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碳纤维混合材料车身构件压溃性能及耐撞性设计
1
作者 梅轩 赵众豪 +4 位作者 周冠豪 任浩乾 曹悉奥 朱国华 王振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11,251,共15页
金属/碳纤维混合材料是由低成本、高延展性的铝合金与低密度、高强度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组合而成。将该混合材料应用于车身结构设计中,能够有效应对轻量化、材料成本及碰撞安全带来的... 金属/碳纤维混合材料是由低成本、高延展性的铝合金与低密度、高强度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组合而成。将该混合材料应用于车身结构设计中,能够有效应对轻量化、材料成本及碰撞安全带来的多重压力,并能够进一步拓展车身结构设计的思路和空间。将单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UD-CFRP)、机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WF-CFRP)与方形铝合金薄壁管组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规格的混合材料薄壁结构,并开展轴向准静态压溃试验,揭示了混合材料薄壁结构的耐撞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分析碳纤维增强方式、铺层数以及组分材料相对位置等因素对混合材料薄壁结构耐撞性能的影响,其中CFRP/AL混合材料薄壁结构展现出优异的压溃吸能特性。此外,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将UD/AL混合材料薄壁结构引入汽车前纵梁轻量化设计中。最后,采用多目标离散优化算法对UD/AL混合材料前纵梁的铝合金厚度以及碳纤维铺层角度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与初始设计方案相比,优化后的UD/AL混合材料前纵梁减重34.26%,且比吸能提高4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纤维混合材料 耐撞性设计 多目标离散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低地板轻轨车的碳纤维及铝合金材料混合车体减重方案
2
作者 刘鸿宇 刘宇 张庆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7-262,共6页
目的:车体结构减重已面临瓶颈,需通过合理选择车体材料来实现减重,故提出了一种应用于100%低地板轻轨车的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混合车体减重方案。方法:以某100%低地板轻轨车全焊接铝合金车体为对比对象,分析其车体结构和车体各部位所用材... 目的:车体结构减重已面临瓶颈,需通过合理选择车体材料来实现减重,故提出了一种应用于100%低地板轻轨车的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混合车体减重方案。方法:以某100%低地板轻轨车全焊接铝合金车体为对比对象,分析其车体结构和车体各部位所用材料,并对铝合金车体进行静强度仿真分析。结合各大部件应力水平,按材料减重和安全可靠的思路,提出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混合车体方案。其中,确定应力水平较高的车体底架仍采用铝合金型材,其余侧墙、车顶及端墙等部件采用碳纤维+PVC(聚氯乙烯)泡沫复合材料,碳纤维牌号选取T300,碳纤维大部件间采用铆接结构连接。根据EN 12663-1:2010,对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混合车体结构进行静强度仿真分析,并运用Tsai-Wu强度准则计算面内应力强度因子,对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混合车体进行评价。总结了碳纤维材料的优点及在车体应用的注意事项。结果及结论: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混合车体质量比全焊接铝合金车体质量减少15%以上。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混合车体的强度满足要求。说明采用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混合车体兼顾了轻量化设计要求和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低地板轻轨车 碳纤维和铝合金材料混合车体 纤维+PVC(聚氯乙烯)泡沫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盐雾环境中碳纤维复合材料-6082铝合金螺栓连接结构中铝合金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晓光 陈志坚 +2 位作者 王睿 周学杰 吴军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采用循环盐雾加速腐蚀试验,通过腐蚀速率测试、腐蚀形貌观察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6082铝合金螺栓连接结构中6082铝合金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后,6082铝合金的腐蚀速率是未连接试样的13倍,铝合金与裸... 采用循环盐雾加速腐蚀试验,通过腐蚀速率测试、腐蚀形貌观察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6082铝合金螺栓连接结构中6082铝合金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后,6082铝合金的腐蚀速率是未连接试样的13倍,铝合金与裸露的碳纤维接触处的腐蚀最严重。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铝合金的腐蚀电位逐渐下降,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蚀性减弱,铝合金表面的腐蚀产物逐渐形成致密和疏松的双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纤维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陆峰 孙志华 +1 位作者 钟群鹏 曹春晓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12CZ,LC4CS铝合金相互偶接时,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电偶腐蚀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复合材料与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电流及铝合金的腐蚀失重值,应用慢应... 研究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12CZ,LC4CS铝合金相互偶接时,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电偶腐蚀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复合材料与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电流及铝合金的腐蚀失重值,应用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SSRT)、预制疲劳裂纹的双悬臂(DCB)试样应力腐蚀研究方法,研究在腐蚀介质和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共同作用下,由于电偶腐蚀的存在,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增加LY12CZ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缩短断裂时间,而对LC4CS双悬臂(DCB)试样应力腐蚀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偶腐蚀对LC4CS铝合金KISCC值影响不大,对(da/dt) 稍有影响,但不十分明显。同时对电偶腐蚀影响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制和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氧复合材料 铝合金 影响 电偶腐蚀 应力腐蚀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LY12铝合金的电偶腐蚀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培博 吴晓宏 +1 位作者 姜兆华 姚忠平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39,73,共4页
依据相关标准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与LY12铝合金的电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碳纤维与LY12铝合金在NaCl溶液中接触时会发生较为严重的电偶腐蚀,环境温度、电解液浓度和pH对电偶电流有较大的影响。电偶电流随偶接时间的增加大体上呈下降的趋... 依据相关标准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与LY12铝合金的电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碳纤维与LY12铝合金在NaCl溶液中接触时会发生较为严重的电偶腐蚀,环境温度、电解液浓度和pH对电偶电流有较大的影响。电偶电流随偶接时间的增加大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当电解液体系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电偶电流先增大后降低,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在中性条件下电偶腐蚀电流相对最小。LY12铝合金电偶腐蚀后,表面有明显的点蚀坑,且腐蚀区域变得较为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电偶腐蚀 LY12铝合金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自冲铆接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志超 程露 胡义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76,106,共6页
分别采用厚度为2. 5 mm不同轴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和2. 5 mm 5052铝合金板进行自冲铆接实验,分析其接头的成形质量;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其进行拉伸试验,并分析接头的失效形式。结果表明,相同轴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板,7 mm铆钉接头质量和拉... 分别采用厚度为2. 5 mm不同轴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和2. 5 mm 5052铝合金板进行自冲铆接实验,分析其接头的成形质量;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其进行拉伸试验,并分析接头的失效形式。结果表明,相同轴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板,7 mm铆钉接头质量和拉伸强度均优于6 mm铆钉接头质量和拉伸强度。7 mm铆钉的连接件拉伸强度比使用6 mm铆钉的拉伸强度,在[0/90]4铺层时增加了25. 45%,[0/180]4铺层时进增加了13. 77%,[-45/45]4铺层时增加了21. 12%;相同铆钉高度不同轴向时,接头质量并无明显差异,但最大载荷不同。高度6 mm铆钉时连接强度,[0/90]4铺层比[0/180]4铺层增加了29. 34%,[-45/45]4铺层比[0/90]4铺层增加了16. 20%;高度7 mm铆钉时连接强度,[0/90]4铺层比[0/180]4铺层增加了42. 63%,[-45/45]4铺层比[0/90]4铺层增加了12. 18%。铆接件失效形式主要是铆钉从复合材料板处拉脱。在相同轴向下失效位移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冲铆接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铝合金 半空心铆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5052铝合金空心与半空心自冲铆接静强度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黄志超 李玲玲 李海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7,共8页
采用空心铆钉和半空心铆钉对碳纤维复合板和5052铝合金板进行自冲铆接,碳纤维复合板为上板,5052铝合金板为下板。通过观察接头表面质量和横截面剖面质量定性分析接头成形质量;通过拉伸-剪切实验获取的载荷-位移曲线和失效形式对接头的... 采用空心铆钉和半空心铆钉对碳纤维复合板和5052铝合金板进行自冲铆接,碳纤维复合板为上板,5052铝合金板为下板。通过观察接头表面质量和横截面剖面质量定性分析接头成形质量;通过拉伸-剪切实验获取的载荷-位移曲线和失效形式对接头的静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心铆钉的接头具有更好的机械自锁性能,半空心铆钉的接头具有更好的平整度和静拉伸强度;半空心铆钉接头的能量吸收值优于空心铆钉接头;随着铆钉高度的增加,空心铆钉接头的失效模式由铆钉腿部从下板拔出转变成铆孔扩大铆钉头部从上板脱落,半空心铆钉接头的失效源于自锁机构破坏,铆钉腿部从下板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5052铝合金 自冲铆接 空心自冲铆钉 半空心自冲铆钉 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6061铝合金激光连接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良 谷世伟 +3 位作者 杨海锋 宋坤林 李康宁 韩来慧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51,I0005,共11页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铝合金搭接激光焊接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文中以6061铝合金和碳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CF/PA66)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热传导的有限元模型,使用SYSWELD软件对两种材料搭接激光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试... 为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铝合金搭接激光焊接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文中以6061铝合金和碳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CF/PA66)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热传导的有限元模型,使用SYSWELD软件对两种材料搭接激光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搭接宽度、冷却条件、工装导热条件对接头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CF/PA66树脂熔化区域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加,随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同种工艺参数下材料搭接尺寸对界面树脂最大熔化宽度无影响,水冷条件能够显著降低CF/PA66树脂熔化量,导热材料热导率越大,对PA66树脂熔化量的降低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6061铝合金 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梁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蒙皮高温胶接变形初探
9
作者 姜海 袁正华 +1 位作者 许健翔 杨蓉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3-35,共3页
通过模拟方向舵带定位铆钉的铝合金梁与复合材料蒙皮之间的胶接试验,论述了复合材料与铝合金之间高温胶接后,试验件的变形形式及变形量。同时对定位铆钉的位置及数量对实验件变形的影响,以及铝合金热胀变形时对定位铆钉本身的影响进... 通过模拟方向舵带定位铆钉的铝合金梁与复合材料蒙皮之间的胶接试验,论述了复合材料与铝合金之间高温胶接后,试验件的变形形式及变形量。同时对定位铆钉的位置及数量对实验件变形的影响,以及铝合金热胀变形时对定位铆钉本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铝合金 高温胶接 纤维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碳—玻璃混合纤维复合材料地铁司机室头罩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学斌 李晓 +3 位作者 曾竟成 邬志华 杨孚标 彭超义 《铁道机车车辆》 2015年第3期96-99,共4页
发挥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可设计性优势,采用碳—玻璃混合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了一种地铁车辆司机室头罩新型结构。该司机室头罩主承力结构部分由自承载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构成,夹芯结构的上面板为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下... 发挥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可设计性优势,采用碳—玻璃混合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了一种地铁车辆司机室头罩新型结构。该司机室头罩主承力结构部分由自承载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构成,夹芯结构的上面板为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下面板为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复合材料,为非对称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设计表明,该头罩在满足司机室强度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显著地减轻了司机室的结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玻混合纤维复合材料 头罩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轴向吸能特性
11
作者 孙宏图 王健 +1 位作者 李峰勋 申国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2-26,共5页
为减轻薄壁吸能结构质量、提高结构能量吸收性能,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试样。对方管试样进行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的变形模式和机理。提出分段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方管的设计方法;并对其轴向吸能特... 为减轻薄壁吸能结构质量、提高结构能量吸收性能,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试样。对方管试样进行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的变形模式和机理。提出分段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方管的设计方法;并对其轴向吸能特性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外层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内层铝合金材料的界面出现脱层断裂,内层铝合金材料对方管变形起到了引导作用,外层碳纤维复合材料阻碍铝合金材料的折叠变形,碳纤维增强层合方管较原铝合金方管有效压缩能量提高了35.79%,压缩力效率提高了28.38%;而分段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还能有效降低初始峰值压缩力,提高薄壁结构压缩力效率,压缩力效率较原来提高了13.53%,进一步提升碳纤维增强薄壁结构的吸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铝合金 复合材料 轴向压缩 吸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结构性能劣化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炜 张颖川 +3 位作者 阳光武 陈劲松 王明猛 李戈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82-1591,共10页
为确定温湿度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结构强度性能的影响机制,以HF10/EM119平纹编织碳纤维预浸料为原材料,制备复合材料层合板样件,开展低温干态、常温干态、高温干态和高温湿态4种温湿度环境下的层合板拉伸、压缩和面内剪切实验,得到不... 为确定温湿度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结构强度性能的影响机制,以HF10/EM119平纹编织碳纤维预浸料为原材料,制备复合材料层合板样件,开展低温干态、常温干态、高温干态和高温湿态4种温湿度环境下的层合板拉伸、压缩和面内剪切实验,得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材料力学参数;基于环境叠加验证方法,计算各温湿度环境下,某型号高速磁浮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的模态和静强度,并与标准环境下的仿真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温湿环境下,编织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压缩和剪切性能均有一定程度劣化,极限强度劣化程度显著大于模量劣化程度;低温干态环境(-30℃,相对湿度(55±10)%)和高温湿态环境(80℃,相对湿度(85±5)%)致劣程度尤其明显,将显著削弱车体结构刚度,改变车体结构高阶模态振型,继而引起列车本构强度减损,降低车体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纤维复合材料 环境试验 力学性能 磁浮 车体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列车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接地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娇 王舒瑾 +2 位作者 张立伟 杨君 申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746-754,共9页
接地系统是影响磁悬浮列车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磁悬浮列车的车体构造、轨道结构和受流方式与其他轮轨交通方式明显不同,因此接地设计需特殊考虑。同时,随着轻量化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磁悬浮车体上的应用,该车体变为不良导体,无法通过车... 接地系统是影响磁悬浮列车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磁悬浮列车的车体构造、轨道结构和受流方式与其他轮轨交通方式明显不同,因此接地设计需特殊考虑。同时,随着轻量化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磁悬浮车体上的应用,该车体变为不良导体,无法通过车体将需要接地的设备接入大地,从而使接地系统成为碳纤维车体设计中的一个难题。基于此,该文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对车体接地回路的影响,在介绍磁悬浮列车主要接地技术分类后,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车体结构,提出一套接地系统设计思路。后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Maxwell仿真软件搭建接地回路模型,仿真计算出车体接地回路电阻,最后分析接地回路中故障电流的分布以此评估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列车 纤维复合材料车体 接地系统设计 铝合金框架 接地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合薄壁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其华 周琪 +2 位作者 甘学辉 翁文涤 孟征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8-134,共7页
薄壁结构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机械系统的承力部件中。金属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合薄壁管兼顾了复合材料轻质与高吸能性,以及金属成型与连接工艺可靠等双重特点,是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金属结构的理想过渡性材料。笔者从混合薄壁管... 薄壁结构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机械系统的承力部件中。金属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合薄壁管兼顾了复合材料轻质与高吸能性,以及金属成型与连接工艺可靠等双重特点,是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金属结构的理想过渡性材料。笔者从混合薄壁管在不同载荷方式下的吸能性分析、失效模式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表明,通过缠绕或卷绕工艺制成的金属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合薄壁管通过合理设计与工艺控制,可以实现对于金属薄壁管的有效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混合薄壁管 失效模式 吸能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车体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38
15
作者 周伟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3,共4页
提出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的技术需求和技术优势。介绍了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车体的应用现状。对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的应用实例和技术特点进... 提出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的技术需求和技术优势。介绍了国内外轨道交通车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车体的应用现状。对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的应用实例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承载结构应用的可行性。对持续快速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以及推进轨道交通复合材料车体的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车体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车长客研制出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 被引量:3
16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04,共1页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该车体减重35%、实现了节能减排降耗,提高了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寿命等,更重要的是探索了全部应用国内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体。该车体减重35%、实现了节能减排降耗,提高了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寿命等,更重要的是探索了全部应用国内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应用的方向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体 地铁 世界 工业化生产 车长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车长客研制出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辆车体 被引量:1
17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1,共1页
2018年1月7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发布消息称,该公司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辆车体。该车体采用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结构,车体长度为19000 mm,宽度为2800 mm,车体... 2018年1月7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发布消息称,该公司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地铁车辆车体。该车体采用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结构,车体长度为19000 mm,宽度为2800 mm,车体顶面距轨面高度为347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车体 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涂层厚度涡流法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任吉林 曾亮 +2 位作者 张丽攀 宋凯 陈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62-2668,共7页
基于涡流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涂层厚度的测量进行研究,结合材料属性及组织特点,利用ANSYS软件对非磁性超低电导率基体材料上涂层厚度的涡流法测量作二维仿真,然后采用电导率混合分块赋值的方法来模拟材料电导率不均匀性并进行有限元分析... 基于涡流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涂层厚度的测量进行研究,结合材料属性及组织特点,利用ANSYS软件对非磁性超低电导率基体材料上涂层厚度的涡流法测量作二维仿真,然后采用电导率混合分块赋值的方法来模拟材料电导率不均匀性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频率可以使探头线圈阻抗与涂层厚度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和检测分辨率。该方法很好地反映了材料属性的特点,提高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涂层涡流测厚仿真的准确性,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涂层厚度的涡流法高精度测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涂层厚度 涡流检测 非均匀超低电导率 数值模拟 混合分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对LY12CZ铝合金C-环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陆峰 张晓云 +2 位作者 汤智慧 钟群鹏 曹春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6,共4页
采用铝合金C-环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12CZ铝合金相互偶接,研究由于电偶腐蚀的存在,对LY12CZ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SEM方法对裂纹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与LY12CZ铝合金的电偶腐蚀作用,促进... 采用铝合金C-环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12CZ铝合金相互偶接,研究由于电偶腐蚀的存在,对LY12CZ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SEM方法对裂纹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与LY12CZ铝合金的电偶腐蚀作用,促进了LY12CZ铝合金C-环应力腐蚀裂纹形成与扩展,电偶作用使晶粒表面的点蚀减少,晶界腐蚀的溶解速率明显加快,晶界的二次裂纹大大增加,而与铝合金偶接的复合材料表面形貌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环应力腐蚀 电偶腐蚀 纤维环氧复合材料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涤纶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雷雷 董洋 +2 位作者 田伟 刘磊 祝成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0,共5页
为研究碳纤维/涤纶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纤维体积含量对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碳纤维与涤纶的混合比例,设计了5种纱线并对其织制的复合材料板材拉伸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过程与增强纤维各... 为研究碳纤维/涤纶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纤维体积含量对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碳纤维与涤纶的混合比例,设计了5种纱线并对其织制的复合材料板材拉伸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过程与增强纤维各组分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关系密切;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抗拉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均与涤纶的含量呈三次方的关系;试样的抗拉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均产生了明显的混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涤纶 复合材料 混合比例 混杂效应 拉伸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