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壳体壁厚对陶瓷球初速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霍奕宇 王坚茹 +3 位作者 陈智刚 印立魁 芮亮 肖辉朗 《爆破器材》 CAS 2016年第1期30-33,38,共5页
为控制低附带毁伤战斗部中杀伤元的杀伤范围及杀伤威力,研究战斗部壳体厚度对初速及性能的影响。将炸药与陶瓷球混合构成新型复合装药结构,采用LS-DYNA软件对不同壁厚的战斗部进行数值模拟,从中筛选出壁厚为2、4、6 mm的壳体,进行静爆... 为控制低附带毁伤战斗部中杀伤元的杀伤范围及杀伤威力,研究战斗部壳体厚度对初速及性能的影响。将炸药与陶瓷球混合构成新型复合装药结构,采用LS-DYNA软件对不同壁厚的战斗部进行数值模拟,从中筛选出壁厚为2、4、6 mm的壳体,进行静爆试验。对比分析得出,仿真与试验结果规律吻合较好,陶瓷球的初速与壳体厚度线性相关。相同装药结构中,随着壳体厚度的变化,爆轰瞬间,陶瓷球的初速、强度、毁伤效能等均有相应变化。可适当调节壳体壁厚来控制陶瓷球的初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壳体 陶瓷球初速 战斗部 低附带毁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固体发动机T800碳纤维壳体封头结构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喻琳峰 任全彬 +1 位作者 张爱华 宋学宇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1-620,共10页
针对15 MPa内压载荷下某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结构优化设计问题,采用代理模型辅助优化算法得到最大沿纤维方向的应变最小的后封头补强模型。基于Python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构建精细化的碳纤维壳体后封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其破坏位... 针对15 MPa内压载荷下某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结构优化设计问题,采用代理模型辅助优化算法得到最大沿纤维方向的应变最小的后封头补强模型。基于Python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构建精细化的碳纤维壳体后封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其破坏位置并得到优化目标参数。以碳纤维缠绕层带宽、纵向缠绕层退移距离和补强位置为优化变量,最大沿纤维方向应变为优化目标,利用LHS(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建立关于优化变量的参数化组合样本,结合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和遗传算法对国产T800碳纤维缠绕壳体后封头最大沿纤维方向应变进行寻优求解。结果表明,在纵向缠绕层退移半径为19.98 mm、带宽为25.96 mm、补强层起始半径为579.38 mm时,最大沿纤维方向应变可以达到最小的0.0158,相比未优化设计结构下降了4.2%,为今后的大型国产碳纤维缠绕壳体封头设计提供了设计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壳体 封头补强 仿真分析 纤维应变 神经网络代理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轴压稳定性分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栗永峰 周伟勇 +1 位作者 张磊 杜鹏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6-191,共6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轴压稳定性问题,提出了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工程计算方法,获得了铺层相关参数对轴压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层合板理论,计算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等效弹性常数;以?150 mm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为...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轴压稳定性问题,提出了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工程计算方法,获得了铺层相关参数对轴压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层合板理论,计算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的等效弹性常数;以?150 mm碳纤维复合材料圆筒为研究对象,通过壳体破坏性轴压试验,验证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正确性;计算了碳纤维缠绕角及增加0°铺层对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修正系数k=0.4,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轴压破坏载荷较为接近;通过增加0°铺层数,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壳体刚度,且对刚度提升的贡献远大于所引起的重量增加。复合材料刚度是决定壳体临界轴压载荷的关键因素,固体发动机设计过程中增加材料刚度可有效提升其轴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等效弹性常数 临界轴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缠绕壳体绝热层厚度DR成像检测技术研究
4
作者 何华锋 熊建平 +1 位作者 王晓勇 李忠仕 《航天制造技术》 2021年第2期63-66,共4页
采用DR成像检测技术,对碳纤维缠绕壳体的绝热层厚度进行测量技术研究,通过成像软件的数据采集、图像处理分析、数值读取等方法研究,确定绝热层厚度DR成像检测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DR成像检测技术可用于碳纤维缠绕壳体绝热层厚度的测量。
关键词 纤维缠绕 厚度 D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的关键技术问题 被引量:23
5
作者 阮崇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2,共5页
讨论了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在高能推进剂、碳纤维壳体、轻质小力矩柔性喷管和双脉冲发动机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其中 ,HTPB推进剂的性能达到比较完善的水平 ,已用于各类战术导弹。高能、低特征信号GAP推进剂通过了实验发动机试验... 讨论了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在高能推进剂、碳纤维壳体、轻质小力矩柔性喷管和双脉冲发动机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其中 ,HTPB推进剂的性能达到比较完善的水平 ,已用于各类战术导弹。高能、低特征信号GAP推进剂通过了实验发动机试验。碳纤维壳体达到了实用水平。发动机能量管理和向量控制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工作正在开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导弹 推进剂 火箭发动机 复合推进剂 喷管 碳纤维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