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地区黄泥土氮肥对水稻产量、叶片碳氮同化及不同土层氮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汝礼 沈明星 +2 位作者 卢萍 殷士学 杨林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2-598,共7页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太湖地区黄泥土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碳氮同化及不同土层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氮量(N)在161.0 kg hm-2处理和高于该施氮量处理的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施氮量在161.0 kg h...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太湖地区黄泥土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碳氮同化及不同土层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氮量(N)在161.0 kg hm-2处理和高于该施氮量处理的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施氮量在161.0 kg hm-2处理和高于该施氮量处理的碳氮同化水平之间几乎没有差异,但都高于施氮量在57.5 kg hm-2处理的。不同土层氮分布结果表明,长期施氮量在161.0 kg hm-2和高于该施氮量各处理中,长期施入有机肥配施NPK肥处理残留最深,其次是长期施入化肥N的处理,长期秸秆还田配施N肥处理较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碳氮同化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分蘖与麦苗的碳氮同化及ATP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谷丽萍 周阮宝 +1 位作者 肖本如 孙昌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3期214-218,共5页
本文对不同分蘖的麦株做了几项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分蘖多的植株较分蘖少的植株具有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对N0_3^--N吸收多,转化快;其心叶和根系的ATP含量也明显高于少蘖株,生长着的分蘖对整株(包括其他分蘖) 的生长发育及其成... 本文对不同分蘖的麦株做了几项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分蘖多的植株较分蘖少的植株具有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对N0_3^--N吸收多,转化快;其心叶和根系的ATP含量也明显高于少蘖株,生长着的分蘖对整株(包括其他分蘖) 的生长发育及其成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多分蘖植株的成穗率及穗部结实性状均优于少分蘖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蘖 碳氮同化 结实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配比对菜用大豆籽粒膨大过程中氮碳同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磊 朱月林 +2 位作者 杨立飞 魏国平 王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329,共7页
以菜用大豆品种‘理想95-1’为试材,通过蛭石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菜用大豆籽粒膨大过程中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中增加适当的铵态氮比例(25%-50%)有利于菜用大豆的生长发育,菜用大豆植株和荚果干鲜重、干物... 以菜用大豆品种‘理想95-1’为试材,通过蛭石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菜用大豆籽粒膨大过程中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中增加适当的铵态氮比例(25%-50%)有利于菜用大豆的生长发育,菜用大豆植株和荚果干鲜重、干物率显著增加,尤以硝铵比为75∶25最为显著。在高比例的硝态氮(100%)或铵态氮(75%)处理下,菜用大豆籽粒的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分别显著升高,氮代谢显著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迅速增加,但同期的籽粒淀粉酶活性较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下降,碳代谢受到显著抑制。在硝铵比为75∶25时,菜用大豆籽粒氮代谢强度适中,同期碳代谢显著增强,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升高,能维持籽粒正常的生理代谢,有利于菜用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可见,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能显著影响菜用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的碳氮代谢,籽粒碳氮代谢与其产量密切相关,可通过调节硝铵比来获得理想菜用大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形态 碳氮同化 关键酶 菜用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下优质稻桂华占、八桂香花后碳氮物质流转与籽粒生长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钧铭 江立庚 +3 位作者 徐世宏 韦善清 梁和 董登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1-1008,共8页
以桂华占、八桂香为材料,不同播期调控下,研究不同播期下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后茎鞘、叶片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都与籽粒起始灌浆势呈正相关。籽粒活跃灌浆期、持续灌浆时间与花后茎鞘、... 以桂华占、八桂香为材料,不同播期调控下,研究不同播期下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后茎鞘、叶片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都与籽粒起始灌浆势呈正相关。籽粒活跃灌浆期、持续灌浆时间与花后茎鞘、叶片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呈极显著正相关。(2)播种期推迟不利于茎鞘碳同化物向穗部流转,茎鞘碳同化物转运对籽粒的产量和淀粉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淀粉>可溶性糖>蔗糖,茎鞘碳同化物对籽粒产量及淀粉产量的贡献率远高于叶片。可溶性糖转运对籽粒产量和淀粉产量贡献率表现为SD1>SD2>SD3;蔗糖、淀粉对籽粒的产量贡献率表现为SD1>SD2>SD3。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的减少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增加是同步的,并且,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快速递减期(花后3~12 d)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快速递增期(花后6~12 d)同步。(3)播种期推迟减少茎鞘和叶片总氮的积累,籽粒氮收获指数降低,但是播种期的推迟却增加茎鞘和叶片器官蛋白氮积累,有利于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期 碳氮同化 流转 籽粒生长 品质 同步性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氮浓度下尖状栅藻同化硝态氮和CO_2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倩雅 罗舒怀 +2 位作者 张莹 李爱芬 张成武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3-591,共9页
尖状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Lagerheim)Chodat)是一种高产油淡水单细胞绿藻,该藻在较低氮素浓度下能显著提高产油效率,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藻株。本研究以尖状栅藻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藻细胞硝酸还原酶和Rubisco活性、碳氮元素... 尖状栅藻(Scenedesmus acuminatus(Lagerheim)Chodat)是一种高产油淡水单细胞绿藻,该藻在较低氮素浓度下能显著提高产油效率,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藻株。本研究以尖状栅藻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藻细胞硝酸还原酶和Rubisco活性、碳氮元素含量和培养液硝酸根离子浓度,分析18.0、9.0、6.0、3.6 mmol·L-1初始氮浓度下尖状栅藻的碳氮同化特征和时相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8.0 mmol·L-1组尖状栅藻细胞密度最高,为7.9×107cells·m L-1,硝酸还原酶和Rubisco的活性高,且持续时间长。培养液中产生的NO-2随初始氮浓度的升高而增多,18.0 mmol·L-1组至培养期结束仍保持相对较高的NO-2水平。4个实验组(初始氮从高到低)培养10 d藻细胞的氮含量依次为7.2%、4.1%、2.8%和1.9%DW,碳含量为46%、52%、54.5%和57.4%DW,细胞的C/N摩尔比值为:8.0、16.7、24.3和35.2。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氮浓度影响尖状栅藻的生长繁殖,藻细胞的碳氮同化相互影响,适宜的低氮浓度可促进藻细胞碳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状栅藻 硝酸还原酶 1 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 碳氮同化 生物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GS抑制剂对小麦灌浆期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铁钢 戴廷波 曹卫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1-676,共6页
为了解小麦叶片和籽粒内碳代谢和氮代谢之间的关联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Glufosinate)对不同施氮水平下两个小麦基因型灌浆期氮、碳同化特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片GS被抑制后,高蛋白类型品种豫... 为了解小麦叶片和籽粒内碳代谢和氮代谢之间的关联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Glufosinate)对不同施氮水平下两个小麦基因型灌浆期氮、碳同化特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片GS被抑制后,高蛋白类型品种豫麦47籽粒内氮含量显著升高、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而低蛋白类型豫麦50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穗GS被抑制后,高蛋白类型品种豫麦47叶片和籽粒内氮含量均显著下降、叶片和籽粒内的可溶性糖含量也显著下降;而低蛋白类型豫麦50则表现叶片和籽粒内氮含量均显著下降,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说明高蛋白品种豫麦47籽粒和叶片内氮、碳同化相对独立,而低蛋白品种豫麦50籽粒和叶片内氮、碳同化过程关联紧密。这一结果还说明高蛋白品种籽粒花后氮同化可以直接利用从根部或茎秆而来的氮素,而低蛋白品种则必须经过叶片。因此,在小麦生产上,不同类型品种必须采取不同的氮肥运筹方案,对于低蛋白类型品种,氮肥可适当前移,而对于高蛋白类型品种,则宜采用前促后补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素水平 GS抑制剂(Glufosinate) 碳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下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钧铭 江立庚 +3 位作者 徐世宏 韦善清 梁和 董登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15,570,共10页
以桂华占、八桂香为材料,在干湿交替灌溉、亏缺灌溉、淹水灌溉3种水分条件下,研究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下,桂华占和八桂香花后碳氮流转与籽粒的生长间存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1)... 以桂华占、八桂香为材料,在干湿交替灌溉、亏缺灌溉、淹水灌溉3种水分条件下,研究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下,桂华占和八桂香花后碳氮流转与籽粒的生长间存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1)茎鞘和叶片干物质转运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贡献率为16.86%~25.68%,花后茎叶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与籽粒起始灌浆势呈显著甚至极显著正相关;籽粒最大灌浆速率、活跃灌浆期、持续灌浆时间与叶片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鞘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呈极显著负相关;(2)茎鞘碳同化物转运对籽粒的产量和淀粉产量的贡献率则为干湿交替灌溉>亏缺灌溉>淹水灌溉;但叶片碳同化物转运对籽粒的产量和淀粉产量的贡献率则为淹水灌溉>亏缺灌溉>干湿交替灌溉;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的减少和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增加是同步的,且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快速递减期(花后3~12d)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快速递增期(花后6~12d)同步;(3)茎鞘和叶片氮素转运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为44.05%~117.66%,叶片总氮转运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大于茎鞘,茎鞘和叶片氮同化物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以淹水灌溉处理的最大,亏缺灌溉处理的次之,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水分胁迫 碳氮同化 流转 籽粒生长 品质 相关性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 and O Co-doped Carbon Nitride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8
作者 CHEN Libo SHENG Ying +3 位作者 WU Ming SONG Jiling JIAN Jian SONG Erhong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2-560,I0011,I0012,共11页
Elemental doping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uning the band structure of graphite carbon nitride(CN)to enhance its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sodium(Na)and oxygen(O)co-doped carbon nitride(Na/O-CN_(x),... Elemental doping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uning the band structure of graphite carbon nitride(CN)to enhance its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sodium(Na)and oxygen(O)co-doped carbon nitride(Na/O-CN_(x),x=1.0,2.0,3.0,4.0)was synthesized via solid-phase reaction of sodium citrate(NaCA)and pure CN powder in the Teflon-sealed autoclave under air conditions at 180℃.Surface area of Na/O-CN_(3.0) is measured to be 18.8 m^(2)/g,increasing by 60.7%compared to that of pure CN(11.7 m^(2)/g).Bandgap energy of Na/O-CN_(3.0) is determined to be 2.68 eV,marginally lower than that of pure CN(2.70 eV),thereby enhancing its capacity for sunlight absorption.Meanwhile,the incorporation of Na and O atoms into Na/O-CN_(x) is found to effectively reduce recombination rates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As a result,Na/O-CN_(x) samples exhibit markedl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ctivity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Notably,the optimal Na/O-CN_(3.0) sample achieves a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rate of 103.2μmol·g^(–1)·h^(–1),which is 8.2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pure CN(11.2μmol·g^(–1)·h^(–1)).Furthermore,a series of Na/O-CN_(x)-yO_(2)(y=0,20%,40%,60%,80%,100%)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modulating the oxygen content within reaction atmosphere.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reveal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both Na and O atoms in Na/O-CN_(3.0) enhances photocatalytic activity.This study also introduces novel methodologies for synthesis of metal atom-doped CN materials at lower temperature,highlighting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Na and O atoms i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of Na/O-CN_(x)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and O co-doped carbon nitride synergistic effect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油菜生理特征和菜籽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龙 李静 +4 位作者 钱晨 林国冰 李亦扬 杨光 左青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7-1607,共11页
为了探明盐胁迫对油菜产量品质和生理特征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浙油50为材料,于2020—2022年油菜生长季在盐城大丰盐碱地进行试验,分别设置低盐和高盐处理,研究油菜碳氮同化、光合特征、抗逆生理以及菜籽产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 为了探明盐胁迫对油菜产量品质和生理特征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浙油50为材料,于2020—2022年油菜生长季在盐城大丰盐碱地进行试验,分别设置低盐和高盐处理,研究油菜碳氮同化、光合特征、抗逆生理以及菜籽产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低盐处理,高盐处理下油菜初花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降低18.46%~35.67%,成熟期降低20.92%~46.03%;高盐处理提高了初花期根和叶片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降低了茎枝的分配比例,提高了成熟期根和茎枝的分配比例,降低了果壳和籽粒的分配比例。此外,高盐处理降低初花期和成熟期各器官碳氮积累,降低了茎枝和叶片的碳氮转运效率,表明盐胁迫抑制油菜碳氮同化和花后养分转运,最终导致籽粒产量降低;另一方面,高盐处理下各器官C/N显著降低,表明盐胁迫对碳素同化的抑制程度强于氮素,导致籽粒品质改变,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8.23%,油分含量降低4.42%。高盐较低盐显著降低初花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系数、瞬间羧化效率,提高胞间CO_(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表明盐胁迫对油菜光合的影响可能主要归因于非气孔限制。与低盐相比,高盐下油菜H_(2)O_(2)和MDA含量增加27.41%和42.33%,S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上升65.54%、22.85%、29.68%、9.75%和16.84%。由此认为,盐胁迫通过抑制油菜碳氮同化和限制光合,降低籽粒产量,改变籽粒品质,同时油菜可以提高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来适应盐胁迫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盐胁迫 碳氮同化 生理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