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碳石墨机械密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魏伟 孙园 +2 位作者 魏坤霞 杜庆柏 胡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以石墨、高碳、铜粉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经机械混捏、冷压成型、加热固化制备Cu/碳石墨机械密封复合材料。研究了铜粉含量、成型压力对Cu/碳石墨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体积密度、肖氏硬度的影响。并利用HT-600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 以石墨、高碳、铜粉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经机械混捏、冷压成型、加热固化制备Cu/碳石墨机械密封复合材料。研究了铜粉含量、成型压力对Cu/碳石墨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体积密度、肖氏硬度的影响。并利用HT-600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Cu/碳石墨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借助金相显微镜观察其磨损形貌。结果表明:随着铜粉含量的增加,成型压力的增大,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肖氏硬度逐渐提高,摩擦系数逐渐减小。当铜粉含量为25%、成型压力为15MPa时,体积密度达到1.92g/cm3,肖氏硬度达到90.0HS,摩擦系数最小为0.17,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碳石墨 机械密封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碳石墨复合材料的密度与硬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坤霞 孙园 +2 位作者 魏伟 杜庆柏 胡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81-85,共5页
以铝粉、铜粉、石墨和高碳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通过机械混捏一冷压成型一加热固化制备了金属/碳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铝粉和铜粉添加量、成型压力对复合材料体积密度、肖氏硬度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建立了金属/碳石墨复... 以铝粉、铜粉、石墨和高碳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通过机械混捏一冷压成型一加热固化制备了金属/碳石墨复合材料。研究了铝粉和铜粉添加量、成型压力对复合材料体积密度、肖氏硬度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建立了金属/碳石墨复合材料体积密度、肖氏硬度与金属粉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10~15MPa下铝粉含量为20%~25%时,铝/碳石墨复合材料的最大体积密度约为1.71g/cm3、最大肖氏硬度约为84HS;在15MPa下铜粉含量为25%时,铜/碳石墨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达到1.84g/cm3,肖氏硬度达到90HS。因此,铜/碳石墨复合材料更适宜用于机械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碳石墨 复合材料 体积密度 肖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碳石墨密封环激光辅助车削的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薄纪康 张海英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实现液压碳石墨密封环的高效车削加工,采用激光辅助加工方法,进行了碳石墨密封环材料的激光辅助车削加工研究。考虑到碳石墨密封环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等特点,利用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局部加热,以提高加工效率、减小切削力和刀具磨... 为了实现液压碳石墨密封环的高效车削加工,采用激光辅助加工方法,进行了碳石墨密封环材料的激光辅助车削加工研究。考虑到碳石墨密封环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等特点,利用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局部加热,以提高加工效率、减小切削力和刀具磨损。针对碳石墨M104密封环的车削加工过程,进行了常规切削和激光辅助切削的对比实验研究。设计了激光辅助加工的实验流程,并进行了工艺参量的合理选择,得到了较高的切削效率。结果表明,激光辅助切削的主切削力和径向力分别比常规切削下降了23.5%和19.9%;激光辅助切削的切削区温度分布与常规切削相近;刀具磨损和破损的程度较小,能获得较好的表面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辅助加工 碳石墨 切削力 切削温度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生石油焦制取无粘结剂碳石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声劢 夏金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71-75,共5页
生石油针状焦经48小时研磨成<5μm的细粉后,具有良好的自粘结性能和烧结性能,不用添加粘结剂压型烧结即可制得高强高密碳石墨材料.研磨时间对粉末的形态、石墨化性能和烧结性能有重要影响.用此法制得的碳材料抗折强度达82M... 生石油针状焦经48小时研磨成<5μm的细粉后,具有良好的自粘结性能和烧结性能,不用添加粘结剂压型烧结即可制得高强高密碳石墨材料.研磨时间对粉末的形态、石墨化性能和烧结性能有重要影响.用此法制得的碳材料抗折强度达82MPa,体积密度1.85g/cm3,肖氏硬度95,气孔率低于5%体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石油焦 无粘结剂 碳石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密封用碳石墨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1
5
作者 朱斌 朱路 +1 位作者 林建华 涂丽婵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3,共4页
介绍了碳石墨材料的分类、特点以及国内外碳石墨材料的生产概况,结合旋转接头用碳石墨环制造应用,提出了对现行机械密封用碳石墨环技术标准的补充修订建议,针对国内碳石墨材料存在问题的现状,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攻关愿望,结合国内碳... 介绍了碳石墨材料的分类、特点以及国内外碳石墨材料的生产概况,结合旋转接头用碳石墨环制造应用,提出了对现行机械密封用碳石墨环技术标准的补充修订建议,针对国内碳石墨材料存在问题的现状,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攻关愿望,结合国内碳石墨材料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石墨 机械密封 旋转接头 生产概况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金属碳石墨的性能和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邓祖柱 《固体润滑》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9-242,246,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东新电碳厂浸渍金属碳石墨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同时介绍了国外同类材料的概况。
关键词 石墨 碳石墨 浸渍金属 性能 耐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石墨材料在无纺布热轧机上的应用
7
作者 邓祖柱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7-49,共3页
热轧机是无纺布厂的关键设备,而轴承是影响该机正常运转的重要部件。过去一直用金属滚珠轴承,由于润滑脂不耐高温,只能在180℃以下使用,若在270~300℃温度下运转,运行不到10天轴承就易损坏,频繁更换轴承既影响生产,又增加维修量,增大... 热轧机是无纺布厂的关键设备,而轴承是影响该机正常运转的重要部件。过去一直用金属滚珠轴承,由于润滑脂不耐高温,只能在180℃以下使用,若在270~300℃温度下运转,运行不到10天轴承就易损坏,频繁更换轴承既影响生产,又增加维修量,增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机 无纺布 碳石墨材料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的改性及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朱蓓蓓 周杰 刁国旺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7,52,共9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典型的碳基无金属光催化剂,具有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显著优点,逐渐成为催化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g-C_(3)N_(4)存在电导率低、电荷载流子复合率高等固有缺陷,基于g-C_(3)N_(4)的改性研究以提高...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典型的碳基无金属光催化剂,具有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显著优点,逐渐成为催化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g-C_(3)N_(4)存在电导率低、电荷载流子复合率高等固有缺陷,基于g-C_(3)N_(4)的改性研究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已成为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对近年来有关g-C_(3)N_(4)的改性策略进行系统总结,主要包括结构微调和复合体系构建,并对其在光解水产氢、CO 2还原、环境污染物去除等环境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 改性 环境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改性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9
作者 李志义 侯寅 +3 位作者 魏炜 刘凤霞 许晓飞 刘志军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1-817,827,共8页
将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O)作为界面修饰层对甲基碘化铵(MAPbI_(3))进行改性,制备了g-C_(3)N_(4)-O改性甲胺碘基钙钛矿薄膜(g-C_(3)N_(4)-O/MAPbI_(3))。通过XPS、SEM、XRD、UV-Vis吸收光谱和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对g-C_(3)N... 将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O)作为界面修饰层对甲基碘化铵(MAPbI_(3))进行改性,制备了g-C_(3)N_(4)-O改性甲胺碘基钙钛矿薄膜(g-C_(3)N_(4)-O/MAPbI_(3))。通过XPS、SEM、XRD、UV-Vis吸收光谱和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对g-C_(3)N_(4)-O/MAPbI_(3)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C_(3)N_(4)-O/MAPbI_(3)高光电性能(110)晶面优先取向,与MAPbI_(3)相比,其结晶度从75.11°提高至78.62°,半峰宽减少了37.73%;g-C_(3)N_(4)-O/MAPbI_(3)表面更加平整、均匀致密、无针孔;g-C_(3)N_(4)-O/MAPbI_(3)的界面荧光寿命较MAPbI_(3)减少了32.52%,电荷传输和提取能力显著增加。g-C_(3)N_(4)-O中的N原子与钙钛矿薄膜中未配位的Pb离子成键,有效钝化了钙钛矿薄膜界面处深能级缺陷,改善了钙钛矿薄膜界面处电荷的传输和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薄膜 掺杂 石墨相氮化 晶面取向 钝化缺陷 电子传输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元素掺杂改性研究综述
10
作者 薛丹 朱华英 +2 位作者 林春玲 候寅 宋邓萌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5,共7页
基于g-C_(3)N_(4)(石墨相氮化碳)的光催化技术在污染物降解、光催化制氢、光催化还原CO_(2)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较高、光吸收范围有限等限制了g-C_(3)N_(4)的应用。提升其光催化性能的方法... 基于g-C_(3)N_(4)(石墨相氮化碳)的光催化技术在污染物降解、光催化制氢、光催化还原CO_(2)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较高、光吸收范围有限等限制了g-C_(3)N_(4)的应用。提升其光催化性能的方法通常有元素掺杂、形貌调控、构建异质结等。文中详细阐述了通过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掺杂改性g-C_(3)N_(4)的方法、机理及其应用。此外,对g-C_(3)N_(4)的后续改性方向,如非金属和金属元素共掺杂、多种改性方法耦合作用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 元素掺杂改性 光催化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介孔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材料的构筑及其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研究
11
作者 于明玥 郝帅 +2 位作者 黄文珑 蒋冬梅 夏良树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4,共15页
以纳米二氧化硅为硬模板、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热缩聚法高温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的低聚物密勒胺(melem),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脱附(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ITR)、X射线衍射(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光催化还原U... 以纳米二氧化硅为硬模板、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热缩聚法高温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的低聚物密勒胺(melem),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脱附(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ITR)、X射线衍射(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光催化还原U(Ⅵ)的性能。结果表明,melem/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介孔结构,三聚氰胺和二氧化硅比例为2∶1的复合材料比表面积比原石墨相氮化碳提高约16倍;在可见光下,对于U(Ⅵ)的光催化还原率达到了94.8%,约是原石墨相碳化氮材料的两倍;其还原反应速率常数为0.0117 min^(-1),约为原g-C_(3)N_(4)(0.0034 min^(-1))的3.5倍;其禁带宽度缩窄,可见光吸收范围从约450 nm拓宽至500 nm,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催化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 介孔melem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抗菌优化策略及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文慧 王若鹏 +4 位作者 韩雨荷 王赛 张玉梅 卢琼 安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6-287,共12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晶体结构与石墨相似的碳基共轭聚合物材料,在光催化抗菌领域展现出独有的潜力。然而,g-C_(3)N_(4)光催化剂存在光生电子(e^(-))和光生空穴(h^(+))易复合、太阳光吸收不全、比表面积小、吸附性差等问题...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晶体结构与石墨相似的碳基共轭聚合物材料,在光催化抗菌领域展现出独有的潜力。然而,g-C_(3)N_(4)光催化剂存在光生电子(e^(-))和光生空穴(h^(+))易复合、太阳光吸收不全、比表面积小、吸附性差等问题,导致光催化效率低,影响了抗菌效果。采用形貌调控、贵金属沉积、元素掺杂、异质结构建等手段对g-C_(3)N_(4)进行功能化改性,可激发g-C_(3)N_(4)的抗菌潜力。对g-C_(3)N_(4)光催化抗菌性能的优化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综述了g-C_(3)N_(4)光催化抗菌特性在水消毒、抗菌敷料、抗菌纺织物、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目前g-C_(3)N_(4)光催化抗菌剂开发面临的问题。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微生物污染挑战,其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深化活性氧(ROS)对细菌细胞膜破坏,细胞内蛋白质、DNA损伤等具体机制的研究;2)探索g-C_(3)N_(4)对耐药菌、常用真菌等广谱菌的抗菌应用研究;3)提升g-C_(3)N_(4)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石墨相氮化 光催化 抗菌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石墨相氮化碳抗菌纸及其对蓝莓的保鲜效果
13
作者 袁振磊 程姝蒨 +3 位作者 韩晨峰 李鑫 孙彬青 宋鲲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为了探究环境友好型的抗菌保鲜材料,本研究采用热氧化剥离法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结合生物降解材料壳聚糖制备了具有显著光动力抗菌活性的复合包装纸。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明,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直径在100~500nm,厚度在5~10nm,... 为了探究环境友好型的抗菌保鲜材料,本研究采用热氧化剥离法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结合生物降解材料壳聚糖制备了具有显著光动力抗菌活性的复合包装纸。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明,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直径在100~500nm,厚度在5~10nm,抗菌纸表面均匀负载壳聚糖包被的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光催化抗菌实验表明,复合抗菌纸对大肠杆菌具备优异的光动力抗菌效果(99.7%),比单添加壳聚糖提高了87.8%。以蓝莓为测试对象,研究了复合包装纸的保鲜效果。与空白组相比,壳聚糖/石墨相氮化碳抗菌纸降低了蓝莓45.90%的腐烂率和29.72%的失重率,保持了硬度、可溶性形物、可滴定酸和花青素等品质特征,可将蓝莓的货架期从6天延长至10天。作为一种功能性抗菌包装纸,本研究的抗菌纸为果蔬的储藏保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 抗菌纸 保鲜 蓝莓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剥离-盐模板法制备介孔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及其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研究
14
作者 于明玥 郝帅 +2 位作者 黄文珑 蒋冬梅 夏良树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0-549,共10页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替代品,对铀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由此产生的含铀废水对环境和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光催化技术因其高效去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能力而备受关注。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CN)因其独特的...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核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替代品,对铀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由此产生的含铀废水对环境和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光催化技术因其高效去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能力而备受关注。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CN)因其独特的光催化性能在这一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拓宽g-C_(3)N_(4)的光响应范围,使得更多活性位点具备利用价值,本文采用硝酸剥离-盐模板法制备介孔g-C_(3)N_(4)复合材料Na-HNO_(3)-CN,并采用SEM、BET、FT-IR、XRD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进而研究其光催化还原U(Ⅵ)的性能。结果表明,Na-HNO_(3)-CN的结构呈三维立体多孔蜂窝状,与传统g-C_(3)N_(4)相比,Na-HNO_(3)-CN的表面积从5.38 cm^(3)/g增加至47.11 cm^(3)/g,孔容从0.12 cm^(3)/g增加到0.20 cm^(3)/g,可见光吸收范围从450 nm拓宽至550 nm,吸收边带发生红移,光电流响应远高于CN;其中CN与NaCl比例为3∶1的Na-HNO_(3)-CN对U(Ⅵ)的去除率达95.59%,约是块状CN的4.8倍;其还原反应速率常数(0.0198 min^(-1))是CN(0.0018 min^(-1))的11倍,具有优异的光催化还原U(Ⅵ)性能,表明介孔石墨氮化碳复合材料在环境修复特别是铀污染废水处理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Na-HNO_(3)-CN复合材料在光催化还原U(Ⅵ)方面优越的性能,也为未来开发高效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 硝酸剥离-盐模板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光辐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ISI-XPS)技术的光催化材料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研究
15
作者 徐鹏 赵志娟 +1 位作者 章小余 郭延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原位光辐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ISI-XPS)技术用于非氧化物光催化材料g-C_(3)N_(4)分析时,由于光辐照对结合能位移影响很小而常被忽略其光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采用自行搭建的原位光辐照XPS装置进行测试发现,相比于波长405 nm的辐照光源,波... 原位光辐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ISI-XPS)技术用于非氧化物光催化材料g-C_(3)N_(4)分析时,由于光辐照对结合能位移影响很小而常被忽略其光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采用自行搭建的原位光辐照XPS装置进行测试发现,相比于波长405 nm的辐照光源,波长375 nm的光源(辐照光源功率大于15 mW)辐照g-C_(3)N_(4)材料15 min,g-C_(3)N_(4)共轭结构中C和N的XPS信号相对强度均出现明显变化,这归因于光辐照诱导电子转移而导致其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为光催化机理研究提供了补充证据。同时经过实验验证,紫外光辐照后,g-C_(3)N_(4)材料表面由于能量注入引起温度升高,表面吸附的污染碳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g-C_(3)N_(4)) 原位光辐照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周期对磁控溅射Cr/类石墨碳多层膜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迎春 杨更生 +2 位作者 杨明宣 邱明 范恒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12-218,共7页
海洋环境用关键运动部件在使用时承受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在其表面涂覆耐腐蚀-磨损防护涂层是提高其服役寿命的有效手段之一。本工作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15-5PH不锈钢试样上制备调制周期为940 nm、375 nm和234 nm的Cr/GLC多层... 海洋环境用关键运动部件在使用时承受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在其表面涂覆耐腐蚀-磨损防护涂层是提高其服役寿命的有效手段之一。本工作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15-5PH不锈钢试样上制备调制周期为940 nm、375 nm和234 nm的Cr/GLC多层膜(分别标记为S1、S2和S3),并通过微观形貌分析、电化学试验、腐蚀-磨损试验分析了调制周期对Cr/GLC多层膜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及耐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调制周期的缩短,薄膜柱状生长趋势逐渐减弱,膜层更加致密,同时sp^(2)键相对含量逐渐增大,石墨化程度加剧,力学性能更优。在人工海水介质中,随着调制周期的缩短,薄膜层间界面增多,抑制了裂纹的扩展和腐蚀通道的形成,阻碍了腐蚀介质的渗透,多层膜S3的耐腐蚀性能最优。在腐蚀-磨损过程中,由于载荷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具有致密结构、适宜调制周期的S2薄膜的磨损率仅为2.50×10^(-16)m^(3)/(N·m),表现出最优的耐腐蚀-磨损性能。因此,设计合适的调制周期是提高Cr/GLC多层膜耐腐蚀-磨损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Cr/类石墨(GLC)多层膜 调制周期 腐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的非金属多元素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朱蓓蓓 余健美 +1 位作者 周杰 刁国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5,共7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因廉价易得、环境友好且催化活性好等优点,逐渐在催化和环境等领域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单一g-C_(3)N_(4)存在对可见光的吸收效率低等缺点,采用元素掺杂实现g-C_(3)N_(4)的骨架结构的调整,是克服这一缺点的有...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因廉价易得、环境友好且催化活性好等优点,逐渐在催化和环境等领域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单一g-C_(3)N_(4)存在对可见光的吸收效率低等缺点,采用元素掺杂实现g-C_(3)N_(4)的骨架结构的调整,是克服这一缺点的有效方法。对近年来有关非金属多元素组合掺杂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主要包括含氧、磷、硼和卤素等元素的二元和多元组合,并对非金属元素掺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 元素掺杂 非金属 多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基二元直接Z型异质结研究进展
18
作者 朱蓓蓓 周杰 刁国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7-1504,共8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无金属聚合物光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出色的性能,但g-C_(3)N_(4)光催化性能受光诱导电荷的快速复合、有限的光响应范围以及较弱的氧化能力等缺陷的制约,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半导体构建g-C_(3)N_(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无金属聚合物光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出色的性能,但g-C_(3)N_(4)光催化性能受光诱导电荷的快速复合、有限的光响应范围以及较弱的氧化能力等缺陷的制约,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半导体构建g-C_(3)N_(4)基异质结是解决以上缺陷的主要策略。综述了g-C_(3)N_(4)基直接Z型异质结的主要特征、光催化机理,详细介绍了基于g-C_(3)N_(4)的二元直接Z型异质结催化剂的制备及电荷载流子转移机制,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 二元 直接Z型 异质结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辉等离子渗铬界面层对类石墨碳基涂层力学及磨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闫江山 郭鹏 +7 位作者 林乃明 张应鹏 马冠水 周小卉 汪汝佳 严凯 李小凯 汪爱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目的 研究渗铬界面层对铬/类石墨碳(Cr/Graphite-Like Carbon,GLC)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结合强度及磨蚀行为的影响,阐明Cr/GLC复合涂层的抗磨蚀机理。方法 以316L不锈钢(316L)为基体,先借助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DGPSA)技术制备渗铬界面层... 目的 研究渗铬界面层对铬/类石墨碳(Cr/Graphite-Like Carbon,GLC)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结合强度及磨蚀行为的影响,阐明Cr/GLC复合涂层的抗磨蚀机理。方法 以316L不锈钢(316L)为基体,先借助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DGPSA)技术制备渗铬界面层,再采用直流磁控溅射(DCMS)技术制备顶层GLC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涂层的微结构与成分,采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摩擦磨损仪和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结合强度和抗磨蚀性能。结果 渗铬界面层能够促进GLC涂层的石墨化转变,实现硬度分布的梯度变化(基体为3.65 GPa,渗铬界面层为8.97 GPa,表面为13.15 GPa),有效阻碍了裂纹的扩展。与GLC涂层相比,Cr/GLC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结合强度(≥50 N),在3.5%NaCl溶液中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0.055)和更低的磨损率(3.22×10^(-7)mm^(3)/Nm),其抗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也明显更优。结论 通过界面设计,实现了Cr/GLC复合涂层硬度分布的梯度过渡,提高了复合涂层的断裂韧性以及与316L的结合强度,赋予了复合涂层优异的抗磨蚀性能,为其在海洋苛刻环境下的磨蚀防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 直流磁控溅射 石墨 渗铬界面层 结合强度 磨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孔石墨碳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电化学合成尿素产物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睿 李泳谊 +1 位作者 高晓静 施超欧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9-804,共6页
电化学合成尿素法是一种相对绿色环保的尿素制备方法,其反应产物中,除目标产物尿素外,还含有大量NO_(3)^(-)、NO _(2)^(-)、CO _(3)^(2-)等杂质离子,这些离子易对尿素测定产生干扰。本文基于多孔石墨碳柱特殊的极性保留效应,并结合其柱... 电化学合成尿素法是一种相对绿色环保的尿素制备方法,其反应产物中,除目标产物尿素外,还含有大量NO_(3)^(-)、NO _(2)^(-)、CO _(3)^(2-)等杂质离子,这些离子易对尿素测定产生干扰。本文基于多孔石墨碳柱特殊的极性保留效应,并结合其柱流失远小于普通反相C18色谱柱、在极低紫外吸收波长下基线稳定的优势,利用多孔石墨碳柱建立了电合成尿素产物中尿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经过色谱条件优化后,选择Hypercarb TM多孔石墨碳柱(100 mm×4.6 mm,5μm),采用水-25 mmol/L甲基磺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5.0μL,检测波长190 nm,可实现不受电解液中其他杂质(如NO_(3)^(-)、NO _(2)^(-)、CO _(3)^(2-)等离子)干扰的尿素测定。结果表明,单次样品分析可在15 min内完成,尿素在0.1~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2))不小于0.9988;方法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028 mg/L和0.093 mg/L,低、中、高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112.0%~118.4%。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实际电化学合成尿素反应液样品进样分析,结果显示尿素色谱峰的峰形较为良好。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方便快捷,尿素与其他干扰离子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果准确可靠,特异性好,可用于实际电合成尿素电解液产物中微量尿素及其他相关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石墨 高效液相色谱 尿素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