,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Li-CO_(2)电池目前还存在过电位高、循环性能差等问题与挑战。因此,本工作首次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超细Ir纳米颗粒并将其均匀负载到氮掺杂碳纳米管上(N-CNTs),作为Li-CO_(2)电池的高效催化阴极。得益于N-CNTs与超细Ir纳米颗粒的协同作用,N-CNTs交联而成的3D多孔道碳骨架结构保证了CO_(2)、离子和电子的传输,并且为放电产物的沉积和分解提供了空间;超细Ir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均匀分布提高了催化活性并调节了放电产物的形貌。采用Ir/N-CNTs阴极催化剂提高了Li-CO_(2)电池的库仑效率(72%),延长了电池的循环寿命(160圈/1600 h),降低了过电势(1.2 V)。另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放电产物形核机理示意图以深入探讨充放电过程中Li_(2)CO_(3)的形成与分解。本工作推动了催化剂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并为开发高性能Li-CO_(2)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O_(2)电池 掺杂碳纳米管 纳米颗粒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