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
作者
杨怡康
蒋毓琪
田文博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4,共7页
为丰富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度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与...
为丰富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度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差异和空间聚集特征。结果表明:2012—2021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逐年上升且中游地区增速快于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聚集效应显著且呈现波动式上升的特点;多数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属于“高-高”与“低-低”聚集,这些城市呈带状分布特点。建议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规划,加强分工协作、增强区域关联性,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全流域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碳生态安全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差异测度、来源分解与时空演进
被引量:
3
2
作者
蒋毓琪
杨怡康
+1 位作者
田文博
陈珂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4-1194,共11页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分析其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差异来源与动态演进,有助于优化全流域碳生态安全布局。在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用TOPSI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评价其2012...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分析其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差异来源与动态演进,有助于优化全流域碳生态安全布局。在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用TOPSI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评价其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水平并分析其差异来源,进一步引入核密度估计法探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升且呈现“小幅提升—快速上涨”的特征,上游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水平高于中、下游。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的空间非均衡显著,区域间差异是影响碳生态安全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对其整体差异影响增强。依据核密度估计结果,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碳安全水平差异趋于缩小,但中游差异性变小不明显。结合“双碳”目标,黄河流域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应制定不同区域碳生态安全目标和举措,实现全域碳生态安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碳生态安全
地区差异
时空演进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空间格局与动态演进
被引量:
3
3
作者
蒋毓琪
杨怡康
+1 位作者
田文博
刘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9-425,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重要的“能源流域”黄河流域的碳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差异与动态演进,客观反映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现状及其演变趋势,为碳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分析框架下构建黄河流域...
[目的]分析中国重要的“能源流域”黄河流域的碳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差异与动态演进,客观反映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现状及其演变趋势,为碳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分析框架下构建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评估碳生态安全水平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2012—2021年黄河流域碳汇量和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排放量增长速度快于碳汇量。从空间范围看,碳汇量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而碳排放量呈“西低东高”的特征。(2)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升,由2012的0.356增长到2021年的0.639。在空间分布上,上游地区碳生态安全水平高于中、下游地区,呈现出“上游领先,中游追赶,下游超越”的特征。此外,碳生态安全等级均趋于良好。(3)基于核密度估计结果,黄河流域区域间碳安全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且上游区域内碳生态安全水平差异性下降快于中、下游地区。[结论]基于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现状,建议上游地区继续增强碳汇能力,中、下游地区发展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和清洁能源产业,推动GDP绿色增长。此外,应建立碳生态补偿机制,协调解决跨区域碳生态安全问题,提升全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生态安全
空间格局
动态演进
黄河流域
山西省大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
作者
杨怡康
蒋毓琪
田文博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
出处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4,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20YJC630052)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3YY251)
+4 种基金
山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22W121)
山西省社科院规划课题(SXGZL202414)
大同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023077)
山西大同大学一般项目(2022K10)
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专项课题(2023YGYB16)。
文摘
为丰富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并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度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差异和空间聚集特征。结果表明:2012—2021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逐年上升且中游地区增速快于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聚集效应显著且呈现波动式上升的特点;多数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属于“高-高”与“低-低”聚集,这些城市呈带状分布特点。建议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发挥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规划,加强分工协作、增强区域关联性,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全流域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碳生态安全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Keywords
resources⁃based cities
carbon ecological securit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upling coordination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差异测度、来源分解与时空演进
被引量:
3
2
作者
蒋毓琪
杨怡康
田文博
陈珂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4-119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GL17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20YJC630052)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3YY250)。
文摘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流域”,分析其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差异来源与动态演进,有助于优化全流域碳生态安全布局。在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用TOPSIS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评价其2012—2021年碳生态安全水平并分析其差异来源,进一步引入核密度估计法探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升且呈现“小幅提升—快速上涨”的特征,上游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水平高于中、下游。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的空间非均衡显著,区域间差异是影响碳生态安全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对其整体差异影响增强。依据核密度估计结果,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碳安全水平差异趋于缩小,但中游差异性变小不明显。结合“双碳”目标,黄河流域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应制定不同区域碳生态安全目标和举措,实现全域碳生态安全平衡。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碳生态安全
地区差异
时空演进
黄河流域
Keywords
resource-based city
carbon ecological security
regional differences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空间格局与动态演进
被引量:
3
3
作者
蒋毓琪
杨怡康
田文博
刘通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9-425,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山西矿区生态占用赤字负外部效应测度与补偿机制研究”(20YJC630052)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2022年度青年课题(YWQN202203)
+2 种基金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SSKLZDKT2022107)
山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22W121)
山西大同大学2022年度一般项目(2022K01)。
文摘
[目的]分析中国重要的“能源流域”黄河流域的碳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差异与动态演进,客观反映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现状及其演变趋势,为碳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分析框架下构建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评估碳生态安全水平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2012—2021年黄河流域碳汇量和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排放量增长速度快于碳汇量。从空间范围看,碳汇量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而碳排放量呈“西低东高”的特征。(2)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逐年提升,由2012的0.356增长到2021年的0.639。在空间分布上,上游地区碳生态安全水平高于中、下游地区,呈现出“上游领先,中游追赶,下游超越”的特征。此外,碳生态安全等级均趋于良好。(3)基于核密度估计结果,黄河流域区域间碳安全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且上游区域内碳生态安全水平差异性下降快于中、下游地区。[结论]基于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现状,建议上游地区继续增强碳汇能力,中、下游地区发展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和清洁能源产业,推动GDP绿色增长。此外,应建立碳生态补偿机制,协调解决跨区域碳生态安全问题,提升全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
关键词
碳生态安全
空间格局
动态演进
黄河流域
山西省大同市
Keywords
carbon ecological security
spatial pattern
dynamic evolution
Yellow River basin
Datong City,Shanxi Province
分类号
X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杨怡康
蒋毓琪
田文博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生态安全差异测度、来源分解与时空演进
蒋毓琪
杨怡康
田文博
陈珂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河流域碳生态安全水平空间格局与动态演进
蒋毓琪
杨怡康
田文博
刘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