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积比对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浓度废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曹贵华
王淑莹
+1 位作者
彭永臻
苗志加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8-435,465,共9页
采用改良A2/O四点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浓度、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在HRT为8.7h、SRT为15d、污泥回流比为75%、进水流量分配比为20:35:35:10、好氧段P(DO)为1~1.5mg/L条件下,通过调整不同的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分析体...
采用改良A2/O四点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浓度、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在HRT为8.7h、SRT为15d、污泥回流比为75%、进水流量分配比为20:35:35:10、好氧段P(DO)为1~1.5mg/L条件下,通过调整不同的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分析体积比对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体积比对COD、氨氮的去除基本无影响,但对TN、TP去除影响较大.当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为4:8:10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8.12、0.58、9.26、0.43mg/L,进水碳源有效利用率达72.4%.通过逐步减少好氧段体积以提高缺氧段体积的策略,可使进水碳源在各缺氧段或厌氧段被充分利用,同时有利于反硝化除磷菌的富集,DPAOs最高比例为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
脱氮除磷
废水
体积比
碳源有效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积比对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浓度废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曹贵华
王淑莹
彭永臻
苗志加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8-435,46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007)
北京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D121100000112001)
文摘
采用改良A2/O四点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浓度、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在HRT为8.7h、SRT为15d、污泥回流比为75%、进水流量分配比为20:35:35:10、好氧段P(DO)为1~1.5mg/L条件下,通过调整不同的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分析体积比对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体积比对COD、氨氮的去除基本无影响,但对TN、TP去除影响较大.当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为4:8:10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出水COD、氨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8.12、0.58、9.26、0.43mg/L,进水碳源有效利用率达72.4%.通过逐步减少好氧段体积以提高缺氧段体积的策略,可使进水碳源在各缺氧段或厌氧段被充分利用,同时有利于反硝化除磷菌的富集,DPAOs最高比例为20.9%.
关键词
分段进水
脱氮除磷
废水
体积比
碳源有效利用率
Keywords
step-feed proces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wastewater
volume ratio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carbon sources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积比对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浓度废水性能的影响
曹贵华
王淑莹
彭永臻
苗志加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