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碳源物质输入对板结黏土特性及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赵玉鹏 陈波浪 +2 位作者 王治国 付彦博 扁青永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571,共16页
【目的】研究不同碳源物质输入对板结黏土特性及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计对照组(CK)、农家肥(N组)、生物炭(T组)、生物菌肥(J组)、商品有机肥(J组)、矿源黄腐酸钾(H组),每组3个梯度处理,探讨5种碳源物... 【目的】研究不同碳源物质输入对板结黏土特性及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计对照组(CK)、农家肥(N组)、生物炭(T组)、生物菌肥(J组)、商品有机肥(J组)、矿源黄腐酸钾(H组),每组3个梯度处理,探讨5种碳源物质对黏质土壤理化性质和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1)5种碳源物质输入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生物炭改良效果最显著。(2)5种碳源物质输入对各个粒径土壤团聚体均有一定的改良作用,1~2 mm土壤团聚体改良中T2处理效果最佳,N3处理对0.5~1 mm土壤团聚体改良效果最佳,J3处理对0.1~0.25 mm土壤团聚体改良效果最佳;相较CK分别增加了455.70%、504.01%、207.41%、65.55%和41.70%;(3)5种碳源物质输入可以显著提高棉花植株的株高和茎粗,对株高和茎粗的改良效果为N>T>S>J>H和S>J>T>N>H。(4)5种碳源物质对植株干鲜重均有显著性提高,在对棉花农艺性质的改良中农家肥效果最佳。【结论】不同碳源物质输入对黏质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植株农艺性状有益,并以农家肥推荐量+50%的添加量最佳。黏质土壤中添加碳源物质,通过调节土壤结构和生化机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减轻板结对土壤的胁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物质 黏质土壤 棉花苗期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物质对土壤无机氮生物固定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唐玉霞 孟春香 +2 位作者 贾树龙 刘巧玲 王惠敏 《河北农业科学》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培养试验方法 ,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值的碳源物质对土壤无机氮生物固定的影响及其在土壤氮素调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①单独施用碳氮比较高的麦秸、玉米秸和豆秸时 ,土壤微生物的固氮能力明显降低 ,高碳氮比的麦秸并没有表现出对土壤... 采用培养试验方法 ,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值的碳源物质对土壤无机氮生物固定的影响及其在土壤氮素调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①单独施用碳氮比较高的麦秸、玉米秸和豆秸时 ,土壤微生物的固氮能力明显降低 ,高碳氮比的麦秸并没有表现出对土壤无机氮强烈固定的优势 ,而碳氮比较低的鸡粪对土壤无机氮没有固定作用 ;②当碳氮比较高的麦秸、玉米秸及豆秸与化肥配合施用时 ,土壤微生物的固氮能力明显增强 ,与单施化肥相比 ,麦秸、玉米秸和豆秸配施化肥 ,对肥料氮的最大固定率分别提高 2 5 31 %、 1 2 46%和 1 0 64%;③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无机氮的生物固定有重要的“保肥”和“稳肥”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物质 土壤无机氮 生物固定 培养试验 氮肥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碳源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2MnPO4F/C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伟 刘峥 +3 位作者 艾慧婷 周含子 吕奕菊 张淑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6-1142,共7页
本文以甘蔗渣作为生物质碳源制备Na2MnPO4F/C正极材料。通过球磨法及原位热解法制备Na2MnPO4F/C正极材料,利用拉曼光谱对正极材料制备条件进行表征分析,得出Na2MnPO4F/C最佳制备条件为碳源用量15%、煅烧温度600℃。利用XRD、SEM、EDS、... 本文以甘蔗渣作为生物质碳源制备Na2MnPO4F/C正极材料。通过球磨法及原位热解法制备Na2MnPO4F/C正极材料,利用拉曼光谱对正极材料制备条件进行表征分析,得出Na2MnPO4F/C最佳制备条件为碳源用量15%、煅烧温度600℃。利用XRD、SEM、EDS、电化学测量技术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结晶性良好,碳材料很好地包覆在Na2MnPO4F聚氟阴离子材料表面,并且不影响材料结构。组装成纽扣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a2MnPO4F/C材料电化学性能优于Na2MnPO4F材料,在0.1C下,Na2MnPO4F/C材料首圈放电比容量为8.71 m Ah/g,而Na2MnPO4F材料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94 m Ah/g,通过原位热解法进行碳包覆能有效的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性,增加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钠基氟磷酸盐 物质碳源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热处理生物质碳源材料比选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帅全 张驰 +1 位作者 王印 荆肇乾 《森林工程》 2020年第5期99-105,共7页
针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时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以玉米秆和美人蕉秆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条件的碱热预处理,并根据其浸出液连续4 d释放的COD与TN的比值来分析选出最优的碱热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玉米秆的最优处理条件为在4%氢氧化钠... 针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时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以玉米秆和美人蕉秆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条件的碱热预处理,并根据其浸出液连续4 d释放的COD与TN的比值来分析选出最优的碱热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玉米秆的最优处理条件为在4%氢氧化钠溶液中,95℃水浴加热0.5 h;美人蕉秆的最优处理条件为在1%氢氧化钠溶液中,55℃水浴加热0.5 h;总体上同等条件下预处理后的美人蕉秆的释碳能力明显高于玉米秆;最优预处理条件的美人蕉秆耗能较少,成本更低,更适合作为外加生物质碳源投放到人工湿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碳源 碱热预处理 释碳性能 释氮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碳源与非生物质填料组合生态浮床净化水体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小宝 马志远 +2 位作者 陈晓阳 伏炯 陈士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129,共6页
为提升生态浮床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无碳填料为对照,选用生物质碳源(玉米芯)与沸石制备碳源复合填料,分别添加到菖蒲+旱伞草、美人蕉+旱伞草、美人蕉+菖蒲3种植物组合构建的组合生态浮床中,以研究生物质碳源复合填料生态浮床对氮、磷和... 为提升生态浮床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无碳填料为对照,选用生物质碳源(玉米芯)与沸石制备碳源复合填料,分别添加到菖蒲+旱伞草、美人蕉+旱伞草、美人蕉+菖蒲3种植物组合构建的组合生态浮床中,以研究生物质碳源复合填料生态浮床对氮、磷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浮床植物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复合碳源填料对促进植物生长和提升生态浮床的净化效果有重要作用。加碳源组合中植物的平均生长速度和生长量整体优于无碳组合。加碳源组合浮床对NH 4+—N、NO 3-—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0%、88.7%、54.4%、58.7%,较相应的无碳组合去除率提高了6.9%,5.0%,18.4%,-22.3%。加碳源组合中的“菖蒲+旱伞草”组合对NH 4+—N、NO 3-—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6%、92.6%、60.7%,均高于“美人蕉+菖蒲”、“美人蕉+旱伞草”组合生态浮床的去除率。推荐生物质碳源与“菖蒲+旱伞草”组合生态浮床用于水体原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净化 生态浮床 物质碳源 原位水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及氮源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江微 杜双田 +2 位作者 常昕 朱永真 王崇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及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方法】以钉子菇菌株J-4为供试材料,以菌丝生长速率及气生菌丝的长势为指标,考察10种碳源及20种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钉子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及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方法】以钉子菇菌株J-4为供试材料,以菌丝生长速率及气生菌丝的长势为指标,考察10种碳源及20种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钉子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0种碳源中,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碳源有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其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28,2.76和2.04。在20种氮源中,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氮源有牛肉膏、酵母膏和牛肉蛋白胨,其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6.432,5.440和5.436;钉子菇对复合氮源利用效果较好,对无机氮和氨基酸类氮源利用效果较差。【结论】钉子菇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子菇 碳源物质 氮源物质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复合菌剂降解固态物料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星爱 李莉 +6 位作者 赵新颖 郗登宝 刘海燕 那伟 祝延立 刘金文 张永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76,共6页
为提高纤维素类碳源物质降解能力,通过试验驯化得到可降解玉米秸秆微生物复合菌剂。将复合菌剂添加到以纤维素类物质(滤纸、打印纸、秸秆、报纸)作为培养基碳源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分析菌剂反应前后培养基中碳源物质减重率。结果表明,... 为提高纤维素类碳源物质降解能力,通过试验驯化得到可降解玉米秸秆微生物复合菌剂。将复合菌剂添加到以纤维素类物质(滤纸、打印纸、秸秆、报纸)作为培养基碳源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分析菌剂反应前后培养基中碳源物质减重率。结果表明,滤纸、打印纸、秸秆、报纸减重率分别达到93.7%、83.2%、75.4%、61.3%。玉米秸秆横截面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复合菌剂处理前后,细胞结构变得疏松,产生裂缝和空洞,有效证实驯化微生物复合菌剂有助于降解纤维素碳源物质能力。为分离复合菌剂中的单菌株,利用功能菌培养机上产生的透明圈及颜色变化,分离出降解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及产酸菌株,利用16S r RNA序列分析,鉴定出4个菌属8种菌株,分别为Chryseobacterium indologenes Dan121、Chryseobacterium indologenes Dan191、Acinetobacter bereziniae Zhi71、Acinetobacter bereziniae Zhi77、Acinetobacter bereziniae Zhi111、Lactococcus garviae S36、Bacillus cereus M7、Bacillus cereus MP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复合菌剂 物质降解 碳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文摘
8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7-147,共1页
一种以2,4-二氯苯氧乙酸为替代碳源的降解氯酚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以2,4-二氯苯氧乙酸为替代碳源的降解氯酚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以活性污泥或成熟、半成熟状态的好氧颗粒污泥为种泥,以2,4-二氯苯氧乙酸替... 一种以2,4-二氯苯氧乙酸为替代碳源的降解氯酚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以2,4-二氯苯氧乙酸为替代碳源的降解氯酚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以活性污泥或成熟、半成熟状态的好氧颗粒污泥为种泥,以2,4-二氯苯氧乙酸替代氯酚作为好氧颗粒培养的碳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好氧颗粒污泥 二氯苯氧乙酸 污泥培养 碳源物质 活性污泥 氯酚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何要定期使用“增效葡萄糖”?
9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增效葡萄糖” 养殖周期 碳源物质 水体营养物 可溶性糖类 水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改性玉米秸秆强化尾水脱氮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正凯 陶梦妮 +2 位作者 王印 左思敏 荆肇乾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97,共7页
对玉米秸秆进行NaOH改性,初步揭示了NaOH改性对玉米秸秆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玉米秸秆用于强化污水厂尾水反硝化脱氮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NaOH用量对预处理前后释碳规律和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预处理碱浓度;并进一步对NaOH预处... 对玉米秸秆进行NaOH改性,初步揭示了NaOH改性对玉米秸秆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玉米秸秆用于强化污水厂尾水反硝化脱氮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NaOH用量对预处理前后释碳规律和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预处理碱浓度;并进一步对NaOH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生物质碳源进行物质组成、微观结构和脱氮效果研究。结果表明,NaOH预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有机质释放量。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当碱液质量分数达到2%时,纤维素分子间发生有序性重排,结晶度增加。玉米秸秆经过质量分数为2%的NaOH预处理后,其木质素被破坏,内部半纤维素含量减少,同时杂质和灰分也被有效去除,纤维素含量的占比提高了12%。NaOH预处理不但可以破坏小分子环烃的环状结构,同时也能提高基质表层附着力,投加NaOH改性玉米秸秆生物质的系统在1 h内硝酸盐氮脱除率达到71.8%,48h后几乎全部脱除。NaOH改性玉米秸秆有效提高了系统脱氮效率,并且具备尾水处理附加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因此,经NaOH改性后的玉米秸秆是一种适宜的尾水脱氮外加生物质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碳源 玉米秸秆 NAOH 反硝化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