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亚甲蓝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性质及对多巴胺的电催化测定 被引量:7
1
作者 冶保献 张娟 +3 位作者 李风菊 刘灵芳 夏萍 付守骏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10-14,共5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亚甲蓝在活化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电聚合成膜的方法和条件 ,并对该聚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讨 .该膜修饰的电极对多巴胺有较强的催化作用 ,催化峰电流与底物浓度在 2 .0× 1 0 - 6~ 1 .2× 1 0 - 4 ...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亚甲蓝在活化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电聚合成膜的方法和条件 ,并对该聚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讨 .该膜修饰的电极对多巴胺有较强的催化作用 ,催化峰电流与底物浓度在 2 .0× 1 0 - 6~ 1 .2× 1 0 - 4 mol/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在一定的条件下 ,该膜修饰电极能有效消除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相互干扰 ,使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催化峰电位差达 2 1 0 m V.用这种微电极对注射液中的多巴胺进行测定 ,回收率在 98.75 %~1 0 1 .5 %之间 .该检测过程无需除氧 ,可望用于活体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微电极 聚亚甲蓝 多巴胺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微电极负载金纳米粒子用于芦荟多糖的在体动态监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婷婷 李元 +2 位作者 杨莉莉 鲍昌昊 程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3,共7页
建立了一种对活体芦荟储水凝胶组织中芦荟多糖进行在体实时动态检测的电化学方法.通过在活体芦荟植株凝胶中嵌入高灵敏度的纳米金粒子修饰的碳纤维微电极,对不同光照条件下芦荟植株中的芦荟多糖进行在体动态监测,进而评价植株应激外界... 建立了一种对活体芦荟储水凝胶组织中芦荟多糖进行在体实时动态检测的电化学方法.通过在活体芦荟植株凝胶中嵌入高灵敏度的纳米金粒子修饰的碳纤维微电极,对不同光照条件下芦荟植株中的芦荟多糖进行在体动态监测,进而评价植株应激外界环境下芦荟多糖含量的实时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金粒子修饰的碳纤维微电极对芦荟储水凝胶组织中芦荟多糖具有显著的电催化活性,不同光照环境下生长的芦荟植株中芦荟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该修饰电极可用于芦荟植株中芦荟多糖动态变化的在体实时监测,使电化学检测方法有望成为监测植物光合作用程度的一种快捷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微电极 纳米金粒子 芦荟多糖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在碳纤维微电极上的电化学测定及伏安行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辉 孙佳 +1 位作者 刘灵芳 冶保献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0-471,共2页
本文研究了5 羟色胺在Na2HPO4 KH2PO4(pH6.0)缓冲溶液中,于自制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在此缓冲溶液中5 羟色胺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2V和0.4V。峰电流与5 羟色胺的浓度分别在4.0×10-6~4.0×10-5mol/L和5.0&#... 本文研究了5 羟色胺在Na2HPO4 KH2PO4(pH6.0)缓冲溶液中,于自制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在此缓冲溶液中5 羟色胺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2V和0.4V。峰电流与5 羟色胺的浓度分别在4.0×10-6~4.0×10-5mol/L和5.0×10-6~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4.70×10-6mol/L和1.76×10-6mol/L。同时利用多种电化学方法求出了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碳纤维微电极 电化学 测定 伏安行为 示差脉冲伏安法 单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亮甲酚蓝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靳保辉 夏萍 +1 位作者 杨冉 冶保献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5-69,共5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亮甲酚蓝在活化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电聚合成膜的方法和条件 ,并对该聚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讨 .该膜修饰的电极对多巴胺和维生素 C有较强的催化作用 ,催化峰电流与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并且 ,...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亮甲酚蓝在活化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电聚合成膜的方法和条件 ,并对该聚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讨 .该膜修饰的电极对多巴胺和维生素 C有较强的催化作用 ,催化峰电流与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并且 ,在一定的条件下 ,该膜修饰电极能有效消除多巴胺和维生素 C的相互干扰 ,使多巴胺和维生素 C的催化峰电位差达 2 5 0 m V,可用于多巴胺和维生素 C的同时测定 .用这种微电极对注射液中的多巴胺进行测定 ,回收率为 96 .7%~ 10 1.3% .该检测过程无需除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微电极 聚亮甲酚蓝 多巴胺 维生素C 循环伏安法 催化性能 聚合膜 电化学活性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形状可控的高韧性碳纤维微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细胞分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蓉颖 陈宇 周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3-366,共4页
本文报道利用微量移液枪头制备碳纤维微电极。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法不仅可得到密封效果良好、截面光滑的微盘或微柱电极,而且电极的高韧性的特点能够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折断。电极的伏安响应及单细胞测定实验进一步表明,该电极... 本文报道利用微量移液枪头制备碳纤维微电极。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法不仅可得到密封效果良好、截面光滑的微盘或微柱电极,而且电极的高韧性的特点能够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折断。电极的伏安响应及单细胞测定实验进一步表明,该电极电化学性能优良,噪声低、响应快速、灵敏度高,能满足单细胞检测及其它微环境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微电极 微量移液枪头 单细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DA/MWNT自组装膜修饰碳纤维微电极选择性测定多巴胺的研究
6
作者 赵灵芝 张小清 +2 位作者 苗延青 邓文婷 胡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2-124,128,共4页
结合了碳纳米管和微电极两者的优越性,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有序地将混酸切割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到碳纤维微电极上,并表征了自组装膜PDDA/MWNT修饰到碳纤维微电极上的均匀程度和稳定性,进一步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巴胺和抗坏血酸在该修饰... 结合了碳纳米管和微电极两者的优越性,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有序地将混酸切割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到碳纤维微电极上,并表征了自组装膜PDDA/MWNT修饰到碳纤维微电极上的均匀程度和稳定性,进一步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巴胺和抗坏血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微电极成功实现在抗坏血酸共存下选择性测定多巴胺,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在4μM/L到52μM/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是0.1μmol/L,该工作为多巴胺的活体、实时的电化学选择性测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微电极 多壁纳米管 抗坏血酸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微电极表面负载含氧官能团及PDDA-纳米金粒子用于神经递质多巴胺的检测
7
作者 李元 王婷婷 +1 位作者 李梅 程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56-1661,共6页
将碳纤维微电极(CFME)置于超纯水中进行恒电位电沉积,在其表面修饰含氧基团(RO);再采用恒电位法在电极表面负载以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为保护剂制备的纳米金粒子(Au NPs),制得RO/Au NPs-PDDA/CFME修饰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 将碳纤维微电极(CFME)置于超纯水中进行恒电位电沉积,在其表面修饰含氧基团(RO);再采用恒电位法在电极表面负载以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为保护剂制备的纳米金粒子(Au NPs),制得RO/Au NPs-PDDA/CFME修饰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饰前后碳纤维电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修饰电极在多巴胺(DA)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20 mmol/L p H=7.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复合修饰膜RO/Au NPs-PDDA对DA具有显著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采用差示脉冲伏安技术(DPV)对DA进行定量分析,D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0-7~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12,检出限达3.3×10-8mol/L(S/N=3).该修饰方法重现性好,电极稳定性佳,制备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中DA的高灵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 功能化纳米金 碳纤维微电极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3’-二氨基联苯胺修饰碳纤维微电极的研制及其电催化性能
8
作者 张宗培 夏萍 +2 位作者 赵军锋 刘瑛 冶保献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1期70-75,共6页
用恒电位法电活化碳纤维微电极,循环伏安法制备电聚合3,3’-二氨基联苯胺薄膜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对电聚合条件以及聚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讨.该修饰电极对NO-2,H2O2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线性范围分别为5.... 用恒电位法电活化碳纤维微电极,循环伏安法制备电聚合3,3’-二氨基联苯胺薄膜修饰碳纤维微电极,对电聚合条件以及聚合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讨.该修饰电极对NO-2,H2O2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线性范围分别为5.0×10-5mol/L~2.0mol/L×10-3mol/L和6.0×10-4~1.8×10-2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微电极 电催化 聚二氨基联苯胺 PD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微电极微分伏安法测定水杨酸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延滨 郭满栋 梁金联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94-299,共6页
本文报导了用碳纤维微电极微分伏安法测定水杨酸的新方法,找出了最佳测定条件。在实验条件下,对水杨酸的测定最低检出限可达3.5×10^(-8)mol·L^(-1),线性范围5.0×10^(-4)~7.0×10^(-8)mol·L^(-1)。用于血清和... 本文报导了用碳纤维微电极微分伏安法测定水杨酸的新方法,找出了最佳测定条件。在实验条件下,对水杨酸的测定最低检出限可达3.5×10^(-8)mol·L^(-1),线性范围5.0×10^(-4)~7.0×10^(-8)mol·L^(-1)。用于血清和尿样中的水杨酸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微电极 水杨酸 微分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微电极检测系统的噪声分析与处理
10
作者 杨晓安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为了给碳纤维微电极(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系统创造低噪声检测环境,达到在细胞生命活动极微环境下检测的信号不失真噪声低的目的。通过调研收集数据,并进行检测实验,采用膜片钳软件和IGOR Pro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分析,按系统中不同类型... 为了给碳纤维微电极(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系统创造低噪声检测环境,达到在细胞生命活动极微环境下检测的信号不失真噪声低的目的。通过调研收集数据,并进行检测实验,采用膜片钳软件和IGOR Pro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分析,按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噪声分类如:大环境小环境噪声、内源外源噪声、不同物理性质噪声,运用理论分析法、直观法给出定性的分析,提供处理方法(如双屏蔽)和系统改进方案(如贝塞尔低通滤波器),系统解决了检测时噪声影响问题,使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微电极 检测系统 膜片钳放大器 贝塞尔低通滤波器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三维气凝胶修饰碳纤维超微电极的一氧化氮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相宇 尚翎君 +3 位作者 李振新 于帅群 解琳艳 任琼琼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2,共7页
一氧化氮(NO)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二级信使,在多种生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在体检测至关重要。基于电化学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三维复合材料修饰碳纤维超微电极... 一氧化氮(NO)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二级信使,在多种生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在体检测至关重要。基于电化学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三维复合材料修饰碳纤维超微电极的NO检测方法。利用碳纤维超微电极极小的体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灵敏度等优点,最大限度的减小电极本身对生物体的刺激和损伤。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复合材料大的比表面积、高电导率、丰富的多孔结构及金纳米材料对NO的高催化性能,聚苯胺和聚邻苯二氨的高导电性和分子过滤性能,提高了电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测得NO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1~235.67μmol/L(R^(2)=0.998),检出限(S/N=3)为16.8 nmol/L,灵敏度为0.23 nA/(μmol/L)。该电极对抗坏血酸、多巴胺等体内常见干扰物没有响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MXene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 纤维微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状纳米金修饰碳纤维超微电极检测芦荟大黄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莉莉 王婷婷 +1 位作者 鲍昌昊 程寒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1-405,共5页
该文建立了芦荟大黄素(AE)的电化学检测方法。通过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线状纳米金,采用一步恒电位沉积方法将线状纳米金沉积在碳纤维超微电极(CFME)表面,考察了电极修饰前后对AE的电催化性能,得到最佳修饰时间为12 min。结果表明,... 该文建立了芦荟大黄素(AE)的电化学检测方法。通过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线状纳米金,采用一步恒电位沉积方法将线状纳米金沉积在碳纤维超微电极(CFME)表面,考察了电极修饰前后对AE的电催化性能,得到最佳修饰时间为12 min。结果表明,线状纳米金修饰碳纤维电极(LGN/CFME)的氧化峰电流与AE浓度在2.0×10-6~1.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nA)=0.318 1C(μmol/L)+25.01,r2=0.965 3,检出限(S/N=3)为6.19×10-7 mol/L,说明此方法可用于芦荟汁中AE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纳米金 纤维微电极 电催化性能 芦荟大黄素(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溶出伏安法中汞膜碳纤维电极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图治 吕荣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96-600,共5页
采用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汞膜碳纤维电极测定痕量金属离子的行为,并与汞膜玻碳电极和悬汞电极进行了系统的对比,显示了碳纤维电极在静止态溶液、极稀溶液、有机溶液和双电极体系中具有特殊的优越性。本文对该电极的制作,预处理和... 采用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汞膜碳纤维电极测定痕量金属离子的行为,并与汞膜玻碳电极和悬汞电极进行了系统的对比,显示了碳纤维电极在静止态溶液、极稀溶液、有机溶液和双电极体系中具有特殊的优越性。本文对该电极的制作,预处理和实际测试条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碳纤维微电极 脉冲溶出伏安法 电极性能 痕量分析 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寸球形纳米金粒子修饰电极在高浓度抗坏血酸共存下选择性测定多巴胺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婷婷 杨莉莉 +3 位作者 李元 鲍昌昊 唐旻奕 程寒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5-733,共9页
本文制备了直径分别为5nm、20nm和50nm的球形纳米金颗粒(AuNPs),通过一步恒电位沉积法将AuNPs修饰到碳纤维微电极的表面上以获得AuNPs改性的碳纤维微电极(AuNPs/CFME),并研究了电极修饰前后对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抗坏血酸(AA... 本文制备了直径分别为5nm、20nm和50nm的球形纳米金颗粒(AuNPs),通过一步恒电位沉积法将AuNPs修饰到碳纤维微电极的表面上以获得AuNPs改性的碳纤维微电极(AuNPs/CFME),并研究了电极修饰前后对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抗坏血酸(AA)、K_3[Fe(CN)_6]的电化学响应。结果表明,AuNPs/CFME对带正电荷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对带负电荷的物质具有明显的屏蔽作用。球形AuNPs的尺寸越小,其催化屏蔽效果越好。在高浓度AA共存下,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峰值电流与DA浓度在0.1~10.0μmol/L的范围呈线性相关,检出限(S/N=3)为0.013μmol/L。本文开发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用于选择性检测带正电的DA并屏蔽荷负电物质,已将其应成功应用于小鼠血清样品中高浓度AA共存下DA的选择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颗粒 碳纤维微电极 电催化效果 电屏蔽效果 多巴胺 抗坏血酸 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Au/I^-复合物修饰电极在细胞色素C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民 施国跃 +1 位作者 刘敏 金利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3,共6页
 该文报道了一种采用纳米材料制备修饰电极的新方法,制作了乙二胺 Au溶胶 I-(ED Au I-)复合物修饰的碳纤维微柱电极,并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电极对细胞色素C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特性,在6.5×10-7mol L~1.2&...  该文报道了一种采用纳米材料制备修饰电极的新方法,制作了乙二胺 Au溶胶 I-(ED Au I-)复合物修饰的碳纤维微柱电极,并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电极对细胞色素C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特性,在6.5×10-7mol L~1.2×10-5mol L浓度范围内,还原峰电流与细胞色素C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检测限为3.2×10-7mol L;同时,该微电极具有选择性高,体积小和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为细胞凋亡的病理、药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溶胶 纤维修饰微电极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操纵传输及实时监测单细胞量子释放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伟 黄卫华 +5 位作者 庞代文 王宗礼 程介克 崔大付 屈三甫 郑从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85-1587,共3页
微流控芯片技术用于细胞生化分析已引起了广泛关注.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单细胞操纵 实时监测 单细胞活体 量子释放 碳纤维微电极 生物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微传感器检测水中痕量铜离子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良圣 林君 +1 位作者 辛青 臧月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394-3400,共7页
为改善微电极在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重金属离子过程中低电流响应和低电催化能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在碳纤维微电极表面合成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材料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修饰碳纤维微电极(rGO/AuNPs CFMEs)的方法.通过SEM表征,所制... 为改善微电极在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重金属离子过程中低电流响应和低电催化能力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在碳纤维微电极表面合成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材料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修饰碳纤维微电极(rGO/AuNPs CFMEs)的方法.通过SEM表征,所制备的rGO/AuNPs CFMEs具有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强和催化活性好的特点,因此改性微电极适合作为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SWASV)测定水中铜离子(Cu2+)的工作电极.在构建微传感器测试水中痕量铜离子系统后,对pH值、电导率、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pH值为4,电导率为36.1S/m,富集时间为360s,富集电位为-1.2V的最佳条件下,铜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0~1.0μmol/L和2.4nmol/L.此外,微传感器的可重复性、长期稳定性以及选择性也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微电极 还原氧化石墨烯 金纳米粒子 重金属检测 阳极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电流校正法定量测定五羟色胺
18
作者 李元 王婷婷 +5 位作者 李梅 谷飞 鲍昌昊 黄蓉萍 马静芳 程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6-882,共7页
制备了碳纤维超微电极,将其在1.0×10^(-4)mol/L五羟色胺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10圈后,测定电极在铁氰化钾、多巴胺等电活性溶液中的循环伏安以及差分脉冲的峰电流变化,结果表明五羟色胺对碳纤维超微电极有毒化效应.采用火焰灼烧法对... 制备了碳纤维超微电极,将其在1.0×10^(-4)mol/L五羟色胺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10圈后,测定电极在铁氰化钾、多巴胺等电活性溶液中的循环伏安以及差分脉冲的峰电流变化,结果表明五羟色胺对碳纤维超微电极有毒化效应.采用火焰灼烧法对被五羟色胺毒化的电极进行活化,以电极在1.0×10^(-3)mol/L铁氰化钾溶液中的峰电流为基准,活化后电极与原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峰电流之比为校正因子,对电极的活性面积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校正后的五羟色胺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2.0×10^(-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0.2073c+0.3074,相关系数R^2=0.9962.采用该方法对五羟色胺样品浓度进行了测定,回收率达到98.0%~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微电极 火焰灼烧 活化 电流校正法 五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