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草原不同围封年限植被-土壤系统碳氮贮量的变化 被引量:22
1
作者 敖伊敏 焦燕 徐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03-1410,共8页
以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围封年限下的天然草地植物和土壤有机碳、全氮贮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由放牧草地相比,重度退化草地采取生长季围封恢复措施后,群落植物和土壤环境在围封8、11、14、21、25年后均得到了... 以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围封年限下的天然草地植物和土壤有机碳、全氮贮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由放牧草地相比,重度退化草地采取生长季围封恢复措施后,群落植物和土壤环境在围封8、11、14、21、25年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地上植物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及其碳氮贮量、土壤碳氮贮量明显增加,土壤容重降低。自由放牧地和围封8、11、14、21年植物-土壤系统碳贮量分别为7 357.93、7 988.27、8 413.18、12 878.82、8 934.66 g.m-2,氮贮量分别为427.78、494.28、575.49、707.35、615.09 g.m-2。草地围封至14年植物和土壤各项理化性质达到最大值,使得植物-土壤系统的碳氮贮量分别是自由放牧地的1.75和1.65倍,说明植被与土壤间达到了良性循环的状态,退化草地正向演替。随着围封年限的继续增加,其各项指标出现下降趋势。由此可知,季节性围封措施在一定时间内可使退化草地的土壤-植物系统的碳氮贮量增加,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但适宜的恢复时间和合理利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围封年限 植物碳氮贮量 土壤碳氮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氮贮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49
2
作者 路翔 项文化 刘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9-173,共5页
对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省级森林公园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4种森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N)含量、贮量及土层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同一森林的不同土层SOC、N含量和贮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土层SOC含量的变化范围分... 对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省级森林公园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4种森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N)含量、贮量及土层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同一森林的不同土层SOC、N含量和贮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土层SOC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杉木林8.66~22.96g/kg,马尾松林13.33~37.50g/kg,南酸枣林13.78~43.58g/kg,青冈林13.33~36.87g/kg。土壤全N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杉木林1.37~2.29g/kg,马尾松林1.29~2.65g/kg,南酸枣林1.69~3.96g/kg,青冈林1.23~3.26g/kg。4种林地SOC和N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下降。4种森林土壤SOC贮量差异不显著(p=0.177 6),N贮量差异极显著(p=0.000 7)。4种森林土壤SOC含量与N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除青冈林外,其余3种森林土壤SOC与C/N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马尾松土壤N与C/N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南酸枣林的存在显著关系(p<0.05),青冈林和杉木林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南酸枣 青冈 土壤有机 土壤 碳氮贮量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樟树林土壤碳氮贮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文丽 雷丕锋 戴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1,共6页
对湖南省长沙市天际岭国家森林植物园和汨罗桃林林场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三个林龄的樟树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贮量及土层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林龄的不同土层SOC、N含量和贮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 对湖南省长沙市天际岭国家森林植物园和汨罗桃林林场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三个林龄的樟树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贮量及土层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林龄的不同土层SOC、N含量和贮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林龄樟树林SOC和TN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同时,土壤碳含量及碳贮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而土壤氮含量及贮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减少,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0~10 cm)。不同林龄樟树林各土层SOC含量的变化分别为10 a:4.62~17.00 g/kg,24 a:4.48~17.92g/kg,45 a:4.57~19.37 g/kg;土壤N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 a:0.99~1.56 g/kg,24 a:0.79~1.43 g/kg,45 a:0.78~1.22 g/kg。土壤SOC含量与N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土壤SOC含量与C/N相关性极显著(p〈0.01)。但樟树林土壤N与C/N之间相关性除24 a呈显著相关以外(p〈0.05),其它两个林龄阶段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土壤SOC贮量差异不显著(p=0.083),N贮量差异性不显著(p=0.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纯林 土壤有机 土壤 碳氮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马尾松混交林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氮贮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文丽 雷丕锋 +1 位作者 吴子剑 王鸿彬 《广西林业科学》 2014年第4期365-370,457,共7页
对湖南省天际岭国家森林植物园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3个林龄阶段樟树(10、24、45年)-马尾松(10、24、45年)混交林土壤有机碳、氮含量、贮量及土层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同一林龄的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和贮量均存... 对湖南省天际岭国家森林植物园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3个林龄阶段樟树(10、24、45年)-马尾松(10、24、45年)混交林土壤有机碳、氮含量、贮量及土层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同一林龄的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和贮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樟树-马尾松不同林龄各土层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分别为10年生3.73-18.04 g/kg,24年生6.84-21.12 g/kg,45年生5.36-21.46 g/kg。土壤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年生1.08-1.56 g/kg,24年生0.94-1.47 g/kg,45年生1.34-2.12 g/kg。樟树-马尾松混交林3个林龄阶段林地有机碳和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下降。樟树-马尾松混交林3个林龄阶段森林土壤有机碳贮量差异性显著(P=0.001),氮贮量差异性不显著(P=0.157)。3个林龄阶段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氮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除林龄为45年外,10年生和24年生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碳氮比相关性均不显著。10年时,樟树-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氮与碳氮比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 P〈0.01),24年和45年时樟树-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氮与碳氮比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马尾松混交林 土壤有机 土壤 碳氮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鞭繁殖毛竹林碳氮贮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广路 范少辉 +1 位作者 郭宝华 杜满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1-219,共9页
为探讨不同成林时间扩鞭繁殖毛竹林的碳、氮贮量变化特征,以撂荒地和14年生杉木林为对照,对不同成林时间扩鞭繁殖毛竹林的碳、氮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的碳、氮贮量均显著高于撂荒地;而14年生杉木林转化为毛竹林后,碳贮量... 为探讨不同成林时间扩鞭繁殖毛竹林的碳、氮贮量变化特征,以撂荒地和14年生杉木林为对照,对不同成林时间扩鞭繁殖毛竹林的碳、氮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的碳、氮贮量均显著高于撂荒地;而14年生杉木林转化为毛竹林后,碳贮量短暂下降后快速上升,成林10年毛竹林的碳贮量达到最大,其后随着"林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成林时间超过10年的毛竹林的氮贮量显著高于14年生的杉木林,而成林5年毛竹林的氮贮量低于杉木林。几种类型林分系统的碳、氮贮量均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且乔木层碳、氮贮量比例越大,土壤层碳氮贮量比例越低。毛竹林凋落物碳、氮贮量高于撂荒地,低于杉木林;但毛竹林凋落物层碳氮贮量随着成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毛竹林较低的凋落物碳氮贮量可能会影响毛竹林的持续固碳能力。因此,平衡乔木层和土壤层的碳氮贮量是森林实现科学经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鞭繁殖 毛竹林 林龄 碳氮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