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干旱采煤塌陷区植被土壤碳循环及源、汇功能转换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琦 叶瑶 +2 位作者 韩煜 史娜娜 全占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6-172,205,共8页
以大柳塔矿区采煤塌陷前后不同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0—8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以及春季、夏季、冬季3个季节不同植被部位以及土壤碳循环差异及碳源/汇功能转换特征。结果表明:(1)对照区和沉陷区不同季节土... 以大柳塔矿区采煤塌陷前后不同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0—8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以及春季、夏季、冬季3个季节不同植被部位以及土壤碳循环差异及碳源/汇功能转换特征。结果表明:(1)对照区和沉陷区不同季节土壤碳储量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采煤沉陷造成春季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显著下降(P=0.001),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冬季>夏季>春季的趋势;(2)采煤沉陷造成草地生态系统春季地上立枯和枯落物碳储量显著上升(P=0.000,P=0.004),冬季枯落物和根系碳储量下降(P=0.016,P=0.015),沉陷区不同植被部位碳储量随季节变化均呈现出春季>夏季>冬季的趋势;(3)相较对照区,沉陷区植被碳储量随季节变化均表现为碳源过程,土壤碳储量随季节变化由碳源—碳汇过程转变为碳汇过程;(4)相关分析显示,对照区地上新鲜植被碳储量和立枯碳储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而沉陷区地上新鲜植被碳储量和立枯碳储量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 碳储量 碳源/汇转换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