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测定20Cr钢渗碳层深度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牟卫萍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1年第1期48-49,52,共3页
-
文摘
用金相法和有效硬化层深法测定 2 0 Cr钢渗碳后渗碳层深度 ,试验分析了与碳浓度梯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2 0 Cr钢渗碳后用金相法测量渗碳层深与用硬化层法测量有效硬化层深其差别很小 ,因此在热处理检验时可采用金相法测量。金相法测量的渗碳层深度自表面开始测至珠光体含量约占 50
-
关键词
渗碳层深度
碳浓度梯度
有效硬化层
金相法
-
Keywords
depth of carburizing case
carbon gratitude
hardening layer
metallographic method
-
分类号
TG156.81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
-
题名H2/H2O气氛下Fe-C合金气固反应脱碳机理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孙彩娇
艾立群
洪陆阔
程荣
周美洁
侯耀斌
-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
-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112-20117,共6页
-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9209160,E2018209284)。
-
文摘
近年来,一种高炉铁水双辊连铸薄带+高温气固反应脱碳生产钢带的全新工艺流程被提出,该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夹杂物的产生。本研究以Fe-C合金气固反应脱碳机理为目的,在H 2/H 2O气氛下,研究了不同脱碳条件下薄带横截面的微观组织、薄带厚度方向上的碳浓度梯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脱碳反应的进行,薄带自表面至中心微观组织可分为三层,L 1层主要由铁素体组成;L 2层主要由奥氏体、渗碳体、石墨相和少量铁素体等混合构成;L 3层主要由渗碳体和石墨相组成。通过分析脱碳层(L 1+L 2)深度与脱碳时间的平方根关系,得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y=kt 0.5函数描述。薄带厚度方向上碳浓度梯度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与薄带的微观组织结构相对应。由碳浓度梯度曲线积分获得的数据与碳硫仪实测数据相吻合,证明了碳浓度梯度曲线的有效性。通过对脱碳层深度的研究计算得到脱碳反应的活化能为137.4 kJ·mol^-1。
-
关键词
脱碳
气固反应
碳浓度梯度
微观组织
扩散
-
Keywords
decarburization
gas-solid reaction
carbon concentration gradient
microstructure
diffusion
-
分类号
TF746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