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UiO66-NH2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敏 屈晴 杨舒琪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5,共8页
本文首先合成出锆基MOF材料UiO66-NH_(2),并设计得到PA功能化的MOF材料UiO66-NH_(2)-PA,再将其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随后,通过FT-IR、SEM、XRD对UiO66-NH_(2)以及UiO66-NH_(2)-PA进... 本文首先合成出锆基MOF材料UiO66-NH_(2),并设计得到PA功能化的MOF材料UiO66-NH_(2)-PA,再将其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随后,通过FT-IR、SEM、XRD对UiO66-NH_(2)以及UiO66-NH_(2)-PA进行了表征,使用万能试验机对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UiO66-NH_(2)-PA被成功制备,且改性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弯曲和抗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26.54%和29.09%.这是因为UiO66-NH_(2)-PA中氨基和磷基的作用增强了界面强度,既提高了碳纤维/UiO66-NH_(2)环氧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又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能力,从而实现了通过共同作用以提高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力学性能 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应力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田莉莉 刘道新 +1 位作者 张广来 杨专钊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吸湿行为对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温度与外加应力因素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NaCl水溶液中吸湿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增大饱和吸湿率。在35~70℃... 吸湿行为对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温度与外加应力因素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NaCl水溶液中吸湿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增大饱和吸湿率。在35~70℃试验温度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遵从Fick定律。在35%温度下施加弯曲载荷增大了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和饱和吸湿率,并且施加的弯曲载荷越大,复合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吸湿速率和达到平衡时的饱和吸湿率越大。同时,吸湿对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吸湿 应力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树脂含量对CCF800H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钟翔屿 张代军 +1 位作者 包建文 李伟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5-61,共7页
采用国产CCF800H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环氧制备了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热塑性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张开(Ⅰ)型层间断裂韧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塑组分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裂纹起始应变能量释放率(GⅠC-init)与裂纹稳态扩展应变能量释放率(... 采用国产CCF800H高强中模碳纤维增强环氧制备了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热塑性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张开(Ⅰ)型层间断裂韧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塑组分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裂纹起始应变能量释放率(GⅠC-init)与裂纹稳态扩展应变能量释放率(GⅠC-prop)都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在增韧组分质量分数大于20%时,增韧聚芳醚酰亚胺粉体可在复合材料层间富集形成层间高韧区,并在复合材料层间形成了由"连续相"和"分散相"组成的层间增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热塑性树脂 Ⅰ型层间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马少华 王勇刚 +1 位作者 回丽 许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7,共7页
采用不同温度下的三点弯曲测试方法,研究了湿热环境对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前后弯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吸湿量、断口形貌、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加载曲线。结果表明: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88... 采用不同温度下的三点弯曲测试方法,研究了湿热环境对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前后弯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吸湿量、断口形貌、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加载曲线。结果表明:机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88%左右。湿热对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要大于对弯曲模量的影响。干态试样的断裂形式都为脆性断裂,湿态试样只有在高温下未发生断裂。吸湿后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DMA T_g)为125℃,比干态时下降了16℃。在弯曲变形的前期,载荷和位移曲线都成线性变化,干态试样在载荷达到峰值之前会出现小的波动。湿态试样的后期会有明显的弯折或塑变,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纤维复合材料 湿热 弯曲性能 吸湿量 断口形貌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陆峰 孙志华 +1 位作者 钟群鹏 曹春晓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12CZ,LC4CS铝合金相互偶接时,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电偶腐蚀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复合材料与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电流及铝合金的腐蚀失重值,应用慢应... 研究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12CZ,LC4CS铝合金相互偶接时,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电偶腐蚀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复合材料与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电流及铝合金的腐蚀失重值,应用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SSRT)、预制疲劳裂纹的双悬臂(DCB)试样应力腐蚀研究方法,研究在腐蚀介质和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共同作用下,由于电偶腐蚀的存在,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增加LY12CZ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缩短断裂时间,而对LC4CS双悬臂(DCB)试样应力腐蚀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偶腐蚀对LC4CS铝合金KISCC值影响不大,对(da/dt) 稍有影响,但不十分明显。同时对电偶腐蚀影响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制和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铝合金 影响 电偶腐蚀 应力腐蚀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表面处理对三维编织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玉果 王玉林 +1 位作者 万怡灶 董向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1年第2期41-43,72,共4页
在对长碳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 (Cl/Ep)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纤维空气氧化和次氯酸钠氧化对三维编织碳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 (C3D/Ep)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纤维表面处理可显著增强纤维 /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使其力学性能大幅度... 在对长碳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 (Cl/Ep)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研究了纤维空气氧化和次氯酸钠氧化对三维编织碳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 (C3D/Ep)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纤维表面处理可显著增强纤维 /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使其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三维纺织 力学性能 纤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涂层在碳纤维/环氧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汪信 陆路德 +1 位作者 杨绪杰 郝艳霞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6-641,共6页
该文研究纳米级氧化物涂层对碳纤维 /环氧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 -凝胶法在碳纤维的表面涂覆了氧化铝和钇稳定的氧化锆(YSZ)涂层 ,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涂层中粒子的大小约为 1 0nm。通过比较氧化物涂层前后碳纤... 该文研究纳米级氧化物涂层对碳纤维 /环氧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 -凝胶法在碳纤维的表面涂覆了氧化铝和钇稳定的氧化锆(YSZ)涂层 ,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涂层中粒子的大小约为 1 0nm。通过比较氧化物涂层前后碳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 ,Al2 O3 和YSZ涂层后使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 1 7.7%和 52 .0 % ,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也均稍有提高。且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的Al2 O3 或YSZ涂层在 350~ 70 0℃能有效地减缓碳纤维环氧基复合材料的氧化失重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物涂层 纤维/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碳纤维缝编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秦伟 张志谦 +4 位作者 黄玉东 叶杨 刘爱学 李海晨 王彪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41,共4页
采用冷等离子体对碳纤维缝编织物进行表面处理 ,并采用XRD对处理前后的碳纤维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浸润性以及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冷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 采用冷等离子体对碳纤维缝编织物进行表面处理 ,并采用XRD对处理前后的碳纤维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浸润性以及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冷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浸润性 ,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缝编织物 /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 ,进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技术 纤维缝编织物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界面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处理对T700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拉—压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新 武湛君 +1 位作者 蔡永超 王海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50-856,共7页
对T700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在超低温处理前后的拉—压疲劳性能进行了的研究。采用真空袋—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了T700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单向板,在液氮中对试样进行超低温浸泡和超低温/室温循环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了试样在超低温... 对T700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在超低温处理前后的拉—压疲劳性能进行了的研究。采用真空袋—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了T700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单向板,在液氮中对试样进行超低温浸泡和超低温/室温循环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了试样在超低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纹情况,并测试了超低温处理后试样的静强度和拉—压疲劳1000次、10000次及130000次后的剩余强度。对T700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超低温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超低温处理和拉—压疲劳对复合材料剩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温处理和拉—压疲劳处理都会使试样产生微裂纹,并引起试样内的残余应力释放和试样的剩余强度降低;经历不同的超低温处理之后,试样的剩余强度达到最高值时所对应的拉—压疲劳次数不同;随着超低温处理和拉—压疲劳的作用,试样的剩余强度会经历先升高—再降低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00纤维 复合材料 超低温处理 拉-压疲劳性能 剩余强度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对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新宇 秦伟 王福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43,共4页
采用冷等离子体接枝法对碳纤维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纤维表面产生活性官能团,研究了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对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织物/环... 采用冷等离子体接枝法对碳纤维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纤维表面产生活性官能团,研究了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对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提高了碳纤维表面活性,从而改善了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进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接枝处理 纤维织物/环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剪切强度 界面性能 粘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用环氧改性有机硅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百亚 王秀云 张炜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1,43,共5页
研制了一种室温固化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涂料。研究结果显示,涂料热导率为0.266W/(m.K),比热容为1.993kJ/kg.K;拉伸强度为3.15MPa;断裂伸长率为30%;并具有较好的耐烧蚀性能以及良好的附着力;该涂层短时可耐450℃的高温,并且与碳纤维/环... 研制了一种室温固化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涂料。研究结果显示,涂料热导率为0.266W/(m.K),比热容为1.993kJ/kg.K;拉伸强度为3.15MPa;断裂伸长率为30%;并具有较好的耐烧蚀性能以及良好的附着力;该涂层短时可耐450℃的高温,并且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涂料采用丙酮和二甲苯作为混合溶剂,可用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壳体表面的外热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有机硅树脂 耐热 涂层材料 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上浆剂对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洁 吴宁 +3 位作者 潘月秀 朱世鹏 焦亚男 陈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2-1767,共6页
使用自行合成的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EWPU)上浆剂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主要研究了EWPU上浆剂对碳纤维表面及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静态接触角等... 使用自行合成的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EWPU)上浆剂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主要研究了EWPU上浆剂对碳纤维表面及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静态接触角等表征方法对比研究了二次上浆处理前碳纤维(CF)和处理后碳纤维(MCF)的表面形貌、表面化学元素组成和浸润性的变化,并通过单纤维破碎实验和短梁剪切法,研究了EWPU上浆剂对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EWPU上浆处理后碳纤维表面O/C值增加了39.13%,表面活性官能团的含量增加了14.97%,碳纤维与树脂的初始和稳态接触角分别减小了19.41%和20.59%,碳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单丝界面剪切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增加了13.42%和1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水性聚氨酯上浆剂 二次上浆 氰酸酯树脂 纤维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纳米SiO_2杂化浆料的制备及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志谦 张春红 +1 位作者 曹海琳 白永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4-48,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制备了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对杂化浆料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该浆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首先制备了(γ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的环氧树脂,利用该树脂对纳米SiO2 先驱体进...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制备了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对杂化浆料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研究了该浆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首先制备了(γ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的环氧树脂,利用该树脂对纳米SiO2 先驱体进行原位改性,制备碳纤维表面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采用FT IR,AFM和综合热分析仪对纳米SiO2 先驱体的原位改性结构、浆料膜的显微形态和相态及其热性能进行分析,成功制备了环氧 /纳米SiO2 杂化浆料,SiO2 以纳米尺度均匀地分布于杂化浆料膜中,纳米SiO2 的引入使杂化浆料膜的热性能得到了提高。采用该杂化浆料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杂化浆料可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 纳米SiO2 浆料 制备 原位改性 异氰酸酯基 复合材料力学 先驱体 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自组装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金梅 黄玉东 +1 位作者 刘丽 曹海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0-333,337,共5页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对增强体表面、界面相进行有目的的控制,采用一种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分子自组装.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分析证实了一系列不同链长的羟基取代烷基硫醇化学吸附在镀银的碳纤维表面,并形成了竖直取向的自组装...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对增强体表面、界面相进行有目的的控制,采用一种新的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分子自组装.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分析证实了一系列不同链长的羟基取代烷基硫醇化学吸附在镀银的碳纤维表面,并形成了竖直取向的自组装膜结构.微脱粘界面性能测试表明,经组装改性后的碳纤维和环氧复合后界面粘结强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揭示了界面区域组装分子链长和界面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复合材料 分子自组装 硫醇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气流和激光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材料的损伤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永强 张黎 陶彦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81,共5页
无气流和切向气流马赫数分别为0.50,0.85条件下,开展了碳纤维/环氧材料激光辐照损伤特性研究实验,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和复合材料热失重曲线、温度历史曲线以及实验后复合材料损伤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切向气流阻止材料燃烧且对材... 无气流和切向气流马赫数分别为0.50,0.85条件下,开展了碳纤维/环氧材料激光辐照损伤特性研究实验,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和复合材料热失重曲线、温度历史曲线以及实验后复合材料损伤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切向气流阻止材料燃烧且对材料表面起冷却作用,无气流条件下材料的热损伤区域远大于激光辐照区域,与切向气流条件相比,材料后表面温升时间长、温升幅值高;在切向气流环境下,由于气流作用使得材料的损伤包括烧蚀损伤和断裂损伤;从损伤形貌和后表面温度历史、温升速率比较来看,在切向气流马赫数为0.50~0.85的速度范围内,碳纤维/环氧材料在切向气流和连续激光(102 W/cm2量级)联合作用下的损伤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切向气流 纤维/ 热烧蚀 断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对30CrMo钢的防护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杰 李相波 +2 位作者 王佳 李海祥 王彬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6-308,共3页
通过自腐蚀电位测量、电偶腐蚀试验、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评价了海水环境中表面铺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30CrMo钢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渗水性,完整的碳纤维环氧铺覆涂层对于30CrMo钢基体有优异的防护作... 通过自腐蚀电位测量、电偶腐蚀试验、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评价了海水环境中表面铺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30CrMo钢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渗水性,完整的碳纤维环氧铺覆涂层对于30CrMo钢基体有优异的防护作用;但两者存在着较大的电位差,若表面铺覆不完整,或是出现破损,将导致钢基体遭受更为严重的电偶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30CRMO钢 电偶腐蚀 防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神经网络设计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伟 张志谦 +1 位作者 吴晓宏 盖学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4-335,共2页
 提出一种设计碳纤维织物/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新方法。利用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起工艺参数与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关系模型,同时给出了实例用来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纤维织物/环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神经网络 工艺参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不同表面状态TC16钛合金偶对的电偶腐蚀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专钊 刘道新 张晓化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46,共4页
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GECM)与三种不同表面状态(脉冲阳极化、镀铝钝化以及不作任何处理)的TC16钛合金进行偶对,研究了GECM的开路电位和电化学极化,及不同偶对的电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GECM具有正的开路电位,而且较为稳定,随极化时间... 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GECM)与三种不同表面状态(脉冲阳极化、镀铝钝化以及不作任何处理)的TC16钛合金进行偶对,研究了GECM的开路电位和电化学极化,及不同偶对的电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GECM具有正的开路电位,而且较为稳定,随极化时间的延长,电位呈缓慢降低的趋势;GECM与脉冲阳极化钛合金偶对的平均电偶电流密度最小,为0.003μA.cm-2,其次为GECM与不作任何处理钛合金偶对的,为0.024μA.cm-2,而GECM与钛合金镀铝钝化偶对的最大,为6.270μA.cm-2;钛合金表面经脉冲阳极化处理后,可有效降低甚至消除钛合金与GECM间的电偶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TC16钛合金 电偶腐蚀 脉冲阳极化处理 镀铝钝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不同金属材料的电偶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龚文化 杜姝婧 +2 位作者 高晓进 江建英 许亚洪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2-57,共6页
本文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30CrMnSiA高强钢和1Cr17Ni2不锈钢两种金属材料之间的电偶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试验状态下金属材料表面的微观腐蚀形貌,对1Cr17Ni2不锈钢试样进行原子能谱分析。研究结果... 本文对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30CrMnSiA高强钢和1Cr17Ni2不锈钢两种金属材料之间的电偶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试验状态下金属材料表面的微观腐蚀形貌,对1Cr17Ni2不锈钢试样进行原子能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接接触情况下,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30CrMnSiA高强钢发生了明显的电偶腐蚀现象,与1Cr17Ni2不锈钢几乎没有发生电偶腐蚀现象。采用玻璃布/胶膜的阻隔防护方式对30CrMnSiA高强钢电偶腐蚀的阻隔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明显提高30CrMnSiA钢的耐腐蚀性,但对1Cr17Ni2不锈钢影响不大。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30CrMnSiA高强钢需要进行防护后才能接触使用,与1Cr17Ni2不锈钢可以直接接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nSiA高强钢 1Cr17Ni2不锈钢 纤维/复合材料 电偶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碳纤维混杂工艺对环氧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金芳 乔生儒 +1 位作者 丘哲明 王庭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0-34,共5页
研究了铺层参数及纤维表面处理对芳纶纤维、碳纤维混杂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简称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杂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均低于混合定律的预测值,表现出明显的混杂负效应。铺层顺序对材料纵向拉伸强度及... 研究了铺层参数及纤维表面处理对芳纶纤维、碳纤维混杂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简称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杂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均低于混合定律的预测值,表现出明显的混杂负效应。铺层顺序对材料纵向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有显著影响,界面数越多,纵向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大;界面粘接性能的改善可提高混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对它的弹性模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纤维 混杂工艺 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