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7篇文章
< 1 2 2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的带状注栅控电子枪
1
作者 黄博文 王少哲 +6 位作者 陈旭媛 柳建龙 袁学松 吕志方 巩华荣 宫玉彬 段兆云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碳纳米管冷阴极具有良好的场致发射特性,在行波管的电子枪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文中基于场致发射理论,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行波管的碳纳米管冷阴极带状注栅控电子枪。该电子枪由阴极、阴影栅、控制栅、聚焦极和阳极组成。阴极发射... 碳纳米管冷阴极具有良好的场致发射特性,在行波管的电子枪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文中基于场致发射理论,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行波管的碳纳米管冷阴极带状注栅控电子枪。该电子枪由阴极、阴影栅、控制栅、聚焦极和阳极组成。阴极发射面为椭圆形,椭圆长半轴长度为0.8 mm,短半轴长度为0.4mm,两个栅极的开孔形状均为方格网状,而聚焦极通道形状为椭圆形,可以将电子注进一步压缩为带状注。文中分析了电子枪中电场分布以及不同阴影栅厚度对电子注的影响。CST模拟结果表明,当阴极电压为-24.6 kV时,电子枪的阴极发射电流为36.9 mA,射程为7.2 mm,注腰处的横向尺寸为0.52 mm×0.15 mm,电子注截面的面积压缩比为12.9,各电极均无电流截获。本研究为碳纳米管冷阴极应用于G波段行波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控制栅 带状注 电子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案化耐久水性聚氨酯/碳纳米管涂层多功能抗静电复合织物的高效经济制备
2
作者 张喆 王瑞 蔡涛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7,共11页
为解决当前合成纤维织物静电严重问题,提出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多功能抗静电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碳纳米管分散液添加到水性聚氨酯中制备了抗静电浆料,并采用响应面法以电阻最小为目标优化得到了浆料的最优制备工艺为:增稠剂质量分... 为解决当前合成纤维织物静电严重问题,提出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多功能抗静电复合织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碳纳米管分散液添加到水性聚氨酯中制备了抗静电浆料,并采用响应面法以电阻最小为目标优化得到了浆料的最优制备工艺为:增稠剂质量分数0.63%、慢干剂质量分数2.5%、碳纳米管质量分数1.35%,以此工艺制备的涂层织物表面电阻低至4.5×10^(4)Ω。在此基础上,利用丝网印刷工艺设计制备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网格状印刷涂层织物。结果表明,网格状涂层织物的电荷面密度为2.5~2.8μC/cm^(2),5 kV外部电压下,峰值电压均在(0.2±0.03)kV,半衰期低至3.5 s,与整体涂层织物的测试结果相差较小,值得注意的是网格状涂层的面积仅为整体织物的50%。同时,经过25次模拟家庭水洗、砂纸摩擦以及pH值在1~14的溶液浸泡测试,复合织物仍具备优异的抗静电性能。该研究拓展了其在光热响应领域的应用,在氙灯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涂层表面温度高达72.84℃,并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丝网印刷 网格状涂层 抗静电织物 光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脉冲激光超快速合成碳纳米管负载高分散铂纳米颗粒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3
作者 文颖 陈荣生 倪红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89,共9页
在酸性环境中,最有效的析氢反应(HER)催化剂仍然是铂族金属及其合金.通常,Pt基催化剂载体上活性组分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是影响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纳秒脉冲激光辐照法将具有均匀尺寸分布的高度分散的Pt纳米颗... 在酸性环境中,最有效的析氢反应(HER)催化剂仍然是铂族金属及其合金.通常,Pt基催化剂载体上活性组分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是影响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纳秒脉冲激光辐照法将具有均匀尺寸分布的高度分散的Pt纳米颗粒负载到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上,并应用于HER.激光辐照MWCNT产生的等离子体可以有效地将H_(2)PtCl_6还原为金属Pt原子,然后在MWCNT的侧壁上生成直径为2~3 nm的高度分散的Pt纳米颗粒.在激光辐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会造成部分Pt纳米颗粒嵌入MWCNT壁.与物理混合MWCNT/Pt催化剂相比,L-Pt/MWCNT中Pt(0)和MWCNT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促进了反应动力学过程.L-Pt/MWCNT催化剂表现出对HER的高活性和良好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为39 mV,其塔菲尔斜率为15 mV/d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反应 纳米颗粒 碳纳米管 纳秒脉冲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射频晶体管及放大器电路研究
4
作者 赵亮 杨扬 +7 位作者 霍帅 张勇 陆辉 汪珍胜 钟世昌 唐世军 孔月婵 陈堂胜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25年第1期22-27,共6页
基于射频电子器件级碳纳米管阵列材料,研制出具备高增益、高线性特性的射频场效应晶体管,并对其进行了S参数提取、等效电路建模及匹配电路设计,实现了单级碳纳米管射频放大器电路。该电路在9 GHz点频增益达10.9 dB,增益1 dB压缩点处三... 基于射频电子器件级碳纳米管阵列材料,研制出具备高增益、高线性特性的射频场效应晶体管,并对其进行了S参数提取、等效电路建模及匹配电路设计,实现了单级碳纳米管射频放大器电路。该电路在9 GHz点频增益达10.9 dB,增益1 dB压缩点处三阶交调优于-35 dBc。本文首次报道了X波段碳纳米管射频放大器电路,可为碳纳米管射频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射频 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的Janus太阳能界面蒸发体性能
5
作者 葛洪宇 方震华 +2 位作者 姜俊南 安锦涛 刘晓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93,共10页
提出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Janus结构太阳能界面蒸发体的制备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乙烯醇(PVA)海绵进行组合,只需要喷涂工艺,即可获得上层疏水、下层亲水的Janus结构太阳能界面蒸发体,针对该蒸发体开展... 提出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Janus结构太阳能界面蒸发体的制备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乙烯醇(PVA)海绵进行组合,只需要喷涂工艺,即可获得上层疏水、下层亲水的Janus结构太阳能界面蒸发体,针对该蒸发体开展吸水性、自漂浮性、光热转换性能、蒸发性能及抗盐性能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浓度相比,碳纳米管质量浓度为2.0 mg/mL的蒸发体的蒸发性能最佳,具备良好的吸水性能、自漂浮性能及抗盐性能.在辐照度为1 kW/m^(2)的光照条件下,最大蒸发速率达到1.79 kg/(m^(2)·h),为无蒸发体的容积式蒸发速率的3.9倍.当料液质量分数为3.5%时,连续蒸发10 h后的蒸发界面无盐晶体析出,蒸发速率最高为1.68 k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界面蒸发 光热转换 碳纳米管 蒸发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修饰碳纳米管纱线在柔性传感器上的应用
6
作者 谢金林 顾鹏 邱华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3,共9页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和热学等性能,但其组装而成的一维宏观材料碳纳米管纤维纱线之间的空隙是负载和电子转移的缺陷位点。文章通过水热法将铂纳米粒子原位生长到碳纳米管纱线上,可填补纱束间的空隙,用来改善纱线的电学和力学性...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和热学等性能,但其组装而成的一维宏观材料碳纳米管纤维纱线之间的空隙是负载和电子转移的缺陷位点。文章通过水热法将铂纳米粒子原位生长到碳纳米管纱线上,可填补纱束间的空隙,用来改善纱线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并采用间隔嵌入法制备了应变传感器。结果表明:被铂粒子修饰过的碳纳米管纱线,其拉伸强度从129.54 MPa增加到143.48 MPa,电导率从5.34×10^(4)S/m增加到9.5×10^(4)S/m。通过与立体弹性编织物相结合,基于纺织品的柔性应变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传感性能、快速响应性、循环稳定性,以及良好的耐洗性、耐候性和耐汗性,且在监测人体不同关节的运动方面展现出优异的传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碳纳米管 应变传感器 柔性可拉伸 间隔嵌入 立体弹性编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四唑虫酰胺残留
7
作者 袁列江 张可欣 +9 位作者 李政 朱礼 邓航 吴海智 陈瑶 薛敏敏 上官佳 王秀 李格 孙逸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8,共10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s)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四唑虫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钠4 g,无水硫酸镁4 g分离水相和有机相,MWCNTs改进QuE... 该文建立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s)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四唑虫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钠4 g,无水硫酸镁4 g分离水相和有机相,MWCNTs改进QuEChERS(每毫升提取液加入3 mg MWCNTs,60 mg C18,50 mg PSA)净化包净化,在Agilent Venusil MP C18(100 mm×2.1 mm,3μm)上分离,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化,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四唑虫酰胺在不同水产品基质下0.1~20μ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定量限(S/N≥10)为0.80μg/kg。以草鱼、带鱼、小龙虾、基围虾、大闸蟹、梭子蟹、花甲为基质,四唑虫酰胺在2.0、4.0、20μg/kg 3个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2%~97%,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n=6)为0.66%~4.02%,批间RSD(n=6)为0.88%~2.95%。本方法便捷高效,可满足水产品中四唑虫酰胺残留的检测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QUECHERS 四唑虫酰胺 多壁碳纳米管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状MoO_(2)@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电极的制备及其电性能
8
作者 官群 李永鹏 《微纳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设计了一种纳米颗粒状MoO_(2)@碳纳米管(CNT)复合纤维电极结构。通过简单的电化学沉积方法和一系列表征技术,将直径为10~50 nm MoO_(2)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CNT纤维束的表面及内部,获得了柔韧性、稳定性优异的纤维电极材料。研究了其作为... 设计了一种纳米颗粒状MoO_(2)@碳纳米管(CNT)复合纤维电极结构。通过简单的电化学沉积方法和一系列表征技术,将直径为10~50 nm MoO_(2)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CNT纤维束的表面及内部,获得了柔韧性、稳定性优异的纤维电极材料。研究了其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性能和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该纤维电极材料在900 mA/cm^(3)(4.7 A/g)电流密度下,常温循环17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109%,-30℃低温下循环10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103%,具有优异的常温和低温循环稳定性;1800 mA/cm^(3)(9.4 A/g)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仍有17.5 mA·h/cm^(3)(91.5 mA·h/g),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此外,研究得出Zn^(2+)嵌入/脱出过程主要发生在Mo—O—C键上,且整个充放电过程中主要在Mo^(6+)、Mo^(5+)和Mo^(4+)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为开发新型纤维电极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MoO_(2)@碳纳米管(CNT) 纤维电极 电性能 柔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阵列的高响应光电探测器件
9
作者 张勇 杨扬 +3 位作者 章灿然 陶晖 王琦龙 李忠辉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具有纳米级特征尺寸、独特的一维能带结构、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种排布形态,吸收波长覆盖太赫兹至紫外波段,吸收率高;半导体型单壁碳纳米管拥有直接带隙,禁带宽度随手性不同在0.1 eV至1 eV以上均有分布,可实... 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具有纳米级特征尺寸、独特的一维能带结构、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种排布形态,吸收波长覆盖太赫兹至紫外波段,吸收率高;半导体型单壁碳纳米管拥有直接带隙,禁带宽度随手性不同在0.1 eV至1 eV以上均有分布,可实现室温弹道输运,是构建片上高响应、超宽带、超快可调光电探测器件的新型潜力材料。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采用高纯度半导体型碳纳米管阵列材料设计制备了多种红外—光电探测器件,其中叉指型光电探测器件通过缩短电极间距降低渡越时间提高响应速度、构造功函数不同的非对称电极促进光生空穴—电子对分离提高响应度、增加栅控有效调控多数载流子降低暗电流,实现了300 A/W以上的优异响应度,响应时间<30μs。进一步联合东南大学,首次在碳纳米管光电探测器件中引入硅光波导与金属狭缝结构,激发等离激元局域光场增强与耦合,在1550 nm通信波段获得高响应特性,3dB带宽达15GHz。未来通过构建异质结及叠层结构,有望进一步降低暗电流,并开发取向阵列的偏振敏感特性,助力碳基电子学及光电子学的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阵列 单壁碳纳米管 多数载流子 光电子学 响应度 渡越时间 叠层结构 等离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掺杂Zigzag(8,0)型单壁碳纳米管吸附甲醛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婷 陈晨 +2 位作者 张晓 温明月 王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甲醛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污染物。气态甲醛浓度的准确检测对大气空气治理评估和室内环境安全均有重要意义,而高效传感器的研发则是甲醛分子检测技术优化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DFT计算软件VASP,对甲醛分子在Mn掺... 甲醛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污染物。气态甲醛浓度的准确检测对大气空气治理评估和室内环境安全均有重要意义,而高效传感器的研发则是甲醛分子检测技术优化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DFT计算软件VASP,对甲醛分子在Mn掺杂Zigzag(8,0)型单臂碳纳米管上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n掺杂Zigzag(8,0)型单臂碳纳米管是一种稳定的分子构型。区别于在原始CNT上的物理吸附过程,甲醛分子在Mn掺杂CNT上的吸附键长更短,吸附能更大,属于化学吸附过程。同时,甲醛分子在Mn掺杂CNT上的吸附过程还伴随着明显的电荷转移。吸附过程发生后,吸附样品的光吸收曲线在580~705 nm以及365~447 nm的范围内出现明显的蓝移,在307~360 nm的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掺杂 碳纳米管 甲醛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壁碳纳米管介导植物瞬时遗传转化的研究
11
作者 刘晶慧 姚晓青 +2 位作者 罗军玲 吴刚 闫晓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为验证单壁碳纳米管(SWNT)介导的新型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的有效性,利用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COOH-SWNT)为原材料,构建了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EI-SWNT),探索验证PEI-SWNT复合物对外源基因的结合比例以及保... 为验证单壁碳纳米管(SWNT)介导的新型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的有效性,利用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COOH-SWNT)为原材料,构建了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EI-SWNT),探索验证PEI-SWNT复合物对外源基因的结合比例以及保护作用,使用PEI-SWNT复合物将RED以及UBQ10-EGFP等荧光质粒转化到油菜的原生质体和烟草叶片中。结果表明,PEI-SWNT纳米材料成功与外源目的基因结合,并对外源目的基因进行保护,使其免于核酸酶的降解,PEI-SWNT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以成功地在受体细胞内进行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烟草 遗传转化 单壁碳纳米管 聚乙烯亚胺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EI-SWNT) 植物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AM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高选择性制备低碳烯烃
12
作者 李杨 郭丽君 +4 位作者 霍宏亮 黄金 蒋岩 李锋 李翠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649,共13页
成功合成聚酰胺-胺型(PAMAM)树枝状镍催化剂(PAMAM-Cat)和PAMAM功能化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CNT-PAMAM-Ca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2种催化剂进行表征,系统考察温度、助催化剂用量、压力、时间对... 成功合成聚酰胺-胺型(PAMAM)树枝状镍催化剂(PAMAM-Cat)和PAMAM功能化接枝碳纳米管负载镍催化剂(CNT-PAMAM-Ca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2种催化剂进行表征,系统考察温度、助催化剂用量、压力、时间对其催化乙烯齐聚制备低碳α-烯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聚合条件(温度25℃、Al/Ni摩尔比500(PAMAM-Cat)和700(CNT-PAMAM-Cat)、压力0.7 MPa、时间0.5 h)下,2种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乙烯齐聚反应活性(5.75×104和3.75×104 g/(mol Ni·h))和低碳α-烯烃选择性,CNT-PAMAM-Cat催化剂经过3次重复实验后的反应活性不变;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压力是影响2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生成低碳α-烯烃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烯烃 碳纳米管 聚酰胺 树枝状镍催化剂 乙烯齐聚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和纳米铜导热粒子的热调节性能研究
13
作者 赵静芬 李日南 +2 位作者 吴敬华 陈亚南 吴学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6,104,共7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PA)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碳纳米管(CNT)及纳米铜(CNP)为导热粒子的改性相变微胶囊。结果表明:随着CNT和CNP添加量的增加,CNT改性相变微胶囊(MPCM/CNTs)的导热系数从0.25W/(m·K)增大到0.3...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石蜡(PA)为芯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碳纳米管(CNT)及纳米铜(CNP)为导热粒子的改性相变微胶囊。结果表明:随着CNT和CNP添加量的增加,CNT改性相变微胶囊(MPCM/CNTs)的导热系数从0.25W/(m·K)增大到0.38W/(m·K),最大增加率为52%;CNP改性相变微胶囊(MPCM/CNPs)导热系数从0.25W/(m·K)增大到0.47W/(m·K),最大增加率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碳纳米管 纳米 导热系数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铁@碳纳米管制备及其锌空电池正极催化性能——本科综合化学实验设计
14
作者 杨海华 周民杰 +3 位作者 何斌鸿 许文苑 陈冰 梁恩湘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0期426-432,共7页
为响应“新工科”建设的需求,将碳基纳米材料与金属锌空电池相结合的前沿科研成果设计为本科综合化学实验。通过化学氧化聚合及高温热解制备磷化铁@碳纳米管,并考察其作为锌空电池正极催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新能源电池... 为响应“新工科”建设的需求,将碳基纳米材料与金属锌空电池相结合的前沿科研成果设计为本科综合化学实验。通过化学氧化聚合及高温热解制备磷化铁@碳纳米管,并考察其作为锌空电池正极催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新能源电池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熟悉锌空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将已学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空电池 碳纳米管 磷化铁 综合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气凝胶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15
作者 杨光 金钊 闫静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导电气凝胶结构稳定性差导致传感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以去质子化方法制备芳纶纳米纤维(ANFs),并与改性碳纳米管(CNTs)进行共混,得到具有高压缩回弹性、高灵敏度的复合气凝胶传感器,并对其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传感性能进行表征。实... 针对导电气凝胶结构稳定性差导致传感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以去质子化方法制备芳纶纳米纤维(ANFs),并与改性碳纳米管(CNTs)进行共混,得到具有高压缩回弹性、高灵敏度的复合气凝胶传感器,并对其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传感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NFs与CNTs之间混合均匀,并通过氢键连接形成了稳定的内部网状结构,气凝胶能承受50%的压缩比,并在100次的压缩循环后,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更重要的是,复合气凝胶在压缩循环中展现出稳定的电信号输出以及0.1 kPa的超低检测极限,因而在柔性应变传感器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纳米纤维 碳纳米管 气凝胶 柔性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特性研究
16
作者 陈华 宋楷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1-295,共5页
碳纳米管可在石蜡中形成有效的传热网格,增加复合材料传热路径,提高传热系数。使用直径为8~12nm的工业级碳纳米管粉末,将含量为1%、3%、5%、7%的碳纳米管分别加入石蜡中,并对其进行蓄放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含量为7%时,复合相... 碳纳米管可在石蜡中形成有效的传热网格,增加复合材料传热路径,提高传热系数。使用直径为8~12nm的工业级碳纳米管粉末,将含量为1%、3%、5%、7%的碳纳米管分别加入石蜡中,并对其进行蓄放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含量为7%时,复合相变材料在水平方向的蓄热性能最好,上下截面达到相变时间分别是纯石蜡的61.1%和41.7%,且垂直方向上复合材料温度均匀性也很好;含量为5%时蓄热性能略差;含量为1%和3%时蓄热性能改善不明显。在放热过程中,含量为7%的复合相变材料放热效果最好,达到相变温度时间比纯石蜡缩减了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碳纳米管 对流 热传导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高强韧碳纳米管/铝合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志强 许斌 +4 位作者 林楠 王一冲 范根莲 谭占秋 张荻 《空天防御》 2024年第6期29-37,共9页
碳纳米管/铝合金(CNT/Al)复合材料作为新一代航天航空和武器装备用新型轻量化结构材料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其制备技术与应用技术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首先综述CNT/Al复合材料各种制备技术与工程化瓶颈,重点介绍可工程化的叠片粉末... 碳纳米管/铝合金(CNT/Al)复合材料作为新一代航天航空和武器装备用新型轻量化结构材料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其制备技术与应用技术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首先综述CNT/Al复合材料各种制备技术与工程化瓶颈,重点介绍可工程化的叠片粉末冶金与元素合金化相结合的基元组装制备技术,分析该技术制备的大尺寸CNT/2A12Al复合材料在室温与高温下的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其次阐述CNT/Al复合材料的强韧化原理,重点介绍CNT晶内化分布与晶粒异构构型这2种可实现强塑性同步提升的强韧化策略;最后展示该复合材料的变形加工以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并展望该材料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铝合金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力学性能 变形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制备的新进展:可降解聚合物包裹技术
18
作者 燕春晖(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126,共1页
随着传统硅基技术接近物理极限,寻找新型半导体材料成为了研究热点。碳纳米管(CNTs),特别是半导体型碳纳米管(s-CNTs),因其卓越的载流子迁移率和低本征电容,被认为是未来高性能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然而,传统聚合物包裹技术虽然能有效... 随着传统硅基技术接近物理极限,寻找新型半导体材料成为了研究热点。碳纳米管(CNTs),特别是半导体型碳纳米管(s-CNTs),因其卓越的载流子迁移率和低本征电容,被认为是未来高性能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然而,传统聚合物包裹技术虽然能有效分离半导体碳纳米管(s-CNTs),但用于包裹的残留聚合物会严重影响器件性能。最近,北京大学彭练矛院士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使用可降解聚合物对碳纳米管进行高纯度分离的技术,并可高效去除聚合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CS Nano》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 可降解聚合物 载流子迁移率 新型半导体 团队开发 物理极限 半导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鸡禽流感、新城疫的免疫增强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木子 方汉卿 +8 位作者 宋翠平 孙晓亮 张柏铭 曹旭敏 王淑婷 赵芮敏 孙瑞 赵思俊 隋金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为探究碳纳米管(CNT)对鸡免疫禽流感-新城疫二联灭活苗免疫应答的影响,将制备的CNT-二联灭活苗混合物免疫鸡,利用血凝抑制试验对鸡免疫后产生的抗体进行持续检测,并对平均抗体效价及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免疫后7... 为探究碳纳米管(CNT)对鸡免疫禽流感-新城疫二联灭活苗免疫应答的影响,将制备的CNT-二联灭活苗混合物免疫鸡,利用血凝抑制试验对鸡免疫后产生的抗体进行持续检测,并对平均抗体效价及抗体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免疫后7 d,高剂量CNT组鸡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效价均高于对照组;免疫后14~130 d,高剂量组鸡抗体效价均稳定在8.00 Log2以上;免疫后7~31 d,中、低剂量CNT组鸡平均抗体效价逐渐升高,但与对照组鸡差异不显著;免疫后42~130 d,中、低剂量组鸡平均抗体效价呈下降趋势,但对照组鸡下降更为明显。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中剂量对照组鸡新城疫、禽流感抗体阳性率分别在免疫42、70 d后开始下降,而CNT组鸡抗体阳性率仍为100%;至监测后期(90~130 d),低剂量CNT组鸡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说明:CNT作为免疫增强剂,在增快免疫应答,维持抗体效价水平,降低免疫原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本研究为动物免疫增强剂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免疫增强剂 禽流感 新城疫 灭活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运娜 贾磊 +2 位作者 周永欣 吕振林 近藤勝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65-3179,共15页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导热性能,作为增强体引入铜基体中有望开发出新一代高强、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复合材料。然而,碳纳米管在铜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差及其与铜的润湿性问题,成为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铜基(CNTs/Cu)复合材料的主要...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导热性能,作为增强体引入铜基体中有望开发出新一代高强、结构功能一体化的复合材料。然而,碳纳米管在铜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差及其与铜的润湿性问题,成为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铜基(CNTs/Cu)复合材料的主要挑战,并显著影响了复合材料的性能。本文对目前有关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包括碳纳米管前期预处理方法、碳纳米管在铜粉末中分散的方法、复合材料的烧结方法进行总结,概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以及导电导热性能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思考和展望,以便为制备CNTs/Cu复合材料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铜基复合材料 分散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