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碳积累及汇/源功能转换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孔玉华 姚风军 +3 位作者 鹏爽 刘艳 董文轩 白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5,共6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碳储量的主要人为因素,准确掌握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积累及汇/源功能转换特征,对预测土壤碳释放量趋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为明确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碳储量及碳汇/源功能的动态变化特征,以位于科尔沁沙...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碳储量的主要人为因素,准确掌握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积累及汇/源功能转换特征,对预测土壤碳释放量趋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为明确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碳储量及碳汇/源功能的动态变化特征,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围封草地与放牧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碳密度法分析了0~30cm土层有机碳储量及其在5—11月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围封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递减的变化,放牧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不同土层间无显著差异。5-11月围封草地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为2.8~4.0kg/m^2,变幅为1.2kg/m^2。5—9月放牧地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为3.4~4.7kg/m^2,变幅为1.3kg/m^2。围封草地在5—8月为土壤碳源过程,8-9月为土壤碳汇过程,9—11月为土壤碳源过程。放牧地土壤碳库较稳定,无明显的碳汇/源的变化过程。合理的放牧利用有助于土壤碳的积累,减少碳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 放牧 草地 土壤密度 土壤碳汇/源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80
2
作者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9期65-71,77,共8页
在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典型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碳汇 /源的概念 ,综合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分析得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源功能体现在碳库的贮量、稳定性和碳库的输入与输出强度方面 ;天然次生林和人... 在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典型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碳汇 /源的概念 ,综合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分析得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源功能体现在碳库的贮量、稳定性和碳库的输入与输出强度方面 ;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汇功能较强 ,农田和草地较弱 ;土壤有机碳过程源 /汇方面 ,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是强汇 ,人工林生态系统是弱汇 ,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是源。提出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措施包括增加生态系统碳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 循环 生态系统 碳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特征及其控制因子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亮 古松 +2 位作者 徐世晓 赵新全 李英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54-1060,共7页
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变化特征,在区域生态系统碳动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青藏高原不同生态系统CO2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和控制途径进行综述,以明确青藏高原植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状况及时空变化特征,为全球变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碳汇/源 环境因子 控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有机碳迁移与沉积通量 被引量:8
4
作者 姜伟 侯青叶 +2 位作者 杨忠芳 夏学齐 钟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392,共9页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严重,确定土壤侵蚀究竟属于碳汇还是碳源,对认识我国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松嫩平原南部河水和悬浮物样品以及沉积物样品各10套,垂向剖面14条,扎龙湿地沉积柱2个,生物样品...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严重,确定土壤侵蚀究竟属于碳汇还是碳源,对认识我国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乌裕尔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松嫩平原南部河水和悬浮物样品以及沉积物样品各10套,垂向剖面14条,扎龙湿地沉积柱2个,生物样品405件,根系土305件,对采集的原水进行过滤和测试。根据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210Pb1、37Cs、粘土矿物、磁化率、反射光谱、粒度的测试结果,开展黑龙江乌裕尔河流域土壤有机碳侵蚀通量、流域内有机质迁移方式及扎龙湿地沉积速率等研究,认为:本区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降雨量和土壤质地;乌裕尔河流域每年主要以溶解形式在水体中长距离迁移的方式向扎龙湿地输入有机碳,其总量估计为2.91×106kg;扎龙湿地每年沉积的有机碳总量估算为2.71×106kg,近几年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4 g/(cm2.a)。根据本区的有机碳循环数据分析,乌裕尔河流域的侵蚀土壤最终进入扎龙湿地进行沉积,属于碳汇的范畴。研究结果对于查明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汇/源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乌裕尔河流域 土壤侵蚀 有机 土壤碳汇/源 沉积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制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碳储量动态 被引量:8
5
作者 胡向敏 侯向阳 +3 位作者 陈海军 丁勇 运向军 武自念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05-2211,共7页
放牧制度是影响草原土壤碳储量的主要人为因素,从碳储量角度研究不同放牧制度下土壤碳储量动态特征,对草原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自由放牧样地、划区轮牧样地和围栏禁牧样地为研究对象... 放牧制度是影响草原土壤碳储量的主要人为因素,从碳储量角度研究不同放牧制度下土壤碳储量动态特征,对草原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自由放牧样地、划区轮牧样地和围栏禁牧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整个生长季(5-10月)0-3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自由放牧样地有机碳储量显著低于围栏禁牧和划区轮牧样地(P<0.05),围栏禁牧和划区轮牧样地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自由放牧样地有机碳储量经过明显的2次碳源过程和1次碳汇过程;划区轮牧样地经过明显的1次碳汇和1次碳源过程;围栏禁牧样地经过明显的1次碳源过程。3)各样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净增量均表现为碳源,其中自由放牧样地表现为最强碳源,其次为划区轮牧样地,围栏禁牧样地为最弱碳源,分别为-0.75、-0.45和-0.32 kg·m-2。综合分析表明,放牧制度明显改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储量积累过程,减少碳释放的放牧制度能力大小排序依次为围栏禁牧、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制度 荒漠草原 土壤密度 土壤碳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青丽 蒋雨洲 +4 位作者 邹焱 张云贵 张恒 石俊雄 李志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58-1265,共8页
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对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源和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烤烟生长及管理的特殊性,研究烟田生态系统碳收支,为提升烟田管理及农业碳汇估算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定位试验为平台,以单施化肥处理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7年观测了烤烟... 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对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源和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烤烟生长及管理的特殊性,研究烟田生态系统碳收支,为提升烟田管理及农业碳汇估算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定位试验为平台,以单施化肥处理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7年观测了烤烟生长季的碳收支。研究结果表明,烤烟生物量平均为(5832.10±537.32)kg hm?2;烟株碳含量平均为(42.14±0.05)%,累积固碳量为(2459.25±233.78)kg hm?2。烤烟根系碳占烟株碳比例较高,平均为24.94%。烤烟生长季湿沉降碳达到了115.32 kg hm?2,干沉降碳量为6.54 kg hm?2,两者占根系碳的20.01%。烟生长季碳输出总量为2464.98kghm?2,其中CO2排放碳占碳支出的98.99%,径流损失碳占支出的0.76%,淋溶损失碳占支出的0.25%。烟田生态系统对大气而言是弱碳汇,碳汇量116.13kghm?2。虽然烤烟固碳总量相对较低,但其根系对土壤碳贡献却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收支 碳汇/源 排放 大气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经营与全球变化减缓 被引量:121
7
作者 冯瑞芳 杨万勤 张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870-3877,共8页
以全球变暖和大气CO2浓度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森林,特别是森林土壤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碳源、汇、库的角色,但其受到... 以全球变暖和大气CO2浓度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森林,特别是森林土壤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碳源、汇、库的角色,但其受到气候、森林类型和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调控。人工林的碳汇作用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化的一种可能机制和最有希望的选择而成为全球变化减缓研究的核心内容。人工林土壤的碳汇功能受到经营水平的调控,同时还受到全球变暖的反馈作用。因此,人工林土壤碳汇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基于增强土壤碳汇功能增强的人工林经营与管理技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以及人工林碳汇与碳贸易等是未来全球变化和林业生态工程研究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全球变化减缓 碳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