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毫秒/纳秒激光致碳纤维环氧树脂损伤形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姜珊珊 蔡继兴 +1 位作者 金光勇 苑博识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5-779,共5页
为了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在不同脉宽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貌,采用全自动变焦测量技术进行了实验验证,测量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在毫秒/纳秒脉冲激光辐照下,损伤面积、损伤深度以及损伤形貌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毫秒脉冲激光作用下... 为了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在不同脉宽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貌,采用全自动变焦测量技术进行了实验验证,测量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在毫秒/纳秒脉冲激光辐照下,损伤面积、损伤深度以及损伤形貌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毫秒脉冲激光作用下,材料损伤区域中心会产生一定的温度积累,损伤区域有一定的热效应,出现熔融、热解等现象,当激光能量密度为20. 5J/cm^2时,材料的损伤深度达到了47. 3μm,材料表面析出的碳化物的高度为157. 1μm,损伤深度以及表面碳化物的高度都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纳秒激光作用下,光斑周围有明显的热反应区域,当能量密度大于47. 3J/cm^2时,表面的热反应区尤为明显,损伤面积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明显增大,由于作用时间较短,损伤主要为表层损伤;树脂热解的气体向外膨胀,导致纤维结构断裂。研究结果为激光对碳纤维环氧树脂的损伤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损伤形貌 自动变焦 碳纤维环氧树脂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杜永 马玉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铺层对TG800/E207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湿特性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制备了[0]_(16),[90]_(16),[±45]_(4s)和[+45/0/0/-45/-45/0/0/+45]_(s) 4种铺层的复合材料层板,分析了复合材料在80℃,90%RH环境中的吸湿动力学曲... 为了研究不同铺层对TG800/E207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湿特性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制备了[0]_(16),[90]_(16),[±45]_(4s)和[+45/0/0/-45/-45/0/0/+45]_(s) 4种铺层的复合材料层板,分析了复合材料在80℃,90%RH环境中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吸湿损伤形貌、破坏形貌、载荷位移曲线及其强度退化。结果表明:TG800/E207复合材料层板的吸湿曲线呈现多阶段现象。当吸湿时间达到1608 h时,吸湿趋于平衡;[90]_(16)的吸湿量最低,其最终吸湿量仅为0.806%;[+45/0/0/-45/-45/0/0/+45]_(s)的吸湿量最高,其最终吸湿量为0.876%。与室温干态(RTD)条件下相比,室温湿态(RTW)条件下这4种铺层复合材料层板破坏载荷分别降低了13.80%,27.36%,10.70%和25.60%。[90]_(16)的最终吸湿量最低但其拉伸强度退化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湿热环境 吸湿量 拉伸性能 破坏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热响应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丹玥 徐艳英 +1 位作者 王志 曲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9-494,共6页
以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温环境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热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试验分析不同铺层厚度材料的热响应行为规律,验证了模拟的可行性。研究发现,随着厚度增加,材料达到稳态温... 以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温环境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热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试验分析不同铺层厚度材料的热响应行为规律,验证了模拟的可行性。研究发现,随着厚度增加,材料达到稳态温度的时间延后,稳态温度降低,材料内部随着距受热面深度的增加,升温速率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深度的增大,下降趋势减缓;热流方向沿平行于碳纤维层分布时稳态温度和稳态导热系数均较垂直方向大,碳纤维沿平行于热流传递方向分布有利于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 热响应行为 高温环境 稳态温度 稳态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响应预报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翰 樊茂华 +2 位作者 王纳斯丹 范保鑫 冯振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火灾环境下的热响应,考虑其在火灾环境下的热解过程,建立非线性热响应方程组,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分析单侧热流作用下的材料内部温度-时间历程与炭化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热响应方程组可以有效预测碳纤... 为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火灾环境下的热响应,考虑其在火灾环境下的热解过程,建立非线性热响应方程组,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分析单侧热流作用下的材料内部温度-时间历程与炭化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热响应方程组可以有效预测碳纤维环氧树脂的温度-时间历程,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随着加热时间延长,炭化层范围逐渐扩大,温度趋于稳定,材料温度-深度分布由非线性转变为线性;随着深度增加,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温升速率减小,达到热解所需的时间更长,炭化过程变慢,且单位温度的密度变化量峰值随深度增加向低温方向移动;热解反应区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材料剩余质量分数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深度越大剩余质量分数越小,炭化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氧树脂 热响应 炭化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朴颖慧 王志 文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3,148,共6页
以飞机结构中典型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载气(氮气、空气)气氛和不同升温速率对其热解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热解过程,选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计算了相关热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了对... 以飞机结构中典型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载气(氮气、空气)气氛和不同升温速率对其热解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热解过程,选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计算了相关热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热解只有一个阶段,即环氧树脂在无氧条件下的热解;空气气氛下热解有3个阶段,第一、二阶段为环氧树脂的热解,第三阶段为碳纤维的热解。两种气氛下,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样品的初始分解温度、终止分解温度以及最大失重速率逐渐提高,热解温度范围也逐渐变宽。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计算得到了样品在空气气氛下的各阶段表观活化能,经对比分析,所得结果较为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材料适航审定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树脂 热稳定性 热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压制品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川涛 贾志欣 +5 位作者 刘立君 李继强 张臣臣 荣迪 高利珍 王少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共7页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模压工艺参数对环氧树脂/碳纤维(EP/CF)片状模塑料SMC模压成型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制品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趋势。通过方差分析,得到工艺参数对于拉伸强度的影响大小为合模速度>模压温度>...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模压工艺参数对环氧树脂/碳纤维(EP/CF)片状模塑料SMC模压成型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制品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趋势。通过方差分析,得到工艺参数对于拉伸强度的影响大小为合模速度>模压温度>模压压力>保压时间,工艺参数对于弯曲强度的影响大小为合模速度>模压压力>模压温度>保压时间,同时得到了对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显著性因素;研究了拉伸破坏模式及失效机理,采用K-均值方法并选取典型试样观察,发现环氧树脂与基体的结合程度是影响拉伸强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纤维片状模塑料 模压制品 力学性能 正交实验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紫外老化及寿命预测
7
作者 周飞宇 时中猛 +1 位作者 邹超 赵建平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4,共7页
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层合板(CFREL),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对层合板进行不同温度周期下的紫外老化实验,对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观形貌,研究CFREL的弯... 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层合板(CFREL),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对层合板进行不同温度周期下的紫外老化实验,对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观形貌,研究CFREL的弯曲强度及层间剪切强度随紫外老化变化的情况,根据剩余强度模型和动力学曲线模型对其进行寿命预测。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寿命预测模型与实验结果拟合较好,可以预测不同强度保持率下CFREL在自然光下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层合板 紫外老化 弯曲 层间剪切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频激光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损伤规律 被引量:46
8
作者 陈博 万红 +1 位作者 穆景阳 白书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7-552,共6页
运用热化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等手段,分析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ms量级重频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式,研究了峰值功率密度、辐照时间、重复频率和脉冲宽度等对复合材料烧蚀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辐照过程中,复合... 运用热化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等手段,分析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ms量级重频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式,研究了峰值功率密度、辐照时间、重复频率和脉冲宽度等对复合材料烧蚀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辐照过程中,复合材料树脂基体在300℃开始裂解;由于裂解气体的保护作用,碳纤维不发生氧化,而是在汽化点(3 300℃)汽化烧蚀;复合材料热烧蚀率随峰值功率密度和重复频率提高而增大,随辐照时间增加而减小,最终均趋于定值;增加脉冲宽度可以提高辐照区峰值温度,降低碳纤维损伤的功率密度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量级重频激光 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分析 辐照 损伤 激光参数 热烧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纳米管上浆剂的制备及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娜 王志平 +1 位作者 刘刚 张兴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7-152,共6页
首先采用"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备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并将其与环氧树脂、丙酮混合制成含MWCNTs的上浆剂,然后用该上浆剂浸渍碳纤维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上浆处理对碳纤维表面... 首先采用"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备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并将其与环氧树脂、丙酮混合制成含MWCNTs的上浆剂,然后用该上浆剂浸渍碳纤维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上浆处理对碳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短臂梁剪切测试方法研究了含碳纳米管的上浆剂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上浆剂中的分散状态直接影响纤维表面碳纳米管分布的均匀性;与未浸渍的碳纤维相比,含碳纳米管上浆剂浸渍后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ILSS提高了34.33%。通过上浆剂红外光谱表征、纤维束表面浸润性测试及ILSS试样端口形貌的观察,分析了层间增韧机理。研究表明,碳纤维束表面浸润性的提高以及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处化学键合作用增强,是ILSS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 上浆剂 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的研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建军 王延相 +2 位作者 陈厚 朱波 王成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4,共3页
介绍了碳纤维/环氧树脂连续抽油杆的生产方法。以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带为增强材料,以E-51、METHPA和DMP-30组成的树脂体系为基体树脂,以HBT-8为内脱模剂,采用拉挤成型工艺,研制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研究表明,纤维排布、... 介绍了碳纤维/环氧树脂连续抽油杆的生产方法。以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带为增强材料,以E-51、METHPA和DMP-30组成的树脂体系为基体树脂,以HBT-8为内脱模剂,采用拉挤成型工艺,研制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研究表明,纤维排布、原料配比、固化温度和牵引速度是生产工艺的关键控制因素。下井实验表明,与常规钢制抽油杆相比,碳纤维/环氧树脂连续抽油杆可节电1/3以上,产油量为前者的1.3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且耐磨、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运输、安装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连续抽油杆 研制 拉挤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单向复合材料的吸湿残余应力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远 万怡灶 +3 位作者 何芳 王玉林 高智芳 李刚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2,共6页
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CFL/EP)单向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吸湿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环境温度T=37℃及T=80℃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材料中水分分布,该结果和材料吸湿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也发现碳纤维随... 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CFL/EP)单向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吸湿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环境温度T=37℃及T=80℃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材料中水分分布,该结果和材料吸湿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也发现碳纤维随机分布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复合材料吸湿行为;随后,根据获得的水分分布对随时间变化的吸湿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基体长时间吸湿导致的残余应力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30MPa以上),其中纤维间距较小的基体区域以及基体和纤维界面处的应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而在界面处应力值最高。这种高水平的残余应力在吸湿、脱湿循环下可能导致材料发生疲劳损伤及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ABAQUS 吸湿实验 残余应力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回丽 张旭 +1 位作者 许磊 王勇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5,97,共5页
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温度为71℃、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下吸湿至平衡后研究了它的吸湿行为,然后分别在室温和71,93,116,132℃下进行了弯曲性能、纵横剪切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温度为71℃、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下吸湿至平衡后研究了它的吸湿行为,然后分别在室温和71,93,116,132℃下进行了弯曲性能、纵横剪切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91%左右;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保持率在50%以上,弯曲模量保持率在80%以上,纵横剪切强度保持率在55%以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5℃,极限耐热温度可达到132℃;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湿热老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吸湿试验 湿热环境 力学性能 性能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载荷联合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板的断裂阈值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国君 杨治星 段祝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7-681,共5页
介绍了激光-载荷联合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编织复合材料单边缺口板断裂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测量了断裂阈值曲线,并结合显微观察确定了三种断裂模式:热应力、热减薄和热击穿模式。获得了热应力模式断裂的理论判据,与实验结果基... 介绍了激光-载荷联合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编织复合材料单边缺口板断裂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实验测量了断裂阈值曲线,并结合显微观察确定了三种断裂模式:热应力、热减薄和热击穿模式。获得了热应力模式断裂的理论判据,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该判据建立了断裂临界条件下热-力和几何参数与材料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复合材料 断裂 纤维/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波 蔡珣 +1 位作者 刘建军 蔡华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4-46,共3页
为了模拟单向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拉-拉疲劳实际工作条件下疲劳裂纹扩展的情况,利用单向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紧凑拉伸试样(CTS),在应力强度因子比R为0.5的条件下,就加载频率、应力强度因子幅△k对Ⅰ型裂纹的扩展速... 为了模拟单向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拉-拉疲劳实际工作条件下疲劳裂纹扩展的情况,利用单向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紧凑拉伸试样(CTS),在应力强度因子比R为0.5的条件下,就加载频率、应力强度因子幅△k对Ⅰ型裂纹的扩展速度及裂纹扩展机理的影响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材料的安全可靠使用条件及作用周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纤维/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疲劳裂纹扩展 研究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频激光-载荷联合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失效规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博 万红 +1 位作者 穆景阳 白书欣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1年第6期20-23,共4页
主要研究了激光-载荷联合作用下,不同加载条件与不同辐照条件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失效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恒定激光辐照条件下施加拉伸载荷,复合材料失效速率随施加载荷的增大而显著提高;与激光辐照后常温测试力学性能相比,... 主要研究了激光-载荷联合作用下,不同加载条件与不同辐照条件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失效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恒定激光辐照条件下施加拉伸载荷,复合材料失效速率随施加载荷的增大而显著提高;与激光辐照后常温测试力学性能相比,热力耦合作用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损失率增大;辐照激光平均功率密度与激光辐照下复合材料损伤形式是热力耦合作用下试样失效速率和失效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重复频率激光 力学载荷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隙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的压缩强度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鹏飞 樊俊铃 +1 位作者 宁宁 史俊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56,共5页
通过压缩试验研究了IMA碳纤维增强M2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孔隙率对压缩强度的影响,建立了孔隙率与压缩强度的非线性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孔隙率不大于1.87%时,该复合材料板的压缩强度较孔隙率为0的变化不明显,孔隙率对压缩强度的影响较小... 通过压缩试验研究了IMA碳纤维增强M2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孔隙率对压缩强度的影响,建立了孔隙率与压缩强度的非线性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孔隙率不大于1.87%时,该复合材料板的压缩强度较孔隙率为0的变化不明显,孔隙率对压缩强度的影响较小;孔隙率大于1.87%时,复合材料板的压缩强度较孔隙率为0的明显降低,此时孔隙率对压缩强度的影响较大;用建立的孔隙率与压缩强度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对复合材料板的压缩强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较经典Gürdal指数模型的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环氧树脂 孔隙率 压缩强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冲击过程中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筒体强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凯 范敬辉 +1 位作者 杨世全 卢永刚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4期39-41,共3页
利用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筒体在高速冲击过程中的受力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高速冲击试验结果,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筒体的破坏形式进行了简析。
关键词 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筒体 高速冲击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3.0~6.5km/s超高速撞击成坑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智炫 王马法 +1 位作者 李俊玲 马兆侠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81,共7页
为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超高速撞击下的成坑特性,利用二级轻气炮开展了直径为1.00~3.05 mm的铝球以3.0~6.5 km/s的速度正撞击尺寸为100 mm×100 mm×20 mm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靶板的实验,获得了碳纤维/环氧复合... 为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超高速撞击下的成坑特性,利用二级轻气炮开展了直径为1.00~3.05 mm的铝球以3.0~6.5 km/s的速度正撞击尺寸为100 mm×100 mm×20 mm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靶板的实验,获得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靶板的成坑形貌特征,并测量了坑深、成坑表面积、表面损伤面积等尺寸。结合文献数据分析了靶板的无量纲成坑深度p/d_(p)、无量纲坑径系数D_(h)/d_(p)、表面损伤面积等效直径D_(e)等随撞击速度、撞击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无量纲成坑深度p/d_(p)和无量纲坑径系数D_(h)/d_(p)均与撞击速度呈2/3次幂关系;表面损伤面积等效直径D_(e)与弹丸撞击能量E呈幂函数关系;成坑深度大于成坑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撞击 成坑特性 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空间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频激光辐照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损伤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博 万红 +2 位作者 穆景阳 白书欣 杨孚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2-15,共4页
主要研究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不同参数重复频率激光辐照后的损伤形式变化以及其拉伸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基体损伤和基体与增强纤维共同损伤两种类型;激光峰值功率密度和脉冲宽... 主要研究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不同参数重复频率激光辐照后的损伤形式变化以及其拉伸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基体损伤和基体与增强纤维共同损伤两种类型;激光峰值功率密度和脉冲宽度的增大对复合材料损伤形式影响较大,而辐照时间和重复频率的增大可增加复合材料的损伤程度,但对材料损伤形式影响较小;激光能量密度是影响复合材料辐照后拉伸强度保留率的最主要因素,而影响复合材料辐照后拉伸模量保留率的最主要因素为连续碳纤维增强相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力学损伤 重复频率激光 辐照 激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俊亮 付涛 +1 位作者 憨勇 徐可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0-643,共4页
采用树脂传递模塑 (RTM)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以及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 (HA) 环氧树脂两种复合材料 ,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RTM工艺可以基本保证环氧基体均匀浸入碳纤维织物内部。碳纤维增强HA 环氧复合材料的冲击... 采用树脂传递模塑 (RTM)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以及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 (HA) 环氧树脂两种复合材料 ,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RTM工艺可以基本保证环氧基体均匀浸入碳纤维织物内部。碳纤维增强HA 环氧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高于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 ,而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低于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两种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远高于人体皮质骨 ,弯曲模量与皮质骨非常接近。动态力学分析 (DMA)表明加入HA后 ,复合材料的贮存模量和内耗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制备 弹性模量 骨植入材料 力学性能 树脂传递模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