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复合物的制备及生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宏宇 徐强 杨光敏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6,20,共5页
采用PECVD技术,通过对基片使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沉积参数,合成了金刚石、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复合物.利用SEM,TEM,拉曼光谱对样品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基片的预处理方法和CH4/H2流量... 采用PECVD技术,通过对基片使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和沉积参数,合成了金刚石、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复合物.利用SEM,TEM,拉曼光谱对样品的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基片的预处理方法和CH4/H2流量比至关重要,它们将影响所制得样品的晶粒大小、形核密度以及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的复合物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PECVD法在不同的基底上生长纳米金刚石及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复合物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强 杨光敏 秦宏宇 《物理实验》 2013年第4期9-13,共5页
采用PECVD技术,在氯化钠基片上合成了纳米金刚石,并研究了其生长机制.采用同样的技术,以硅片为基底,选用不同的沉积参量,分别合成了纳米金刚石、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复合物,研究了其场发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纳米金... 采用PECVD技术,在氯化钠基片上合成了纳米金刚石,并研究了其生长机制.采用同样的技术,以硅片为基底,选用不同的沉积参量,分别合成了纳米金刚石、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复合物,研究了其场发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复合物的场发射性能优于碳纳米管和纳米金刚石的场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 纳米金刚石复合物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场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场发射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建会 单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5-598,共4页
采用微波烧结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金刚石复合材料。将碳纳米管和纳米金刚石粉末混合后研磨压片,然后在微波等离子气相沉积系统中采用微波烧结。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碳纳米管比较均匀地分散... 采用微波烧结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金刚石复合材料。将碳纳米管和纳米金刚石粉末混合后研磨压片,然后在微波等离子气相沉积系统中采用微波烧结。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碳纳米管比较均匀地分散于复合材料中,并在表面形成了发射微尖。利用二极管结构在动态真空室中对复合材料的场发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场发射特性,电流密度接近15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金刚石 复合材料 微波烧结 场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抗冲击韧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段植元 汪冰峰 +5 位作者 崔刊 刘岚逸 陈作林 董婉冰 王晓燕 褚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利用自动落球冲击试验机测试了碳纳米管增强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材料的抗冲击韧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复合片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弥散地分布在聚晶金刚石颗粒之间;在碳纳米管没有团聚的情况下,添加碳纳米管能显著... 利用自动落球冲击试验机测试了碳纳米管增强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材料的抗冲击韧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复合片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弥散地分布在聚晶金刚石颗粒之间;在碳纳米管没有团聚的情况下,添加碳纳米管能显著增强复合片材料的抗冲击韧性;当添加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达到5%时,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抗冲击韧性大约是不添加碳纳米管复合片的9倍。碳纳米管增强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材料的强韧化机理为:碳纳米管改善了聚晶金刚石颗粒间的结合方式,协调了变形以及阻碍了裂纹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复合 碳纳米管 抗冲击韧性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向金刚石纳米晶粒的转变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秀兰 刘惟敏 +6 位作者 薛增泉 李建昌 侯士敏 张灶利 彭练矛 施祖进 顾镇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772-775,共4页
The transition from carbon nanotubes to diamond nanocrystals by vacuum evaporation is reported. The nanocryst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it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high resolution transition electron micro... The transition from carbon nanotubes to diamond nanocrystals by vacuum evaporation is reported. The nanocryst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it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high resolution transit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 The micrographs and corresponding diffraction patterns showed that the nanocrystals with perfect crystal structure conformed to diamond clusters. The transition mechanism and process are primari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纳米晶粒 金刚石 真空热蒸发 结构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悬浮乳液聚合制备聚苯胺/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白波 侯雪梅 +1 位作者 陈志红 王莉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69,共4页
利用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得到了聚苯胺(PANI)/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Tg-DT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径分析(PSD)、比表面积分析(BET)、红外光谱(FT-IR)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分别对获得的PANI... 利用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得到了聚苯胺(PANI)/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Tg-DT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径分析(PSD)、比表面积分析(BET)、红外光谱(FT-IR)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分别对获得的PANI/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进行了结构、形貌、表面表征。结果表明,在PANI/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中,纳米金刚石为立方相,复合微球介于10~30nm,粒径分布窄,分散性良好,比表面积可达270m2/g,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结构分析证实在PANI/纳米金刚石复合物中,PANI与纳米金刚石之间存在氢键键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纳米金刚石 复合物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2
7
作者 白波 陈志红 王莉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0-62,共3页
以纳米金刚石为乳化剂,BPO为引发剂,利用Pickering效应成功合成得到了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XRD、TDA-DTA、TEM、BET以及FT-IR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中,纳米金刚石晶体为立方相,聚苯... 以纳米金刚石为乳化剂,BPO为引发剂,利用Pickering效应成功合成得到了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XRD、TDA-DTA、TEM、BET以及FT-IR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中,纳米金刚石晶体为立方相,聚苯乙烯为无定形态,颗粒径粒大约为40-70nm,分散较好,比较面积达到230m2/g,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热稳定性。进一步的力学系性能测定表明,随着聚苯乙烯/纳米金刚石复合微球添加应用,聚苯乙烯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性能得到了明显地改善,但弯曲强度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聚苯乙烯 复合物 Pickering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碳纳米管为外加碳源爆轰合成聚晶金刚石 被引量:1
8
作者 商士远 仝毅 +1 位作者 王志超 黄风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93-2001,共9页
为研究碳纳米管在爆轰过程中的变化机理,采用直接爆轰法,以碳纳米管为外加碳源进行合成实验,对爆轰产物进行化学提纯后得到提纯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对提纯产物进行表征,发现提纯产物为金刚石。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 为研究碳纳米管在爆轰过程中的变化机理,采用直接爆轰法,以碳纳米管为外加碳源进行合成实验,对爆轰产物进行化学提纯后得到提纯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对提纯产物进行表征,发现提纯产物为金刚石。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提纯产物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爆轰过程中碳纳米管以固-固原位相变的形式相变为金刚石,且同一个碳纳米管上会形成多个晶核同时生长形成晶体,相邻的晶体接触后形成晶界,停止生长并形成聚晶体。根据形成的金刚石晶体的周向、径向、轴向尺寸的不同,以及形成聚晶体中晶体的数量与位置的不同,可以得到管状、片状、块状等形状各异的聚晶金刚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晶金刚石 直接爆轰法 多核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哈恩华 黄大庆 +2 位作者 哈恩平 王智勇 丁鹤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为实现制备出导电性能优良的有机透明导电涂层,需要把具有导电性的碳纳米管在树脂中组装成一体化导电结构网络。运用可以在树脂中自组装的导电聚乙撑二氧噻吩和聚苯胺来实现碳纳米管自组装的方法,分别合成出了导电聚乙撑二氧噻吩和聚苯... 为实现制备出导电性能优良的有机透明导电涂层,需要把具有导电性的碳纳米管在树脂中组装成一体化导电结构网络。运用可以在树脂中自组装的导电聚乙撑二氧噻吩和聚苯胺来实现碳纳米管自组装的方法,分别合成出了导电聚乙撑二氧噻吩和聚苯胺薄膜均匀覆盖的碳纳米管/聚乙撑二氧噻吩复合物与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物,并运用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四探针法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发现这种复合物的导电性较碳纳米管和聚乙撑二氧噻吩以及聚苯胺自身导电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纳米复合物 导电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撑二氧噻吩/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哈恩华 黄大庆 +2 位作者 哈恩平 王智勇 丁鹤雁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2-65,共4页
为制备出导电性能优良的有机透明导电涂层,需要把具有导电性的碳纳米管在树脂中组装成一体化导电结构网络。本文运用可以在树脂中自组装的导电聚乙撑二氧噻吩来实现碳纳米管自组装的方法,合成出了导电聚乙撑二氧噻吩纳米薄膜均匀覆盖的... 为制备出导电性能优良的有机透明导电涂层,需要把具有导电性的碳纳米管在树脂中组装成一体化导电结构网络。本文运用可以在树脂中自组装的导电聚乙撑二氧噻吩来实现碳纳米管自组装的方法,合成出了导电聚乙撑二氧噻吩纳米薄膜均匀覆盖的导电聚乙撑二氧噻吩/碳纳米管复合物,并运用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四探针法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发现在碳纳米管含量为1%时,纳米复合物的导电率可达到100S/cm,而碳纳米管和聚乙撑二氧噻吩的导电率分别为10.4 S/cm和14.3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撑二氧噻吩 碳纳米管 纳米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及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 被引量:3
11
作者 傅华康 叶维娟 +3 位作者 刘梦颖 胡极 杜淼 郑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8-544,共7页
通过硝酸处理在碳纳米管(CNTs)表面生成了羧基(—COOH)基团,随后采用尿素法在其水悬浮液中原位合成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获得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LDH/CNTs),考察了CNTs用量对LDH形貌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 通过硝酸处理在碳纳米管(CNTs)表面生成了羧基(—COOH)基团,随后采用尿素法在其水悬浮液中原位合成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获得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物(LDH/CNTs),考察了CNTs用量对LDH形貌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的用量对LDH的产率及结构无显著影响;但当CNTs用量较低(<0.2 g/L)或过高(>4.0 g/L)时,会导致LDH的粒径分布变宽.对LDH/CNTs进行氯化及有机化处理,获得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根离子(DBS)插层的DBS-LDH/CNTs.对DBS-LDH/CNTs在不同有机溶剂中分散及剥离程度的研究发现,DBS-LDH/CNTs在丁醇、乙醇及二甲苯中均可良好分散且其悬浮液较稳定,LDH在不同溶剂中的剥离程度为丁醇>乙醇>二甲苯>四氢呋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碳纳米管 复合物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锌纳米复合物修饰丝印电极的制备及在去甲肾上腺素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玉婷 田辉 +2 位作者 王诗 陶莉 丁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3-957,共5页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锌纳米复合物修饰的丝印电极(MWNTs-ZnO SPE)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的方法。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即抛型MWNTs-ZnO丝印电极,去甲肾上腺素在此电极上0.28 V处可产生灵敏的响应电流。应用方波伏安法测定NE的线性...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锌纳米复合物修饰的丝印电极(MWNTs-ZnO SPE)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的方法。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即抛型MWNTs-ZnO丝印电极,去甲肾上腺素在此电极上0.28 V处可产生灵敏的响应电流。应用方波伏安法测定NE的线性范围为0.75~50μmol/L,r2=0.999 3,检出限(S/N=3)为0.3μmol/L。该法简单、快速、灵敏,且电极成本低、可批量制作,适用于大批量样品中NE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锌纳米复合物(MWNTs-ZnO) 丝印电极(SPE) 去甲肾上腺素(NE)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包覆碳纳米管复合物修饰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小梅 邓祥 吴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文通过在碳纳米管( MWNTs )表面原位自发还原形成普鲁士蓝纳米颗粒( PB ),制备 PB 包覆的MWNTs纳米复合物( PB@MWNTs),并将其修饰于电极表面,直接催化过氧化氢,成功制得了一种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由于PB和MWNTs对过氧化氢... 本文通过在碳纳米管( MWNTs )表面原位自发还原形成普鲁士蓝纳米颗粒( PB ),制备 PB 包覆的MWNTs纳米复合物( PB@MWNTs),并将其修饰于电极表面,直接催化过氧化氢,成功制得了一种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由于PB和MWNTs对过氧化氢都有较好的催化能力,使得制备的传感器具有好的性能。该传感器在H2O2浓度为1.8x10-7mol.L-1-4.2x215;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检测下限达到8.0x10-8mol.L-1(S/N=3),灵敏度为71.8mol.L/mol/cm2。此外,传感器还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碳纳米管复合物( PBMWNTs) 过氧化氢 直接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复合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莉 陶菡 +1 位作者 张义明 张学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4,共4页
新型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开发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是近年来材料学和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碳纳米管复合物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对碳纳米管与纳米颗粒、聚合物及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新型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开发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是近年来材料学和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碳纳米管复合物在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对碳纳米管与纳米颗粒、聚合物及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物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聚合物/碳纳米管改性聚乳酸(PLA)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珩 徐朝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37,共3页
简述了聚合物改性聚乳酸(PLA)的方法,可以通过添加小分子增塑剂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改性PLA的脆性,进一步就多元共混体系特别是可生物降解的共混聚合物中引入碳纳米管改进共混聚合物的相容性进行了介绍,对共混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 简述了聚合物改性聚乳酸(PLA)的方法,可以通过添加小分子增塑剂或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改性PLA的脆性,进一步就多元共混体系特别是可生物降解的共混聚合物中引入碳纳米管改进共混聚合物的相容性进行了介绍,对共混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流变性能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共混聚合物/碳纳米管改性聚乳酸(PLA)复合物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碳纳米管 复合物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铜/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毕红梅 梁英 史克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78-80,95,共4页
使用直流电沉积技术制得铜与碳纳米管的复合物,经适当煅烧得到氧化铜/碳纳米管复合物。使用TEM、SEM、Raman等手段对复合物进行表征,并对复合物的形貌进行研究。
关键词 直流电沉积 氧化铜/碳纳米管复合物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基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强 杨光敏 高峰 《物理实验》 2013年第5期9-14,共6页
采用PECVD技术,通过控制CH4和H2的体积流量,合成分支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管/纳米铁粒子/石墨的复合物.分支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与纯碳纳米管的相比得到了提高,碳纳米管/纳米铁粒子/石墨的复合物在室温下表现出典型的软铁磁特性,饱和磁化... 采用PECVD技术,通过控制CH4和H2的体积流量,合成分支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管/纳米铁粒子/石墨的复合物.分支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与纯碳纳米管的相比得到了提高,碳纳米管/纳米铁粒子/石墨的复合物在室温下表现出典型的软铁磁特性,饱和磁化强度为80A.m2/kg,矫顽力增大到32π×104 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 纳米铁粒子 石墨的复合物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场发射 铁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1,4-二氨基蒽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18
作者 刘荣军 罗志辉 韦庆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5-768,共4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基板,运用简单磁力搅拌方法,通过π-π堆积作用,使1,4-二氨基蒽醌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材料上,获得了聚氨基蒽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DAAQ/MWCNTs)。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 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基板,运用简单磁力搅拌方法,通过π-π堆积作用,使1,4-二氨基蒽醌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材料上,获得了聚氨基蒽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DAAQ/MWCNTs)。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CV)和恒流充放电(GCD)等方法对PDAAQ/MWCNT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发现3~4 nm厚的聚氨基蒽醌层原位生长在多壁碳纳米管上,这种独特的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复合物的比表面积和聚氨基蒽醌的利用率。分散性能好的PDAAQ/MWCNTs复合物具有高的赝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1 4-二氨基蒽醌 聚氨基蒽醌/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化多壁碳纳米管-血红素-离子液体三元复合物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传感研究
19
作者 尹争志 包可婷 沈红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6-400,共5页
将溶解有血红素(Hemin)的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IL),与石墨化多壁碳纳米管(GMWNTs)混合研磨,在形成巴基凝胶的过程中,制得GM-WNTs-Hemin-IL三元复合物,扫描电镜显示该复合物呈凝胶形态。复合物修饰电极后,Hemin表现良好... 将溶解有血红素(Hemin)的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IL),与石墨化多壁碳纳米管(GMWNTs)混合研磨,在形成巴基凝胶的过程中,制得GM-WNTs-Hemin-IL三元复合物,扫描电镜显示该复合物呈凝胶形态。复合物修饰电极后,Hemin表现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异相电子传递速率为4.5s-1。该电极对过氧化氢呈现灵敏的电催化传感响应,线性范围为2.0~240.0μmol/L,检测限为0.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化多壁碳纳米管 血红素 离子液体 三元复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董振峰 朱志国 +1 位作者 王锐 张大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6-142,共7页
碳纳米管除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作为聚合物材料的增强体外,还具有耐热、传热、高温环境下高强度等一系列石墨的本征特性,因此,有关碳纳米管对聚合物材料阻燃作用的研究也逐渐得到关注。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物的制... 碳纳米管除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作为聚合物材料的增强体外,还具有耐热、传热、高温环境下高强度等一系列石墨的本征特性,因此,有关碳纳米管对聚合物材料阻燃作用的研究也逐渐得到关注。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综述了有关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研究进展,指出碳纳米管作为阻燃剂或协效阻燃剂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将来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物 阻燃性能 协同效应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