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170
1
作者 刘家军 何明勤 +5 位作者 李志明 刘玉平 李朝阳 张乾 杨伟光 杨爱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探讨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水_岩反应的可能性 ,对矿集区的热液矿物、蚀变岩石和原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菱铁矿、菱锶矿的δ13 CPDB 值为-8.3‰~ + 2 .7‰ ,相对变... 为探讨兰坪盆地内白秧坪银铜多金属矿集区水_岩反应的可能性 ,对矿集区的热液矿物、蚀变岩石和原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热液成矿阶段形成的方解石、菱铁矿、菱锶矿的δ13 CPDB 值为-8.3‰~ + 2 .7‰ ,相对变化较小 ;而δ18OSMOW 值为 -2 .5‰~ + 2 4.3‰ ,变化较大 ,且出现了自然界中少见的极低值(± 0‰ )。水岩交换模拟反应显示 ,在成矿早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7‰和 + 7‰ ,与岩浆水组成特征相似 ,它是一种具有深源CO2 的热卤水。在此流体中 ,可溶性碳以HCO-3 为主 ,方解石等热液矿物的形成温度为3 0 0~ 160℃ ,水岩交换比值较小 (0~ 0 .4)。在成矿晚阶段 ,成矿流体的δ13 C和δ18O值分别为 -2 .5‰和 -12 .5‰ ,可溶性碳以H2 CO3 为主 ,方解石等形成温度为 2 50~ 150℃ ,水岩交换比值稍大 (0 .2~ 0 .6) ,显示出晚阶段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的特征。δ13 C值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 热液酸盐 水-岩反应 多金属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与碳氧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亚强 曹军骥 +2 位作者 张小曳 沈振兴 梅凡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在中国的主要沙漠和戈壁等粉尘源区采集了地表沙或土壤(统称为表土)样品,分析了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大致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 在中国的主要沙漠和戈壁等粉尘源区采集了地表沙或土壤(统称为表土)样品,分析了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大致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碳酸盐δ13C值在空间上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偏负,δ18O值缺乏规律性;塔克拉玛干沙漠细颗粒物质中碳酸盐含量相对偏高,但不同粒级颗粒中碳酸盐的δ13C值基本一致,表明风蚀时粒度的分选并不影响源区的同位素组成特征;由于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和δ13C值均具有区域特征,因此利用大气粉尘的碳酸盐含量和δ13C值示踪不同的源区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源区 表土 酸盐含量 碳氧同位素组成 源区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3
作者 王长明 邓军 张寿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318-,共1页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井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的一个大型Sn-Cu-Ag-Zn-Pb矿床,燕山期火山侵入岩广泛出露,因此认为该为矿床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组成 喷流沉积成因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陆生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布特征及其气候响应
4
作者 罗铃 沈华 +3 位作者 鲍睿 谈昊林 李成龙 盛雪芬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1-873,共13页
陆生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记录了环境气候信息,是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的一个良好指标。文章在前人对现生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的环境意义研究基础上,通过增加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新疆地区(受西风带控制)、川西地区(受印度季... 陆生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记录了环境气候信息,是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的一个良好指标。文章在前人对现生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的环境意义研究基础上,通过增加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新疆地区(受西风带控制)、川西地区(受印度季风控制)以及东北地区(东亚季风北端)的现生蜗牛碳氧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结合中国其他地区已有数据,总结探讨所有研究区已有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回归分析蜗牛壳体碳氧同位素组成与降水量、温度、湿度、蒸发量及干燥度等5个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全国范围内的蜗牛壳体碳同位素组成与年均降水量、年均相对湿度具有明显负相关关系,与年均蒸发量及干燥度具明显正相关关系,年均温度大于9.5℃采样点的蜗牛壳体碳同位素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蜗牛壳体氧同位素组成与各种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而显示无明显的相关性,可能由于不同区域蜗牛壳体氧同位素对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程度不同,也可能是由于蜗牛壳体氧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导致。总之,蜗牛壳体碳同位素较为忠实地记录了有效降水引起C3植被同位素变化的信息,而对蜗牛壳体氧同位素记录的信息的解读还不明晰,仍需更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蜗牛壳体 碳氧同位素组成 气候因子 环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解石-白云石混合物碳、氧同位素组成的Gasbench-IRMS选择性酸提取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娟 刘汉彬 +4 位作者 金贵善 张建锋 李军杰 张佳 石晓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9,I0004,共11页
砂岩中不同时期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组成、结构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各不相同,利用胶结物中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可指示成岩流体中碳的来源,用氧稳定同位素可估算其结晶时的温度和流体来源。为了获得砂岩胶结物中不同种类碳酸盐的碳氧... 砂岩中不同时期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的矿物组成、结构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各不相同,利用胶结物中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可指示成岩流体中碳的来源,用氧稳定同位素可估算其结晶时的温度和流体来源。为了获得砂岩胶结物中不同种类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般采用离线式选择性酸提取法,分步提取并测试各自的碳、氧同位素组成。针对离线法过程繁琐、效率低的缺点,配制不同比例的石英砂、方解石及白云石混合物样品,采用连续流装置Gasbench与同位素质谱(IRMS)联用技术进行混合物样品与100%磷酸反应的温度及时间优化实验。样品主要粒度范围为63~75μm,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2 h时生成的CO_(2)表示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反应温度为25℃时,白云石与100%磷酸反应1 h几乎没有CO_(2)生成,2 h时CO_(2)的产率仅约3%。混合物实验表明,在方解石含量大于白云石时,Gasbench-IRMS可以利用选择性酸提取法对方解石、白云石混合物样品进行在线分离,并且分别测试方解石、白云石各自的碳、氧同位素组成。25℃反应2 h生成的CO_(2)代表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之后再反应2 h后将CO_(2)气体去掉,升温至50℃反应18 h测试CO_(2)可代表白云石的δ^(13)C、δ^(18)O。本方法的分析精度δ^(13)C优于±0.15‰(1σ)、δ^(18)O优于±0.20‰(1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白云石 同位素组成 选择性酸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兰坪盆地成矿流体性质:氧、碳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1
6
作者 薛春纪 陈毓川 +3 位作者 杨建民 王登红 杨伟光 杨清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64-1067,共4页
在对兰坪盆地金顶、白秧坪矿床翔实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热液成因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成矿主阶段热液方解石氧、碳同位素组成(δ18OSMOW=-2.5‰~5.5‰,平均0.2‰;δ13CPDB=-0.... 在对兰坪盆地金顶、白秧坪矿床翔实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热液成因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成矿主阶段热液方解石氧、碳同位素组成(δ18OSMOW=-2.5‰~5.5‰,平均0.2‰;δ13CPDB=-0.0‰~-0.6‰,平均-1.9‰)与超基性-基性岩浆、火成碳酸岩及地幔岩包体的相应值重合或接近;成矿主阶段热液天青石流体包裹体内CO2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PDB=-20.0‰~-2.2‰,平均-10.4‰)部分样品具有幔源CO2特点。成矿主阶段之后与粗晶自形黄铁矿、方铅矿及天青石、石膏共生的方解石O、C同位素组成(δ18OSMOW=19.4‰~22.6‰,平均20.8‰;δ13CPDB=-8.1‰~2.7‰,平均-4.5‰)反映晚阶段流体主要起源于沉积地层和大气水。推测幔源成矿流体升至地壳与盆地卤水混合可能是大规模基本成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方解石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组成 壳幔混合流体 金顶和白秧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区毕克卷转虫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7
作者 赫喆 王萱 寇亚平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10期19-21,共3页
用稳定同位素法研究深海岩芯中的有孔虫,建立古海洋环境,这在世界范围内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在滨岸带这种开放体系中,有孔虫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受各种因素影响,从而给地质解释带来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我国某些海区近岸的Ammonia b... 用稳定同位素法研究深海岩芯中的有孔虫,建立古海洋环境,这在世界范围内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在滨岸带这种开放体系中,有孔虫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受各种因素影响,从而给地质解释带来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我国某些海区近岸的Ammonia beccarii Vars.(毕克卷转虫)碳氧同位素,並进行了比较;阐明了有孔虫碳氧同位素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同时,测试了位于东营市河口镇北北西22公里处黄河三角洲ZK228钻孔各层位的毕克卷转虫碳氧同位素,並用碳氧同位素值来鉴定该地区碳酸盐的沉积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组成 同位素 有孔虫 潮下带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蚬分布的气候环境及壳体稳定同位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虎才 陈玥 +5 位作者 樊红芳 杨明生 常凤琴 牛洁 雷国良 张文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7-84,共8页
根据实地考察和对现有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揭示中国大陆河蚬现生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于800mm(800~1400mm)、1月平均气温大于0℃(0.5~4.5℃)、温暖湿润的淡水-微咸水河湖环境之中。河蚬壳体在生长过程中记录了气候环... 根据实地考察和对现有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揭示中国大陆河蚬现生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年降水量大于800mm(800~1400mm)、1月平均气温大于0℃(0.5~4.5℃)、温暖湿润的淡水-微咸水河湖环境之中。河蚬壳体在生长过程中记录了气候环境和水体性质的信息。利用碳酸盐自动装置与Finnigan MAT-253型质谱仪联机对河蚬壳体δ^18O和δ^13C的值进行了系统测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壳体生长过程中由于生理效应和生态习性差异造成全壳的δ^18O值变化较小,江苏一帆河、古黄河、江西绵江和云南滇池4个采样区(点)之间变化仅为1.4‰;河蚬壳体不同部位δ^18O值记录了生长过程中的季节性温度变化;随纬度增高壳体δ^13C值富集轻同位素组成,有变负的趋势;雨热同期气候环境下的一帆河、古黄河地区现代河蚬壳体碳氧同位素值在个体生长过程中变化位相非常相似,反映了壳体碳氧同位素值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碳氧同位素组成 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C、H、O、S、Sr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被引量:7
9
作者 丁坤 王瑞廷 +5 位作者 秦西社 梁婷 杨秀清 栾燕 郑崔勇 樊新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5-366,共12页
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在陕西勉(县)-略(阳)-宁(强)铜金镍矿化集中区新发现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了查明陈家坝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笔者开展了系统的C、H、O、S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陈家坝矿区的围岩的δ^(13)CPD... 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在陕西勉(县)-略(阳)-宁(强)铜金镍矿化集中区新发现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了查明陈家坝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笔者开展了系统的C、H、O、S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陈家坝矿区的围岩的δ^(13)CPDB值范围-0.93‰~1.44‰,平均值为0.35‰,δ^(18)OV-SMOW值范围14.14‰~27.49‰,平均22.1‰,为沉积成因海相碳酸盐岩。脉石矿物白云石的δ^(13)CPDB范围在-0.53‰~-0.89‰,δ^(18)OV-SMOW值范围12.12‰~13.23‰,指示成矿流体中的CO_2主要来自岩浆水,少量CO_2来源于围岩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成矿流体中δD值范围-91‰~-72‰,δ^(18)OH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成矿流体与围2岩的水-岩反应是导致该区铜铅锌2矿床中白云石和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矿物沉淀结晶的主要机制。矿石金属硫化物δ34S值范围4.88‰~8.90‰,平均值为7.37‰,介于岩浆硫与海水硫之间,且与矿集区内典型的徐家沟铜矿床矿石矿物δ34S变化区间重叠,表明硫主要来自于岩浆硫,部分硫来自海水硫酸盐。矿石中黄铁矿的初始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比值为0.72,高于赋矿围岩锶同位素比值,接近大陆地壳的87Sr/86Sr比值(0.719),指示了成矿流体流经了雪花太坪组地层,并与其中具有高87Sr/86Sr比值的白云岩进行水岩反应及同位素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氢、、硫、锶同位素组成 成矿物质来源 陈家坝Cu-Pb-Zn多金属矿床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系统形成的构造期次 被引量:32
10
作者 傅强 游瑜春 吴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20,共3页
在对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性储集层的发育期次研究中,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分析裂缝的特征和彼此切割关系,分析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包裹体性质,确定曹台变质岩潜山的裂缝系统属于被溶蚀作用改造的碎裂缝。有3期构造裂缝系... 在对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曹台变质岩潜山裂缝性储集层的发育期次研究中,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分析裂缝的特征和彼此切割关系,分析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包裹体性质,确定曹台变质岩潜山的裂缝系统属于被溶蚀作用改造的碎裂缝。有3期构造裂缝系统;早期裂缝系统是燕山期挤压块断构造作用的结果;中期裂缝系统在沙三段沉积期末区域性抬升挤压作用下形成,多具有剪切性质;晚期裂缝系统在东营组沉积期末的强烈抬升影响下形成,明显追踪前期裂缝并切割前期裂缝。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裂缝中方解石的生成与海水无关,属于中生代以后的淡水产物。研究区构造运动对形成有效储集空间的建设性作用比破坏性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民屯凹陷 变质岩 裂缝系统 构造期次 碳氧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下三叠统殷坑组沉积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春明 张霞 +2 位作者 于进 李达 张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63-2373,共11页
本文在对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下三叠统殷坑组解剖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内部赋存的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及碳氧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做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其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以及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等。研究表明,下三叠... 本文在对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下三叠统殷坑组解剖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内部赋存的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及碳氧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做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其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以及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等。研究表明,下三叠统殷坑组是在海水不断变深的背景下沉积的,经历了较浅水开阔台地、较深水的上斜坡和下斜坡,最后到深水盆地的4个演化过程。瘤状灰岩在殷坑组极其发育,由瘤体和基质两部分组成,瘤体多为灰色、浅灰色或灰白色微晶灰岩、泥晶微晶灰岩和微晶泥晶灰岩;基质颜色较深,以黄色、褐黄色和黄灰色钙质泥岩为主。条带状、断续状和杂乱状瘤状灰岩在剖面上呈规律性分布,与其所处的沉积环境和后期成岩作用强度密切相关,它们分别发育在下斜坡、上斜坡和深水盆地环境,溶蚀作用依次增强。殷坑组碳酸盐岩δ13 C处于负值区,自下而上,由-5.97‰变为-1.17‰,记录了一个明显的δ13 C正向大漂移,幅度达到4.80‰,这可能与生物复苏、有机质大量埋藏,以及海平面上升和沉积环境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碳氧同位素组成 瘤状灰岩 下三叠统 安徽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铀矿田流体成矿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友良 朱西养 +1 位作者 张成江 王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01-303,共3页
关键词 铀矿田 若尔盖 黄铁矿 方解石脉 示踪研究 微量元素 铀矿床 碳氧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示踪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娘子关泉钙华记录的MIS12/11以来的气候和植被历史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再华 孙海龙 张金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06,共8页
对山西娘子关绵河不同阶地上沉积的泉钙华进行了高精度的230Th定年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发现,绵河II级阶地沉积的娘子关泉钙华的最老年龄在407~466ka,远老于早前通过钙华中的石英砂热发光法(TL)获得的年龄,即绵河II级阶地上... 对山西娘子关绵河不同阶地上沉积的泉钙华进行了高精度的230Th定年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发现,绵河II级阶地沉积的娘子关泉钙华的最老年龄在407~466ka,远老于早前通过钙华中的石英砂热发光法(TL)获得的年龄,即绵河II级阶地上的娘子关泉钙华是在中更新世MIS12/11阶段形成的,而非原来认为的是晚更新世的产物。由此推测,绵河III级阶地娘子关泉钙华形成的年代更早,可能是中更新世的MIS14/13阶段。230Th测年获得的绵河I级阶地顶部的钙华形成于5ka前,即是在全新世中期以前形成的。结合钙华规模及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进一步发现,上述绵河三级阶地上的娘子关泉钙华均主要是湿热气候下的产物。然而,自II级阶地钙华形成至今,气候总体上在向干冷方向发展,泉域植被则呈现退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 230Th测年 稳定同位素组成 气候环境变化MIS11 全新世 娘子关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