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8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低温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玉峰 赵积鹏 +1 位作者 张海 于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25,共7页
为了获得T10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环境适应能力,有效地掌握气瓶高低温适应性固有规律,以容积50 L、工作压力30 MPa的复合材料气瓶(钛为内衬、碳纤维/环氧树脂为复合层)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高低温循环下带压气瓶(在-40~8... 为了获得T10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环境适应能力,有效地掌握气瓶高低温适应性固有规律,以容积50 L、工作压力30 MPa的复合材料气瓶(钛为内衬、碳纤维/环氧树脂为复合层)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高低温循环下带压气瓶(在-40~80℃范围内成功通过热真空、热循环验证,具备高压承载能力)的热真空、热循环试验数据,然后采用与气瓶相同复合材料的拉伸试样(缠绕角分别为0°和90°),通过高低温极限摸底试验获得了复合材料经历不同梯度高低温后的拉伸性能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分析获得了高低温影响拉伸强度衰减的规律。同时,提出了一种高低温极限摸底试验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在-50~100℃范围内,试样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变化较小;当温度高于100℃时,纤维和树脂的性能发生衰减,导致拉伸强度明显降低;当温度低于-50℃时,树脂的性能发生衰减,纤维受到的影响较小。试样高低温极限摸底试验的可靠度大于0.999,表明采用拉伸试样高低温拉伸强度数据的替代方式具有较高的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压气瓶 T1000纤维缠绕气瓶 环境适应性 高低温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朴颖慧 王志 文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3,148,共6页
以飞机结构中典型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载气(氮气、空气)气氛和不同升温速率对其热解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热解过程,选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计算了相关热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了对... 以飞机结构中典型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载气(氮气、空气)气氛和不同升温速率对其热解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热解过程,选用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计算了相关热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下热解只有一个阶段,即环氧树脂在无氧条件下的热解;空气气氛下热解有3个阶段,第一、二阶段为环氧树脂的热解,第三阶段为碳纤维的热解。两种气氛下,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样品的初始分解温度、终止分解温度以及最大失重速率逐渐提高,热解温度范围也逐渐变宽。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两种方法计算得到了样品在空气气氛下的各阶段表观活化能,经对比分析,所得结果较为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材料适航审定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氧树脂 热稳定性 热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粒子改性PVDF电纺纤维膜插层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韧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塘玉 马传国 +1 位作者 向阳 邵士磊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分层失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氮化硼(BN)粒子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电纺纤维膜以插层方式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的方法。通过超声处理将BN均匀分散于PVDF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方法... 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分层失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氮化硼(BN)粒子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电纺纤维膜以插层方式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CF/EP)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的方法。通过超声处理将BN均匀分散于PVDF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BN改性PVDF纤维膜(BN&PVDF),作为插层材料被引入碳纤维的层间,采用手工铺设-真空热压法制备BN&PVDF增强CF/EP复合材料层压板(BN&PVDF-CF/EP)。重点研究了BN粒子含量对改性PVDF电纺纤维膜增强CF/EP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及相关增韧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当BN含量为3.2wt%时,BN&PVDF电纺纤维膜的增韧效果最好,相对于CF/EP,BN&PVDF-CF/EP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提高了129.6%,Ⅱ型层间断裂韧性提高了160.6%;BN粒子引入后,提高了PVDF的拉伸强度和模量;SEM分析显示,BN粒子被部分镶嵌于PVDF纤维上,提高了PVDF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增强了PVDF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引起了更加复杂的增韧形式并提高了PVDF纤维的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层间断裂韧性 氮化硼粒子 聚偏氟乙烯 电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纳米管上浆剂的制备及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娜 王志平 +1 位作者 刘刚 张兴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7-152,共6页
首先采用"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备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并将其与环氧树脂、丙酮混合制成含MWCNTs的上浆剂,然后用该上浆剂浸渍碳纤维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上浆处理对碳纤维表面... 首先采用"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备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并将其与环氧树脂、丙酮混合制成含MWCNTs的上浆剂,然后用该上浆剂浸渍碳纤维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上浆处理对碳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短臂梁剪切测试方法研究了含碳纳米管的上浆剂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上浆剂中的分散状态直接影响纤维表面碳纳米管分布的均匀性;与未浸渍的碳纤维相比,含碳纳米管上浆剂浸渍后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ILSS提高了34.33%。通过上浆剂红外光谱表征、纤维束表面浸润性测试及ILSS试样端口形貌的观察,分析了层间增韧机理。研究表明,碳纤维束表面浸润性的提高以及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处化学键合作用增强,是ILSS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 上浆剂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的研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建军 王延相 +2 位作者 陈厚 朱波 王成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4,共3页
介绍了碳纤维/环氧树脂连续抽油杆的生产方法。以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带为增强材料,以E-51、METHPA和DMP-30组成的树脂体系为基体树脂,以HBT-8为内脱模剂,采用拉挤成型工艺,研制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研究表明,纤维排布、... 介绍了碳纤维/环氧树脂连续抽油杆的生产方法。以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带为增强材料,以E-51、METHPA和DMP-30组成的树脂体系为基体树脂,以HBT-8为内脱模剂,采用拉挤成型工艺,研制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研究表明,纤维排布、原料配比、固化温度和牵引速度是生产工艺的关键控制因素。下井实验表明,与常规钢制抽油杆相比,碳纤维/环氧树脂连续抽油杆可节电1/3以上,产油量为前者的1.3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且耐磨、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运输、安装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连续抽油杆 研制 拉挤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回丽 张旭 +1 位作者 许磊 王勇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5,97,共5页
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温度为71℃、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下吸湿至平衡后研究了它的吸湿行为,然后分别在室温和71,93,116,132℃下进行了弯曲性能、纵横剪切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温度为71℃、相对湿度为85%的环境下吸湿至平衡后研究了它的吸湿行为,然后分别在室温和71,93,116,132℃下进行了弯曲性能、纵横剪切性能、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湿率较低,其饱和吸湿率仅为0.91%左右;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保持率在50%以上,弯曲模量保持率在80%以上,纵横剪切强度保持率在55%以上,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5℃,极限耐热温度可达到132℃;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湿热老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吸湿试验 湿热环境 力学性能 性能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频激光-载荷联合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失效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博 万红 +1 位作者 穆景阳 白书欣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1年第6期20-23,共4页
主要研究了激光-载荷联合作用下,不同加载条件与不同辐照条件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失效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恒定激光辐照条件下施加拉伸载荷,复合材料失效速率随施加载荷的增大而显著提高;与激光辐照后常温测试力学性能相比,... 主要研究了激光-载荷联合作用下,不同加载条件与不同辐照条件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失效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恒定激光辐照条件下施加拉伸载荷,复合材料失效速率随施加载荷的增大而显著提高;与激光辐照后常温测试力学性能相比,热力耦合作用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损失率增大;辐照激光平均功率密度与激光辐照下复合材料损伤形式是热力耦合作用下试样失效速率和失效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重复频率激光 力学载荷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冲击过程中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筒体强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凯 范敬辉 +1 位作者 杨世全 卢永刚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4期39-41,共3页
利用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筒体在高速冲击过程中的受力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高速冲击试验结果,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筒体的破坏形式进行了简析。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筒体 高速冲击 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3.0~6.5km/s超高速撞击成坑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智炫 王马法 +1 位作者 李俊玲 马兆侠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5-81,共7页
为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超高速撞击下的成坑特性,利用二级轻气炮开展了直径为1.00~3.05 mm的铝球以3.0~6.5 km/s的速度正撞击尺寸为100 mm×100 mm×20 mm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靶板的实验,获得了碳纤维/环氧复合... 为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超高速撞击下的成坑特性,利用二级轻气炮开展了直径为1.00~3.05 mm的铝球以3.0~6.5 km/s的速度正撞击尺寸为100 mm×100 mm×20 mm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靶板的实验,获得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靶板的成坑形貌特征,并测量了坑深、成坑表面积、表面损伤面积等尺寸。结合文献数据分析了靶板的无量纲成坑深度p/d_(p)、无量纲坑径系数D_(h)/d_(p)、表面损伤面积等效直径D_(e)等随撞击速度、撞击能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无量纲成坑深度p/d_(p)和无量纲坑径系数D_(h)/d_(p)均与撞击速度呈2/3次幂关系;表面损伤面积等效直径D_(e)与弹丸撞击能量E呈幂函数关系;成坑深度大于成坑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撞击 成坑特性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空间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频激光辐照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损伤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博 万红 +2 位作者 穆景阳 白书欣 杨孚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2-15,共4页
主要研究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不同参数重复频率激光辐照后的损伤形式变化以及其拉伸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基体损伤和基体与增强纤维共同损伤两种类型;激光峰值功率密度和脉冲宽... 主要研究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不同参数重复频率激光辐照后的损伤形式变化以及其拉伸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基体损伤和基体与增强纤维共同损伤两种类型;激光峰值功率密度和脉冲宽度的增大对复合材料损伤形式影响较大,而辐照时间和重复频率的增大可增加复合材料的损伤程度,但对材料损伤形式影响较小;激光能量密度是影响复合材料辐照后拉伸强度保留率的最主要因素,而影响复合材料辐照后拉伸模量保留率的最主要因素为连续碳纤维增强相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力学损伤 重复频率激光 辐照 激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PPESK纤维毡层间增韧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11
作者 吕续津 霍红宇 +3 位作者 彭公秋 张宝艳 叶金秋 刘勇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7,共9页
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对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oly(Phthalazine Ether Sulfone Ketone),PPESK]得益于良好的环氧相容性、可加工性和机械性能,具有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增韧方面... 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对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oly(Phthalazine Ether Sulfone Ketone),PPESK]得益于良好的环氧相容性、可加工性和机械性能,具有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增韧方面的良好应用前景。本研究借助静电纺丝技术,实现了PPESK超细纤维毡的稳定制备,并通过层间铺贴、热压,实现了PPESK与T800级碳纤维/高温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复合。在预浸料层间添加17 g/m2 PPESK超细纤维毡,其复合材料冲击后压缩强度可达391 MPa,表明PPESK对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层间增韧效果较明显。静电纺丝PPESK纤维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增韧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聚醚砜酮 纤维复合材料 冲击后压缩强度 静电纺丝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掺杂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及机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一凡 王晓瑞 姚佳伟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2-46,共5页
以锗硒玻璃(GeSe_4)作为硒源制备一维硒纳米纤维(SeF),将其与碳纤维(CF)按一定体积比混杂,制备硒/碳共混环氧树脂(SeF/CF/EP)复合材料。测量SeF掺杂前后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变化,分析SeF/CF混杂比对材料导电机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e... 以锗硒玻璃(GeSe_4)作为硒源制备一维硒纳米纤维(SeF),将其与碳纤维(CF)按一定体积比混杂,制备硒/碳共混环氧树脂(SeF/CF/EP)复合材料。测量SeF掺杂前后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变化,分析SeF/CF混杂比对材料导电机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eF掺杂前,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EP)体积电阻率随纤维长度的增大而降低,随CF含量的增加呈阶段性减小趋势,2、4和6 mm长度的CF/EP复合材料的渗滤阈值分别为0.9%、0.3%和0.05%,随温度的升高,CF/EP复合材料先后呈现正温度效应(PTC)和负温度效应(NTC),无明显光敏特性;SeF掺杂后,复合材料导电性能显著提高,当SeF/CF体积比为3.06时,材料体积电阻率较掺杂前下降91%,随温度的升高,SeF/CF/EP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始终保持PTC效应,光敏特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纤维 导电性能 机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海霞 孙宝忠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8-322,共5页
通过束纤维抽拔方法,获得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抽拔破坏最大载荷值逐渐降低,界面黏结强度降低;碳纤维束拔出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在环氧树脂玻璃化... 通过束纤维抽拔方法,获得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抽拔破坏最大载荷值逐渐降低,界面黏结强度降低;碳纤维束拔出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在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处达到最大值;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抽拔后碳纤维束表面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失效模式由界面脱黏转变为基体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纤维抽拔 界面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频激光作用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损伤规律 被引量:46
14
作者 陈博 万红 +1 位作者 穆景阳 白书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7-552,共6页
运用热化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等手段,分析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ms量级重频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式,研究了峰值功率密度、辐照时间、重复频率和脉冲宽度等对复合材料烧蚀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辐照过程中,复合... 运用热化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等手段,分析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在ms量级重频激光辐照下的损伤形式,研究了峰值功率密度、辐照时间、重复频率和脉冲宽度等对复合材料烧蚀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辐照过程中,复合材料树脂基体在300℃开始裂解;由于裂解气体的保护作用,碳纤维不发生氧化,而是在汽化点(3 300℃)汽化烧蚀;复合材料热烧蚀率随峰值功率密度和重复频率提高而增大,随辐照时间增加而减小,最终均趋于定值;增加脉冲宽度可以提高辐照区峰值温度,降低碳纤维损伤的功率密度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量级重频激光 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热分析 辐照 损伤 激光参数 热烧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银明 王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3-137,共5页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仪研究了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氮气氛围、升温速率不同条件下的热解特性规律。结果表明: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解反应只有一个阶段,且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复合材料热解的初始温度比较接近,终止温度...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仪研究了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氮气氛围、升温速率不同条件下的热解特性规律。结果表明: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解反应只有一个阶段,且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复合材料热解的初始温度比较接近,终止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热解速率、质量变化速率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热解反应开始阶段复合材料的活化能相对较小,热解速度相对较快;随着转化率升高,表观活化能变大,材料热解速度降低。转化率为20%~60%时,表观活化能增值相差不大,材料的稳定性变化不大,随后复合材料表观活化能大幅增加,材料中的环氧树脂热解即将完成。采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计算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表观活化能,表观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134.64kJ/mol, 150.47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特性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热重-差热分析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改性及改性机理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立军 武凤琴 +2 位作者 张欣宇 杨建 李荣先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8,83,共5页
介绍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增强机理。综述了纳米材料、聚合物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改性进展,并总结了相应的改性机理。探索新型柔和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以及对碳纤维表面接枝将是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改性的... 介绍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增强机理。综述了纳米材料、聚合物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改性进展,并总结了相应的改性机理。探索新型柔和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以及对碳纤维表面接枝将是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改性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纤维 复合材料 改性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加速热氧老化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何纯磊 于运花 +1 位作者 李晓超 杨小平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29,共5页
以T700-CF/828+TDE-85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60℃、180℃和200℃下对其进行了60天的加速热氧老化,研究了老化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失重率、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化学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其热氧老化机理。用TG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 以T700-CF/828+TDE-85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60℃、180℃和200℃下对其进行了60天的加速热氧老化,研究了老化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失重率、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化学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其热氧老化机理。用TG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热解动力学,应用Flynn-Wall-Ozawa法计算热解平均活化能(E=92.98kJ/mol),并用热解动力学参数预测材料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热氧老化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速冲击性能 被引量:21
18
作者 顾善群 刘燕峰 +4 位作者 李军 陈祥宝 张代军 邹齐 肖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117,共8页
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空气炮冲击实验研究树脂韧性和碳纤维类型对复合材料抗高速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对高速冲击后的试样进行压缩性能测试,研究高速冲击损伤对复合材料剩余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空气炮冲击实验研究树脂韧性和碳纤维类型对复合材料抗高速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对高速冲击后的试样进行压缩性能测试,研究高速冲击损伤对复合材料剩余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的韧性可以降低复合材料遭受高速冲击时的内部损伤程度,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抗高速冲击性能和冲击后剩余压缩性能;T700S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高速冲击性能优于T800H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与冲击速率有关,冲击速率较低时,复合材料弹击面出现圆形凹坑,背弹面出现鼓包;冲击速率较高时,复合材料弹击面出现圆形通孔,背弹面出现沿纤维方向撕裂断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空气炮冲击实验 抗高速冲击性能 剩余压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激光选择性消融预处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长青 许艺 +1 位作者 任攀 周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4,共7页
补片修复方法已经成为复合材料表面损伤修复的主要手段,补片与待修表面的粘接性能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表面预处理则是提高粘接修复强度的重要途径。采用Nd∶YAG激光器,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进行选择性激光消融处理,测试... 补片修复方法已经成为复合材料表面损伤修复的主要手段,补片与待修表面的粘接性能是影响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表面预处理则是提高粘接修复强度的重要途径。采用Nd∶YAG激光器,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表面进行选择性激光消融处理,测试了补片粘接后的拉剪性能,分别采用电子显微镜、三维形貌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拉曼光谱仪,分析了激光消融表面的显微形貌和物相特征。结果表明,激光消融能够在不破坏碳纤维结构的情况下有效消除复合材料表面的环氧树脂,提升表面活性及粘接修复性能。与未进行激光消融处理的复合材料相比,激光处理后表面活性提高,含氧官能团C=O数量增加约87%,补片粘接修补后的拉剪强度最大提升了近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消融 纤维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降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金鑫 隋刚 杨小平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6-61,共6页
针对T700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行为以及回收所得碳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存在增加了环氧树脂降解时所需的活化能,热降解反应的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因素对环氧树脂基体降解效果以及回收碳纤维力... 针对T700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行为以及回收所得碳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存在增加了环氧树脂降解时所需的活化能,热降解反应的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因素对环氧树脂基体降解效果以及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均有影响。在空气条件下500℃处理30 min后碳纤维表面没有残留物,但其回收纤维的拉伸强度保留率仅为77.6%。通过首先在氮气气氛高温短时热处理,再在空气气氛下450℃进行30 min热降解的两步法处理后,碳纤维表面残炭得到去除,回收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保留率达到了90.4%,由其制备单向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保留率可达到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热降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