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生境土壤碳氮磷密度
1
作者 刘龙 魏亚娟 +4 位作者 李敏 李惠 刘霞 高亮 高玉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为探究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生境对土壤碳(C)、氮(N)、磷(P)密度分配特征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以流动沙地为对照,3种生境(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盐碱滩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碳、氮、磷密度的空间异质性及相... 为探究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生境对土壤碳(C)、氮(N)、磷(P)密度分配特征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以流动沙地为对照,3种生境(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盐碱滩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碳、氮、磷密度的空间异质性及相关性,结合冗余分析明确关键环境因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4种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24~1.41、0.53~0.68、0.47~1.18、0.79~0.96。由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植物多样性逐渐增加。4种生境间土壤有机碳(SOC)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其中,盐碱滩地土壤有机碳(SOC)质量分数最大,固定沙地的次之,半固定沙地的最小。各生境间土壤全氮(TN)及全磷(TP)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土壤碳密度高,土壤氮、磷密度较低。各生境土壤深度(h)为0<h≤30 cm处土壤碳密度差异显著(P<0.05),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不同生境及土层深度的土壤氮、磷密度均无显著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土壤SOC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ielou均匀度指数、碳密度、氮密度、磷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植被及土壤因子对土壤碳、氮、磷密度的累计解释率为86.78%。土壤SOC质量分数及TN质量分数是影响土壤碳、氮、磷密度的主要因子。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固定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增加,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及土壤碳、氮、磷固存。沙地固定导致的生境变化是影响土壤碳、氮、磷物质循环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土壤养分 碳氮磷密度 荒漠绿洲过渡带 吉兰泰盐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