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结工艺对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爱民 孙康宁 +2 位作者 董维芳 尹衍升 王昕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4-628,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烧结工艺对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在真空气氛下烧结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总体上要高于Ar或N2 气氛保护下烧结所得复合材料 ,断裂韧性的提高幅度最大 ,其最...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烧结工艺对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在真空气氛下烧结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总体上要高于Ar或N2 气氛保护下烧结所得复合材料 ,断裂韧性的提高幅度最大 ,其最高值达到了 2 .2MPa·m1/ 2 ,远高于纯羟基磷灰石。XRD及IR研究发现 ,所制备复合材料纯度高 ,无其它杂质。SEM观察发现 ,110 0℃ ,真空下所得复合材料的致密性高 ,晶粒细 ,但碳纳米管管径增大 ;而Ar或N2 气氛保护下所得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容易以原始形态保存 ,但孔隙率高 ,晶粒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工艺 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兔胫骨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冬梅 刘中浩 +4 位作者 武士清 李爱民 赵敬杰 王彭 孙康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兔胫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碳纳米管含量为2%和3%的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置入兔右侧胫骨的缺损处,在1周~12周分别进行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不同碳...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兔胫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碳纳米管含量为2%和3%的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置入兔右侧胫骨的缺损处,在1周~12周分别进行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不同碳纳米管含量的复合材料均能诱导成骨,无排斥反应.X线片、组织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均无明显差别.结论: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材料有良好的骨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胫骨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对水体F^-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章萍 杨陈凯 +2 位作者 马若男 汤庆子 吴代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9-187,共9页
以碳纳米管(CNT)和羟基磷灰石(HAP)为原料,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CdH)复合材料.利用XRD、FTIR、SEM与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其结构形貌,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CdH对氟离子(F^-)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CdH对F^-的... 以碳纳米管(CNT)和羟基磷灰石(HAP)为原料,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CdH)复合材料.利用XRD、FTIR、SEM与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其结构形貌,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CdH对氟离子(F^-)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CdH对F^-的吸附容量为11.05mg/g,明显高于HAP(5.02mg/g).吸附动力学模型、Weber^-Morris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表明, F^-在CdH表面进行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颗粒内部扩散起主要作用.pH值为6时有利于CdH对F^-的去除.此外,结合反应前后固样XPS分析可知Cd H对F^-的吸附机制主要为离子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 脱氟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综述
4
作者 姜文平 庞兴志 +2 位作者 何娟霞 杨文超 湛永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62,共14页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因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材料的金属部分构成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基体骨架,由钙磷化合物组成的非金属部分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生长,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类材... 骨修复用钛合金-羟基磷灰石(HA)复合材料因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材料的金属部分构成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基体骨架,由钙磷化合物组成的非金属部分则能有效促进骨细胞生长,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类材料现有制备工艺有高温烧结和搅拌摩擦焊接两大类,其中高温烧结主要包括热压烧结、无压传热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微波烧结与激光烧结。目前高温烧结存在着烧结温度低时力学性能不足与烧结温度过高时钙磷化合物热分解严重的问题,而搅拌摩擦焊接制备工艺尚不成熟。本文介绍了骨修复用钛合金/HA复合材料的上述制备工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分析和讨论了各制备工艺对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形貌、力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的影响,阐述了高温烧结机理、烧结过程是否加压等工艺因素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原因的观点,认为对钙磷化合物影响较小的搅拌摩擦焊接和微波烧结这两种制备工艺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并总结了各制备工艺的优缺点与评价其发展前景,最后提出骨修复用钛合金/HA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三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羟基磷灰石 粉末冶金 搅拌摩擦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5
作者 卢志华 孙康宁 +2 位作者 赵冬梅 李爱民 孙晓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8-731,共4页
主要研究了原位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最终产物的影响。研究发现浓硝酸氧化处理可以在碳纳米管表面缺陷处引入大量羧基与羟基,这些官能团一方面可以提高碳纳米管在水中的分散性,另一方面在溶液中可以... 主要研究了原位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最终产物的影响。研究发现浓硝酸氧化处理可以在碳纳米管表面缺陷处引入大量羧基与羟基,这些官能团一方面可以提高碳纳米管在水中的分散性,另一方面在溶液中可以吸附钙离子,进而原位合成复合材料。XRD分析表明pH值是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pH>10时,复合材料中仅有碳纳米管和羟基磷灰石两种物相,其中纳米级的短棒状羟基磷灰石均匀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与之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pH值小于8时,复合材料由层片状的CaHPO4.2H2O和CNTs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卢志华 孙康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49,55,共4页
利用原位合成法制备出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XRD、TEM对其成分及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和细胞形态分析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细胞毒性反应,从而对其进行初步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表明,复合材料... 利用原位合成法制备出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XRD、TEM对其成分及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和细胞形态分析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细胞毒性反应,从而对其进行初步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羟基磷灰石和碳纳米管两相构成,纳米级的短棒状羟基磷灰石均匀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与之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不同浓度的复合材料浸提液在不同时间点培养的细胞均正常增殖,其细胞毒性均在1级以下,符合国家医用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钛合金/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羟基磷灰石混合微波烧结而成的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涛 C.T.Wong +4 位作者 C.Y.Tang L.N.Zhang 谭勇 安斯耀 高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微波烧结工艺制作由钛合金/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羟基磷灰石体积比10∶1.7∶1烧结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参照国标GB/T16886.5-2003、GB/T16886.10-2005以及医疗行业标准YY/T 0127.1-93、YY/T0279-1995所规定的方... 目的:初步评价微波烧结工艺制作由钛合金/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羟基磷灰石体积比10∶1.7∶1烧结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参照国标GB/T16886.5-2003、GB/T16886.10-2005以及医疗行业标准YY/T 0127.1-93、YY/T0279-1995所规定的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体内与体外试验,分别为细胞毒性试验、致敏试验、溶血试验以及黏膜刺激试验。结果: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复合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致敏试验显示无皮肤致敏性,溶血率3.2%,口腔黏膜刺激试验结果显示对仓鼠颊黏膜无刺激作用。结论:采用微波快速烧结工艺处理的钛合金/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羟基磷灰石(体积比10∶1.7∶1)复合涂层材料显示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羟基磷灰石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羟基磷灰石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肖镇昆 吴磊 +4 位作者 米饶 方晴 宋小兰 卢晓英 翁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将力学性能优良的碳纳米管(CNTs)与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相复合,发展CNTs/HA复合材料来应用于骨组织修复领域,有望解决HA生物陶瓷力学性能的不足。通过3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即通过表面活性剂将CNTs分散在HA基体中、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将C... 将力学性能优良的碳纳米管(CNTs)与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相复合,发展CNTs/HA复合材料来应用于骨组织修复领域,有望解决HA生物陶瓷力学性能的不足。通过3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即通过表面活性剂将CNTs分散在HA基体中、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将CNTs与HA共沉淀以及通过体外浸泡在CNTs上矿化生长HA等方法来获得CNTs/HA复合材料。深入研究CNTs的表面结构和分散状态对CNTs/H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的添加改变了HA的脆性,导致复合材料抗压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不同,导致CNTs在HA基体中的分散状态、表面结构的完整性以及与HA的界面结合情况不同,导致其抗压力学性能不同。其中,通过表面活性剂将CNTs分散在HA基体中而获得复合材料的抗压力学性能表现最好,而CNTs与HA通过共沉淀法所获得复合材料的抗压力学性能表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11
9
作者 魏俊超 马丽莉 +4 位作者 戴延凤 陈义旺 章培标 崔毅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74-2679,共6页
利用溶剂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接枝聚(γ-苄基-L-谷氨酸)的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熔融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3℃,而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65.8℃,不同样... 利用溶剂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接枝聚(γ-苄基-L-谷氨酸)的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熔融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3℃,而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65.8℃,不同样品在140℃等温结晶后,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球晶直径仅为聚乳酸(PLLA)球晶直径的16.7%~66.7%.复合材料的熔点提高到1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滴定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晓艳 温贤涛 +3 位作者 李虎 鲁建 范红松 张兴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7-70,共4页
以饱和Ca(OH)2溶液的上清液、磷酸和可溶性胶原为原料,在37℃、中性条件下,采用共滴定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仿生骨修复材料。用XRD、FTIR、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材料晶相组成、微观形貌、结构、化学组成、晶粒大小进行分析。... 以饱和Ca(OH)2溶液的上清液、磷酸和可溶性胶原为原料,在37℃、中性条件下,采用共滴定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仿生骨修复材料。用XRD、FTIR、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材料晶相组成、微观形貌、结构、化学组成、晶粒大小进行分析。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弱结晶的纳米尺度(5nm×60nm~20nm×80nm)的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纤维组成。复合材料在晶相组成、化学组成和晶体尺寸上类似于天然骨。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168.85MPa)和弹性模量(5.87GPa)介于致密骨和牙本质之间。此复合材料有望成为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滴定法 纳米羟基磷灰石 胶原 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结构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文季秋 李玉宝 +2 位作者 左奕 张利 邹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与硅橡胶在同时硫化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双层结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复合材料,利用XRD、SEM、MTT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层材料的界面结合紧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好,力学性能与硅... 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与硅橡胶在同时硫化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双层结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复合材料,利用XRD、SEM、MTT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层材料的界面结合紧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好,力学性能与硅橡胶的力学性能相近,能够达到医用植入硅橡胶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硅橡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作为污水处理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佳丽 韩颖超 +1 位作者 徐磊 焦佳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66-2475,2491,共11页
羟基磷灰石(HAP)是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无机矿物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除了作为骨替代材料,HAP对于污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重金属离子、阴离子以及有机物)也表现出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特别是纳米HAP具有更优良的吸附性能。但是由... 羟基磷灰石(HAP)是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无机矿物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除了作为骨替代材料,HAP对于污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重金属离子、阴离子以及有机物)也表现出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特别是纳米HAP具有更优良的吸附性能。但是由于纳米HAP易团聚,限制了其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在纳米HAP基础上开发出的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新型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中显示出广泛的应用潜力。本文从制备技术、应用领域、吸附机理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HAP复合材料作为污水处理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废水 羟基磷灰石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PLG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9
13
作者 于婷 刘娅 +3 位作者 王宇 景遐斌 章培标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9-1444,共6页
以低聚乳酸接枝改性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为研究对象,采用FTIR,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反应、接枝率、表面形貌和钙磷沉积情况,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 以低聚乳酸接枝改性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制备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为研究对象,采用FTIR,TGA,ESEM和EDX分析其接枝反应、接枝率、表面形貌和钙磷沉积情况,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NIH ImageJ图像分析和Real-time PCR综合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黏附面积比、增殖能力和基因表达水平,以此评价新型骨修复纳米复合材料op-HA/PLGA的表面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op-HA的表面接枝率为8.3%,掺入至PLGA后可形成富含钙磷的粗糙表面,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扩展和增殖,提高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骨形态蛋白-2(BMP-2)和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的基因表达水平,提高材料的钙磷沉积能力.op-HA/P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HA) 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成骨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界面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程俊秋 段可 +1 位作者 翁杰 张兴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7-520,共4页
本文以TIPS法 ,在溶液中制备得到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复合材料 ,并对无机相与有机相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组织工程 界面 骨替换植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仇满德 王晓燕 +2 位作者 李旭 刘红梅 姚子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2,共3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HAP)/壳聚糖(CS)-海藻酸钠(Alg)复合材料,在利用XRD、SEM及EDS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内部结合致密,有机相与无...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HAP)/壳聚糖(CS)-海藻酸钠(Alg)复合材料,在利用XRD、SEM及EDS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内部结合致密,有机相与无机相融为一体,羟基磷灰石颗粒结晶较好,形状为类球状,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颗粒分布相对均匀;HAP与CS-Alg质量比的变化直接影响复合材料内HAP颗粒的结晶、粒径及分散性。当HAP与CS-Alg的质量比为50∶50时,复合材料的均一性、致密性最佳,抗压强度最大可达46.5MPa。EDS分析发现复合材料中仅含微量的钠和钾元素,钙、磷原子比约为1.75,属于富钙型的H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复合材料 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SBF)中的表面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彭雪林 李玉宝 +2 位作者 严永刚 张利 魏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38-42,共5页
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 (n HA/PA6 6 )复合材料体外模拟体液 (SBF)浸泡实验 ,以聚酰胺 6 6 (PA6 6 )为对照 ,用IR、XRD、SEM和ICP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PA6 6和n HA/PA6 6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 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 (n HA/PA6 6 )复合材料体外模拟体液 (SBF)浸泡实验 ,以聚酰胺 6 6 (PA6 6 )为对照 ,用IR、XRD、SEM和ICP等手段对材料的表面组成和形貌变化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PA6 6和n HA/PA6 6复合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n HA/PA6 6复合材料在SBF中其表面形成的HA沉积物为部分碳酸基团取代的磷灰石 ,而PA6 6在浸泡过程中Ca、P不在聚合物表面沉积 ;n HA/PA6 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作为骨组织修复或替代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模拟体液 SBF 生物活性 骨组织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增强聚酰胺66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翔 李玉宝 +1 位作者 左奕 吕国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9-422,共4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方法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增强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生物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分的含量、生理盐水和振动频...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方法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增强聚酰胺66(polyamide 66,PA66)生物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分的含量、生理盐水和振动频率对n-HA/PA66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过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峰温度移向高温区,峰值降低;复合材料吸水后其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都有所降低,且玻璃化温度向低温区移动;振动频率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 复合材料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33
18
作者 许艳慧 李四群 李志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能快速、准确、敏感地评价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MTT比色法 ,以普通HA为对照组 ,纳米HA为实验组 ,选用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 ,分别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 9和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能快速、准确、敏感地评价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MTT比色法 ,以普通HA为对照组 ,纳米HA为实验组 ,选用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 ,分别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 9和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的相对增殖率 ,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 :与普通HA相比 ,纳米HA表现出较高的细胞增殖率 ,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和培养时间的增长 ,细胞毒性趋于 0级 ;纳米HA的微颗粒与细胞的直接接触并未见细胞毒性作用 ;与L 92 9相比 ,原代培养的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的细胞增殖率较低 ,其敏感性较高。结论 :纳米HA无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细胞毒性 MTT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多孔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爱红 孙康宁 +1 位作者 赵冬梅 李爱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6-280,284,共6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HAP),以无水乙醇为沥滤剂,以16.7%(质量分数)的柠檬酸水溶液作粘结剂,通过粒子沥滤法制备了HAP/CMCS多孔材料,并对其进行了IR、XRD、SEM、孔隙率及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HAP/CMCS复合材料复...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HAP),以无水乙醇为沥滤剂,以16.7%(质量分数)的柠檬酸水溶液作粘结剂,通过粒子沥滤法制备了HAP/CMCS多孔材料,并对其进行了IR、XRD、SEM、孔隙率及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HAP/CMCS复合材料复合前后两组份的化学组成未发生显著变化,但两相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多孔材料孔隙率高,孔径分布范围宽,其尺寸分布大约从几微米到600微米,以圆形为主,具有良好的贯通性,非常有利于组织在其中的长入与扩展。当复合材料中CMCS含量为40%,复合材料/造孔剂的质量比为1:1时,多孔材料的孔隙率接近75%,其抗压强度可达21MPa以上,可以满足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羧甲基壳聚糖 多孔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晓艳 鲁建 +1 位作者 李虎 张兴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1-614,共4页
低温下,通过将水热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浆料与中性胶原溶胶共混和在中性胶原中原位形成羟基磷灰石两种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两种复合材料的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 低温下,通过将水热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浆料与中性胶原溶胶共混和在中性胶原中原位形成羟基磷灰石两种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两种复合材料的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特性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均制备得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晶相组成、化学组成、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尺寸、胶原纤维的结构等方面都与天然骨相似。但原位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结晶度比水热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更接近于自然骨,原位合成的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均匀性、界面结合紧密度、力学性能等方面均优于共混法。原位合成法是改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均匀性和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胶原 复合材料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